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林第一

释迦。灭罪。定光(法曼院)。hn9中华典藏网

释迦法。hn9中华典藏网

一支度。hn9中华典藏网

注进。hn9中华典藏网

释迦御修法一七个日支度。hn9中华典藏网

御佛一铺(若一帧)。hn9中华典藏网

坛一面(可有炉桶)。灯台四本。胁机二脚。礼盘一基(可有半叠)。酥密。名香(沉水白檀郁金龙脑)。坛供(如常)。灯油(如常)。白布一端二丈(坛敷并佛供覆料)。芥子袋。大幕一帖。净衣。hn9中华典藏网

阿阇梨。伴僧。承仕。驱使。见丁(已上人供如常)。小桶三口(各可有杓阏伽神供等料)折敷牧。长柜一合僧房装束供所杂具等(如常)。hn9中华典藏网

右注进如件。hn9中华典藏网

年月日。hn9中华典藏网

净衣色(依陀罗尼集意者。黄色。但白色亦无妨欤)一起首时分。hn9中华典藏网

集经云。十二月月生一日(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牟梨曼〃经云。简择好时月日。所谓白月一日至十五日(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一向方。hn9中华典藏网

集经云。面向东(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一行法。hn9中华典藏网

若持大日经中释迦真言者。依彼教而可修行(云云)。若持陀罗尼集经中释迦真言者。坛场并曼荼罗奉请供养等。依彼经说而修行(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若持牟梨曼荼罗经中释迦真言者。坛场并曼陀罗等可依彼经说。hn9中华典藏网

若就持诵大日经中释迦真言。可有都别两种行仪。其别坛中亦有三种。今附都坛且依大日即本尊观。略示大途。hn9中华典藏网

前方便等(如常)。hn9中华典藏网

唱礼。hn9中华典藏网

南无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hn9中华典藏网

〃〃东方宝幢佛。hn9中华典藏网

〃〃南方花开敷佛。hn9中华典藏网

〃〃西方无量寿佛。hn9中华典藏网

〃〃北方天鼓雷音佛。hn9中华典藏网

〃〃东南方普贤菩萨摩诃萨。hn9中华典藏网

〃〃西南方文殊师利菩萨〃〃〃。hn9中华典藏网

〃〃西北方观世音菩萨〃〃〃。hn9中华典藏网

〃〃东北方弥勒菩萨〃〃〃。hn9中华典藏网

〃〃佛眼部母菩萨〃〃〃。hn9中华典藏网

〃〃曼荼罗主释迦牟尼佛。hn9中华典藏网

〃〃五大明王冒地萨坦波耶摩诃萨坦婆耶。hn9中华典藏网

南无大小自在十二宫天诸宿曜等一切权现天等。hn9中华典藏网

南无三部界会一切佛菩萨等。hn9中华典藏网

私云。若别坛者可用三身略唱礼。集经行法中记。hn9中华典藏网

发愿。hn9中华典藏网

至心发愿。唯愿大日。本尊界会。释迦善逝(或能忍如来)。普贤文珠。观音弥勒。诸大菩萨。加叶波等。诸贤圣众。三部界会(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三三昧耶乃至众色界道。次观曼荼罗(三部四重宛然想第三说东门释迦?本尊也。即是中台大日如来无二无别)。hn9中华典藏网

次治路·成不动(乃至)。赞(大赞五赞本尊四智。若略时大日小赞本尊四智)。若唯用供养者。此次可有入本尊观·根本印明·加持珠(乃至)。礼佛出堂。hn9中华典藏网

本尊赞。hn9中华典藏网

轨云。应身赞曰。hn9中华典藏网

嚩每迦旨罗娑哆擗曩?素多曩婆怛鑁(三合一)跛晒迦贺娑多(二合)鼻哩(二合)俱胝(二合)穆佉髻迦罗(引)乞忏(二合二)惹悉底哩野(四合)多波怛鑁(三合三)阿(引)哩摘曩么你(三)野(二合)阿者楞制吒(去)喃(引)弭地焰(去四)。hn9中华典藏网

释迦如来涅槃后弥勒菩萨悲愿赞(有前唐院大师传〃录〃)。hn9中华典藏网

曩赞没驮也羯曩迦皤(一)尔多骨噜达祢罗夜三(二)呬底播赦萨嚩喃(三)萨嚩萨怛缚南阿室啰(四)野枳若曩摩藐赫〃迦沙曳(五)输婆悉征啰虞奶尾[卄/縛]啰惹恙穆你(七)。hn9中华典藏网

释迦如来真实圆满功德赞。hn9中华典藏网

曩谟邬波加颉里(二合)也(引)[山*履]摩诃驮耶(二合)多驮(引)演难(那二)母尼铄(舍引)迦吒也(二合四)[氵*枲]僧(思孕反)诃(五)钵啰钵底(十八反六)嚩折罗(二合)达么(七)摩护(引八)忋哩野(二合九)惹耶(二合十)钵刹勿(普)嘌(二合)怛写(十一)系多(去)也(十二)嚩瑳牢睹帝(四)。hn9中华典藏网

释迦赞(不空译)。hn9中华典藏网

嚩枳琰(二合)或若(引)利钵罗(二合)底设?路(引)釼素哩琰(二合)戍若(引)梨哩嚩钵纳么南(一合)喻?(你吉反)多舍枳也(二合)母?钵罗(二合)你(你指反)跛怛婆每(二合)曩跛么贺迦噜抳迦野舍惹帝(御本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私云。右赞等随乐用之。师传用真实功德圆满赞(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对受记云。若欲赞释迦牟尼可用佛本行经偈(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次遍知印(乃至)。普世明妃布字八印(如常)。次加持(如常)。hn9中华典藏网

次入本尊观。hn9中华典藏网

普光净月轮。阿字置其中。hn9中华典藏网

次当阿字。成大日牟尼。hn9中华典藏网

绢谷严身服。宝冠绀发垂。hn9中华典藏网

寂然三摩地。晖焰过众电。hn9中华典藏网

犹如常镜内。幽邃现真容。hn9中华典藏网

喜怒显形色。操持与愿等。hn9中华典藏网

正受相应身。明了心无乱。hn9中华典藏网

无相净法体。应愿济群生。hn9中华典藏网

此尊心月轮。于中有五字。hn9中华典藏网

及本尊真言。右旋而布烈。hn9中华典藏网

大日心月轮。本具此真言。是故大日尊。hn9中华典藏网

紫金光聚身。具三十二相。被服袈裟衣。hn9中华典藏网

座白莲花座。入宝处三昧。由此三昧故。hn9中华典藏网

如来出于世。如来出现故。五乘法宝现。hn9中华典藏网

破二十五有。普闭恶趣门。名破有法王。hn9中华典藏网

我身中亦有。心月轮真言。与本尊无异。hn9中华典藏网

彼月轮诸字。从本尊口出。入从我顶上。hn9中华典藏网

右列我心月。亦从我口出。还入本尊身。hn9中华典藏网

如是无间断。手契及真言。观念平等故。hn9中华典藏网

大日即本尊。本尊即我身。身口意和合。hn9中华典藏网

三平等无异。具足于三身。量周遍法界。hn9中华典藏网

不生亦不灭。离言离言相。生与于无生。hn9中华典藏网

无非大日尊。hn9中华典藏网

次出定根本印(先三种印次本尊)(若尽诸会本尊观后。取珠念诵不可用别根本印契。更问)hn9中华典藏网

大日经第四(密印品)。如前持钵相。是释迦钵印。彼真言曰。hn9中华典藏网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萨嚩吃丽(二合)奢你(入)素捺那(二)萨婆达摩嚩始多(引)钵啰(二合)钵多(三)伽伽那三迷(四)莎诃。hn9中华典藏网

义释第十云次如前佛钵印即释迦佛钵印也。真言。hn9中华典藏网

萨缚吉隶铄(一切烦恼也)湿苏那曩(掘也。如利钁掘地。直下令彻底也)萨嚩达摩(一切。法)嚩吉多(自在也)钵啰钵罗(得也。谓于诸法而得自在也。)伽伽那三铭(虚空等也。以于诸法得自在故。等于虚空。以此法而掘烦恼也)。hn9中华典藏网

私云。如前佛钵印者。是指瑜伽持钵印也。经云(密印品)。住瑜伽座。持钵相应。以定慧手。俱在脐间。是名释迦牟尼大钵印。真言。hn9中华典藏网

南○喃(一)婆(上急呼)。hn9中华典藏网

释云。次作如来钵印。左手持两衣角(其法取袈裟近手尖角及搭肩之角。绕臂回入手中。令二角如双耳也)。hn9中华典藏网

仍以二手相重令以右加在上。如坐禅手。引上令当齐。稍屈如重手承钵之形即是也。作此印即同如来。持恒沙诸佛标帜之仪。亦能令一切非器众生皆堪为法器也。hn9中华典藏网

其真言。婆是有义。即三有也。除此三有而得如来真实之有。谓诸佛法身(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广大轨云。二羽仰脐间(摄轨同之)。hn9中华典藏网

对记云。海大德说。先结跏趺坐或半跏座也。得金刚不动座也。尤手先执左袈裟上角。次以右袈裟角从臂上而引超之。从手下入手。执其角令二角如牛角。以此印手安跏趺上。仰右手安其上。二空稍立相合。是以与定印为别也。hn9中华典藏网

又样决云。如前只叉二手。二空平端相拄。亦是定印也。hn9中华典藏网

胎轨云。紫金光聚身。往彼而说法(钵印)。智手吉祥印(空持火)。hn9中华典藏网

释迦牟尼佛真言。hn9中华典藏网

曩。喃(引一)婆萨嚩吃哩(二合)舍涅入素娜曩萨嚩达磨嚩(无钵)反始多钵啰(二合)钵多(二合)誐誐曩三么(引)三么娑嚩(二合)贺(引)。hn9中华典藏网

义释第四(具缘品)云。东方初门释迦牟尼。作说法之状。谓以左手执袈裟角。如今之阿育王像。右手竖指以空水轮相持。是其标帜也(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对记云。海说。用前钵印。左手执袈裟角。右手安左手上不相叉。仰安心前。钵印如前(云云)。文云。智手吉祥印(空持火)者。二手各空火端相捻。令火背直也。各令水风少屈也。各地直立也。慧印向外当奶也。定印仰安心上。是名吉祥印。此一印不正。前印为正。意大德说钵印(但云。左申仰安心。右空火捻向外。名说法印。左名钵印)。hn9中华典藏网

稠上人云。珍和上云。二手各空水相捻。以慧覆定。法身印也。空火相捻亦覆报身印也。空风相捻亦覆应身印也。是释迦三身印释迦文法云。根本毗卢遮那化身印。hn9中华典藏网

定手水空相捻惠手亦尔。二手水空共相着余地火风三指散立。hn9中华典藏网

释迦文佛真言曰(私云如胎轨)。hn9中华典藏网

师传云。初门释迦左手钵也。右手吉祥印者。初成道时说法吉祥印也。谓火空相捻是报身说法印也。疑水空相捻可应身印。而佛以大悲为本。即以大悲利生法门为法乐。故大悲门。释迦舍本令结受法乐报印也。hn9中华典藏网

又报身毗卢遮那有冥显(引)。二利益。显益为十地菩萨现身。冥益普为十界众生施益。故从本令结报身印也。或仪轨依此义故。水空相捻应身印结之(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大日经第二(普通真言藏品)云。时释迦牟尼世尊。入于宝处三昧。说自心真言。hn9中华典藏网

南○喃萨婆○三摩(引)三摩莎诃。hn9中华典藏网

义释七云。萨嚩吉礼舍(是一切烦恼)?素娜曩(是摧伏)萨嚩达么(是一切法)嚩始多钵罗钵多(是得自在。此意云摧伏一切烦恼。于一切法而得自在也。以初娑字为真言体。娑名为漏。亦名为坚。言一切有漏有为之法。无力无坚而为诸众生。谓有性实。坚着不舍。是故此法无常败坏时。即便没在爱若大海。今入即空门故。则知诸漏本来不生。况有坚固住者。故能以此法王三昧。遍破二十五有。普闭一切恶趣门。转无量尘劳。尽成宝所。故名为破有法王于法自在也)。hn9中华典藏网

未句云。誐誐曩三么(引)三么者(译云。等虚空无等者。言三昧非但于一三千界内而得自在。乃于无尽诸众生界而得自在。是故广博无际等同虚空。又如虚空虽无所不遍而具含万像。种种不同。故言无等。复次如宝性是一而力用不同。有辟邪除毒者。有愈疾者。有持财者。有能成就种种幻术者。有能普雨众物乃至可共语使令者。有能示众生宿命行业乃至贤圣大会。悉于中现者。故云等不等也。又云。释迦牟尼真言。婆是有义。以法王三昧普现二十五有随类之身。皆为净调诸有令入秘藏。故加傍点也)。hn9中华典藏网

次正念诵(先佛眼。大日。本尊。三部心。诸天总一字。又佛眼(字)普贤·文殊·观音·弥勒。诸佛顶。诸声闻。诸缘觉。真言等可加诵之)。hn9中华典藏网

护摩六段。作法如常。息灾增益可随事(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本尊收。劝请。hn9中华典藏网

我今稽首请 部主大日尊。hn9中华典藏网

本尊释迦文 唯愿降临此。hn9中华典藏网

纳受护摩供。hn9中华典藏网

诸尊收(可请供一曼荼罗诸尊)。hn9中华典藏网

护摩真言(可用种字心明)番橧真言(可用台轨真言)后加持(台轨真言。或无能胜欤)。hn9中华典藏网

次入本尊三摩地。hn9中华典藏网

先观大日如来五字真言义理。次思本尊真言义理。hn9中华典藏网

疏七云婆字门一切诸法一切有不可得故者。梵云婆嚩此翻为有。有谓三有乃至二十五有等。若见波字。即知一切诸法皆悉有因缘。众缘合故说名为有。无决定性。所以者何若法定有。有相则终无。无相是即为常。如说三世者。未来中有法相。是法来至现在转入过去。不舍本相。即堕常见。若说定无。是无必先有今无。是即为断灭见。因是二见故。远离佛法。今观诸有。从缘即是本不生义。以本不生故。无作无行乃至无缚无脱。是故婆字门。以从缘有故具足一切字门。若具一切字门。即是三昧王三昧。能破二十五有。释迦牟尼由此义故。名为破有法王也(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又云。一一字门皆言不可得者。为明中道义故。今且寄车字门说之。如观镜中面像。以本质为因净镜为缘。有影复现见。是为所生之法。妍蚩之相现前不谬。故名为有。以种种方便推求都不可得。是名为空。此有此空皆不出镜体。体即一名中。三相不同而同不异而异。是故世间论者不能思议。此真言门亦尔。以观心为因三密为缘。普门海会现前不谬。故名为有。以种种门推求都不可得。是名为空。此有此空皆不出法界。故说为中。三谛不同而同不异而异。一切方便乘人不能思议(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苏疏云。诃字者。一切诸法因不可得义也。一行阿阇梨云。因有六种。如余论说。若见诃字门。即知一切诸法。无不从因缘生。是为字相。以诸法展转待因成故。当知最后无依故。说无住为诸法本。所以然者。如中论。以种种门观诸法因缘。悉不生故。当知万法唯心。心之实相。即是一切种智。种智即是诸佛法界。法界即是诸法之体。不可得因也。以是言之。因亦是法界。缘亦是法界。因缘所生法亦是法界。此释具依字相字义说之。诃字带于本不生声。字义灼然(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私云。波字字相字义可准知之。hn9中华典藏网

吽字义云。一切世间但知字相未解字义。是故为生死人。如来如实知实义。所以号大觉(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次根本印明乃至解界奉送等。hn9中华典藏网

已上台藏都坛行法大略如右。或秘密坛三种别坛准次次而知之。又大日经第七卷行法可见之。hn9中华典藏网

释迦别坛。hn9中华典藏网

其坛黄金极令鲜好。于中画金刚杵(三古)。杵上安莲花。黄色花上置钵。钵边遍有焰光。若作佛形者。画释迦佛。又以金刚围之。右边置袈裟(即僧伽梨)。左边置锡杖也。hn9中华典藏网

此等诸佛位。若以释迦为中。则佛顶等列。若次院若随一一本尊中取一为万荼罗主。即移释迦在外余皆可例解耳。hn9中华典藏网

私云。已上别坛持诵不同图也(着略抄之)。hn9中华典藏网

或依金界者。有五部都法。五部随一诸尊随一等行法委可问之。hn9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义第五云。梵号礼忏云。阿目伽悉地娑怛(二合)他誐多耶。此云不空成就如来。三摩地礼忏云。释迦牟尼佛此云能寂。疏云。释迦牟尼佛是不空成就佛异名也。金光明云。北方微妙声佛。大日宗云。北方天鼓雷音佛。义释云。譬如天鼓不作意而能作利益。此佛利物亦复如是(文)。理趣释云。婆伽梵一切如来智印如来者不空成就之异名也(云云)。鼓音·妙声·不空·释迦。一佛四名(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私云。若五部随一依羯磨部诸尊随一不空成就是也。hn9中华典藏网

一尊形并曼罗。hn9中华典藏网

大日经第一(具缘品)云。东方初门中。画释迦牟尼。围绕紫金色。具三十二相。被服袈裟衣。坐白莲花台。为令教流布。住彼而说法(云云)。义释第四云。于东方初门中。先置释迦牟尼。身真金色并具光耀三十二相。所被袈裟作乾陀色。坐白莲花作说法之状。谓以左手执袈裟角。如今之阿育王像。右手竖指以空水轮相持。是其幖帜也。此白莲花即是中台净法界藏。世尊为令此教广流布故。以此生身幖帜而演说之。然与本法界身无二无别。故云住彼而说法也(云云)。释迦文法云。先作曼荼罗。其中央画释迦牟尼像。金色之身具四八相。被服袈裟。应身说法相。智手吉祥印。理手向上置齐前。于白莲花台。结跏趺坐。普贤文殊观音弥勒住于四隅。如台藏说。各坐莲座半跏而居于佛前。有如来钵。于佛右边有贤瓶含花于佛后。有锡杖于佛左边。有宝螺各安莲花上光炎围绕(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私云。大日经第五。义释十二可见之。不能具抄(矣)。白莲花。经云。释迦来腻沙绀青鬘眉间白毫光照东方八万。身相黄金色。左定结拳印。右慧开外方屈无明小指叉中头大指。跏趺左押右垂下。右轮被服袈裟衣。住彼而说法。三昧众围绕各护持经者(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图云。黄色当心作说法相印。着赤色袈裟坐莲花(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一巧能。hn9中华典藏网

大日经第二云。时释迦牟尼世尊入于宝处三昧(云云)。义释七云。由此三昧故如来出现于世。以如来出现故则有无量无边五乘法宝。悉皆出现。犹如转轮王正住时世间种种伏藏自然开发。又如诸宝山无所不有。随诸众生有信手者。则能自恣取之。法花经化城喻品。此中当广说也。hn9中华典藏网

释迦文法云。金刚手菩萨曰。毗卢遮那佛言。我见色身戴大宝冠。冠中现五佛。标非因非果。处大月轮。住于虚空。常寂光处恒说金刚秘密之教。声闻缘觉所不能知。或居莲花台上。现报佛身。更说金刚一乘法界唯心无上秘法等。依内证之德常见常闻。唯诸新发者迷惑不解。唯愿世尊随众生意而作利益。佛若许可我欲演说。如来应现释迦牟曩曳法。为诸愚人得佛惠故。唯愿如来随机说法开方便惠。令诸众生示真实相。悟金刚乘入阿字门○毗卢遮那言。善哉普贤能知我心○我于昔时修三昧密门证。执金刚(乃)。坐金刚妙菩萨。座降伏众魔成等正觉。从是以来。经于多世而诸众生由宿福故。虽会我前。随机得见佛根得闻。如汝见我于色界顶第四静虑。成等正觉。即下苏弥卢顶。于金刚大因陀罗坛。一切如来请转法四种轮。一一轮中各有三十七圣者。住悲愍三昧。降众天魔。令入正见。今正是时。更欲演说大乘上上秘法。然后当归圆寂之道。如来秘密神通之力。无智人中。勿妄宣传(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又云。于时金刚手○而说是法○若住此法。所须皆成。不转此身见佛色身。生生世世离诸恶趣。常得兴法。利生之德。疾证○菩萨。随根得成。若求仙果。佛现瞿昙仙而为说法。若求大乘普现身而为说法。渐渐诱彼令入佛道(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智证大师在唐记云。问大日与释迦为一为二否。和尚答云。本来一佛无有二体。但约机见似有其别。仪轨上钵索心藏等印。皆是大日尊一身上事也。更无别异(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已上大日经中。释迦真言时念行仪毕。hn9中华典藏网

集经所说释迦真言持诵法则。hn9中华典藏网

一支度。hn9中华典藏网

曼荼罗(如经)。坛胁机。灯台。礼盘。苏密。灯油。坛供。坛敷。大幕。敷设新器等(如常)。幡。造敷。铃。带。珮。镜。宝瓶五(各受所无风?)。灯九。盏彩帛。香(苏合。龙脑。麝香。郁金。沉水。旃檀香。安息。勋陆。白胶)。五谷(大麦。小麦。小豆。稻谷。胡麻)。白芥子。净衣三具(上下俱黄不宜新色云云。二具亦得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右支物等。见经文委可沙汰之。hn9中华典藏网

一起首时分等(如上)。hn9中华典藏网

一行法(依苏悉地)。hn9中华典藏网

依私师说。案广摄不动意云。就一尊持明者行法有四种别一先用通法。次本法加之。若有法所不说者当用通法而备足之。苏悉地经供养品云。若本法中。有如是等金刚墙等真言。重应结之(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二。检三藏所撰诸仪轨等。若有本法直用本法。本法所缺补以通法。hn9中华典藏网

三。或时直用通法。不用本法。hn9中华典藏网

四。或时直用本法不用通法。今随易行用第二意。若据经意用弥善(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私云。今见集经中。此佛之法护身结界等。用苏悉地。故知此中所缺以彼行法而可备足之。丹州地上私记依悉地通法。仍任其次第注行法首尾。hn9中华典藏网

先净手漱口。次加持衣。次着衣。次净三业。次三部被甲(已上房内作法)次入堂。净三业。礼佛。着坐。涂香。洒净。次加持供物(乃至)。光泽。开白·神分等。供养文。次唱礼(本记无之私加之)。hn9中华典藏网

南无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hn9中华典藏网

〃〃圆满报身卢遮那佛。hn9中华典藏网

〃〃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三反。可加大曼荼罗生句)。hn9中华典藏网

〃〃佛眼部母菩萨摩诃萨(或可云怛他誐多作乞刍菩地萨怛波耶摩诃)hn9中华典藏网

〃〃hn9中华典藏网

〃〃诸大菩萨摩诃萨众。hn9中华典藏网

〃〃声闻缘觉一切贤圣僧。hn9中华典藏网

〃〃阿钵罗尔多等诸大明王冒地〃〃〃〃hn9中华典藏网

〃〃大小自在〃〃〃〃hn9中华典藏网

〃〃三部〃〃〃〃hn9中华典藏网

次惊觉(乃至)。发愿(云云)。次三部被甲(乃至)。金刚墙。hn9中华典藏网

次道场观。hn9中华典藏网

记云。观想前地结上方隅内有大海。海中有宝山。山上有师子座。座上有宝莲花。花上有宝楼阁。悬以缯幡。上有宝伞覆。矜羯尼网而庄严。hn9中华典藏网

次三力偈。次虚空藏普通供养印明。hn9中华典藏网

次观尊(用定印)。hn9中华典藏网

观想曼陀罗中心有宝莲花台。〃上有月轮。轮上有●婆字。字反成大钵。钵变成释迦如来。住说法印。具四八相。三部圣众围绕(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私云。云观曼荼罗可依经文如下抄之。hn9中华典藏网

次宝车辂(想七宝车辂送灵鹫山)。hn9中华典藏网

次请车辂(羯利沙也句下可加释迦牟尼曳醯呬之句)。hn9中华典藏网

次迎请圣众(记三部心印明皆用之。私云。法云。劝请奉送依如来部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私云。经云。佛顶奉请印。准前身印。唯改二头指。直竖相去四寸半。并二大指直竖。去中指八分。诵佛顶心咒至第四遍。二头指渐渐屈入掌。咒满七遍。反手身即和南顶礼向内散矣(心咒如下出)。hn9中华典藏网

身印去常佛顶印也。如下出之。hn9中华典藏网

次除遗从魔(乃至)。五供。普供。赞(记用真实圆满功德赞)。hn9中华典藏网

私云。经云。顶礼释迦牟尼佛○以偈赞曰。南无佛智慧精进那罗延力骨锁身。hn9中华典藏网

波罗蜜多六度行大慈悲父常为人。hn9中华典藏网

次入三摩地。hn9中华典藏网

记云。观想。心月轮上有波●字。字反成大钵。渐大量等己身钵。反成释迦牟尼如来。住说法印。具四八相(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次根本印。hn9中华典藏网

私云。经第一云。释迦佛顶身印第一。hn9中华典藏网

反叉左右二无名指二小指。在于掌中。直竖二中指。头指拄。屈二食指头。押中指上节背。并竖二大指。捻中指中节侧。头指来去。说佛顶心咒。咒曰。hn9中华典藏网

那(上音)谟(上音)萨婆惹耶(一)唵(二)多他揭都乌瑟腻(二合)沙(三)阿那跋卢(轻音)枳跢(四)谟郁地(二合五)帝殊罗施(六)呜?(二合七)什皤罗什皤罗(八)驮(去音)迦驮迦(九)毗驮(去音)迦毗驮迦(十)陀啰(上)陀啰(十一)毗陀啰毗陀啰(十二)瞋驮瞋驮(十三)频驮频驮(十四)呜?呜?(二合去音)泮泮(半吒反十五)莎(去音)诃(十六。私云。见一字切利轨真言。是五佛顶之中光聚佛顶真言也。释迦即光聚欤可详之。但台释迦院)。hn9中华典藏网

经第二云。释迦佛心印咒(释迦外别光聚佛顶此即光聚也。仍别人也。但义释意五佛顶此释迦五智之顶此如来三部众菩萨也。今皆云释迦又无妨欤)。hn9中华典藏网

二大中小六指。各竖头相拄。以二食指向内相叉。右压左。无名亦尔。开腕四寸。咒曰。hn9中华典藏网

唵(一)萨婆悉底(二合)鸡(二)毗输陀罗(上音)泥(三)莎诃(四)。hn9中华典藏网

私云。大原甚密抄出此印咒。hn9中华典藏网

次加持念珠。次正念诵(先部母。次大日。次本尊。问之。次一字金刚藏。十一面。四天等。次又部母)金刚藏菩萨印咒。hn9中华典藏网

左右无名指掌内相叉。右押左向虎口。直申二小指竖相捻。二中指竖相捻。直竖二头指。相去四寸半。并竖二大指。去中指一寸。诵金刚藏心咒。hn9中华典藏网

唵(一)跋折啰(二)悉婆(二合)婆皤(去)耶(三)莎诃(四诵七遍。徐屈头指向掌内。次顶礼)。hn9中华典藏网

十一面观世音菩萨印咒。hn9中华典藏网

二中指直竖。头相捻直竖。二头指相去四寸半。并二大指直竖。二无名指相去一寸八分。二小指直竖。相去五寸。头指来去。咒七遍已。渐屈头指入掌。○咒曰。hn9中华典藏网

唵(一)阿嚧力(二)莎诃(三)。hn9中华典藏网

护摩(作法如常)。hn9中华典藏网

本尊坛。劝请。hn9中华典藏网

我今稽首请 本尊释迦文 金刚藏菩萨。hn9中华典藏网

十一面观音 唯愿降临此 纳受护摩供大少杓油后。以小杓金刚藏等供一杓。自余供物同。我二菩萨于诸尊收供之。hn9中华典藏网

世天段(如常。但可加四天王分)。hn9中华典藏网

经云。若知有鬼病者。作四肘水坛。中心着火炉。烧柏树枝。数〃诵咒即差○(云云)。上所出心印咒也。hn9中华典藏网

又云。若王病时。于七日中设斋。作四肘水坛。香花饮食百种供养著于坛中。其坛中心。复安火炉。咒师日日香汤洗浴○入于道场。唤佛菩萨四天王等。取菩提树。若无此树谷树亦得。一百八段。一段一尺○烧于火中○乃至七日。王病即差(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佛心印咒。hn9中华典藏网

右手大指屈向掌。余四指散向上竖。hn9中华典藏网

跢侄他(一)阿弥哩(二合)羝阿湿波(二合)汤计(计亚反三)摩末罗摩末罗(四)奢摩波罗奢摩(五)乌波奢摩(六)都奴毗都奴(七)都例都例都谟例(八)莎诃(九)。hn9中华典藏网

诵此咒至都谟例竟。即道王名病差。然后口道莎诃竟。烧于火中(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又云。又法咒胡麻稻谷花一千八遍。请释迦佛。坐于火中莲花座上。取少许。咒一遍掷火中○满一百八遍○满七日已。心力身力皆悉具足。一切四众菩萨。诸天善神常随卫护(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护摩咒(可用经第二卷真言)。hn9中华典藏网

番僧咒(经二明随一用之)。hn9中华典藏网

后加持咒(经二明随一用之。若无能胜欤)。hn9中华典藏网

次置念珠于本处。次入三摩地。次根本印。hn9中华典藏网

次部母(记云。佛眼部母依本部者。用金刚部母云云。私云。依法意者可用佛眼。若依私师说释迦别部者能寂母无妨欤)。hn9中华典藏网

次五供。普供(乃至)。礼佛。hn9中华典藏网

次奉送(记云。结送车辂印诵其真言。除迦罗洒野句。加蘖瑳瑳句。以大指向外。佛中指头。次结迎请圣众三部明末迦蘖瑳瑳句。以大指向外拂之。或不用之)。hn9中华典藏网

右依丹州池上记抄入经文等。只为自行也。早可破却之。hn9中华典藏网

遍知眼(又名能寂母)。hn9中华典藏网

内缚。二大竖合二风当火背少不相着。hn9中华典藏网

怛他誐多作乞○(二合)尾野(二合)缚路(引)迦野ソワカ(在归)。hn9中华典藏网

无能胜。hn9中华典藏网

经云。阿跋罗质多咒。唐云无能胜。hn9中华典藏网

唵(一)阿跋啰(二合)质提(二)?(上)泮(三)。hn9中华典藏网

一曼荼罗。hn9中华典藏网

经第一云。于净室中安置佛顶像。其作像法。于七宝花上结跏趺坐。其花座底戴二师子。其二师子坐莲花上。其佛右手者。申臂及掌仰掌。当右脚膝上。指头垂下到于花上。其左手者。屈臂仰掌。向齐下横着。其佛左右两手臂上各着三个七宝璎珞。其佛颈中亦着七宝璎珞。其佛头顶上作七宝天冠。其佛身形作真金色。被赤袈裟。其佛右边作观自在菩萨(一本云。十一面观世音像)。右手屈臂向上把白拂。左手申臂向下把澡罐。其罐口中置于莲花。其花端直。至菩萨顶。临于额前。其佛左边作金刚藏菩萨像。右手屈臂向肩上。手执白拂。左手掌中立金刚杵。其一端者。从臂上向外立着。咒师于佛前。左右边䠒跪。手执香炉。其佛光上作首陀会天。散花形。作此像已。于清净处。好料理地。庄严道场。于中安置此像已(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私案经意云。于此像前起首。从白月一日至于十五日可修行法。第十四日。于佛像前。结长二尺花鬘十六个着之。复安十八瓦钵。十钵中盛满香水。八个盛满牛乳。复安种种饮食。复安苏灯百八盏。复安烧沉香。请唤佛。种种供养。诵咒竟而发遣之。第十五日五更头。还如十四日。种种供养讫。于道场中作水坛竟。唤帝殊罗施安置。复安火炉。取沉水香长一尺。百八段。两头涂苏合香。一一诵咒七遍讫。火炉中烧。如是烧尽百八段。时佛随行者愿(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又案下文意云。每月月生一日。至月生七日。献八盘食。一切杂果。东北·正东·〃南·正南·西南·正中·西北。各置一盘。从月八日至十五日。日日献食如果子法。若不得日日献者。月三日五日七日。应献果子。其月八日十三日十四日十五日。应献食供。若能月一日至十五日。日日相续。供养果子食种种诸物香花等者。最胜第一。十六日已去。直以香花供养诵咒。乃至月尽月月如是(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经云。金轮佛顶像法。欲画其像。取净白氎。若净绢布。阔狭任意。不得截割。于其氎上画世尊像。身真金色着赤袈裟。戴七宝冠作通身光。手作母陀罗。结跏趺坐七宝庄严莲花座上。其花座下竖着金轮。其金轮下画作宝池。绕池四边作郁金花。及四天王各随方立。其下左边。画作文殊师利菩萨。身皆白色项背有光。七宝璎珞宝冠天衣。种种庄严乘于师子。右边画作普贤菩提。庄严如前。乘于白象。于其师子。白象中间画大般若。菩萨之像。面有三目。庄严如前。手把经匣端身而坐。于佛顶上空中。画作五色云盖。其盖左右有净居天。雨七宝花(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私云。金轮佛顶者。非是一字金轮。指释迦佛顶云金轮佛顶也。临文而知之。又有八肘坛法。安置三十二尊。依繁不可见经文。hn9中华典藏网

一功能。hn9中华典藏网

经云。佛告诸比丘。此咒能解一切诸咒。若外道若魔醯首。咒名能除却诸恶鬼神。亦救众生五苦八难(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私云。咒者佛顶心咒也。hn9中华典藏网

已上集经所说释迦真言持念行仪毕。hn9中华典藏网

牟梨曼陀罗经所说释迦真言持诵法则师传云。此经与宝楼阁经同本异译(云云)。私云。检经文其旨显然。牟梨经者。阙序分直译正说欤。就宝楼阁经有二本。菩提流志并不空译也。今此等经相会可持念此真言。hn9中华典藏网

一支度。hn9中华典藏网

曼荼罗(有二私曼荼罗。一地坛曼荼罗。二画像曼荼罗。以地万陀罗为敷曼荼罗以画像可悬之欤)。大坛。护摩坛。宝塔一基安置舍利。幡盖。五色幡。盆三十二。瓶三十二。灯三十二。宝瓶五。名香(沉水。白檀。郁金。安悉。苏香。薰陆。龙恼。紫檀)。hn9中华典藏网

右支度大略如此。委勘经文可沙汰之。hn9中华典藏网

安经意云。当于佛前并诸天前各烧自分香。hn9中华典藏网

所谓佛前(苏合不空并流志同)。拔折罗波腻烧俱噜唬(杜婆云安悉)(不云金刚手前烧安悉。流无之)。摩尼跋折唎前烧突缩迦香苏合(不云摩尼金刚前烧苏合。流同)。四天王前烧薰陆香并萨社迦香突迦香(不云薰陆苏合白胶香和烧。流云薰陆及萨阇罗婆香白胶)。摩诃提婆前烧白檀香(不云吉祥天女前烧白檀香。流同之)商企尼前烧安悉香(不流同)。社底堵(云使者)。前别烧陀罗枳香(不云金刚女使者前烧萨罗计香是青胶香。流云悉必栗迦是苜蓿香)。栴檀沉水香健多伽罗香施路超香龙脑香麝脐香郁金紫檀香等。以如是等。香和水浴于诸天(流云以为涂香涂天神上)。hn9中华典藏网

一起首时分等(如上)。hn9中华典藏网

一行法。hn9中华典藏网

师传云。牟梨经说悉地等作法甚委悉也(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私云。护身结界奉请供养等之取用同于悉地。仍行法首尾可用苏悉地欤。hn9中华典藏网

唱礼。hn9中华典藏网

三身至释迦(三反)佛眼。hn9中华典藏网

南无阿梨耶阿钵罗尔多冒地萨埵〃〃〃五大明王。大少自在。三部界会。hn9中华典藏网

已上师传。hn9中华典藏网

三身(释迦三反)。hn9中华典藏网

南无摩尼宝花幢王如来(流志本云宝华王幢如来)。hn9中华典藏网

〃〃种〃摩尼如来(流云宝清净光明如来)。hn9中华典藏网

〃〃金刚超诵王如来(流云妙宝金刚超王如来)。hn9中华典藏网

〃〃端严摩尼种〃清净建立如来(流云妙种种色宝善住清净如来)。hn9中华典藏网

〃〃执金刚摩〃hn9中华典藏网

〃〃观世音菩萨摩〃hn9中华典藏网

〃〃曼殊尸利〃〃〃hn9中华典藏网

〃〃弥勒菩萨〃〃hn9中华典藏网

〃〃阿梨耶阿钵罗尔多〃〃〃hn9中华典藏网

〃〃五大明王〃〃hn9中华典藏网

〃〃大小〃〃〃hn9中华典藏网

〃〃三部〃〃〃hn9中华典藏网

右私依楼阁经意记之。人更不可用之。hn9中华典藏网

道场观(大略如集经法)。hn9中华典藏网

私依阁经意云。可想此坛场即是宝灯世界也。坛中有七宝浮图。其中有三如来。全身舍利释迦如来入其塔中。而同座住金刚手等诸大眷属。十方诸佛自界他方圣众围绕。行者在前而向本尊(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劝请(三部心印明皆可用之)。hn9中华典藏网

赞(师传用功德圆满赞)。hn9中华典藏网

根本印。hn9中华典藏网

牟梨经云。牟梨曼陀啰母陀啰者(私云。根本咒印也)。先以两手合掌当心。即各屈其大指。又屈招指令甲端相柱。其二小指力竖相合。其中指无名指各相交入内。hn9中华典藏网

不空本云。二手作合掌。应置于心上。屈于二头指。及以二大指。相捻犹如环。二中指蹙屈。犹如于宝形。竖合二无名。搩开二小指。是名根本印。智者结此印。诵根本密言。即成先行法。hn9中华典藏网

流志本云。根本印者。先以右手头指。与大拇指相拄。以头指捻大拇指甲侧。左手亦然。二手合掌当心。屈二中指相拄犹如宝形。二无名指相着如独钴杵形。直舒二小指相去少许。诵根本咒。hn9中华典藏网

 hn9中华典藏网

诵此陀罗尼满三万遍。五逆重罪即得除灭。○若能日别诵一百八遍者。一切所向无不获利○(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若咒白芥子称曷啰阇名。一咒一烧八百遍已。能令曷啰阇屈曲随从无复违逆(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于梨大曼荼罗母陀罗(私云心咒印也)。hn9中华典藏网

复次其于心印?大曼陀罗母陀啰者。右手大指无名指头两相捻。余指直舒仰当心上。左手大指捻小指端。展其余指仰左膝上。hn9中华典藏网

不空本云。次说心印相。先以于右手。仰掌安于心。大指与无名。而以头相捻。余三指平舒。次以于左手。大指捻小甲。余三亦直舒。覆于左膝上。是则名心印。亦名安慰印。巧德如根本。hn9中华典藏网

流志本云。心印者。应以右手大拇指。与无名指相拄。舒余三指掩于心上。复以左手大拇指。与小指相拄。舒余三指覆左膝上。直展指头。名为安慰手(云云)。心陀罗尼曰。hn9中华典藏网

 hn9中华典藏网

若有诵满十万遍者。得见一切诸佛○诵满百万遍者。得一切诸佛授菩提记。若人犯五逆无间等罪。能诵十万遍者○重罪○除灭。而得入于不退之位(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若能日别诵持此咒。其人功德果报不可得思不可得说(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随心乌波啰母陀罗者(私云随心咒印也)。hn9中华典藏网

复次其乌波罗随心母陀罗者。右手大指捻无名指端。展舒三指仰横当心。其左手仰于左膝上。屈招指一节余悉展之(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不空本云。准前心印相。大母与头指。相捻犹如环依前左膝上(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流志本云。随心印者。应以右手拇指与无名指相拄。余三指展之。仰安右膝上。复以左手拇指与小指相捻。三指展之横仰心上(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hn9中华典藏网

若有诵满一万遍者。能令一切毗那药钗诸魔眷属。恶神鬼等悉皆俯伏。咒师足下以胸着地。求哀乞命。○若诵满十万遍者。蒙一切佛皆为现身○(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念诵(先佛眼。大日。本尊经三咒。三部心。诸天总。又佛眼。一字)。hn9中华典藏网

私勘不空本云。念诵时真言曰(欲念诵本真言时。先诵此真言)。hn9中华典藏网

唵嚩日啰(二合)摩你迦紧迦哩吽〃泮吒(半音)。hn9中华典藏网

护摩(师传息灾又可随事)。hn9中华典藏网

六段(如常)。hn9中华典藏网

私云。本尊坛释迦并四如来(塔中三佛宝灯仁●)可请供之欤。诸尊坛意乐护摩执金刚观音文殊弥勒等欤。世天坛四天王吉祥诃利底等之分可加之欤。hn9中华典藏网

护摩咒第三咒。伴僧咒第一咒。后迦持第一咒。hn9中华典藏网

一坛场并曼荼罗。hn9中华典藏网

牟梨经云。复次今为汝说。若已得验若末得验。欲结坛者及肘法用。先当简地然始作坛。坛开四门○用前五色规画其坛。其中心坛方二肘作。以白檀涂之郁金散上○其中心坛用七种色。画作莲花七宝杂庄。于其花上画千辐轮辋。轮外周围皆作火焰。其莲花茎如吠琉璃宝状作之。其上作佛(不空本云。于小坛中画七宝楼阁。于楼阁中画一佛形像。作说法相。佛前作一莲花。七宝庄严。于莲花台中画作一轮。其轮百辐齐辋具足。轮外画焰光。其莲花茎吠琉璃色云云。流志本同之。但无楼阁文)。于佛左边画作金刚。右手把杵左手执钺斧(不空本云。佛左边画金刚手菩萨。而作忿怒形。右手执金刚杵左手执白拂云云。流志本同之)。于佛右边画摩尼拔折?菩萨。种种璎珞庄严。其身一手持如意珠一手把钵塞莫(云数珠。不空本云。右边画摩尼金刚菩萨。左手执持宝珠右手执白拂云云。流志本云。宝光金刚菩萨)。四角之位画四天王。身具牟甲○作可畏形○其中心坛稍如高作(私云。师传云。如高者高座也云云)。复须幢幡伞盖悬竖庄饰(不空本云。其小坛中画七宝界道。于其坛上悬一伞盖。可一肘量。于伞盖四面周匝悬幡云云流志本同。但云。其坛大门向东而开)。坛外四方各作火炉各好柴如法燃火。炉别四角各安幢幡。五色绘彩周坛围绕。南面唯留一门出入○其中坛门外右颊。画作摩诃提婆并毗摩提婆共一处着。种种璎珞以为严饰。左边门中画啇企尼。第三门中心。画作伐折啰杜地。有八臂手手别各把别别器仗。种种璎珞庄严其身。高举两手过其头上。张青绢状(不空本云。于中坛南门中。画大吉祥天女。北门中画饷弃尼天女。西门中画金刚使者天女。八臂持种种器杖云云。流志本云。于小坛东门内南边。画吉祥天女。北边画饷弃尼天女。坛中门应画。金刚使女神。其神形安八臂)。东门画阿唎唎(丁利反)并六个姊妹。右边西畔。画摩诃提婆并补色波但地。北边画毗摩提婆(不空本云。其大坛东门中画诃利帝母。七子围绕。于南门中画大自在天王。西门中画花齿罗刹女。于北门中画毗摩天女。有七采女。流志本同之)。其坛四边捶箭三十二枚。以五色线系箭围之(不空本云。于坛上四边插三十二只箭。其一一箭以五色加持线缠。周匝围绕。于线上悬五色小幡以为庄严)。复次今说画像之法。取新白叠未经割污者。随力大小臂方作之○叠正中心画其佛。坐于师子座上○头上空中画作幢盖。其像形势如说法状(不空本云。画七宝庄严楼阁。于楼阁中画如来。流本同。但无楼阁文)。其佛右边画作十二臂金刚像。作红白肉色(不云。右边画金刚手菩萨。十二臂黄色)。手中各执种种器杖。当作四面。前正一面作慈悲面。左边一面可作畏瞋面。右边一面作狗牙上出瞋面。第四一面作皱眉可畏面发皆上耸。各以花鬘揽括束其发居莲花座。一脚屈上一脚垂下(不空流同。但于莲花上半跏而坐)。其佛左边作摩尼伐折啰菩萨。当作四面有十六臂。右手把如意珠如奉佛势。左手把莲花。一手仰展舒五指相。两手合掌。一手把锡杖一手把轮。第三一手把合莲花。第四一手把数珠(未详)。第五一手把罥索。第六一手把阿迦啰低(刀也)。第七一手把两头铁锤。第八一手把须弥山。第九一手把窣堵波。第十一手把贝经夹(不本云。右边第一手持真多摩尼宝作献佛势。左边第一手持莲花。右第二手作安慰手。左第二手持三戟叉。第三二手合掌余手皆执诸器杖。右第四手持轮。左第四手持剑。右第五手持金刚杵。左第五手持花箧。右第六手持念珠。左第六手持军迟。右第七手持刀。左第七手持梵夹。右第八手持宝塔。左第八手持须弥山。于莲花台上半跏而坐)。当前一面作慈悲面。右边一面作摩诃迦罗天面状(不流同。青色)。左边一面作半师子面半人面状(流同之。不只作师子面缘也)。第四面作皱眉露齿瞋面。其面作不浅不深绿色可畏相貌(不流同。但不云。头上面。流云后面)。一脚屈上一脚垂下居莲花座(不流同之。于莲花台上半跏而坐)。其座下近前。作啇企尼像。双膝跪坐。其有八臂手中擎花供养于佛(不流同。但云胡跪合掌)。其右边金刚座下。作摩诃提婆尸罗提婆。其摩诃提婆。两手捧钵盛种种宝物奉上于佛(不云。金刚手座下作吉祥天女云云。流同之)。其摩诃提婆后。作莎社地天。作笑面有其四手种种璎珞庄严其身。手中皆各执于器杖(不流云。金刚使使者天女)。其商企尼后作补色波但地。著白色衣手中把花。瞻仰佛面(不流云。花齿天女)。其佛座下别作七宝莲花。其花茎作吠琉璃状。具足百叶。其花中心作纯金之台。令极分明(不流同。但云轮外周匝皆有光焰)。其花下(不云莲花根下)作四天王○被其甲铠。其花茎下作其池水。四栏楯杂宝填厕种种庄饰。池岸之上作多众白衣仙人。皆悉䠒跪仰瞻佛面。持香执花或掏数珠。各异严持而为供养。其佛幡盖之上作摩诃提婆及其眷属。又作梵天及其眷属。又作那罗延及其眷属(不云。梵天毗纽天大自在天。流云。梵天帝释大自在天)。其诸天等各执种种异花等。若翔飏空中旋盖供养(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一功能。hn9中华典藏网

牟梨经云。若有至心依教。具足为法但能至心。一度入此坛者。十方一切诸佛同授是人清净之记。过去现在一切重罪皆悉消灭○若欲周匝供养摩诃提婆大自在天那罗延天梵天帝释三十二尊天者。但依此坛一施供养。即如各各供养诸天讫已。一切天等皆悉欢喜○若有厄难年命不安。求其珍货以难诸偶。一切事意皆悉不吉者。入是坛以一切如意○一切时处获上福利。舍此身以生生之处。从一佛土至佛土。恒于佛前宝花上坐。一切佛行皆得具足。不久即得无等等道(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又云。若于高山顶上而诵之者。所有一切山空水陆诸众生等。眼见境界及见咒师。其诸强类其报令。更不堕于三恶道(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功能文广可见经文。hn9中华典藏网

右牟梨经所说释迦法毕。抑疑者云。以阁经并牟梨经真言师传名宝楼阁经法。未云释迦法。若依释迦说。云释迦法者。法花仁王等法可可释迦法。加之一代诸教中释尊所说陀罗尼神咒千。且皆可云释迦法欤。此事如何。答约能说主者释迦所说补咒等皆云释迦真言不可有失。但于今者非云。然检秘录。以牟梨经入释迦法。其真言等岂他佛之法哉。况牟梨曼陀罗者。师传云。牟梨者牟尼。万荼罗者。义释云。真言仍释迦牟尼真言云也(云云)。师传名宝楼阁法者。依陀罗尼名也。末云非释迦法。牟梨经与阁经既是同本异译也。更可有差别耶。问。秘录以楼阁经入方等法。何不入释迦法之中哉。答经意方等部者。且入方等法欤。非全云不释迦法矣。hn9中华典藏网

●●hn9中华典藏网

种子●。三形钵。本尊释迦。hn9中华典藏网

根本真言释少咒。印相内缚三古印。护摩咒。迦梨舍你同咒用。释迦少咒相加用之。番僧咒。灭罪真言曰(后加持同用之)。问。本尊外以别真言为户摩证是何耶。答是常事也。如光明真言等法。问。五种护摩中依修何法耶。hn9中华典藏网

师曰。息灾可修之。hn9中华典藏网

唱礼。曼荼罗。释迦(云云二说或三身中释迦三反。次别释迦梵号)赞。释迦。hn9中华典藏网

问。何以释迦为本尊欤。hn9中华典藏网

师云。此真言出方等陀罗尼经。故能说释迦为本尊也。hn9中华典藏网

天台方等十十云文(引)。此真言(云云)。可见之。大真言事也。小真言陀罗尼集经出之。大真言方等陀罗尼经第四卷出之。hn9中华典藏网

灭罪真言。hn9中华典藏网

离婆离婆帝俱诃俱诃帝陀罗尼帝尼伽罗离帝毗摩利帝娑婆诃。若有四众持此咒无始罪障皆悉灭。若男千犯一切女人一切男子。若诵此咒一遍者。一切淫秽下净报无遣消灭。永不现主永断欲烦恼。终后疾证无上菩提。若有出家时咒者。所犯破齐戒诸重罪皆悉消灭。乃至无惭无愧有受信施乃至四重五逆等罪皆远离消灭。更莫有遗余耳。当后世得证无上菩提。hn9中华典藏网

若独修时。离婆婆帝真言念诵之次可用之。陀罗尼集经第一云。迦梨沙舍尼印咒第十九(唐云灭罪)。hn9中华典藏网

准前唯改二头指。各侧博中指上节侧。头离一寸。离二大指头四分。陀罗尼曰。唵(一)迦梨舍你阇(二)。若善男子善女人。至心作印诵陀罗尼。随诵一遍。百千万亿俱胝那由他恒河沙劫。四重五逆一阐提罪一切罪障悉皆消灭。若能一生。日日常诵千遍万遍。能令行者。无始以来一切罪障悉皆消灭。印相准上智轮印第十七云。先竖二中指头指相拄。屈二无名指。各苾(クヒリヒロケヨ)中指中节背。头离一寸二分。以二头指。各押二无名指上节背。头离中指甲三分。屈二小指在掌中。以二大指。各捻中指上节内。合腕。hn9中华典藏网

次智顶印第十八云。准前唯改二头指头。各捻中指甲上。指头各与中指头齐(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今迦梨沙舍尼第十九印。准上件二印作之耳。右灭罪法承保三年十一月一日。功德院明解(实圆)。于定林房奉受以彼草书之。hn9中华典藏网

私勘。方等陀罗尼经虽有上明。文字大异。于今真言又功能文全以无之。于彼经有异本欤。一遍集所出于真言并功能文同与上。更可勘之。hn9中华典藏网

定光佛。hn9中华典藏网

楼阁中有八叶大莲花。台上有月轮。轮中有●阿字。字变成佛顶形。形变成定光佛顶。相好圆满眷属围绕。hn9中华典藏网

赞(用四智赞。或用佛赞)。hn9中华典藏网

印。普印。真言曰。唵三摩地入缚罗沙缚贺。hn9中华典藏网

已上大原道场观。hn9中华典藏网

或云定光佛咒。hn9中华典藏网

曩〃〃南萨罗婆地(二)微么底(三)枳罗宁(四)达摩驮暏涅阇多参〃(五)娑婆诃。hn9中华典藏网

私云。此真言台轨诸菩萨真言也。今用佛明如何。hn9中华典藏网

唵婆誐梵(引)娜莫素睹(二合)帝尾设娑婆(上)哆罗(二合)阿祇你(二合)乌拏迦乌哆罗(二合)柅炎吽〃泮吒泮吒莎诃。hn9中华典藏网

私云。右真言有阿弥陀房口决之中。戒坛上网御说(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宽元三年六月同十九日。于相州镰仓名越房以冈崎僧正(成源)御本书写毕。遍照金刚兼胤(二十六世)记。hn9中华典藏网

播州明石郡太山寺常住物也。六十七卷。hn9中华典藏网

里书。hn9中华典藏网

最胜心明王经云。圣观自在菩萨。右手住安慰(即以风空头相坚余指作引手势)。左手持莲花。身如秋箭。色白色。hn9中华典藏网

私云。大和尚曰。以普文二尊为释迦胁士。此经之说也。又释迦金轮一体之旨。同此经明白也(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经云。其佛左边安净箱子。盛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日日读之(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又云。复数数诵般若灭罪咒(云云)。私云。何咒哉可寻之。hn9中华典藏网

法云。以难胜忿怒为结护明王(又名无能胜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私云。不动使者法云。难胜奋怒王尊胜二卷轨云。言难胜忿怒者。是最胜佛顶明王(云云)。以是等文思之。难胜忿怒之称。又普令蒙大力大护者大欤。hn9中华典藏网

三井说云。护摩相应物时可用。羯磨会不空成就真言。hn9中华典藏网

唵阿目(引)伽悉弟恶。hn9中华典藏网

私云。本法云。劝请奉送依佛部(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然者可用佛眼。台藏意外金刚主也。hn9中华典藏网

用奔么鸡母无妨欤。hn9中华典藏网

又依别部者可用能寂母。hn9中华典藏网

苏疏第三云。十方三世自他依正。不出我一念。十方尘刹供养云海。在此一尘。有而非有。非有而有。终日双非终日双照。一一尘遍法界。一切尘在一尘。融融无碍供养诸尊。一尊遍诸尊。诸尊遍一尊。供一即供诸。供诸即供一。如是供养本尊。以为最上。是故文云心意供养最上更无过者也。若得此意。诸供一一无非法界供养。一一无非显现菩萨妙供养(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大日疏第二十云。行者犹身印真言及观本尊。此三事和合故。本尊即自降临道场而来加被也。然此行者初行之时。尚是凡夫自无德力。何能即感佛菩萨等如是而应耶。但由彼佛菩萨等。先立诚言大誓愿故。若有众生依我此法。而修行之不亏法则者。我必冥应。或虽不来而违加护之。若行人法则如法而不应赴。即是违本所愿。故不得不应也。亦如明珠向月而水降。圆镜向日而火生。因缘相应而无思念。此法亦可为喻。非是诸佛有心行。而同凡夫之赴应也。若心不相应事缘有阙。则本尊不加护念。故无应验。非佛菩萨等之过也(私云。此文至要也可存念之)。hn9中华典藏网

释迦佛心用佛顶印咒。请坐四角。金刚诵结金刚藏咒印。奉请金刚各住本位。如法而座(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私云。大和尚曰。通法者。两界苏悉地别法者。各各经轨等也。hn9中华典藏网

谓除两部成身。加别法成身。若道场观观曼〃〃各依别法也。而今乃尊法委不说行法。仍殊无可取具所。但一乘修行法道具印明等。并成身所可加结也。hn9中华典藏网

文心四具欤。hn9中华典藏网

八方中心。长四尺。入水五谷七香炉黄四角。中心八流八方。hn9中华典藏网

四肘。hn9中华典藏网

私云。大和尚曰。金界无此尊。仍行法烦多。一端所云也。若欲修之者。如常萨埵行法。但五部中依羯磨部修之(更问)。又准别法十七尊十三尊曼〃〃可观之耳。但在唐记云。大日萨埵十七尊余十三尊(云云)。而释迦大日一体无二。依此十七尊曼〃〃有何事欤。若羯磨释迦不可然欤。若只如瑜伽轨五种军荼坛随事用之尤可也(此万陀罗二十五尊有之)。具如彼文也。今所云十七尊。此尤秘藏。不可形翰墨。早可闻口传。若随乐曼〃〃。如瑜伽坛等。略八方天。十七尊曼〃〃云。hn9中华典藏网

但违常途。更号十七尊曼〃〃与古说相滥。颇可有惮欤。善善可斟酌之(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私云。十七尊轨常舍之。十七尊旨。承师御口传讫。释迦牟尼名毗卢遮那。其佛住处名常寂光。四德波罗密取摄成处之意也。能可思之)hn9中华典藏网

右图。大和尚息心抄释迦卷中在之。依释迦院令图给也。hn9中华典藏网

具支灌顶第五云。义释五云。其作字曼荼罗者。经中有种子字。当如法置之。如经不载。当取梵名中最初字为种子。或可通用阿字也。沙门良贲仁王经疏记说。以最初字为种子者。则有二义。一引生义。以最初字引生以下诸字义故。二摄持义。以最初字摄持以下诸字义故。今此中云。取初中后宗要之字。皆并得也。可谓宗要。亦具二义。今造此坛。转字轮法采而言。自有六法。一用一切诸佛真言心。所谓阿字。二用三部普通种子。谓阿娑嚩。三用一切真言初字。除归命外。四用一切真言宗要。谓初中后。五用诸尊各别真言。谓一宗明。六用诸尊各别种子。谓经中于依此六法转诸尊宗门(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大和尚御说依延命修之。甲胄炉屈娄草比余物十倍。以延命明投之。合物。本尊咒。伴僧。半念诵。半读经。一时一部助修多不断经大切也。伴僧后加持释迦院明。hn9中华典藏网

户摩咒。无指小咒梵号加用之(云云)。具彼御抄。普贤(参摩多弩蘖多尾罗㘃达摩你社多摩贺摩贺ソワカ。有归)。hn9中华典藏网

文殊(矩摩罗迦尾目吒底钵他悉祢多娑摩罗〃〃〃钵罗底然ソワカ。有归)。hn9中华典藏网

观音(萨嚩怛他蘖多嚩路吉多羯噜儜摩钵罗〃〃呼惹ソワカ。有归)。hn9中华典藏网

弥勒(阿吟草惹野萨缚奢野弩蘖多ソワカ。有归)。hn9中华典藏网

声闻众(倞暏钵罗底也野尾蘖多羯摩湿惹多吽有归)。hn9中华典藏网

缘觉众(缚。有归)。hn9中华典藏网

一切诸佛顶(鑁鑁鑁吽吽吽泮吒ソワカ。有归)。hn9中华典藏网

私云。大原说云。名藏一切佛顶者。是诸佛顶也。总印真言(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大和尚御说云。唱礼常三身左善也。但释迦三反礼之。更问。若大曼〃〃主在灵山释迦牟尼佛(三反)。hn9中华典藏网

南无ヱイキヤキサラウスニサ(若ハホチサタハヤマカサタハヤタイケタヤ)。hn9中华典藏网

南无佛眼佛母菩萨摩〃〃。是遍知眼也。又云能寂母。hn9中华典藏网

〃〃观音虚空藏等菩萨摩〃〃hn9中华典藏网

〃〃アシラシタ毗你耶罗惹摩诃罗惹。hn9中华典藏网

〃〃大小自在〃〃〃三部界会〃〃〃hn9中华典藏网

(私云。大原御说云。三身之中释迦三反。或三身之外万荼罗主释迦牟尼佛三反)hn9中华典藏网

私云。大和尚曰。金曼〃〃中无此尊。为置之烦多。仍付台藏修之。大小都别四法着别。大法者。付大非云。以初门释迦为本尊。其院诸尊印明。并皆结诵之具如台记了。hn9中华典藏网

若都法。如常以本尊内入。其处安地印。若别法即是金刚部也。所谓金刚手释迦世天等也(已上部主印母明主成就各异也。善〃寻访具足修行之)。hn9中华典藏网

若小法中台释迦。第二重彼院诸尊第三重八方天也。此四法之外。道场观观曼〃改灵山净土说法花仪式。可观之。更问。hn9中华典藏网

若悉地成身(更问)。道场观观曼〃如第五法。此五中第五并悉地易行。又依佛部行之(云云)。hn9中华典藏网

享保十五庚戌年于出云寺书写校合了。hn9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