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阿毗昙经

作者:真谛
佛阿毗昙经

佛阿毗昙经,二卷。陈优禅尼国沙门真谛译。

真谛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上清太玄鉴诫论

上清太玄鉴诫论

上清太玄鉴诫论,原题「姑射山神居洞太玄子撰」。太玄子即金末元初道士侯善渊,原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平部。此书为训诫道众之论。分为八段,每段先说五言颂一首,然后为训诫。作者认为:万物之中最灵最贵者,在修真见性,做个天地不收;鬼神不管,自在逍遥的「分明汉」。修直要旨在于真清真净,寂然无形。弃假还真,认取本来一点神珠,换凡胎,弃浊骨,使体若虚空,性同日月,作者告诫道众,要一刀两段;割爱离亲,除情去欲,损念忘机,一心志于仙道,积功累行,以期道契神真,超出生死。其说盖本于全真道教旨。

黄金策

黄金策

《黄金策》题明.刘基著。刘基,字伯温,明朝开国重臣,精通术数。此书为火珠林卦法的集大成之作,是研究火珠林法的经典。明清术士莫不奉之圭臬。目前在民间流传甚广的《卜筮全书》、《增删卜易》、《卜筮正宗》都收录了此书,可见影响之大。

恐怖而有兴味的一夜

恐怖而有兴味的一夜

孙了红是我国反侦探小说的开创者,他模仿西方“侠盗”亚森·洛宾的形象,创造了中国的“侠盗”鲁平。鲁平行踪诡秘,擅长易容,是个令警方头痛的通缉犯。作品的主角虽然是“侠盗”而非侦探,其结构却仍然是侦探小说,只是侦破者不是警察,不是侦探,而是“侠盗”鲁平。作者博采西方侦探小说各主要流派之长,又巧于构思,每一篇故事都注重悬念的设置,追求感官刺激,甚至会运用“意识流”等超前写法。其文字明快流畅,其情节离奇曲折,是我国侦探小说发展史上的独妙之作。《恐怖而有兴味的一夜》:确实很有兴味,可由此假想歇洛克夜访ACD之类的场景。

同治甲戌日兵侵台始末

同治甲戌日兵侵台始末

本书分编四卷,系据清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卷九十三至一百选辑而成;由于选辑重心在于同治十三年(甲戌)日本借口琉球难民被台湾先住民杀害事件出兵台湾及其善后事宜,因题曰「同治甲戌日兵侵台始末」。「筹办夷务始末」之巴裁,乃将与洋务(即所谓「夷务」)有关之朝廷谕旨以及枢臣疆吏折奏暨与外国往来照会书札编年、纪月、接日详载。本书各卷之起讫:卷一自当年三月至六月,卷二自七月至八月,卷三全属九月,卷四自十月至十二月。在此十个月中,共得二百多件文件。由此,可窥见当年日本如何出兵台湾、巡视台湾大臣沈葆桢如何交涉与布置、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如何与日使柳原前光及大久保利通在北京反覆争辩以及中日双方如何获得协议。此外,本书「弁言」曾言「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所见同治七年英人在台湾违约闹事资料将编入「台案汇录乙集」;但后有变更,前项资料收纳于第二○三种「筹办夷务始末选辑」中,附此说明。

四书通旨

四书通旨

元朱公迁(字克升)撰。六卷。是书之例取《四书》之文,条分缕析,以类相从,凡为九十八门,每门之下,又以语意相近者,联缀列之。如天、天地;命、性;仁、义、礼、智、信;德,道德;中、中和、中庸;知、行等等,而一一辨别异同。各以右明某义云云标立言之,如“维天之命,于穆不已,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中庸》第二十六章)。曰“右以理言在天之天也”。“浩浩其天”(《中庸》第三十二章),曰“右以理言在人之天也”。每一门中,又将语意相近的连结一起,一一辨论其异同。对四书中天人性命,道德学问多有阐发,但明以来说四书的人少有征引,此本为《通志堂经解》刊本,疑非朱公迁原本。

尊上经

尊上经

一卷,晋竺法护译。中阿含释中禅室尊经之别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