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果禅师禅七开示录

作者:来果
来果禅师禅七开示录

未开悟的人,举心、动念就是妄想;开悟以后,举心、动念皆是真如。一个妄想,一个真如,究竟是同是别?要问你们一下子:妄想是甚么?真如是甚么?同,在甚么地方?别,又在甚么地方?

猜你喜欢的书

古文观止译注

古文观止译注

阴法鲁译注。《古文观止》共选录自先秦到明朝末年的二百二十二篇古文,是一本流传甚广、影响甚大且传世不衰的文章选本,原为为当时的学童和其他读书人编纂的一本古文启蒙读物,旨在初步了解古文的内容、文体、风格,增长历史、文学知识,认识古代社会以及提高古文阅读能力。这本译注对每篇古文都进行了题解、注释和白话文翻译的工作,译文文笔优美,便于今天的读者学习、欣赏。

痢疾明辨

痢疾明辨

清代吴士瑛著,成书于清咸丰十七年(1857)。本书集吴氏四十年治痢疾的心得,辨六经、列四纲,从痢疾初症到痢疾坏症,以及老人虚痢、休息痢、产后痢、胎前痢、噤口痢,详论古今方法之得失,并附以附有治验诸案,堪称治痢疾的专书。现存版本见于《三三医书》。

混元阳符经

混元阳符经

混元阳符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唐宋间。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全篇仅一百四十余字,皆四言韵文,辞旨颇晦涩。其中有「血灌五体,神符火君。脑灌华液,胎高辅真。边阙不动,神燥命门」等语,似为房中炼养口诀。

尚书集传纂疏

尚书集传纂疏

六卷。元陈栎(1252-1334)撰。栎字寿翁,晚号东阜老人,学者称定宇先生,河南新安(一说徽州休宁)人。宋元之后,隐居着书,至延璠元年(1314),年六十三时复出应试,中浙江乡试,因病未能参加会试,后上书求执政,未获回报,遂终老于家。《元史》入《儒学传》。着述除《尚书集传纂疏》之外,尚有《历朝通略》、《勤有堂随录》、《定宇集》等。其学宗主朱熹。此书以疏通蔡沈《书集传》为主,间亦纂辑诸家之说,故称《纂疏》。每条之下,必以朱熹之说冠于诸家之首,时有己意,则标识以“愚谓”二字。该书于蔡《传》有所增补,纂辑诸家之说也有一定参考价值。现存版本有明范氏天一阁抄本,藏上海图书馆,另有元刊本、《通志堂经解》本。

段氏毛诗集解

段氏毛诗集解

二十五卷,宋段昌武著。此书旧题《丛桂毛诗集解》,因段昌武居室名“丛桂”而来。书中首为《学诗总说》,分《诗之理》、《寓诗之乐》、《读诗之法》三则;次为《论诗总说》,分《诗之世》、《诗之次》、《诗之序》、《诗之体》、《诗之派》五则。其后依章疏解,大体仿吕祖谦《读诗记》,但词义较为浅显。原书为三十卷,明代唯朱睦㮮《万卷堂》有宋椠完本。后遭开封大水所淹没。今本为孙承泽家钞本,仅存二十五卷,其《周颂·清庙之什》之下皆无。朱彝尊《经义考》载,是书三十卷,注曰缺;又别载《读诗总说》一卷,注曰存。《读诗总说》不见传本,疑即为书首的《学诗总说》和《论诗总说》。

菩萨十住行道品经

菩萨十住行道品经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华严经十住品之别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