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丘尼传
作者:宝唱
四卷,梁释宝唱撰,成于天监十六年(517)。有《丽藏》、《宋藏》、《金藏》、《元藏》、《大正藏》等版本。为一部专门记叙中国汉地佛教比丘尼生平事迹的传记。始于东晋升平年间的净捡,终于梁天监十五年,共记比丘尼六十五人。记其出家因缘、苦行精修及社会活动的事迹,为中国佛教重要史料。宝唱之后,直到近代,比丘尼传无续作者。入民国后始有震华法师(1909—1947)续撰《续比丘尼传》六卷,完成于1939年,共记从梁至民国比丘尼二百人,附见四十七人。不仅记诸尼修行弘法事迹,而且著录不少尼众创作的诗词文章。资料颇为丰富。正续比丘尼传,皆收入近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的《高僧传合集》中。
猜你喜欢的书
支配社会学
《支配社会学》为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著作,包括了支配的结构及其功能形态、官僚制支配的本质、前提条件及其开展、家父长制支配与家产制支配、封建制、身份制国家与家产制、卡理斯玛支配及其变形、政治支配与教权制支配。
曲阜集
宋代诗文别集。4卷。曾肇著。曾肇《行状》载:所著有《曲阜集》40卷,《外集》10卷,《奏议》12卷,《元祐外制集》12卷,《庚辰外制集》3卷,《内制集》5卷等。杨时所作曾肇的《神道碑》中说:有《奏议》12卷,《西掖集》12卷,《内制》50卷,《外制》30卷,与《行状》不同。明永乐十年(1412)其后裔曾刊行《奏议》。清康熙中,裔孙曾俨等取所存奏议,加上诏、制、碑、表等逸篇,编成《曲阜集》,前3卷诗文,后1卷附录。奏议如《乞复转对》、《宣仁皇后受册》、《百官上寿》、《救韩维》、《缴王规外任》等篇并存集中,为史所称述。制诰亦渊懿温纯,尔雅典则,得训词之体。此本收入《四库全书》。另有明曾思孔刻本,胡思敬作校记,列入《豫章丛书》,亦分4卷,卷1、2为奏议23篇,卷3为诏、制、表、启32篇,卷4为碑、记、序、墓志铭、祭文、论10篇,诗16首。另有《曲阜集补》,清陆心源辑,收入《群书校补》之中。
燕台再游录
《滦阳录》 另名《热河纪行诗注》,是朝鲜正祖14年(清乾隆55年,1790年),柳得恭随同参加乾隆帝八旬万寿节的进贺使前往热河与燕京时,留下的诗篇和纪行记录。《燕台再游录》是此后十多年后的顺祖1年(清嘉庆6年,1801),作为朝鲜使臣前往燕京求得有关朱子的善本书而留下的燕京纪行记录。
新儿女英雄续传
《新儿女英雄续传》讲述牛大水与杨小梅这对革命爱侣,面对反动势力对解放区的进犯,接受组织安排的任务,化名为牛刚和杨英,兵分两路前往十分区。牛刚勇敢地打入敌军内部,在地下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向外输送情报,并伺机策反敌军军官;杨英则联合黑老蔡带领的地方武装力量,重新夺回被侵占的解放区,在解放区开展如火如荼的反奸清算与土地革命运动。在人民群众的拥护之下,胜利的号角即将在晋中区上空吹响。刻画出英雄儿女们为实现革命解放事业不畏艰险、敢于进取的风貌。
郑志
三卷。补遗一卷。三国魏郑小同撰。小同高密(今属山东省)人,东汉着名经学家郑玄之孙(一说为郑玄子)。其生卒年月及字号均不详,据说郑玄因其手纹似己,取名小同。郑玄博学多才,尤以精通经学而闻名乡里,高贵乡公曹髦时为侍中,后被司马昭疑其见己密函而鸩杀。郑玄生前门徒众多,卒后,其弟子追论师说及应答,作《郑志》八卷,又各授门徒相互应答,成《郑记》六卷(《后汉书·郑玄传》)。后郑小同继承其祖之学,更有所心得,在原八卷的基础上,综合《郑记》等增编为《郑志》十一卷,题以己名。故《隋书·经籍志》记载为“《郑志》十一卷,魏侍中郑小同撰。”其书至宋时已佚,今见三卷本《郑志》,不知何时由何人辑录。清修四库全书时,因其所辑未尽,又从诸书中详加采录,得《郑志》及《郑记》遗文数十条,附录于后,成《补遗》一卷。现存有《郑学五种》本一种,《郑学十八种》本四种,《高密遗书》本一种,另有单行清抄本一种,刻本二种,聚珍版丛书本二种,《郑志疏证三卷补遗一卷》清雷雨人撰,属稿本。
九经辨字渎蒙
十二卷。清沈炳震撰。炳震字寅驭,号东甫,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岁贡生,乾隆初,举博学鸿词科不遇。专攻古学,考订博辨,一生着述颇丰,除此书外,尚有《新旧唐书合抄》、《廿一史四谱》、《唐诗金粉》、《井鱼听编》、《历代帝系纪元歌》、《增默斋集》等。此书校正九经文字,共分为十类:经典重文、经典缺文、经典传讹、经典传异、经典通借、先儒异读、同音异义、异音异义、异字同义、注解传述人。排比钩稽、颇为细密,考文字之异同,究训诂之得失,于经学研究颇有裨益。但末卷“注解传述人”全录陆德明《经典释文》所载,无所考证,价值不大。现存有稿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