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藏大法对受记第五
安然记。
第二百十七多闻天王印。
海大德说。文云舍乞罗者帝释也(私云。烂脱本云。帝释名也)。八大药叉者。一摩尼跋陀罗(是宝贤也)。二布噜跋陀罗(是满贤也)。三半只迦(是散脂也)。四娑多祁哩(祁音契)。五醯摩嚩多。六毗洒迦。七阿吒婆迦。八半遮罗。以上八大药叉是多闻天王之将也(私云出疏)。多闻天王印文云多闻虚心合双地入掌交空树风侧屈一寸不相著者。虚心合掌二地入掌相叉。二空双直立也。二风当二火侧如钩一寸许。不相着。每诵二风召之三度。意大德说。印相同无释文。权僧正大和上说。慧和上说同海说也。珍和上亦同。别记云。内缚申立水火头相柱。舒风斜屈。随火侧头不相到一寸许。二空直竖。二风与诃招。正僧正说同海说也(第四十一)。
私云。已上布字品文是一切布字。非三十二相字。窃捡瑜祇经。阿阇梨位品说金刚界阿阇梨位真言印也。金刚吉祥大成就品说胎藏界阿阇梨位真言印也。文云。尔时佛母金刚吉祥复说成就大悲胎藏八字真言王曰。●阿(引入)●尾●啰●吽●欠(平)●吽●纥哩(二合)●恶。若诵满一千万遍获得大悲胎藏中一切法一时顿证。其印如释迦牟尼钵印。以印从定起旋转。便结本三昧耶印。以二手虚心合掌。复当心即成。大日经云。阿(心)吽(额)娑(膺)阿(下分)嚩(脐)啰(心)吽(额)欠(顶)。自是八字不说印契。瑜祇经云。阿尾啰吽欠吽仡哩(二合)恶。自是五轮三部之字不说布处。然娑字仡哩字同莲华部之种子。二经允合明矣。须以瑜祇经八字印布大日经三部五轮之字。但一切布字法经无印契。诸师以为三十二相字。亦不说印。下文百字持诵品中三十二相八十好亦不说印。我权僧正大和上说。如是观行多用定印。或用本尊印也。
第二百四十一大真言王印。
海大德说。布字已竟。乃结羯磨印诵十二大真言王加持四处。谓额喉心脐。各三转之。印相外缚二火入月相捻也。二地二空各端相跓也(若开辟则印自平)。意大德说同。权僧正大和上说。慧和上说。以右押左作外缚拳。屈二火入内合面。二空二地头合竖。开掌即成。以印安心。以身为三分。顶二耳顶是为上分。二肩心咽是为中分。脐腰腿足为下分。从初阿字至于嚩字凡十二字。如次布十二支处。如此观布已。七诵真言王。四处加持。凡此真言分为三道真言。从初暗字至于嚩字名为身真言。次吽等五字名为语真言。后二字名为心真言。此青龙寺义真阿阇梨说也。又从初暗字迄后暗字是地轮。次四字是风轮。次三字是火轮。次二字是水轮也。吽㘕落三字是身真言。次诃啰(二合)鹤二字是语真言。次㘕落二字是意真言。此玄法寺法全阿阇梨说也。珍和上说。同玄法寺。别记同青龙寺。私云。大日经大真言王中云。暗欠暗恶等也。玄法寺两卷仪轨及烂脱本云。暗欠阿(上)阿(去)暗恶。又云。口决有印可问阿阇梨。而对受时除中阿(上)阿(去)二字。又惟谨本同大日经。又云。用羯磨印。摄大仪轨亦同经文。但以吽㘕落诃啰(二合)鹤为心真言。㘕落为心中心。又云。羯磨印口授。玄法寺三卷本亦同。两卷有阿(上)阿(去)字。但云。
暗欠阿阿(地轮)暗恶糁索唅(风轮)鹤㘕(火轮)落鑁(水轮)嚩(入)娑嚩(二合)贺(下三道真言)吽㘕?(此身真言)诃啰(二合)鹤(此语真言)娑嚩(二合)贺蓝落(意真言)娑嚩(二合)贺。
青龙寺法全和上三卷本云。
暗欠(空)暗恶(地)糁索唅(风轮)鹤㘕(火轮)落鑁(水轮)嚩(入)娑嚩(二合)贺(下三道真言)吽㘕落(此身真言)诃啰(二合)鹤(此语真言)娑嚩(二合)贺(二合真言)娑嚩(二合)贺。
义释中说。暗欠暗恶如次佛部地水火风四轮。糁欠糁索如次莲华部地水火风四轮。鑁欠鑁嚩如次。金刚部地水火风四轮。于此三部各有息灾增益调伏敬爱钩召。此十二字随五事用而转。吽蓝?(身真言)诃啰(二合)鹤(语真言)㘕落(意真言)。又说。弟子之身以为●字烧以●字悉令灰烬。流●字水洒灰令坚。火必风俱。其水火风依空。而动故具五轮。更以十二真言。布弟子身令坚固之。左耳顶右耳项为上分。左肩咽右肩心为中分。脐腰腿足下分。两足为一。以十二字次第布之。布字有三。一布自身。二布弟子。三布檀上。檀上者谓大白莲台之上有十二字(为次第布。为相连布。更问)。不说其布法也。诸师出没自可凿知。又权僧正大和上说。珍和上说。此次有十号满足句(慧和上次第无此事。珍和上次第有此法)。海大德意大德不说此法。忠大德说次十号满足偈。
萨怛多揭多也(如来)阿罗诃帝(应供)三藐三菩驮也(正遍知)尾你也(二合)。萨罗拏三股那(明行足)苏揭睹(善逝)路迦尾你(世间解)阿耨多罗[卄/補]噜散驮藐萨罗底(无上士调御丈夫)舍萨多提婆南左摩奴沙也南左(天人师)没图(佛)婆誐嚩(世尊)
私云。摄大仪轨四处轮终十号具足伽陀曰。
萨嚩侃他(引)誐妒(一)啰贺帝(二)三藐三母驮(三)尾你也(二合)惹啰拏半曩(四)苏(上)誐妒路迦尾(五引)娜弩但啰(二合)补噜沙娜弭耶(六)娑啰体(他以反)舍塞跢(七)泥嚩(引)难惹么弩史夜南惹(八)母驮婆誐[口*梵](九)。
然大日经诸仪轨本无此十号满足伽陀。唯出摄大仪轨文中。亦不说印。对受无印。因咨权僧正大和上。答云。可用五股印等(云云)。又权僧正大和上说。忠大德说。次金刚字句真言先以五字如常布身而观。降伏四魔解脱六趣满足一切智智。金刚字句真言曰娜莫三满多没驮南●阿●尾●啰●吽●欠。次●暗●鑁●蓝●唅●釼。
私云。慧和上次第不说此法。珍和上次第无此法。海大德意大德不说此法。大日经中成就悉地品先说阿等四字三月修法。次说阿等五字六月修法。其中说此降伏四魔解脱六趣满足一切智智金刚字句真言。诸仪轨中亦无此法。唯烂脱本大真言王之后说此真言曰。曩莫三满多没驮喃(一)阿尾啰吽欠。用印阿阇梨口决也。又青龙寺三卷本八印之后无所不至印前有满足一切智智五字真言曰。囊莫三满多没驮南阿(短)尾啰吽欠。摄大仪轨十号具足伽他之次说此真言曰(普遍印)曩莫三满多没驮南阿尾啰吽欠。又比睿山根本大师入唐之日。顺晓阿阇梨授三种悉地法。印信载显戒论缘起中云。暗鑁囕唅欠(上品悉地)阿尾罗吽欠(中品悉地)阿啰波娑那(下品悉地)而无入修印等(云云)。
珍和上说。大师传广智广智传德圆。德圆传圆珍。圆珍传权僧正大和上。大和上常疑此法有无。安然近得尊胜破地狱法中有此等三种悉地真言。稍同顺晓阿阇梨传。又云。阿啰波遮那(名出悉地)阿微罗吽佉(名入悉地)阿鑁㘕吽欠(名秘密悉地。亦名成就悉地。亦名苏悉地)此阿鑁㘕吽欠亦为五部五佛五轮亦为地莲日月空观。亦名法身真言。
私云。准摄大仪轨文。阿阇梨行八字一切布字。是阿阇梨位。行十号具足句是四处轮法之结句也。金刚字句是阿阇梨自身圆坛之加持也。故慧和上不入次第。贞观十九年三月二十三日。就入唐事偈赞岐守。守云。满足句印二地合针。二水内钩。二火如宝。二风屈捻二空之上。真言曰。阿尾罗吽欠。同月十九日。彼守说云。文殊真言曰。阿尾囕吽欠。非是文殊真言也。昔根本大师随顺晓阿阇梨粗受秘教。其中传云。阿尾囕吽欠(是法身真言)阿尾囕含欠(是报身真言)阿啰嚩左(入)罗(是应身真言)。今见珍和上与书中有此三真言印也。彼中初真言印是文殊真言印也。昔与安慧承云大德学之。而大师临终云。付安慧禅师。安慧禅师答云。不知也。大师亦云。付大进大夫也。公辅登山之日。南忠大德学之。今欲与汝此印。文殊根本印。虚心合掌。二火覆捻二水。而头相柱屈二风。横捻二空上。又说。内缚二地合竖屈二风。横捻二空上。私云。今准此说。此中金刚字句真言可有三身真言及印。今文殊印初五字明即是法身印真言也。又上成身五字满足句中。诸师皆用普通掌。此守亦云。用五古印(云云)。又喻祇经大悲胎藏八字真言。此五字终加三部种子。其印真言如上已引(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