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无漏学”略讲

作者:徐恒志
“三无漏学”略讲

我们学佛的目的,在於坚持五戒十善,来断恶修善,净化自己;广修六度四摄,来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转化烦恼习气,彻证常住真心,从而彻底解脱生死流转和世出世间的一切苦厄,这是我们生命史上的一件大事因缘,是学佛的基本要求,也是人间佛教的主要内容。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我们必须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精进修学戒、定、慧三无漏学。现从三方面进行讲述。

猜你喜欢的书

米德尔马契

米德尔马契

《米德尔马契》是英国作家乔治·艾略特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72年。该书中有两条贯串其中的主线:一为少女多萝西娅的婚姻悲剧与理想的破灭,一为青年医生利德盖特爱情与事业的双重挫折与失败。在这两大主线之中,作者运用了对比、平行以及重复等多种描写手法,从而将两条主线交织在一起,把书中的众多人物,如费瑟斯通、布尔斯特罗德、高思一家等男女主人公悲欢离合的人生写进小说,突出了“社会挫败人”这一大主题。作品围绕这两个想造福于社会的青年在事业、婚姻上的悲剧,全面勾勒了一幅英国地方生活的画卷,表现了“社会挫败人”和理想遭破灭的主题。作者善于运用对比、对称、平行、重复等手法以及大段的议论,刻画人物的复杂性格,而且心理分析细腻,环境烘托典型,对后世心理小说的发展颇有影响。

滋兰树蕙山房同心录

滋兰树蕙山房同心录

简称《兰蕙同心录》,全书共二卷,编著于清光绪17年(1865年),作者是浙江嘉兴新塍许霁楼。内容丰富,举凡养兰赏兰的各个方面,多所涉及。书中收有当时江浙一带广受喜爱的兰花58个品种。更为可贵的是,此书为我国兰花古籍中第一部有兰花品种绘图可供与实物对照鉴别的书,其绘图及文字书法均有我国传统书画艺术的特色,可谓书图并茂,秀美雅致。应该说这确是一部优秀的兰花古籍。上卷以植兰方法为主,分栽种、浇灌、施肥、防护等四十目。下卷记兰的品名、状貌、色泽等计二十七日。后附种兰蕙四季口诀与沈沛霖蕙蕊头形八法,讲述培兰芦技艺。有附图几十幅,每幅皆加详释,是一部内容丰富的植兰栽蕙专书。

论诗绝句三十首

论诗绝句三十首

金元好问著。是继承杜甫《戏为六绝句》的形式,在对建安以来的诗派、诗人作品品评的同时,阐明了自己对诗歌美学的主张。第一首即以“诗中疏凿手”自任,辨明诗中的正体和伪体,使得泾渭清浑分明,以达去伪存正的目的。中间二十八首具体评论历代诗人及其作品,全面地辨析正伪清浊的鸿沟之所在。组诗从建安时代开始,标举“曹刘坐啸虎生风”的建安风骨之旗帜,推崇“慷慨歌谣”的雄健豪迈之风格,批评“斗靡夸多费览观”的绮靡纤丽之诗风,主张“一语天然万古新”的真淳自然之格调,反对“窘步相仍死不前”的模拟因袭之颓风,发扬“眼处心生”、“亲到长安”的现实主义传统,批判“暗中摸索”、“俯仰随人”的形式主义倾向。在强调诗歌内容的同时,也重视艺术成就和作家的品德,主张真诚,反对伪饰:“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组诗直到北宋的“传语闭门陈正字”,从中肯定曹植、刘桢、阮籍、刘琨、陈子昂、杜甫、元结等诗人的成就;对于李商隐、苏轼、黄庭坚等诗人有比较公允的评价。但反对“曲学虚荒小说欺,俳谐怒骂岂诗宜?”重视“温柔敦厚,蔼然仁义之言”(见《小亨集引》),则说明受传统诗教的影响。最后一首诗以自谦之词收结,认为自己之诗论,真是“撼树蚍蜉自觉狂”,未必定论,连同自己作品让后人去评论。其以绝句形式论诗,下启清之王士祯、袁枚等人,具有广泛影响。通行本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出版的郭绍虞《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小笺》,与《杜甫戏为六绝句集解》合为一书。

明本排字九经直音

明本排字九经直音

二卷。不着撰人名氏。有人认为是南宋孙奕(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撰。《宋史·艺文志》载有许奕《九经直音》九卷,许奕当是孙奕之误(胡玉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证》、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此书为蒙童读本,内容主要是《孝经》、《论语》、《孟子》、《毛诗》、《尚书》、《周易》、《礼记》、《周礼》、《春秋左传》等九经的训音和字释。其中音义,除采用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外,又采取宋儒音释,是继《经典释文》之后的又一部关于诸经音义的重要着作。所谓“明本”是指宋明州所刻版本,“直音”是说在注音上不用反切,直言音某。原书卷目已不可考,今二卷本当为元时坊间因其书合并卷数刊行的。今存有元刻本一种、清抄本一种,均署名“宋孙奕撰”;另有清抄本一种,不着撰人名氏。

观世音菩萨秘密藏如意轮陀罗尼神咒经

观世音菩萨秘密藏如意轮陀罗尼神咒经

全一卷。唐代实叉难陀译。略称观世音菩萨秘密藏神咒经、如意轮陀罗尼神咒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本经分为六品:(一) 除破一切恶业陀罗尼品,(二)一切爱乐法品,(三)和阿伽陀药法令人爱乐品,(四)含药品, (五)眼药品,(六)火唵陀罗尼药品。本经与菩提流志所译之如意轮陀罗尼经为同本异译。

梵志頞波罗延问种尊经

梵志頞波罗延问种尊经

全一卷。又作梵志頞罗延问种尊经、梵志问种尊经。东晋竺昙无兰译于太元六年至二十年(381~395)。收于大正藏第一册。内容叙述頞波罗延婆罗门(梵Assala^yano )与五百婆罗门人至祇树给孤独园,诘问世尊有关种姓平等、自性清净之论说,世尊遂以入溪洗垢、王得贤臣,及火、出生、日月、父母合会等之譬喻,解说人生而平等,惟以所行之善恶为贵贱之别。本经为中阿含卷三十七阿摄和经之别译,内容亦相当于南传巴利文中部(Majjhima nika^ya)之第九十三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