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天火罗九曜
作者:一行猜你喜欢的书
白华楼藏稿
诗文别集。明茅坤著。三十四卷。计分《藏稿》十一卷、《续稿》十五卷、《吟稿》八卷。前二种为文集,后一种为诗集。其文刻意摹仿司马迁、欧阳修,喜跌宕激射。“秦汉之文有窠臼,自李梦阳始;唐宋之文亦有窠臼,则自坤始”(《四库全书总目》)。成就逊于唐顺之、归有光。
乐律全书
中国明代朱载堉(1536~1611)著。此书是一部乐、舞、律、历的百科专著。它由《律学新说》、《乐学新说》、《算学新说》、《历学新说》、《律吕精义》、《操缦古乐谱》、《族宫合乐谱》、《乡饮诗乐谱》、《六代小舞谱》、《小舞乡乐谱》、《二佾缀兆图》、《灵星小舞谱》、《圣寿万年历》、《万年历备考》、《律历融通》15种著作汇刊而成。始刻于1595年、印于1606年。朱载堉是明代乐律学家、算学家,青年时因悲痛父亲无罪入狱,筑土室于宫外,潜心研究学术。后父亲复爵,他仍钻研学问直至终生。在《律学新说》(1584年作序)中,他提出“新法密率”,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十二平均律数学理论,从乐律学理论上解决了十二律之间律高差不均等的问题,为十二律自由旋宫(转调)提供了律学理论基础。此外,《乐律全书》中对中国乐律学理论体系、乐器制造、异经管律、有量记谱、音乐教学法等方面都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许多卓越的见解。现存常见的版本是《万有文库》影印明万历原刻本。
柏岩感旧诗话
诗话著作。近人赵炳麟撰。赵炳麟,字竺垣,号柏岩,全州(今属广西)人。光绪十七年(189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监察御史,清亡不仕。有《赵柏岩集》。《柏岩感旧诗话》三卷,以记光绪朝及民国初年事为主,因事而存诗。赵炳麟身为清臣,又为康、梁“保国会”会员,故所记颇详于戊戌、辛亥之变。所记之艺事亦有可观处,如张勋曾出万金为梅兰芳赎学徒身,似为人所鲜知。有民国《赵柏岩集》铅印本。
先秦诸子系年
又名《先秦诸子系年考辨》。钱穆著。作者认为过去人们考论诸子年世,不免三病:“各治一家,未能贯通,一也;详其著显,略其晦沉,二也;依据史籍,不加细勘,三也。”(《自序》)于是广采各种资料,上溯孔子生年,下及李斯卒年,对前后二百年间先秦诸子世年及生平事迹进行了详细考辨。称其所用的方法,先考定《史记·六国年表》,对先秦列国世系加以核定,“别为《通表》,明其先后,前史之误,颇有纠正,而后诸子年世,亦若纲在网,条贯秩如矣。”然后对先秦间诸贤、学士,均为之缉逸、征坠、辨伪,并加以排比联络,使其生平出处、师友渊源,一一条贯。再次,考儒墨两学为先秦诸家发端,由此分源别派,使诸家之学交互融洽,旁通曲达,以明学术流变之迹。全书分为四卷:卷一考孔门儒家及相关人物,为先秦学术初盟期,首考孔子生年,终《孔门传经辨》;卷二当儒墨已分,为先秦学术酝酿期,首考墨子生年,终《老子杂辨》;卷三考晋、楚、魏列国诸子,首考商鞅生年,终屈原,为先秦学术之磅礴期;卷四首考齐湣王在位之年,终《诸子攟逸》,为先秦学术之归宿期。共一百六十三篇。后附《先秦诸子系年通表》及《考辨索引》、《书名人名索引》。该书是研究先秦诸子事迹和思想极为重要的参考书,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初由商务印书馆于1935年出版。1956年香港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增定本。1985年中华书局据增定本影印。
金刚经分段贯释
金刚经凡六译,而世之读颂者,每奉秦译,盖喜其文之简净易读也。以故文人注释,多至数十家,类皆释文而疏于述义,般若宗旨远矣!夫般若者,心华妙谛,无实无虚,密密深深,千圣不识,岂一家之私言可尽其奥哉。
摩诃止观贯义科
摩诃止观贯义科,二卷,清天溪说,灵耀补定并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