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福承古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追帽子的人
《追帽子的人》是梁遇春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英国小品文译作。收录兰姆、罗素、高尔斯华馁等英国大家小品文三十余篇,内容宽泛广博,从宇宙人生到日常琐事,任何事物都能被作为切入点,有时是简单地描述和记录,有时是对宇宙和生命的深刻思考,小品文短小诙谐,读来轻松。《追帽子的人》 中选录的三十余篇,堪称小品文典范。
刍荛集
六卷。明周是修(1354—1402)撰。周是修,名德,以字行。江西泰和人。洪武末,举明经,为霍丘训导,擢周府奉祀正。逾年,从王北征至黑山,还迁纪善。建文元年(1399),改衡王纪善。因王未之藩,他也留在京师,参与翰林纂修,好荐士和陈说国家大计。朱棣兵陷京城,他留书别友,入应天府学,自缢于尊经阁。著有《纲常懿范》、《进思集》。是集为其孙应鳌所编。凡诗三卷,赋及杂文共三卷。大抵风骨棱棱,溢于楮墨,望而知为忠臣义士之文。其矩度波澜,亦具合古法,不在当时作者下。然世不甚称,殆因为以气节相掩。史称周是修由霍邱训导,迁周王府纪善。王多不法,周是修动绳以礼。今观集中,《修己十箴》与《保国直言》二篇,盖即是时之所作。末附解缙所作志铭及杨士奇所作传。但志铭与传均有一定出入。盖解缙所作志于永乐九年(1411),党禁方严,故讳其事,而杨士奇作于宣德四年(1429),时公论稍明,故著其实。今观其集,诗文亦肖有其为人,忠直耿介。诗作左调逸情,寄托遥深。文则忠言耿耿,颇动人心。虽不以诗文名,亦自有价值。是集收入 《四库全书》。
上阳子金丹大要仙派
上阳子金丹大要仙派,元朝陈致虚撰。原为《金丹大要》之附篇,《正统道藏》本单出为一卷,收入太玄部。本篇分〈仙派〉及〈钟吕二仙庆诞仪〉两部分。〈仙派〉列举从内丹派教祖至陈致虚之传承谱系。以「太极先天老子」为教祖,谓其世世显化,在周朝降生为李耳,亦即「后圣玄元太上老子」。太上为东华帝君之师,从东华帝君经钟离权、吕洞宾、王重阳等人代代相承,传至陈致虚。〈钟吕二仙庆诞仪〉列举奉请祖师之法事科仪及贺表,送神文等。所请祖师有太上老君以下得道仙师尹喜、河上公、安期生、马呜生、阴长生、徐从事、魏伯阳、葛仙公、许真君等人;又有东华帝君以下全真道五祖七真,南宗张紫阳至白玉蟾等五祖;以及陈致虚先师宋德方至赵友钦、刘谷云等人。由此可见元代全真道与钟吕南宗合流之概况。陈致虚实兼承二派之代表人物。
医学妙谛
又称《杂症总诀》。综合类著作。清何书田撰。三卷。书田有《救迷良方》已著录。将以内科杂病为主之个人临床心得,分门别类,编撰而成。上卷论述中风、气病、中寒、暑病、咳嗽、湿证等二十种病证。中卷载有噎膈反胃、痞块积聚、水肿、吞酸、呕吐恶心、头痛、心痛等十九种病证。下卷载有痿痹、麻木、癫狂、二阴、耳、目、口、鼻等十七种病证。全书共列五十六种病证的病因、证治。每病之前,冠以 《内经》 之论,继之博采诸家之说,参以己见,并将病因、脉治编为歌诀,易读易诵。所述各病,皆以个人临床心得为主,辨证精当,理明法备,方切实用,多为自拟经验方。为临证经验之总结,可供内科临证参考。有道光十九年(1893)橘香书屋刻本,《三三医书》 本。
红鬃烈马
清代秦腔剧目。又名《回龙鸽》、《王宝钏》。作者不详。见《清稗类钞》著录。现存清末刻印和手抄的部分折子。根据鼓词《龙凤金钗传》改编。写唐丞相王允的三女王宝钏彩楼招亲,选中乞丐薛平贵。王允命女退亲,宝钏不从,被逐出相府,父女决裂。平贵因降服红鬃烈马得官,出征西凉,战败被俘,与西凉代战公主结亲,并继承王位。宝钏苦居寒窑十八年,写血书托鸿雁寄往西凉,平贵得信,赶回长安与其相会。王允阴谋篡位,平贵在代战公主帮助下发兵将其擒获,自立为帝,封赏宝钏、代战公主。剧中薛平贵形象的内涵较为复杂;王宝钏形象很有光彩,体现着古代妇女善良、坚韧等优秀品质。情节曲折迭宕,富于戏剧性,除梆子系统剧种外,在京剧、汉剧、湘剧、徽剧、粤剧等剧种中均有演出。
萧琛诗集
萧琛诗四首,和元帝诗,别萧咨议前夜以醉乖例今昼由酲敬应教诗,饯谢文学诗,咏鞞应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