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作者:大慧宗杲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凡三十卷。略称大慧语录。南宋大慧宗杲禅师(1089~1163)语,雪峰蕴闻编。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内容分为语录(卷一─九)、颂古(卷十)、偈颂(卷十一)、赞佛祖(卷十二)、普说(卷十三─十八)、法语(卷十九─二十四)、书(卷二十五─三十)等七部。本语录之异本中,大慧普觉禅师书系由黄文昌重编(此为语录中之部分),略称大慧书,以书信体答门下缙绅居士所问,藉之说示宗门要旨,计收五十三篇书信。

猜你喜欢的书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

从汉灭亡进入三国时代,到西晋的短暂统一,再到东晋十六国乃至南北朝对立,中国又进入了分裂与混战的时代,政治上虽四分五裂但却是豪雄辈出 。本书从丰富的史料中选取了大量生动有趣的故事,将当时的众多人物和社会实态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论证了这一分裂时代在中国史乃至东亚史上占据的重要地位。

太上洞玄灵宝真一劝诫法轮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真一劝诫法轮妙经

道教经典。约出于东晋、南朝。一卷。《正统道藏》收入此经,但将原经分为四种,分别收入不同部帙。S.1605+1906,Ch.77,P.4618、2426、2842背。其中前二件保存较完整,拼合后首部残缺,卷尾完好有标题,经文存三百四十五行。全经由序文和三章小经组成。经文谓上天太极宫有玄一三真人,第一真人鬰罗翘,授太极左仙公《开度法轮劝诫要诀》,使“知有宿命先身罪福致今之报”;第二真人光妙音,授仙公《三途五苦生死命根劝诫要诀》,使“知魂神苦痛所从而来”;第三真人真定光,授仙公《无量妙通转神入定劝诫要诀》,使“知勤奉师宝”。全经大抵袭取佛教三世轮转、因缘业报之说,晓喻世人,今生富贵安乐或魂神痛苦,皆由前世行善或作恶所致,今世行善或作恶又将报在来世。故当积善去恶,损身度人,检束身口心三业,勤奉师宝,以求来世富贵之报。《灵宝中盟经目》第十三种著录《太上洞玄灵宝玄一三真劝戒罪福法轮妙经》1卷,为六朝灵宝经。本经当为其中之一部分。劝人守戒。

道德真经藏室纂微开题科文疏

道德真经藏室纂微开题科文疏

五卷。元薛致玄 (生卒年不详)撰。薛致玄,字庸斋,官至河南路提学,赐号太霞老人 (见 《道德真经集义》卷中)。此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杨仲庾《道德真经藏室纂微开题》和陈景元《道德真经藏室纂微》十卷。《道德真经藏室纂微开题》是为陈景元《道德真经藏室纂微》所作的总论,简述老子生平及主要言论,使人了解 《道德经》始末,篇末署名宋宝佑戊午年(1258)瞻山管辖住持观事杨仲庚;《道德真经藏室纂微》,是陈景元对《道德真经》的理解和解释,阐述较为详尽。第二部分是《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疏抄序》(内含李庭、郭时中、冯复三家序) 和薛致玄所述 《道德真经藏室纂微开题科文疏》五卷。《道德真经藏室纂微开题科文疏》分为二十门,第一门先解《道德真经藏室纂微开题》以阐明陈景元解《老》之旨,其余十九门则详细叙述太上老君生平、经历及其传说。后世学者对此书极为推崇,认为叙述详尽无一遗漏,剖析明确,对于《老子》学说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现存明 《道藏》本。

上清司命茅真君修行指迷诀

上清司命茅真君修行指迷诀

上清司命茅真君修行指迷诀。不着撰人?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参校版本:《云笈七签》,该书春六十一收入部分内容,述修行炼气、十干日服气、十二月服气诸法。

宋五家诗钞

宋五家诗钞

宋代诗歌总集。今人朱自清选注。所选五家为梅尧臣、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此书原名《宋诗钞略》,本是朱自清讲授宋诗时所用的课本,所选诗作皆出自《宋诗钞》。初未加注释,故未收入朱氏全集。后由选注者手抄为5卷,题为《宛陵诗钞》、《欧阳文忠诗钞》、《临川诗钞》、《东坡诗钞》、《山谷诗钞》。作者名下首列诗人小传,其次列历代诗话中与作者有关的资料,然后列诗,每首诗后加注释。其注多引原始材料,浅近字义与读音,用夹注的方式,随诗而列。书成之后,并未印行,直至1981年才正式出版,合编一集,改名《宋五家诗钞》。书中选梅尧臣诗21首,欧阳修诗16首,王安石诗31首,苏轼35首,黄庭坚33首,共136首。此书列为朱自清古典文学专集之四,与《十四家诗钞》接续而下。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排印本。

史记集解

史记集解

一百三十卷。南朝宋裴骃撰。裴骃(生卒年不详),字龙驹,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历史学家。官至南中郎参军。他因为看了徐广的《史记音义》有独见,又认为过于省略了,于是采摘九经诸史和《汉书音义》等书为《史记》作注解,所以题名为《史记集解》,共一百三十卷。书的上半部很可观,下半部较简略,甚至一连几页不见一字的也有。原本为八十卷,后《集解》为毛氏汲古阁刊为一百三十卷。自明代与《索隐》、《正义》附入《史记》原书。后又有删削。如《五帝本纪》“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句下,脱“名见左传”四字,《项羽本纪》“其九月会稽守”句下脱“徐广曰尔时未言太守”九个字等。有汲古阁刊本、金陵局本、点石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