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经心镜

作者:智聪
圆觉经心镜

圆觉经心镜六卷,宋智聪述并后记,李谦跋,日本自悦守怿跋。佛典注疏。宋宝庆三年(1227)智聪撰。六卷。是《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即《圆觉经》)的注释书,广采宗密等诸家疏注而成。将经文分作十二章,依经文顺次逐一解释和发挥。据书后跋称,此书在成书的次年即有刊本行世。今仅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

智聪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

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

本书是本雅明的代表作,作者在本书上所耗费的心力,所寄托的希望,所装载的哲思,从谋篇至行文都有十足的体现。原本在文学史上不被人看重的巴洛克时代德意志悲苦剧,在他笔下却勾连起了西方自古典经中世纪而至他所处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文化史、美学史、宗教史。笔墨既驰骋古今,释义则不落窠臼。哲学式批评的角度在文学研究内部屡破藩篱,而在广义文化研究层面更让人耳目一新,及至今日,费解之名仍在,独创魅力不减。

荆楚臣重对玉梳记

荆楚臣重对玉梳记

明杂剧剧本。简名《玉梳记》或《对玉梳》。贾仲明撰。旦本。叙松江府上厅行首顾玉香与扬州秀才荆楚臣相厚。楚臣金尽囊空,被鸨母赶出家门。有贾客柳茂英以20车棉花遣鸨母,但求与玉香一夕之欢。玉香不从,使人找回楚臣,赠以金珠钗珥,使其应举;又将己之玉梳,折而为二,各持一半,以作他日相认之信物。楚臣至京,一举状元及第,授句容县令。玉香为避柳茂英缠逼逃出,欲寻楚臣。柳枉费棉花20车,不得一近玉香,恼羞成怒,持刀来追。至黑林子,遇玉香,逼欢不从,欲杀之。楚臣为催冬日粮草下乡过此,闻呼救声,使人往救,方知为玉香。擒柳送府治罪。携玉香归署成亲。各出玉梳,令巧匠以金对嵌,复合为一。此剧第二折柳茂英于妓院求欢于玉香,玉香并未严辞相拒,而是讲了许多妓女黑心贪财,使子弟们家叛宅乱的话,以绝柳念,在同题材剧中别具一格。唱词多用比喻,亦贴切新颖。现存主要版本有脉望馆校《古名家杂剧》本、《元明杂剧》本、《元曲选》本、顾曲斋本、《柳枝集》本。

三时系念仪范

三时系念仪范

全一卷。元朝中峰明本撰。全称中峰三时系念仪范。今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八册。为三时系念佛事之仪范。内容初为举咒、云集赞、登座偈、提纲、缘起等,次列三时佛事。第一时佛事诵大阿弥陀经上卷,第二时诵大阿弥陀经下卷,第三时诵观无量寿经,或三时皆诵弥陀经。各时皆依提纲、讲演、举念、忏悔、发愿、西方赞和念之顺序。第一时佛事与第二时之间,行斋佛仪式,第二时与第三时之间,修弥陀忏仪。书末附有劝人念佛与念佛正因说等文。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

梵名Suva^hu -paripr!ccha^ 。凡三卷。唐代输波迦罗译。略称苏婆呼童子经、苏婆呼请问经、苏磨呼经、苏磨呼律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八册。系记载执金刚菩萨大药叉将对苏婆呼童子说示真言行者应受持之律仪。凡十二品,即:律分品、分别处所分品、除障分品、分别金刚杵及药证验分品、分别成就相分品、念诵真言轨则观像印等梦证分品、悉地相分品、下钵私那分品、分别遮难品、分别道分品、分别诸部分品、分别八法分品。本经之异译本有北宋法天所译妙臂菩萨所问经,略称妙臂所问经,计四卷,十二品,收于大正藏第十八册。十二品中,妙臂所问经多出‘成就分’一品,为本经所无,然少‘念诵真言轨则观像印等梦证分品’,其余十一品与本经之内容相同,唯名称略异。

金刚顶胜初瑜伽普贤菩萨念诵法经

金刚顶胜初瑜伽普贤菩萨念诵法经

一卷,唐不空译。说念诵普贤菩萨之法。亦先归命礼普贤,乃至观身如普贤等。

十地经

十地经

九卷,唐尸罗达摩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