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别集

作者:遵式
天竺别集

天竺别集,三卷,宋遵式述,慧观重编。《解题》卷一二“释氏类”著録《金园》《天竺》二集,各三卷;又卷二〇“诗集类下”著録《天竺灵苑集》三卷、《採遗》一卷。则《曲记》所谓“曰《灵苑集》”,疑“曰”前脱“其诗”之类,以与“其文”对应。《佛祖统纪》卷一〇(《大正藏》第四九册)本传:“幼善词翰,有诗人之风。其诗集曰《採遗》,曰《灵苑》;其杂著曰《金苑》,曰《天竺别集》,皆行于世。”明《文渊阁书目》卷一七著録《金园集》一部一册,又《天竺别集》一部一册,未注版本。两集单行本后皆失传。今存《金园集》上、中、下三卷,《天竺别集》上、中、下三卷,见商务印书馆影印日本《续藏经》第二编第六套第二册,俱署“释慧观重编”。《天竺别集》卷下末题“圣宋绍兴辛酉仲秋圆日刊板”。两集皆无序跋。“绍兴辛酉”爲绍兴十一年(一一四一)。台湾新文丰公司影印《卍续藏经》,将二集编入第一〇一册。

猜你喜欢的书

往事与随想

往事与随想

回忆录。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政论家和作家赫尔岑著。该书包含日记、书信、散文、随笔、政论、杂感等多种文体,内容丰富。作者把个人的生活事项同具有社会历史意义的一些现象有机地结合起来,生动地再现了“历史在偶然出现在它道路上的一个人身上的反映”,艺术地记录了从19世纪20年代一直到巴黎公社前夕俄罗斯和西欧的社会生活和革命斗争状况。前4卷展开了19世纪上半叶俄罗斯政治、社会、文化生活的景象,在这样一幅宽广的历史画面上活动着各式各样的人物,从高官显贵到仆役、农奴。作者善于用寥寥几笔勾出一个人物,更擅长用尖锐无情的讽刺揭露现实生活中的怪人怪事,从各个方面反映了以镇压十二月党人起家的尼古拉一世统治的黑暗恐怖的时代。

奇妙之夜

奇妙之夜

下面这些记述,是在男爵弗利特立希-米歇尔-冯-R的写字台里发现的,封成一小包。男爵这人,一九一四年秋在奥地利某龙骑兵团当后备役中尉时,已在拉瓦如斯卡战役中阵亡了。他家里人随便翻了翻这些文字,就根据标题推断这是他们亲人的文学习作,于是把这些记述交我审阅,并由我来决定发表事宜。我本人可绝不认为这些文字是虚构的小说,而认为这是阵亡者的真实经历,每个细节都是实有其事的经历。于是我发表了他这篇灵魂的自白,没作任何改动和补充,只是略去了姓名。

中日兵事本末

中日兵事本末

清罗惇曧撰。记叙清同治元年(1862)后中日关系及日本侵略朝鲜,发动中日甲午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割占台湾、澎湖列岛等过程。并分析中国失败的原因,斥责清政府腐败昏庸及其将帅的贪鄙无能;认为中日战争的结果加剧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危机。

华严发菩提心章

华严发菩提心章

佛教著述。唐法藏述。一卷。分四部分:(1)“发心”,依据《大乘起信论》解释“发菩提心”;(2)“简教”,论证修行是否要依赖经教,主张“理教俱融,合成一观,方为究竟”;(3)“显过”;(4)“表德”。第三、四部分主要论述“色”与“空”的关系。其中“表德”列有五门:一、真空观;二、理事无碍观;三、周遍含容观;四、色空章十门止观;五、理事圆融义。而前三观是《华严法界观》的全文,故澄观、宗密均认为是唐杜顺撰。书首《凡例》则说为法藏《华严三昧观》的异名。见载于日本《大正藏》。

阿弥陀经义记

阿弥陀经义记

一卷。隋代释智顗撰。此义记是为解释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所译《阿弥陀经》而作。智大师所着法华等疏论集禅法三十三部,一百四十九卷,唯此义记最简略,总共有二千余言。开卷虽列五重玄义,但数语浮云而过。所释净土十疑论,释不退义,也是列无申述,与大师往作,风格大有悬殊之别。故后世多疑是他人附托之文。此义记参考价值不大。现常见版本是北京刻本经处本。

四泥犁经

四泥犁经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说提舍瞿波离等四人苦果,及出其因,亦出礼三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