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传

作者:星云
释迦牟尼佛传

佛陀是三界的导师、四生的慈父,从佛陀的言行中,可以知道佛教的道范。在中国,能够代表佛陀的圣格、深邃的思想智慧,和救人救世慈心悲愿的白话文佛陀传记不多,本书是其一。 星云大师以虔敬,庄严的心态,写佛陀的一生历劫成道的过程,撰写佛陀深厚的同情心、慈悲心、智慧心,引导读者深深思维佛陀的言教,迈向光明解脱的佛道!这部《释迦牟尼佛传》,星云大师于1955年,以崭新的角度,客观认真地叙述佛陀的生平及教义,阐述佛教的精神、佛陀的真实人格,并扼要介绍佛陀出世时印度社会的背景,以及僧团成立的状况及其矛盾和困境。

章节列表

升序↑

猜你喜欢的书

恐惧的概念

恐惧的概念

丹麦存在主义先驱者克尔凯郭尔著。哥本哈根1844年第一版(丹麦文)。在这本哲学一神学著作中,克尔凯郭尔通过罪恶这一问题,分析了恐惧这种实存现象。他从《圣经》中人的原罪出发,讨论了人由无罪变为有罪的堕落过程。人从存在之日起即深受灵魂与肉体、时间与永恒、必然性和可能性等一系列对立矛盾的影响,这些矛盾应通过精神得到统一。人在无罪状态时,肉体与灵魂是直接地、自然地统一在一起,这时由于还未出现对立,精神只作为梦幻出现,它对善和恶还全然无知。这种梦幻的精神的具体化就是恐惧(恐惧与害怕不同,害怕与特定的事件、与内心活动有关),因为精神希望成为现实,成为自由的可能性。而自由在其初始状态只是虚无,只有当精神开始活动时,它才真正产生。自由的这种虚无是令人恐惧的东西,恐惧就是为了可能性的、作为可能性的“自由的现实性”。在自由决断的无限可能性之前,作为梦幻的精神突然感到眩晕,然后在感到罪孽的状态中从眩晕中清醒过来。每个人都像亚当一样,通过自己的罪孽丧失了自己的清白无辜。在此,恐惧并没有消失,相反,它被意识到,被反思、恐惧的虚无一直还在作为什么东西表现出来,因为善恶的对立现在出现了,所以恐惧表现为对恶的恐惧或对善的恐惧。最后,恐惧揭穿了可能的罪孽的无限性,人就离开一切有限的东西并在信仰中得知上帝赎罪的可能性。克尔凯郭尔对恐惧的分析对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萨特等人的存在主义思想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岸边的圣方济各教堂

岸边的圣方济各教堂

《岸边的圣方济各教堂》是法国作家司汤达创作的短篇小说。描写“意大利激情”的小说,教皇的侄媳康波巴索王妃表面冷漠、清高,谨守妇道,实际上充满了不可抑制的情欲。她与法国驻教廷的使馆随员,法国摄政王的私生子暗通款曲。但她一心要独享情夫的情爱,一旦得知他移情别处,便与教会的野心家勾结,派人暗杀了情夫。司汤达在描写这对青年的情爱波折时,附带了几笔,便把当时教会任人唯亲,编织裙带关系,打着冠冕堂皇的旗号互作私人交易的丑恶事实揭露无遗。

金匮要略浅注补正

金匮要略浅注补正

金匮类著作。清陈念祖集注,唐宗海补正。九卷。宗海有 《中西医汇通·医经精义》 已著录。此书为五种之一。唐氏认为,陈修园 《金匮要略浅注》一书,虽能集众之长,但尚有缺误,遂加以补充订正,于光绪十九年(1893) 辑成是书。卷一为脏腑经络先后病、痉湿暍病脉证,卷二为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疟疾、中风历节病脉证,卷三血痹虚劳证治、肺痿、肺痈、咳嗽上气脉证,卷四奔豚气、胸痹、心痛短气脉证及腹满寒疝宿食脉证,卷五为五脏风寒积聚、痰饮咳嗽、消渴小便不利淋,卷六为水气病脉证,卷七为黄疸证治、惊悸吐血胸满瘀血脉证,卷八为呕吐哕下利、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及趺蹶手指臂肿转筋狐疝蚘虫脉证,卷九为妇人妊娠、妇人产后、妇人杂病脉证。试图以 《内经》等中医理论结合西医学说诠释《金匮要略》。有光绪二十年上海顺成书店石印本、光绪三十四年(1908) 千顷堂书局石印本,一九五五年锦章书局铅印本。

冥音录

冥音录

传奇小说。《太平广记》卷四百八十九收有此篇,不题撰人,不注出处,当为单篇作品。《说郛》本、 《虞初志》本、《唐人说荟》本等均题朱庆余撰,无据。鲁迅《唐宋传奇集》、汪辟疆《唐人小说》皆据《太平广记》辑录。小说中称李德裕为“故相”,当作于大中或咸通后,属晚唐作品。故事如其篇名,记阴司音乐传于人世的故事。崔氏有妹名茝奴,善弹筝,年17岁未嫁而死。崔氏生2女,幼时曾随其姨茝奴学筝。茝奴死后,崔氏长女祈祷姨母显灵,帮助自己提高弹筝水平。一夜,忽梦其姨来,自言死后在诸帝宫中弹筝,并答应教给崔氏长女阴司10曲。崔氏长女一夜之间学会10曲,传播于阳世。崔氏小女又求传10曲,茝奴也教会了她。故事写传授乐曲的经过甚详,曲名、定调、迭数等都有具体叙述,意在为筝曲的流传加一点神秘色彩。作者显然也是懂音乐的。

奴才小史

奴才小史

奴才小史,民国九年成都昌福公司铅印本。一卷。记载十九名清代负面人物之简历。为奴才;清代,太监及亲近皇帝的满族大臣对皇帝自称奴才,同时,清代典章规定,汉人不如奴才,禁止汉人对皇帝自称奴才。

经世奇谋

经世奇谋

《经世奇谋》是明代学者俞琳编著的一部智谋类经典,书中选取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和故事。《经世奇谋》与冯梦龙《智囊》齐名,收集了我国历史上著名人物通权达变、转危为安的精彩故事六百余则。因所搜集的故事皆为奇策异谋,因而被误解为旁门左道而久遭禁锢。其实本书为我们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深刻的治世谋略,在借鉴古人防患未然、相机行事、随机应变、化险为夷、解除忧患等等的生命智慧中获得人生道理和处事经验,使世人变得智慧清醒,活得豁达明白。书中也选择了大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典故事,尤其阐述为人处世的谋略和经验,在当前仍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当然,本书中也有一些负面的东西,需鉴别吸收。书中的奇人奇事不但浸润着先哲们的智慧和权谋,更渗透着古代士大夫不变的理想与追求。阅读这些先人的智慧经典,大者可以治国安民,小者可以应变保身。本书从原书中精选出两百多则故事,希望将古代智慧和现代生活相结合,真正做到古为今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