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网经合注

作者:智旭
梵网经合注

全称《佛说梵网经菩萨心地戒品合注》。律学著述。明崇祯十年(1637)智旭注,道昉订。七卷。本书释经为三分:放光发起分、正式法门分、流通益世分。注释重轻戒法,每戒均以十门明义,即:随文释义、性遮重轻、七众料简、大小同异、善识开遮、异熟果报、观心理解、忏悔行法、修证差别、性恶法门。见载于明《经山藏·又续藏》及日本《续藏经》。

猜你喜欢的书

咸淳玉峰续志

咸淳玉峰续志

石湖先生志吴郡尝与龚滕周三君子相铨次有某人持某事求入志不得遂哗曰志非石湖笔也石湖笑不辨昆山之作向出于二人之手事词或未一今夏不揆续修将以厘前误而纪新闻或有议其擅者其与议吴志者若相反焉于此可以知后进之视先达天地之相辽绝也于其锓梓之毕书以自讼此意边实敬书

邵氏方案

邵氏方案

《邵氏方案》六卷,邵杏泉著,从抄本看,系由其不同弟子抄写整理而成。《邵氏方案》共涉及七十种疾病,包括内、外、妇等科,录医案千余条。其所治疾病以江南一带的多发病为主,患者体质多阴虚、多痰湿,故辨证用药受温病学派的影响颇深。 《邵氏方案》内容较为丰富,涵盖范围较广,案虽简略,但能紧扣辨证要点,用药也有一定代表性,可供目前临床参考。

迟桂花

迟桂花

现代短篇小说。郁达夫著。初载1932年12月《现代》第2卷第2期,初收入1933年2月上海天马书店版《忏余集》。作品用第一人称描写“郁先生”应邀到杭州西子湖畔翁家山与久别的旧友翁则生会面的情景。翁则生原是颇有雄心的留日学生,后因患肺病和失恋而回到家乡当了小学教师,在复杂的心境下决定了婚事。则生的妹妹翁莲早年婚姻不幸,丈夫死后回到娘家过着凄清的寡居生活,但仍保持着青春健美的人品和天真乐观的性格。在则生的结婚仪式上,郁先生把已入中年的新婚夫妇比做山野间迟开的桂花。郁先生与翁莲同游五云山和云栖寺时,不禁为她形象和心灵的美丽而冲动,然而在这株秀美的“迟桂花”面前,感情很快得到净化,并表示愿与她永久结为最亲爱最纯洁的兄妹。小说通过则生兄妹的生活遭际,固然也反映了人世的冷暖和社会的炎凉,中心立意却在赞美那种虽然晚发但却格外馥郁而经久的“迟桂花”精神。作者自称本篇与法国作家林道的《幸福的摆》“有点气味相近”(《忏余集·沧洲日记》),说明篇中确实也流露了作者当时脱离现实斗争的消沉情绪。作品以“迟桂花”为中心,写人写物,写景写情,构成幽远清新的意境,文笔舒徐清澈,饱含浓郁的诗意,是郁达夫后期小说中最为人称道的格调高远、技巧圆熟之作。

王僧虔论书

王僧虔论书

一篇。书学论著。南齐·王僧虔撰。通篇文有脱误,朱长文辑《墨池篇》因分为二篇,并谓《法书要录》合为一篇为非。余绍宋《书画书录解题》则曰:“是本为一篇无疑,当即《答竟陵王子良书》,朱氏强分为二,非是”。《宋史·艺文志》及《玉海》45引书目有僧虔《评书》一卷,当即是编。

兰雪集

兰雪集

一卷。元张玉娘撰。玉娘生卒年未详。松阳(今属浙江)人。明慧知书。少时许配给沈佺。后父母有违言。玉娘不从。时沈佺有疾,玉娘折简贻佺,以死自誓。佺卒,玉娘也忧郁而死。明嘉靖中,邑人王诏得其遗诗,于是为作传以表其事。诗格浅弱,不出闺阁之态。卷首题张献集录,疑其为玉娘族孙。《四库全书》列为“存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有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孔继涵家抄本(藏于北京图书馆)、宋人集丙编、民国九年 (1920) 南城李之鼎宜秋馆辑刊本(藏于上海图书馆),均题名《张大家兰雪集》。另有清道光沈作霖刻、光绪修订本(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光绪八年(1882) 松阳县署刻本 (藏于上海图书馆)。

世范

世范

家训类读物。南宋袁采撰。3卷。初名《俗训》,府判刘镇为之序,始更名《世范》,谓书中所言不仅可以行诸当时,而且可以行诸后世。书前有刘镇淳熙戊戌(1178)序,后有作者绍熙改元(1190)后记。今通行者为《丛书集成初编》本。卷一言“睦亲”,即怎样使家庭成员和亲戚之间和睦相处之类。卷二言“处己”,即怎样接人待物、居安思危之类。卷三言“治家”,即怎样管理婢仆、营家治产之类。皆言之谆谆,反覆详尽。且语言通俗,虽田夫野老,幽闺妇女,闻见皆能晓然。此书对后世较有影响,论者以为“不失为《颜氏家训》之亚”。清倪元坦《家规》即据此书删削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