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空

- 姓名:不空
- 别名:智藏
- 性别:男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斯里兰卡
- 出生日期:705年
- 逝世日期:774年
- 民族族群:
不空三藏法师(705年~774年),音译“阿目佉跋折罗”,或称“不空金刚”,又名“智藏”。西域狮子国人(今斯里兰卡),另说为北天竺(北印度)人。为密宗祖师之一,与善无畏、金刚智并称“开元三大士”。幼年出家为沙弥,14岁时在阇婆国(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师事金刚智,随同由海道乘船经广州,于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年)来到洛阳。在广福寺学习汉、梵文经论及律仪等。20岁受具足戒后,曾侍金刚智多次往返洛阳、长安两地,并参与译事和传五部密法。开元二十九年(741年),金刚智奉玄宗命归国,行至洛阳病故,不空料理其师丧葬后,承命以唐使名义由广州乘船赴师子国寻求密教典籍,于开元三十年到达,住于佛牙寺,和弟子含光等37人从普贤阿阇梨重受灌顶,学五部契印曼陀罗法、瑜伽护摩等三年。不空等人在师子国时,曾求获金刚顶部密教梵典和大小乘经论共100种,1200卷,以天宝五年(746年)回到洛阳,奉唐玄宗命住于净影寺,从事译经,并开坛灌顶。天宝九年(750年)时,玄宗准其归国,途中患疾,在韶州养病,未能继续前行。天宝十二年(753年),河西节度使、御史大夫、西平郡王哥舒翰奏请,敕下韶州,追还长安。一月后,又令赴河西,在威武开元寺进行译经、设坛灌顶等宗教活动,直到天宝十五年(756年)为止。在此四年之内,不空译出:《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三卷、《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五卷、《一字顶轮王瑜伽经》一卷、《一字顶轮王念诵仪轨》一卷及其它经咒等,由行军司马、礼部郎中李希言,节度判官、监察御史田良丘等笔受。是年夏天,奉诏返回长安,住在兴善寺继续译经和灌顶传法等活动,直到唐代宗李豫大历九年(774年)六月十五日病逝。不空生前出入宫廷,结纳权贵,历事三朝而显赫三代,以沙门身份达到妇主降阶,六宫罗拜,位列三卿之贵,并加特进,的确是“首出僧伦”之事。唐肃宗李亨当政时(756—761年),还“不斥其名,但称其号”。死后被李家王朝赠开府仪同三司、授司空、赐爵肃国公,谥大辩正广智三藏和尚。正如园照在《贞元释教录》一书中所说,是“先古未闻”之事。
不空一生所译的显密两部经论、仪轨、陀罗尼等和其它著述,共有171部215卷之多(贞元释教录中仅有111部143卷的记载)。在中国佛教史上,不空和鸠摩罗什、真谛、玄奘被誉为四大译师。在“开元三大士”中,不空也较金刚智和善无畏的影响为大。密宗的开创者名义上是善无畏,曾被尊之为“教主”,但实际上的创始人应属不空,他对密宗发展所起的作用,是远远地超过其祖其师的,正是所谓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当然,一方面是适应“开元盛世”的密宗特点,而重要的一面则是在密宗的经咒、仪轨、陀罗尼等翻译过程中,形成梵汉音译的严谨对音,这类音译为音韵、训诂等学的研究,保存下来一份较为丰富的语言学史料,把它称之为“不空学派”的卓越成就或贡献,似无不可。
密宗在唐代虽然盛极一时,但为时不久即趋于衰亡。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日本留学僧空海在长安青龙寺从不空弟子惠果受两部秘法,获传法大阿阇梨位。空海归国以后,创立了真言宗在日本流传下来,后被称为东密。
不空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梦的解析
又译为 《释梦》。精神分析学说初创时期的代表作。西·弗洛伊德著。1900年第1版 (德文)。在弗洛伊德生前共再版过8次。有英文、俄文、西班牙文、法文、瑞典文、匈牙利文、捷克文等多种外文译本。中译本台湾省学者赖其万和符传孝译。西·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的创始人。提出人格结构理论、潜意识理论等。主要著作还有 《精神分析引论》、《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等。本书共分7章。第1章介绍了1900年以前有关梦的科学研究。第2章介绍了梦的解析方法。第3章提出了梦是愿望的达成。第4—7章分别阐述了梦的改装; 梦的材料与来源; 梦的运作; 梦程序的心理。本书系统介绍了梦的理论。涉及到梦的材料、来源、本质、功能、表现方法、象征性、程序、解析方法,以及围绕作者的性本能的核心观点而提出来的改装、凝缩作用、转移作用、校正、退化现象等许多问题。弗洛伊德为阐明自己的精神分析观点,使用许多自创的术语和概念。本书结构欠严密、层次欠分明,论述未能严格遵循逻辑顺序,各章节之间也缺乏有机联系,论点重复交错。书中泛性论观的表述及行文艰涩,在初版后相当长时间里未能引起学术界充分重视,以后又有很大争议。但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有深远影响。
皮埃尔和卡蜜儿
讲述了这么一个悲伤的故事。主人公卡蜜儿天生失聪,本来就已经够不幸得了,但是由于她的父亲德·阿尔西骑士由于陷入极度的忧伤之中而将其苦难来源归于自己的女儿身上,骑士一直就无法接受自己的女儿卡蜜儿。虽然他试图努力接受,但失败了,文中这样写道:“......抱过女儿,用双臂举着满屋走;然而,可怕的思绪又不由自主地袭上心头,瞻念将来,眼看这沉寂无声、这发育不完全、感官封闭的孩子,还有为世人拒绝、厌恶、怜悯、鄙视,等等,都使他不堪重负。他面失血色,双手颤抖,又把孩子还给母亲,转过身去偷偷流泪。”这段话将骑士抱起卡蜜儿那一瞬间的内心世界刻画的栩栩如生,也侧面反映了骑士懦弱逃避责任的性格,为后面导致卡蜜儿母亲发生意外埋下了一个导火索。
全辽备考
清代典籍。全书2卷,林佶撰,是记述清代东北的笔记。核其内容,实为杨宾作著《柳边纪略》之抄录本,只是增加了若干标题。金毓黻在是书序中说,林氏喜抄书,见杨氏稿本,遂录而藏之。以其无篇题,乃名曰《金辽备考》,下署莆田林佶,实抄者之自署。后来遂误以为作者之名。此说近是。有民国二十二年(1933) 《辽海丛书》本。
灵剑子引导子午记
道家养生学著作。题“许旌阳述”,当为宋净明道士依托。一卷。本文有经有註。经文叙子时至午时练阳、午时至酉时练阴之术,附以 《引导诀》,述胎息服气、按摩导引、内视存思、叩齿咽津等练养之法;注文则以内丹为主,谓“修道之人,先成内丹,后炼外药、内外相应,即致神仙。”经注意旨不尽相同。载 《道藏》第三百二十册。
大易缉说
十卷,元王申子著。该书专主数术之学,但其论与先前绝异。大旨以《河图》配先天卦,以《洛书》配后天卦,而对陈抟、邵雍、程颐、朱熹之说——辨其所误。《通志堂经解》本。此书前二卷述河图洛书之义,不取陈抟、邵雍旧说而自创新意;后八卷训解《周易》经传,大致平实,亦颇有发明。《四库全书提要》指出:王氏“说《易》则力主数学,而持论与先儒迥异。大旨以河图配先天卦,以洛书配后天卦,而于陈抟、邵子、程子、朱子之说一概辨其有误。于古来说《易》七百余家中,惟取六家:一、河图洛书,二、伏羲,三、文王,四、周公,五、孔子,六、周子太极图也。
明珠记
一名《王仙客无双传奇》。戏曲。明陆采(1497—1537)撰。采字子元,号天池,别署清痴叟,江苏吴县人。性豪爽,好游历,不修举业,日夜与所善剧饮歌呼,年四十而卒,著有传奇多种。此剧取材唐薛调传奇小说《刘无双传》,写刘无双同王仙客相恋,赠与明珠为信物。后无双被征入宫,王仙客得古押衙之助,救出无双,二人终于结为夫妻。清戏剧家李渔曾改编此剧第二十五出《煎茶》,收入《闲情偶记》。有明万历间陈眉公评本,明末吴兴闵氏校刻朱墨套印本,毛氏汲古阁原刻本等。《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据汲古阁本影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