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卢遮那五字真言修习仪轨

作者:不空
毗卢遮那五字真言修习仪轨

毗卢遮那五字真言修习仪轨 ,1卷,唐不空。编号零八六一。

猜你喜欢的书

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

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

本书精心选取林徽因关于建筑学方面的文章,包括中国古代建筑传统及其历史发展阶段的详细论述,以及外出考察古建筑的调查报告。因其内容科学严谨,文字清新凝练,将专业知识、美学思想熔铸于散文化的讲述之中,既可以看做资深建筑学家的学术文章,也可以当成著名散文家有关建筑的优美篇章。

医方捷径指南全书

医方捷径指南全书

简称《医方捷径》。综合类著作。明王宗显辑。二卷(一作四卷)。宗显自号怀阴道人。约成书于万历年间。全书约三万三千字。卷上包括医学入门、本草引序、药性赋、诸品药性歌二百首、用药发明、药本五味歌、引经报使药歌、六陈歌、十八反歌、捷径歌、十九畏歌、妊娠服药禁歌、炮制药歌、药象圭治及用药身稍论、用药丸散论、和类集古方、得效诸方歌百五十八首;卷下包括用药入门要诀、伤寒六经传变、正病歌九首及伤寒各症歌诀,载方二百零八首内、妇、儿各科病症六十七类。后附救急数条。所选方药多以歌括形式表现,内容完备,便于学者记诵,为中医入门之参考书。有万历刻本,天启间刻本,清同治十一年(1872) 刻本。

莫恼歌

莫恼歌

莫要恼,莫要恼,烦恼之人容易老。

胎息经注

胎息经注

胎息经注,原题「幻真先生注」。幻真先生疑为唐代道士。《云笈七签》卷六十已收入此篇。《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亦收载是书,与《胎息秘要歌诀》、《太清真人络命诀》三经同卷,《胎息经注》后附《胎息铭》。此外,《道藏辑要》、《道藏精华录》等也收录有该经。全篇仅数百字,略言内丹家存神行气修炼要诀。注云:「修道者常伏其炁于脐下,守其神于身内,神炁相合而生玄胎,玄胎既结,乃自生身,即为内丹不死之道也。」意思是指「胎」是从人的脐下(又称为「下丹田」或「玄牝」)所结成。「胎息」就是守住人体内脐下之气,守住「气」就可以守住「神」,因为神与气是相依不相离的,只有使神不离形,长生才可以实现。另外,人要守住神,还必须要固守虚无以养神气,即泯绝情念,不使神出入来去,久而久之,神就可以长住不离人身了。

打倒汉奸

打倒汉奸

1936年创作并演出。山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1936年冬天。黑蛋母与二嫂坐在床上,手中拿着消闲的活儿,黑蛋妻坐在右侧椅子上。二嫂问黑蛋母为何不去看看保官?黑蛋母告诉她,因黑蛋不争气,无脸去看保官。二嫂夸黑蛋聪明能干,大学已快住满,比他保官十个也不换。黑蛋母不无埋怨地说:“他爹把我的地也快卖完,供得他念书,念了十年,如今毕了业,家也不回,事也不干,闲闲地住在省城会馆。”黑蛋妻见婆婆说黑蛋的缺处,羞惭地拂袖而去。二嫂建议让白蛋(黑蛋的弟弟)跟上保官去天津纺线挣钱。黑蛋母说,“白蛋痴眉瞪眼,哪里会给人家纺线。”此时,保官由黑蛋父陪同来到这里,村民四五人来找保官替儿子报名去天津纺线,黑蛋父要保官先写上白蛋。黑蛋母见村里几个年轻人去了半年,没挣回钱来,反对为白蛋报名。保官欺骗说:“那不能看眼前,明年你再看。”这时,小乱跑来告诉黑蛋母: 黑蛋妻上吊!众人跑去救命,保官扫兴地走了。二嫂扶黑蛋妻坐到床上,劝其勿寻短见。接着,黑蛋回来了!他告诉大家: 来拴在天津遭了一场大难,今天跟他一起回来了。黑蛋父埋怨黑蛋不会挣钱,夸赞保官穿绸穿缎,一年挣了几万,还做了什么委员。黑蛋说,保官当的是汉奸,挣的是昧心钱。片刻,来拴来到这里,当众揭发了保官的骗局。原来保官把村里人骗到天津不是纺线,而是替日本人做苦力、修机场,从中渔利。他不堪忍受逃回了家园。大家听后非常气愤。保官又到这里行骗,巧遇跑回来的来栓,急忙取出手枪。来拴上前夺枪,保官开枪击中小乱。众人将保官抱住,来拴趁势夺了手枪,黑蛋建议拉到外面给他一颗子弹。众人拥保官下,黑蛋从来拴手中抢过手枪,欲下,黑蛋母拉住儿子说:人命关天,保官爹难缠。黑蛋父夺开黑蛋母的手,黑蛋执枪下。外面传来枪声。

莲子居词话

莲子居词话

清吴衡照撰,4卷。吴氏论词,重在文字与音律的关系上面,认为词的兴起,先有文字,然后宛转其声,以腔就辞;后来传播通久,音律确然,继起词人以辞就腔。由于古之作者皆善歌,故制辞度腔时对于字的平仄多少可以变化,只要与音律无碍即可。今则歌法失传,音律不明,故词家运辞,兢兢于尺寸不易之道。这种观点,颇有价值,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何以词调同而体不一的现象;同时,吴氏关于词先以腔就辞,后又以辞就腔的说法,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吴氏论词,较为推重姜白石、张玉田,与浙西词派观点较为接近。他很重视词的醇雅,强调学者于雅俗正变之理是不可不辨的。他又强调音律、字面、过结、写景诸方面。吴氏对北宋词亦较重视,对苏轼、张子野、柳永、秦观、周邦彦都能予以好评。其对苏辛词之比较,以为犹诗中黄山谷与苏轼的关系,这主要是着眼于苏词之“大”,认为苏轼之“大”,姜白石之“高”,都是不可学得的。所论重在“写景之工”和“抒情之妙”,对词的起结、过换、衬帖等填词技法比较注意,可资参考。作者评定宋代词家优劣、折衷古今观点异同,比较稳妥圆通。在校正词律、考订词韵方面,对万树《词律》也多所修正和补充。今有退补斋刊本,收入《词话丛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