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历代通载
作者:念常
简称《佛祖通载》。元临济宗沙门念常撰。原二十二卷,明北藏分作三十六卷,内容依旧,后多从之。是一部编年体佛教史书。清代《四库提要》有著录。明《北藏》、《嘉兴藏》、清 《龙藏》、《频伽藏》 及 《续藏》 皆收。《大正藏》将其收入第49卷。卷首附有至正元年(1341)虞集序和至正四年(1343)觉岸序两篇,以及凡例目录一篇。第1卷载佛教传说的过去七佛和八思巴 《彰所知论》器世界品等。从第2卷开始,以中国历朝世代为线索,从盘古王至元统元年(1333),广载佛教史实,对僧人译经、撰述及传教活动,佛教与儒、道的关系,历代皇帝臣僚兴废佛教事迹及有关撰述文书等,一一按年代顺序记述。以干支纪年,并附注帝纪年号。前数卷所载28祖,均抄自 《景德传灯录》(宋道原撰),自东汉明帝至五代的10余卷,抄自 《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南宋祖琇撰),作者主要著述宋、元二代。对禅宗诸师的记叙尤详。
章节列表
升序↑- 序
- 佛祖历代通载凡例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一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二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三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四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五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六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七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八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九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一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二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三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四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五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六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七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八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九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二十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二十一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二十二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二十三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二十四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二十五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二十六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二十七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二十八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二十九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三十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三十一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三十二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三十三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三十四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三十五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三十六
念常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滑稽谈
《滑稽谈》(又名《我佛山人滑稽谈》),作者署名“我佛山人”。初载宣统二年(1910)《舆论时事报》。1915年上海扫叶山房石印单行本,书前有云间颠公(雷)序文(1922年扫叶山房《我佛山人札记小说》石印本,也借用此序)。凡一百五十四题一百七十二篇。1926年仲夏扫叶山房又以排印本刊行,除保留雷序文外,又增无聊子(陈益)《新序》一篇,并由陈益标点。本全集即据以上两种版本互校、标点,加以收录。
二字诀
书法章法论用语。指“截拽”二字。唐代李华《书论》 (即《二字诀》)云: “予有二字之诀,至神之方,所谓‘截拽’也,苟善斯字,逸少、伯英,彼何人哉!”清代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 “又曰:‘有二字神诀,截也,拽也’。所谓截,拽者,谓未可截者截之,可以已者拽之。
穆天子传
历史小说集,先秦无名氏撰。六卷。西晋武帝太康二年(281)汲冢墓出土,荀勗等校理为五卷,东晋郭璞作注,增《周穆王盛姬死事》一篇,编为六卷,是为今本。前五卷记周穆王西征,作《周王游行记》或《周王传》,为第一部分。后一卷记盛姬之死及殡葬事,称《盛姬录》,为第二部分。八骏和西王母的故事,是古代神话传说,见《山海经》。穆王西征传说,载于《左传》。此书以历史和神话传说为根据,夸张虚构,使其成为充满神话色彩的历史小说。穆王率七萃雄壮之师,由造父驾御,伯天为响导,驶八骏,长驱万里,北绝流沙,西达昆仑,于瑶池之颠会见西王母,互赠礼物。对穆王沿途所见殊方外域珍禽怪兽、奇花异草、名山绝景,都有详细记载。全书不过八千五百余字,所写内容却十分丰富动人。结构略具后世章回小说雏形。穆王雄姿英发,王母温文风雅,两位主人公形象鲜明。瑶池之会场面描绘得绚丽多采,气氛缠绵哀婉。笔调含蓄热烈。有《四部丛刊》影印明范氏天一阁本。
梦窗稿
四卷。《补遗》 一卷。宋吴文英 撰。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觉翁,庆元(今浙江宁波)人。吴文英往来于江浙之间,曾为嗣荣王等显贵的门客。其词字句工丽,音律和谐,与周密齐名,并称“二窗”。所著词《梦窗稿》有甲、乙、丙、丁四稿,故亦称《梦窗甲乙丙丁稿》。是集为毛晋所刊。毛晋初得其丙、丁二稿,刻于《宋词》第五集中。并附摭其绝笔一篇,佚词九篇为补遗。后又得甲、乙二稿,刻于第六集中。但讹误之处甚多。后人将四稿合为一帙。今观其集,其词早年多登临咏怀、酬唱之作,颇重格律技巧;晚年则因民族危亡日益严重,而辞气高迈。其词谨严,长于绘色,精于乐理,自有典丽隽秀之风。是集还有杜文澜曼陀华阁校刊本,在毛晋本基础上,增有续补遗一卷; 四印斋刊本、《四明丛书》本。近人张寿镛《补校梦窗词新词稿》,以明抄本为底本,兼取诸本之长,为足本。另有郑文焯《梦窗词校议》、近人杨铁夫 《吴梦窗词笺释》等。
明季三朝野史
<明季三朝野史>四卷,原为抄本,世无刊本。余借钞同郡友王石农家,藏之箧笱逾四十年,原稿已毁於火。旧题昆山顾炎武辑。因其详细书记福王、唐王及桂王之事,而又称清曰虏,在清代当为禁书。清季文网渐弛,遂有印本行世。< 本书末录入汪光复撰「航海遗闻」一篇,作为附录。
菩提道次第摄颂
大科分三:初、序分;二、正宗分;三、回向分。
初又分二:初、敬礼师承;二、明所诠殊胜。
初又分五:初、礼敬释迦大师;二、礼敬慈氏文殊;三、礼敬龙猛无着;
四、礼敬阿底峡尊者;五、敬礼一切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