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起元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赤城集

赤城集

十八卷。宋林表民编。表民,字逢吉,号玉溪。东鲁 (今山东)人,后寓居临海 (今属浙江)。生卒年不详。林表民曾续陈耆卿《赤城志》,复取志书传、铭诔、赞、颂等志所不载之文,荟而辑之,是成此集。卷前有淳祐八年吴子良序,称此集分门荟粹,并诗为一。但此集仅有文一百八十二篇,并无诗。又明谢铎《赤城志》载《赤城集》二十八卷,有刻本。而此本只十八卷,据此推知,原本当尚有诗十卷。今本当为传抄时脱逸,已非当年原本。此集编《四库全书》时,录自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存目。

神功妙济真君礼文

神功妙济真君礼文

神功妙济真君礼文,撰人不详。书中出现元代加封许逊尊号「至道玄应神功妙济真君」,盖为元末明初净明道道书。原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书载净明道主礼忏科仪,首先称扬真君、志心归命三清、金阙四天帝及真君父母。其次逐条列举道教上品十戒,忏悔自身前世以来违犯十戒之罪,礼赞真君之懿行神迹。赞文提及许真君训留八宝、沉符水浒、漂竹江滨、挂冠求道、化炭为妇、全家拔宅飞升等灵异事蹟,皆出于《旌阳许真君传》。

秘密谷

秘密谷

小说,张恨水著,讲述了主人公康百川与生物学家徐侃然博士、地质学家欧阳朴博士和诗人徐彬如四人在天柱山下神秘山谷的探险故事。四人分工明确,积极筹划,历经艰险,发现了居住在秘密谷的明代遗民。当地人们生活自给自足,男女平等,朴实勤劳,并且热情款待他们。同时他们也卷入了当地的地区斗争,帮助解决纷争,捕获敌方皇帝蒲祖望及其皇后。四人带着皇帝蒲祖望和皇后一同出谷回南京,一路上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风靡一时,然不久蒲祖望及皇后便无人关心,流落街头,蒲祖望被车撞死,在皇后的强烈要求下,四人商量最终由康百川将其送回秘密谷,过平安自足的生活。

御纂孝经集注

御纂孝经集注

共1卷,雍正五年(1727)作序颁行。有武英殿本、《四库全书》本行世。作为清朝第三位皇帝的世宗胤禛,继续坚持以孝治天下的传统,对《孝经》重要意义的认识更加明确和自觉。其所制序文说:“《孝经》者,圣人所以彰明彝训,觉悟生民。溯天地之性,则知人为万物之灵,叙家国之伦,则知孝为百行之始。人能孝于其亲,处称惇实之士,出成忠顺之臣。下以此为立身之要,上以此为立教之原。故谓之至德要道。自昔圣帝哲王宰世经物,未有不以孝治为先务者也。”为以孝塑造天下臣民之灵魂,使之忠顺,他仿其祖、其父之所为,向全国颁行《孝经》,鉴于《御定孝经注》成书较早,而《御定孝经衍义》“篇帙繁多,虑读者未能周遍”。故决定只 “专译经文,以便诵习”。他认为“《孝经》一书词简义畅,可不烦注解而自明”。因此在所注经文时亦力求简洁明了,其注完全仿照朱熹注《四书》之办法,以集注为之。注文连同经文共近万字。其篇幅略短于《御定孝经注》而释义更明。《四库全书提要》称此书“词旨显畅,俾读者贤愚共晓”。作者希望“诚使内外臣庶父以教其子,师以教其徒。口诵其文,心知其理,身践其事。为士大夫者能资孝作忠扬名显亲,为庶人者能谨身节用竭力致养。家庭务敦于本行闾里胥向于淳风。如此则亲逊成化,和气薰蒸,跻比户可封之俗。”

净土决

净土决

净土决,一卷,明李贽集并序,出李子丛八。温陵李卓吾曰。维摩大士云。随其心净。则佛土净。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者。土之净也。念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者。心之净也。念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便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者。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也。然则念佛者。念此净土也。参禅者。参此净土也。果何以别乎。故念佛者。必定往生净土矣。参禅者。亦岂能舍此净土。而别有所往耶。若别有所往。是二土也。非净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不容如是也。参禅者。固不待往生矣。

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

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

一卷,唐菩提流志译。一名文殊师利菩萨八字三昧法。为八字文殊法之本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