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逻辑

作者:舍尔巴茨基
佛教逻辑

本书是二十世纪西方佛教学界最著名的俄罗斯学者、彼得堡学派的巨擘舍尔巴茨基(1866—1942)的代表作。该书除了详细地论述了佛教逻辑的产生和发展之外,还尤其借助当时的佛教史、佛教哲学和梵藏文献研究的成果,以三位佛教思想家(陈那、法称、法上)为对象,对晚期大乘佛教的认识论和逻辑学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这一讨论以印度其他哲学流派的逻辑及亚里士多德逻辑为参照,指出了佛教逻辑在同一律、矛盾律等推理形式方面的特征,以及其中的精深博奥。

舍尔巴茨基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古今印制

古今印制

一卷,清孙光祖撰。孙光祖,字翼龙,江苏昆山人。幼孤力学,工书善写生,尤长于篆刻,作品为时所重。   此编据《篆学琐著》本校勘。

都市的冬

都市的冬

现代新诗集。王亚平著。上海国际书店1935年6月初版。收新诗24首。前有蒲风写的序言和作者的序诗。集中的诗写于1934年前后,依据内容,分为“乱离的歌”、“都市的歌”、“夜的歌”、“农村的歌”、“人生的歌”和“暴风雨的歌”6辑。诗篇反映现实,写都市的人生百相,写农村的凋敝与荒凉,隐含着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官僚统治的控诉,充满时代气息。诗人长于描写,如描写大车夫“一根小鞭/摇着秋天的寒霜,/冬天的白雪,/春天的和风,/夏天的太阳。”(《大车夫》)诗句明白流畅,琅琅上口,适于朗诵。如《两歌女》写出了卖唱歌女的身份、心境,不事雕琢,音韵铿锵。

原道救世歌

原道救世歌

洪秀全著。约一千一百字。1852年编入《太平诏书》刊行。洪氏原名仁坤,小名火秀,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领袖、太平天国天王。广东花县人,出身农民家庭。早年入塾“熟读经史”。后作乡村塾师。因屡试不中,萌发反清思想。又受基督教教士所编《劝世良言》的影响,于1843年7月创立拜上帝会,宣传组织农民。1851年在花县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1853年3月攻下南京,定为都城,改名天京。1863年天京被困,次年6月洪氏病逝。主要著作有《原道救世歌》、《原道觉世训》、《原道醒世训》、《天条书》等。《原道救世歌》是太平天国重要文献之一。它以诗歌体的形式,向人们宣称“天父上帝人人共,天下一家自古传”。并劝告人们要作正人,切戒淫乱、忤父母、行杀害、为盗贼、为巫觋、为赌博“六不正”及吸洋烟、好酒、看风水等旧风习。警告统治者“顺天者存逆天亡”,“嗜杀人民为草寇,到底岂能免祸灾”,“聚党横行天不佑,罪恶贯盈祸自随”等。洪氏的救世之道的落脚点是在劝人为善、改邪归正上。他引进了一个西方的皇上帝,打掉了压在农民头上的封建帝王和其他精神偶像的威风,宣传“普天之下皆兄弟”,“上帝视之皆赤子”的平等观念,对激发群众起来推翻封建制度有极大的鼓舞作用,不失为一支反封建的战歌。

破莺燕蜂蝶庄周梦

破莺燕蜂蝶庄周梦

元杂剧剧本。又作《老庄周一枕胡蝶梦》。简名《庄周梦》。史樟(史九敬先)撰。末本。剧演大罗神仙在天庭因失笑得罪,被贬下界转生为庄周。蓬壶仙奉玉帝敕命,领风花雪月幻化4妓以迷之,待太白金星前来点化。庄周不悟,遂被4妓推下涧去,使其迷路。遇道士点化,亦不悟。太白金星再化为李府尹,使莺燕蜂蝶4女以作诗点拨,庄周依然迷恋花酒。太白金星再差桃柳竹石4女为之炼丹,最后由三曹官将4女捉回,庄周方才证果还元。事属无稽,因《庄子·齐物论》言庄周梦蝶事,而铺排成此剧。此剧正末在剧中凡4扮,依次为太白金星、道士、李府尹、三曹官,有异于杂剧常格。剧中曲文典雅,俊语满目,往往将时人散曲直接嵌入或稍加改换而采用。现存主要版本有:脉望馆抄校本,《孤本元明杂剧》据以校印。

两广纪略

两广纪略

一卷 又名‘粤中偶记"。明末清初人华复蠡撰。华复蠡,江苏无锡人,生卒年月不详。明末曾官广东临高县知县,罢官后流寓两粤。《粤中偶记》即记其居粤时事。书中首述顺治元年(1644)其抵临高任,遇黎民变乱破城,遂遭罢官,旋抵肇庆。顺治四年(1647)清兵大至,遇唐桂之乱,无意为官,颠沛流离,逃至南京。又述永历朝臣丁楚魁、洪天擢、李绮诸人事始末,冷嘲热讽,揭其无能无耻之状。据著者所云,当时宰执无砥柱之才,群僚多侥幸之辈,知此筵席决无好散场,遂以冷眼旁观,记上述诸事。《粤中偶记》有《荆驼逸史》本,《明季稗史》本,惟《荆驼逸史》中失载丁楚魁一则,为传抄者所遗漏。

敏树禅师语录

敏树禅师语录

十卷,清如相说,道崇编,道领录,孙顺序,陈新甲序,有行实。南岳下第三十五世,嗣破山明。依驹本印。卷首收序;卷一收住四川垫江县百丈禅院语录;卷二收住湖广施州卫万寿禅寺语录;卷三收住四川彭水县太平禅寺语录、住贵州石阝+千府三昧禅院语录;卷四收住四川遵义府海龙山古龙禅院语录、复住万县慈云禅院语录、住贵州大兴禅寺语录;卷五收小参、普说、茶话;卷六收开示、机缘、法语、付偈(原目为联芳);卷七收颂古;卷八收示偈、杂著;卷九收杂著、赞、疏;卷十收书问、行实。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九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