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直说
作者:知讷知讷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方山先生文录
明薛应旗撰,文章集
海国四说
十五卷。清梁廷楠(1796—1861)撰。梁廷楠字章冉,广东顺德人。副贡生,咸丰年间赐内阁中书,加侍读衔。通史学,善诗文,精音律,并颇注意研究西方国家政治情况。曾赞助林则徐、邓廷桢禁烟,支持广东反对英军入城的斗争。其《夷氛闻记》对鸦片战争情况有较真切记载。凡《耶苏教难入中国说》、《合省国说》、《兰仑偶说》、《粤道贡国说》四种。初刻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后经修订,复刊于咸丰年间。是中国近代早期的外国史地研究著作之一。
东观余论
二卷。附录一卷。杂著。宋代黄伯思撰。伯思(1079—1118年),字长睿,别号霄宾,号云林子,邵武(今属福建)人。元符进士。政和间为秘书郎。能书,好古文奇字。对洛下公卿家商、周、秦、汉彝器款识之研究,以及字画体制,悉能辨正是非,道其本末,遂以古文名家。其篆、隶、正、行、草、章草、飞白皆至妙绝,初仿颜、柳,后规模钟、王,笔势简远,有魏、晋风气。是书首例《法帖刊误》,其余为论、序跋、辨记等,凡一百零五篇。其中以涉及书法、碑帖为最多,议论考证,俱甚精确,对米芾等人的著作颇有补益之功。是较早从科学角度研究法书的著作。论书重晋人,尚成规,反对学“阙古人之渊源”的字,体现出古典的书学倾向,在对钟、王楷法的形式,以及和字型发展变化等关系的论述上,有独到见解。《四库全书》谓:“此书精博,胜《集古录》多矣。”伯思卒后,其子诏、礽裒其平日议论题跋汇为是书,前有自序,后有楼钥及其子礽跋、毛晋识。传世主要版本有《王氏书苑》本、项氏万卷楼仿宋本、《津逮秘书》本、《学津讨原》本、《四库全书》本、《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本。
吴鞠通医案
医案。清吴瑭撰。四卷(一作五卷)。瑭有《温病条辨》已著录。吴氏上宗《内经》、《难经》、张仲景、叶桂之旨,结合临床治验,对温病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约二十万字。是书按病分类,卷一为温病、伤寒,卷二、三为杂病,卷四为妇、儿科。每种病下载案例若干则,反映出吴氏证治规律与特点。书中温病医案可与《温病条辨》相印证;伤寒、杂病、妇科、儿科医案,可与《温病条辨》中的“解产难”、“解儿难”等篇相呼应。有一九一六年木活字《裘氏医学丛书》本,一九六○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汪洋中的一条船
《汪洋中的一条船》是台湾作家郑丰喜(1943—1975年)根据自己的经历写成的自传体小说。因为家里贫困,天生残疾的作者幼年时曾经跟随耍猴人街头卖艺,后来又几乎在洪水的激流里丧生。艰苦的人生磨难,激发了他自强不息的毅力与求生存的积极人生态度,不但靠超乎常人想象的毅力在社会上生存了下来,还逾越了种种生理和心理的巨大障碍坚持求学,终于考入台湾中兴大学法律系,并收获了宝贵爱情。小说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出版后,便在台湾文化界掀起一股热潮,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这2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被认为是台湾最具影响力的文化读物之一,曾先后获得1975年台北图书周好书第一名,是《中国时报》“四十年来影响我们最深的书籍”之一,1987年《讲义》杂志票选“对现代人影响最大的十本中国名著”第五名。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于1978年拍摄,由李行担任导演。电影出品后造成了空前的轰动,创造了极高的票房纪录,获1978年第1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编剧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摄影奖以及演技优良特别奖等多项荣誉。
祖堂集释译
这部《祖堂集》采译文与原典相互对照的方式,为了使读者顺利阅读,我在译文中采取的是“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办法,不少地方都绞尽脑汁,生怕破坏了禅师话语的风趣、幽默、简洁与机智,可是,禅语里太多的机锋和术语使译文总是不能完成它传达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