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

弥勒
  • 姓名:弥勒
  • 别名:
  • 性别:
  • 国籍: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弥勒,藏语:བྱམས་པ།;梵文:मैत्रेय Maitreya;巴利语:Metteyya,又称梅呾丽耶菩萨、末怛唎耶菩萨、迷底屦菩萨、弥帝礼菩萨。意译作慈氏。依弥勒上生经、弥勒下生经所载,弥勒出生于婆罗门家庭,后为佛弟子,先佛入灭,以菩萨身为天人说法,住于兜率天。据传此菩萨欲成熟诸众生,由初发心即不食肉,以此因缘而名为慈氏。大日经疏卷一,谓慈氏菩萨系以佛四无量中之慈为首,此慈从如来种姓中生,能令一切世间不断佛种,故称为慈氏。


释尊曾预言授记,当其寿四千岁(约人间五十七亿六千万年)尽时,将下生此世,于龙华树下成佛,分三会说法。以其代释迦佛说教之意,称作一生补处菩萨、补处菩萨、补处萨埵;至彼时已得佛格,故亦称弥勒佛、弥勒如来。据此而有二种造像。


据法华经卷六随喜功德品、平等觉经卷四等所说,弥勒与佛陀之另一弟子阿逸多为同一人;然据中阿含卷十三说本经、出曜经卷六及大毗婆沙论卷一七八等所说,则以弥勒与阿逸多为不同之二人。


在密教中,弥勒菩萨为胎藏界曼荼罗中台九尊之一,位居大日如来东北方;于金刚界曼荼罗则为贤劫十六尊之一。关于其形像有种种异说,如八大菩萨曼荼罗经及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载,身呈金色,左手持军持,右手掌向外上扬,作施无畏之势。三昧耶形为瓶或塔,密号迅疾金刚。


中国一般寺庙供奉之笑口常开胖弥勒像为五代时之契此和尚,因传说为弥勒化身,故后人塑像供奉之。而往生兜率天之信仰,自古与阿弥陀信仰同为佛教徒所重。此外,弥勒菩萨之本生谭详见于一切智光明仙慈心因缘不食肉经,收于大正藏第三册。[杂阿含经卷四十三、长阿含卷六转轮圣王修行经、杂譬喻经、贤愚经卷十二波婆梨品、旧华严经卷六十、慈氏菩萨略修愈誐念诵法卷上入法界五大观门品、大智度论卷二十九、维摩经略疏卷五、俱舍论光记卷十八、大唐西域记卷四、卷五、开元释教录卷十八]


猜你喜欢的书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本书是杜尔凯姆晚期代表作,内容涉及社会学、法学和政治学,对现代政制的建构颇多启发。作者系统考察了职业伦理的社会起源从而揭示了职业伦理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所起的奠基性作用。同时,还从国家和个人关系的角度探讨了政治形式与公共道德的特殊关系。后,追溯了财产权和契约权的历史演变,进而批驳了天赋人权的观点。作者主张以社会事实作为社会研究的对象,因此本书不仅仅局限于纯粹伦理理论的探讨,而是结合法学、政治学、人类学实践,从而反映了其深厚的历史社会学视角。

华威先生

华威先生

短篇小说,张天翼著,发表于1938年4月《文艺阵地》创刊号,是作者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作品主人公华威先生永远挟着他的公文包,不时要掏出怀表来看一看,坐一辆全城跑得最快的包车,他说“恨不得取消晚上睡觉的制度”,“还希望一天不止二十四小时”,真是个“抗日”的大忙人。其实他每天忙的就是坐着包车招摇过市、演说、开会、迟到、早退、大吃大喝,他的“忙”不过是虚张声势,装腔作势。他在会上发言以及和人交谈总是喋喋不休地要大家“认定一个领导中心”;他到处要权,要官位,文艺界抗敌总会的爱国青年召开日本问题座谈会没有告诉他,他就大发雷霆,破口大骂。作品极为成功地刻划了抗战初期一个特殊的“救亡专家”的典型形象。茅盾在《八月的感想》里评论说,作品帮助人们去“认出那些隐藏在抗战旗影下的大小丑恶”。本篇是作者讽刺文学的精品,也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杰作。作品发表后,在社会和文坛引起强烈反响,文艺界曾就《华威先生》的暴露和讽刺问题,于1939年还展开了关于抗战文艺要不要暴露和文艺的真实性问题的讨论。

趼呓外编

趼呓外编

二卷六十篇,附录一篇。作者署名“南海趼人吴沃尧”。光绪二十八年暮春(1902年4月)上海书局出版,石印巾箱小本,二册,改题《政治维新要言》。卷首有作者《趼呓外编序》,末署“光绪辛丑嘉平月南海吴沃尧趼人氏识于海上趼廛”。本卷即据以点校收入。《趼呓外编》是吴趼人的政治论文集,包括《保民》《制度》《说邢》等多篇文章,他从社会制度入手,相信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可以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四体书势

四体书势

又名《四体书传并书势》。书学论著。一卷。晋卫恒撰。成于撰者晚年。卫恒,字巨山,生年不详,卒于晋永平元年(291年)。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官至侍郎。卫氏父子皆能书,卫恒弟卫宣长于篆字与草书,与父兄不相上下;宣弟名庭,也工草法;恒子璪、玠,并为书法名家。《四体书势》为其晚年之作。其名“四体”,指古文、篆书、隶书、草书四种书体,书中对四体书法各为叙传,叙其起源,兼及遗事,然后各附以韵文赞辞。其中篆势赞记为蔡邕作,草书赞记为崔瑗作,古文字势赞和隶势赞当为恒自撰。

隋炀帝海山记

隋炀帝海山记

小说。佚名撰。二卷。上卷原题下注曰“记炀帝宫中花木”,下卷原题下注曰“记登极后事迹”。鲁迅认为系编者所加,收入《唐宋传奇集》时删去。本编上卷写炀帝自出生至杨素扶他有国,继文帝位后,营造宫苑,奢侈淫乐的宫闱生活。下卷写炀帝东幸,荒淫无度,大肆搜刮,激起政变,最后自缢于扬州。作品从多方面揭露炀帝独断专行,谏诤莫从,“大兴西苑,两至辽东”,以致天下为墟,饿殍盈野,逼民造反的历史背景,具有一定批判和认识意义。有《古今说海》、《古今逸史》本《说郛》节删本。为鲁迅编《唐宋传奇集》收录。

渐备一切智德经

渐备一切智德经

五卷,西晋竺法护译。华严经十地品之别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