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绍隆禅师语录

作者:虎丘绍隆
虎丘绍隆禅师语录

全一卷。又作虎丘隆和尚语录。宋代临济宗僧虎丘绍隆(1077?~1136)撰,嗣端等编。明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册。辑录和州开圣禅院语、宣州彰教禅院语、平江府虎丘云岩禅寺语、初祖赞、宋临济正传虎丘隆和尚塔铭等。

虎丘绍隆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吉姆爷

吉姆爷

约瑟夫·康拉德于1900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在康拉德所有的作品中,《吉姆爷》被称作里程碑式的杰作。在这部作品中,康拉德融入了深刻的道德寓意,细腻的心理描写及独特的叙述手法,在并不复杂的情节中包含着对人性的矛盾,人类生命的评判。这部小说的问世引起了广大评论家的关注。主人公吉姆是个英国青年,自幼向往航海生涯,后来终于当了帕特那号轮船的大副。这条船载着前去朝圣的800名伊斯兰教徒, 突然触礁漏水。吉姆在船长等人的怂恿下,丢下800名乘客,跳上救生艇逃命。乘客被别的船只救起,但吉姆等人却受到法庭审讯,被取消了职业证书。吉姆决定过一种新的生活来弥补自己的过失,来到太平洋的一个岛上,为土著民族造福。他领导居民打败了匪徒的进攻,赢得他们的信任,被尊为“吉姆爷”。一次吉姆外出,海盗白朗率众前来骚扰,被部落首领的儿子带领居民给围困在山上。吉姆回来后,上山与白朗谈判,让海盗们撤走。然后他又下山劝说居民解除包围。不料海盗们违背诺言,向居民射击,打死了部落首领的儿子。吉姆痛悔莫及,到部落首领那里去请罪。他当场被打死,赢得了先前失去的荣誉。

应许之地

应许之地

1940年代的纽约,有一群因德国纳粹迫害而逃离欧洲的人。他们侥幸躲过追捕,途径流亡者的“苦路”,历经种种磨难,九死一生,来到“应许之地”美国开始新的生活。但恐惧的阴影挥之不去,曾经对未来的憧憬又仿佛是徒劳的希冀。主人公路德维希·佐默是德国人,父亲因纳粹的政治迫害而死,他也被迫在欧洲流亡多年。佐默曾在巴黎跟着一个犹太古董商做学徒,古董商去世后,他抛弃自己原先的身份,继承了古董商的护照,后乘船抵达纽约。和许多流亡者一样,佐默努力重新开始。他经人介绍入住了一家聚集各国流亡者的旅馆,凭借当初在古董商身边和藏身于博物馆时学到的知识在一家古玩店找到工作,与时装模特玛丽亚·菲奥拉相恋……但对于父亲遇害的记忆太深刻,逃亡路上的恐惧感变成了一种本能反应,要融入新的生活并不容易。失根的佐默在这繁华的都市中不知该何去何从……

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

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

中国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潘光旦研究中国传统家族的专著。1937年成书,194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本书从家谱与人才之间的关系入手,即以明清两朝嘉兴地区的望族为研究对象,讨论嘉兴人才辈出与其地有名望的家族之间存在的关联性,以及望族在氏族通婚、存续时间等方面的特点。 该书的主体部分由3类图表构成,①作者从《嘉兴府志》《嘉禾征献录》以及大量嘉兴及其邻郡家谱、乡会试硃卷、年谱中钩稽出的嘉兴91个望族的血系分布图,并从4个方面叙述了这些望族的情况:氏族的由来;氏族的世数、人数等;与他族发生婚姻关系的次数;关于该族盛衰兴替的论证。②以第一类图为基础绘制的一张嘉兴望族之间血缘网络图,呈现出这些望族之间存在的婚姻关系。③这91个望族世泽流衍(世代相承的久远程度)情况的统计表。通过这些史料的整理和组织,作者认为嘉兴望族之间的血缘网是产生嘉兴人才的重要来源,这一论断的得出反映了潘光旦的优生学思想,即择优的婚姻选择有利于优良的才智、心理性情和特殊才能的遗传。 本书的研究方法在当时颇具开创性,即运用统计、图表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对传统望族的氏族结构、通婚状况、存续时间进行量化分析,从而直观地呈现出望族的形态和特征,是社会科学方法在历史研究中运用的典范。

南宗抉秘

南宗抉秘

画学论著。清华琳著。一卷,凡三十则。专论南宗写山水方法。提出“南宗之用笔,似柔非柔,不刚而刚,所谓绵里针是也”的观点。又论用笔、用墨及论三远法,皆从作者亲身的审美体验中提出,强调以“推”为法:“盖有推法焉,局架独耸,虽无泉而已具自高之势;层次加密,虽无云而已有可深之势;低褊其形,虽无烟而已成必平之势。”指出以神表现中国山水三远法,反对以堆叠为推,以穿斫为推。要求“似离而合”的审美原则,“疏密其笔,浓淡其墨,上下四傍,晦明借映,以阴可以推阳,以阳亦可以推阴。直观之如決流之推波,睨视之如行云之推月。”说明以笔墨阴阳表现高、深、平三种境界。是书约作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画论丛刊》和《中国画论类编》据《屏庐丛刻》本收录。

摄生集览

摄生集览

养生类著作。佚名撰,明胡文焕校刊。一卷。文焕有《幼幼集》已著录。是篇首论养神、惜气、隄疾,忘情去志,恬淡虚无等养生之术。次论五气通五味及安乐、摄养之道。指出善养生者养内,不劳神,不苦形,使脏腑安和,三焦各守其内,饮食常适其宜。强调阴阳二气与精、气、神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条理清晰明辨,论述简捷,主题突出,为通用性养生学著作。有《格致丛书》本。

甲午战事记

甲午战事记

中日构衅,由来久矣:溯厥肇祸,实自朝鲜:朝鲜,中国之藩属也,而日本岛国,孤悬东海,于朝鲜为近,恩蚕食之。明万历二十年,日本将军秀吉陷朝鲜,明师战败于平壤。厥后朝鲜迄无宁岁。中国丧师数十万,糜饷数百万,未之能定也。迨万历二十六年,秀吉死,而日兵遁,朝鲜始平。清同治十二年(癸酉),日本与朝鲜相龃龉,日本遣使问中国,中国外交官答以朝鲜国政我国素不与闻。十三年,日本商民航海到台湾,遭生番戕害,日本不问中国,即以兵临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