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作者:弥勒
亦称《十七地论》《瑜伽论》。称弥勒述,无著记,唐玄奘译。一百卷。为传说弥勒菩萨授予无著的五大论中最根本者。依瑜伽师修习的次第,论述大乘基本义理,论述禅观及修行果位尤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根本论书。相传弥勒口述,无著记录。有梵文本。中译本有唐代玄奘译,100卷。玄奘前还有北凉昙无谶译《菩萨地持经》10卷,刘宋求那跋摩译《菩萨善戒经》9卷,陈代真谛译《十七地论》5卷(已散失, 尚存与玄奘本《摄决择分》相同的《决定藏论》3卷)等5个不同节译本行世。中译藏文全译本仍存。古印度最胜子、德光等人对此论作过注疏,有中译汉、藏文2种译本。收入汉、藏文2种《藏经》。分本地、摄抉择、摄释、摄异门、摄事五分。为瑜伽行派和法相宗所依的根本论典。
章节列表
升序↑-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
-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
-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
-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一
-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二
-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三
-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四
-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五
-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六
-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七
-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八
-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九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一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二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三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四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五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六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七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八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九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一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二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三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四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五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六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七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八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九
-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
-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一
-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二
-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三
-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四
-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五
-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六
-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七
-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八
-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九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一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二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三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四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五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六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七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八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九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一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二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三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四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五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六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七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八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九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一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二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三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四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五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六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七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八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九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一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二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三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四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五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六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七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八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九
-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
-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一
-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二
-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三
-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四
-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五
-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六
-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七
-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八
-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九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百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百
弥勒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吗啡
中篇小说《吗啡》是二十世纪俄罗斯白银时期著名作家米·布尔加科夫的早期作品,具有自传性质。小说中两位叙述者运用不同的叙事风格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和遭遇。布尔加科夫运用讽刺、象征等创作手法如实地记录了主人公对工作、生活、疾病、革命的思考和抉择。小说中富含大量的细节描写,但不拖沓冗长;语言简洁、生动、引人入胜--这一直是布尔加科夫固有的创作特色。年轻的俄国医生波利亚科夫来到偏远乡村的一家小诊所,刚从医学院毕业的他小有经验,他工作努力并赢得同事的认同。一次剧烈疼痛中,他要求护士安娜给他使用吗啡,缓解应激,日后渐渐地成瘾其中…
大明水记
杂记。北宋欧阳修作。全文约600字,夹叙夹议,言情达性。先叙唐代陆羽《茶经》论水要旨,次谈张又新《煎茶水记》所排宜茶水品的座次。接着,开门见山地指出,张氏说陆羽评为第四等的虾蟆口水,第八等的西山瀑布,第十七等的天台山千丈瀑布,“皆(陆)羽戒人勿食,食而生颈疾”。最后欧阳修说:「羽之论水,恶汀浸而喜泉流,故井取多汲者,江虽云流,然众水杂聚,故次于山水,惟此说近物理云。」对辨水之论做了一番较为公允的结论。
温病之研究
温病著作。《皇汉医学丛书》之一。2卷。日本源元凯著。作者曾推崇吴又可《温疫论》,然于临床中用吴氏法效验不著,后读《岭南卫生方》有所启悟,遣方中或用附子,往往奏起死回生之效,因将临证经验记录成书。编排形式仿《温疫论》,论治有独到之处。此书1936年发行,1955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排印本。
隆平纪事
二卷。明史册撰。隆平为明代苏州府别称。是书上卷记张士诚事迹,下卷记张士诚起事时义社十八人,张士诚三兄弟及其它忠烈志士,以及他们为张吴政权浴血奋战之事。还记叙了吴政权雅好文士,开宏文、宾贤两馆,又筑景贤楼,为据贤之所,并给予丰厚待遇和极高礼遇,故吴中才士和四方文学名流纷纷投附。书后附节烈妇女和灾异杂事。有传钞本。
持斋念佛忏悔礼文
持斋念佛忏悔礼文,一卷,首尾缺,编号二八二九,
受十善戒经
全一卷。译者不详。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内容分为十恶业品,及十施报品两部分。(一)十恶业品,揭示灭除十恶,持守十善戒之要理;并举出纳受十善戒、八斋戒等之作法。(二)十施报品,论述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愚痴等十恶之恶报相,并说示灭除十恶、持守十善之功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