卷首—像赞传图

  像赞3FT中华典藏网

  昆山安士先生,所著数种书,尔旦读而受其益者,诚非浅鲜矣!昔世尊为半偈故,犹舍身供养。若先生之恩,尔旦则茫然不知何以报也。汪子石心,以绘像索题,惊喜瞻礼之余,敬为四言二十韵,不足道先生之万一,惟欲推广著书之意,重为结往生净域之缘,想先生在紫金台中,当遥为一笑尔。 道光庚子季冬朔后一日 (虞山 )张尔旦(眉叔)3FT中华典藏网

  维大居士,生康熙时。辩才无碍,能以法施。笔舌并用,霆掣电驰。三教典籍,悉诵悉知。云涌其气,澜翻其词。为如来使,作大导师。嗟嗟末法,众生愚痴。苟非菩萨,孰吼同狮?没归安养,我生讵迟。著述万言,启发是资。昔闻论说,今瞻逸姿。筇笠西行,飘然雪髭。我于弟子,淑则称私。稽首涕泣,名同佛持。凡我同志,敬而仰之。此虽图像,因缘在兹。彼有愿力,难可议思。绘形所现,涌莲花枝。孰能顶礼,摄受以慈。亿众咸趋,西方宝池。3FT中华典藏网

  脱屣归安养,高风说至今。著书同佛偈,爱物寓婆心。身已超尘远,情还度世深。图摹遗像在,咳唾有余音。 (古吴)朱兆庚(吟白)3FT中华典藏网

  性月妙明,人人具足。矢诚积修,憬然先觉。一尘不染,在俗超俗。仰止居士,鹿城尊宿。运大悲心,造无量福。前摄龙舒,后引尺木。巍巍金台,齤囧独标高躅。普愿大千,脱离垢浊。善果圆时,同生极乐。 (元和)邱洪业(幼迟)3FT中华典藏网

  爱河流日深,苦海浪日溅。哀哉阎浮提,五浊习难变。维公起鹿城,独矢菩萨愿。手撰四种书,字字寓惩劝。譬如暗室中,光明烛流电。又如坠悬崖,援手垂白练。自度并度人,悲悯婆心现。一朝善果成,莲台金百炼。后生失准绳,私淑空怀念。贤哉石心翁,公裔访求遍。惊喜得真容,临摹妙手倩。余生亦苦晚,道貌无从见。则效具素心,披书如觌面。况今睹此图,顶礼生依恋。再拜默致词,愿借津梁便。接引娑婆众,共登不退转。 (元和)朱兆杓(薇卿)3FT中华典藏网

  三复先生书,再拜先生像。仁言利以溥,道貌睟而盎。多生菩萨行,一现居士相。出入儒佛间,究竟归安养。可怜阎浮提,生死苦流浪。遗书满人间,振若天鼓响。我生恨已晚,未及侍几杖。卌(*四十)年鹿城道,徒切高山仰。敬爇一瓣香,翘勤礼华藏。娑婆愿回入,度众生无量。 (笠水)邱孙锦(画堂)3FT中华典藏网

  居士是吾乡先生,高山在望敬仰止。吾乡文笔秀玉峰,近代名人接踵起。庄渠理学得真传,柏庐继之各具体。文章独数归震川,考据亭林贯经史。居士更通儒佛关,觑破性命了生死。著书二种戒杀淫,当头一喝声震耳。度此众生出迷津,后举西方路直指。一心念佛向乐邦,十万亿土近如咫。七宝池内莲花开,笑语家人佛来矣。我生已后六十年,恨不亲见如来使。究竟私淑别无他,出世因缘在乎是。居士自号曰怀西,我之怀兮在居士。 (昆山)方步瀛(小湘)3FT中华典藏网

  现居士身,为法施者,龙舒而后,唯我先生。彼劝净土,开化初机,以欲钩牵,令入佛智。先生直指,三根均被,因缘譬喻,乃住其中。汪子深心,绣像供养,为告世人,各各敬信。 (吴县)周孝垓(心香)3FT中华典藏网

  善知识,大菩萨。冠儒巾,说佛法。扶木叉,戒淫杀。三乘教,意深括。将身心,奉尘刹。宏持名,扬莲宗。鲁阳戈,日再中。读公书,如见公。拜公像,道气充。前龙舒,后尺木。公中立,三鼎足。象教衰,公等作。息邪说,振颓俗。我后公,已百年。瞻遗像,抚遗编。心悲喜,涕泗涟。公怀西,我亦然。愿加被,公瓣莲。 (方外)释祖观(觉阿)3FT中华典藏网

  一榻茶烟扬鬓丝,几年故步笑蝇痴;而今了却周何累?长向寒林礼导师。 (东泖)朱大韵3FT中华典藏网

  曩读先生集,时怀尚友情;仁言沾庶物,确论醒群盲。像喜今朝睹,心应夙世倾;他年清泰国,翘首望相迎。 (杭州)冯旭升3FT中华典藏网

  一纸传图像,欣然见我师。后尘怀景仰,素志愿西驰。阐教遗书在,苏民奏议垂。焚香瞻道范,矍铄现庞眉。丝绣久成想,真容仔细看。迷津传宝筏,末劫挽狂澜。趋步摹犹易,顽廉感独难。十年酬宿愿,弁首付雕刊。(余于十年前,识公之玄孙,少蓉茂才,得此遗稿。又于汪石心丈处,临摹遗像。未几,少蓉物故。余拟将此稿付梓,久而不果。今始得汪心持、沉济之,助赀排印)。 (仁和)胡珽(挺臣)3FT中华典藏网

  果遂怀西愿,花开万劫春。垂慈拯民物,普利到天人。幻梦怜谁觉,迷途许问津。如公山海度,拟议总涓尘。尚有遗文在,刊行敢自怡。辨才雄不碍,潜德耀非迟。笔墨从心写,烟云向腕随。一编三复读,莲种定含滋(校印遗文工竣,敬题二律)。  (古吴)汪凤章(心持)3FT中华典藏网

  悲猛极矣,如从吾佛世尊金口宣扬,而得六种为之震动。   汪大绅3FT中华典藏网

  周安士居士传3FT中华典藏网

  周梦颜,一名思仁,字安士,昆山诸生也。博通经藏,深信净土法门,自号怀西居士。尝以众生造无量罪,唯淫杀二业,实居大半,因著戒杀戒淫二书。其戒杀书名《万善先知》,言多恳切深痛。自言每过一切神祠,必祝愿云:‘唯愿尊神,发出世心,勿受血食,一心常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思仁自今二十四岁,直至寿尽,中间若杀一小鱼虾,乃至家中眷属,若有一人伤蚊蚁,唯愿尊神是纠是殛,迅雷击碎所著书板;思仁自今二十四岁,直至寿尽,临河见鱼,仰面见鸟,不思救度,反萌杀机,亦同此誓;思仁自今二十四岁,直至寿尽,若梦寐中,见人杀生,不能至心称佛名号,发救度心,而反欢喜赞成其事,亦同此誓。’其戒淫书,名《欲海回狂》,劝诸淫者,先观胎狱,了种种苦,是为息淫原始方便;次观此身,诸虫猬集,宛转游行,食人脑髓,是为初开不净方便;次观男女,脓血涕唾,恶露中满,犹如溷厕,粪秽所都,是为息淫对治方便;次想死人正值仰卧,寒冰彻骨,黄水流出,臭不可闻,遍体生虫,处处钻啮,皮肉渐尽,骨节纵横,乃至冢破骨出,人兽践踏,而我此身,终亦如是;次念《法华》所说因缘,生相、灭相、与不生灭,是为断淫穷原方便;次观自身,在极乐世界,七宝池内莲花之中,莲花开敷,见阿弥陀佛,坐宝莲花,及诸种种庄严瑞相,亦见自身,礼拜供养于佛,作是观时,发愿往生极乐世界,永脱淫阱,是为究竟解脱方便。又著《阴骘文广义》三卷,《西归直指》四卷。乾隆四年正月,与家人诀,云将西归,家人请以香汤沐浴,却之曰:‘我香汤沐浴久矣!’谈笑而逝,异香郁然满一室,年八十四。3FT中华典藏网

  西方有十种胜3FT中华典藏网

莲花化生——较之生长胞胎者3FT中华典藏网

相好端严——较之肉躯丑陋者3FT中华典藏网

黄金为地——较之尘沙垢秽者  秽净有天渊之别3FT中华典藏网

衣食自然——较之饥寒冻馁者3FT中华典藏网

宫殿随意——较之创作艰难者3FT中华典藏网

飞行自在——较之革囊多病者  苦乐有天渊之别3FT中华典藏网

善友爱敬——较之怨家会聚者3FT中华典藏网

寿命无量——较之乍生乍死者3FT中华典藏网

永不退转——较之业缘障道者  难易有天渊之别3FT中华典藏网

受记成佛——较之频入三途者3FT中华典藏网

  莲池大师普劝念佛3FT中华典藏网

若人—3FT中华典藏网

富贵——受用现成3FT中华典藏网

贫穷——家累甚小3FT中华典藏网

有子——宗祀得托3FT中华典藏网

无子——孤身自由3FT中华典藏网

子孝——安受供养  —正好念佛3FT中华典藏网

子逆——免生恩爱3FT中华典藏网

无病——趁今健康3FT中华典藏网

有病——切近无常3FT中华典藏网

孤寡——孑然无碍3FT中华典藏网

遇难——遭逢如此3FT中华典藏网

若人—3FT中华典藏网

年老——光景无多3FT中华典藏网

年少——精神清利3FT中华典藏网

处闲——心无事扰3FT中华典藏网

处忙——忙里偷闲3FT中华典藏网

出家——逍遥物外  —正好念佛3FT中华典藏网

在家——知是火宅3FT中华典藏网

聪明——通晓经义3FT中华典藏网

愚鲁——别无所能3FT中华典藏网

学禅——悟得唯心3FT中华典藏网

修仙——求无量寿3FT中华典藏网

  念佛九种胜3FT中华典藏网

  一、字少易念,不若经咒之难持。3FT中华典藏网

  二、随地可念,不必定在佛前。3FT中华典藏网

  三、随时可念,不论早晚闲忙。3FT中华典藏网

  四、随人可念,不分贵贱智愚。3FT中华典藏网

  五、增长福德。3FT中华典藏网

  六、消灭重罪。经云:至心念佛一声,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3FT中华典藏网

  七、天神恭敬。3FT中华典藏网

  八、恶鬼远离。3FT中华典藏网

  九、临终往生,必定蒙佛授记。3FT中华典藏网

  三界3FT中华典藏网

—欲界六天  ┌初禅三天3FT中华典藏网

—色界十八天 ┼二禅三天3FT中华典藏网

—无色界四天 ├三禅三天3FT中华典藏网

       └四禅九天3FT中华典藏网

  四生3FT中华典藏网

卵、胎、湿、化3FT中华典藏网

  六道3FT中华典藏网

—天 道3FT中华典藏网

—人 道3FT中华典藏网

—阿修罗道3FT中华典藏网

—地狱道3FT中华典藏网

—饿鬼道3FT中华典藏网

—畜生道3FT中华典藏网

  七种不净观3FT中华典藏网

种子不净———从爱欲而生——┐3FT中华典藏网

受生不净———从精血而成  ├在胎不净3FT中华典藏网

住处不净———住脏腑之下  |3FT中华典藏网

所食不净———食胎中之血——┘3FT中华典藏网

初生不净———宛转恶露之中—┐3FT中华典藏网

举体不净———腹中皆藏粪秽 ├出胎不净3FT中华典藏网

究竟不净———命尽终归腐烂—┘3FT中华典藏网

  三种人必定往生3FT中华典藏网

  《十六观经》云:修习观法者,复有三种人,必定得往生。3FT中华典藏网

  一者,孝养父母,慈心不杀,修十善业。3FT中华典藏网

  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3FT中华典藏网

  三者,发菩提心,读诵大乘,劝进同学。3FT中华典藏网

  发五种心决定往生3FT中华典藏网

  厌离心——此界八苦交煎,怨家会聚故。3FT中华典藏网

  欣慕心——西方万福庄严,寿命无尽故。3FT中华典藏网

  报恩心——父母师长洪恩,唯佛可报故。3FT中华典藏网

  恐惧心——若不往生,必受三途业果故。3FT中华典藏网

  慈悯心——受苦众生,吾当发心救度故。3FT中华典藏网

  九想观3FT中华典藏网

  新死想——正直仰卧,寒气彻骨。3FT中华典藏网

  青瘀想——三四日后,变作青紫。3FT中华典藏网

  脓血想——青紫发溃,尽化脓血。3FT中华典藏网

  绛汁想——脓血消糜,流为绛汁。3FT中华典藏网

  骨臭想——恶臭熏天,至亲掩鼻。3FT中华典藏网

  虫啖想——千万蛆虫,姿意啮食。3FT中华典藏网

  筋缠想——肉已销完,惟筋连骨。3FT中华典藏网

  白骨想——筋复化尽,仅存白骨。3FT中华典藏网

  枯朽想——枯骨渐朽,转复消散。3FT中华典藏网

  (吾生将来必定如是,及早觉悟,念佛求生。)3FT中华典藏网

  白骨观3FT中华典藏网

  3FT中华典藏网

  (此际一思量,件件带不去。何不早修行,作个西归计。)3FT中华典藏网

  七可惜3FT中华典藏网

  弥陀有愿,竟虚彼国之金台;阎老无情,偏惹他家之铁棒。3FT中华典藏网

  盆花野草,百计营求,而永无凋谢之宝林,不求托处。3FT中华典藏网

  现在身受饥寒,却不思求生于衣食自然之所。3FT中华典藏网

  自古皆有死,却未曾算到死归何处。3FT中华典藏网

  一廛一宇,拮据经营,不求生于七宝庄严宫殿。3FT中华典藏网

  小小疾病,便求医卜,却不愿生永无疾痛死亡之国。3FT中华典藏网

  涉水登山,犹欲参访知识,弥陀现在说法,反不亲近瞻依。3FT中华典藏网

  玉峰周安士先生著述,传于世者,计有四种。一曰《阴骘文广义》,二曰《万善先资集》,三曰《欲海回狂》,四曰《西归直指》。凡有见者,莫不欢喜信受,以故各处刊板,流通最广。《西归直指》一书,经吴门江铁君删改,非复周氏原制。江君以为《纲要》一卷,撮举王龙舒所辑《大弥陀经》及‘四十八愿’等。今已先将魏译《无量寿经》及二林居士所著论,合刻流行,则《纲要》可以不列。不知周氏此书,全从各家撰集中摘来,若以他本所有者,概不重出,则此书不至删除净尽不止也。今于虞山朱君保之处,得胜莲居士施刻原本,见者庆喜无量,咸谓周君愿力所持,特留此本嘉惠后学也。亟授手民,以复旧观。周君有云:‘愿将东土三千界,尽种西方九品莲’。惟冀展转流通,以相传于无穷耳。3FT中华典藏网

  光绪十二年春正月,仁山杨文会识。3FT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