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

- 姓名:一行
- 别名:
- 性别:男
- 朝代:唐朝
- 出生地:魏州昌乐(今河北魏县)人
- 出生日期:公元673年
- 逝世日期:公元727年
- 民族族群:
一行(公元673年~公元727年),唐朝僧人。中国唐朝著名天文学家和释学家,本姓张,起初名叫遂,魏州昌乐(今河北魏县)人,襄州都督、郯国公张公谨的孙子。他的父亲张擅,曾担任武功令。
一行自幼聪敏,涉猎经史,尤其精通历象、阴阳、五行之学。当时道士尹崇十分博学,平日收藏了很多典籍。一行向他借阅扬雄的《太玄经》,几天后还回。尹崇问:“这本书意旨深奥,我研究了多年,也没有通晓,你怎么这么快就送还了呢?”一行说:“已经探求到它的含义了。”随即拿出自己所撰写的《大衍玄图》和《义决》一卷给尹崇看。尹崇大惊,和他谈论书中的深邃之处,十分叹服,对别人说:“这是颜子再生啊!”一行因此声名远播。武三思仰慕他的学问和操行,请求和他结交,一行躲开了。不久,一行出家为僧,在嵩山隐居,师从沙门普寂。睿宗即位后,敕令东都留守韦安石依照礼节前去征召他。一行以生病为由,拒不接受任命。后来,一行步行到达荆州当阳山,师从沙门悟真学习梵律。
开元五年(717),玄宗命令一行的族叔礼部郎中张洽带着敕书,前往荆州强行请他出山。一行到达京城后,被安置在光太殿,玄宗几次前去那里,询问安国抚人之道,一行言辞恳切直率,毫无保留。开元十年,永穆公主出嫁,敕令有司依照太平公主的旧例,安排此事。一行认为高宗晚年,只有一女,应该特别礼遇。而且太平公主骄横僭越,并最终因此获罪,不应该引以为例。皇上听从了他的话。
一行尤其精于著述,撰有《大衍论》三卷,《摄调伏藏》十卷,《天一太一经》和《太一局遁甲经》《释氏系录》各一卷。当时,用《麟德历经》推算历法渐渐不够精密,皇上敕令一行参考前代的诸家历法,改撰新历,又命令率府长史梁令瓒等人和工人一起创造黄道游仪,用来考察七曜的行度,互相加以证明。于是一行借鉴《周易》的大衍之数,建立起推演之法与之相应,改写成《开元大衍历经》。开元十五年,一行去世,年仅四十五岁,皇上赐以谥号“大慧禅师”。
当初,一行的从祖东台舍人张太素,撰写《后魏书》一百卷,其中《天文志》没有完成,一行续写完毕。皇上为一行撰写碑文,亲自写在碑石上,又拿出库钱五十万两,为他筑塔。第二年,玄宗前往温汤,路过塔前,停下马匹,让有品级的官员靠近塔前,诉说他秋日出游的本意,又赐绢五十匹,用以在塔前栽种松柏。
当初,一行为了探求大衍之法,求访老师,到达天台山国清寺,看见一个庭院,有古松十几棵,门前有流水经过。一行站在门屏间,听见院僧在庭院中进行推算,又听见他对徒弟说:“今天应该有弟子远道而来求教推算之法,现在应该已经到达门前,没有人引他进门吗?”随即又推算一次,又对徒弟说:“门前的流水应当倒向西流,弟子也就到了。”一行应声走进庭院,跪拜请求传法,全部学完后,门前的水果然倒向西方流去。道士邢和璞曾经对尹愔说:“当初,汉朝的洛下闳编制历法,曾说:‘八百年后会误差一天,到时候必定有圣人修正。’今年期限已到,而一行编撰《大衍》修正了洛下闳的误差,那么洛下闳的话就是真的!一行不是圣人又是什么呢?”
一行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论货币和贸易
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和财政金融家约翰·罗的主要著作。约翰·罗是信用创造论的创始者。本书是根据纽约A·M·凯利出版社1966年版译出,商务印书馆于1986年出版。全书共分8章,约7万字。约翰·罗撰写《论货币和贸易》一书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解决苏格兰当时面临的财政经济问题,按照他的说法,就是想通过实行他的建议来“克服国家因极度缺乏货币所遇到的困难”。在分析和说明这些问题时,他也发表了对政治经济学具有一定影响的一些思想观点。约翰·罗认为“商品因为被使用而具有价值”。这一理论对后来的主观价值论起了一定的先驱作用。关于纸币和信用理论,约翰·罗极力强调增加货币对于国家的利益,并认为纸币比银币更适于充当货币,以土地这种不动产为担保品发行纸币的特殊银行,具有无限创造信用的能力。他的理论观点、政策主张及其罗氏制度的实践经验,受到各个方面的重视,并对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和作用。即使在现代,约翰·罗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在资产阶级经济学也还有一定的市场和影响。凯恩斯主义者在论证他们的理论和具体建议时,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了约翰·罗提出的通过信贷财政领域影响经济的思想。例如,约翰·罗的增加货币以增加就业,克服财政经济困难的思想,在一些经济学家提出的实行不同幅度的通货膨胀以摆脱经济危机、解决失业问题的各种方案中都有所反映。
证治心传
医论。明袁班辑。一卷。班字体庵,秦邮(今江苏高邮)人。博览医书,精通脉诊,人称江北名医。辑录历代医家临证经验,结合个人心得体会而撰,成书于崇祯十六年(1643)。共载医论十六篇。首论证治总纲,指出临证不可因循守旧和固执己见,强调辨证施治,指出温补之弊。次论治病须明阴阳虚实,必审四时用药,辨证订方必先审四诊,用药宜精审等,论述了临证辨证施治中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次叙胃为生化之源、中风肿胀辨、虚劳说、温热温疫辨、幼科治验记等,阐述了部分常见病证的辨治。对临床诊断、辨证、遣方、用药等基本问题,颇有见解和发挥。如以乌梅丸治肝火燔灼,非学验俱富,不能臻此。可供临证参阅。原为抄本,经赵观澜评点,收入《三三医书》刊行。有一九二四年杭州三三医社铅印《三三医书》本,一九三○年上海国医书局铅印本。
三洞神符记
道家符箓书。一卷。撰者不详。内容主要对三洞经法中所出现的符书篆文详加考证。内记“三元八会六书之法”、“云篆八体六书”、“六文符字”、“入显玉字诀”、“皇文帝书”、“龙章凤文”、“玉牒金书”、“石字题素”等等。《道藏·洞真部》有收录。
帕米尔高原的流脉
现代中篇小说。杨朔著。重庆生活书店1939年8月初版。这是作者的第一本小说集。1937年冬作者去延安,参加了革命,不久离开延安到西北各地。1938年春作者到广州后,应《救亡日报》之邀,根据自己在边区的生活积累,创作了这部中篇小说,在《救亡日报》副刊上连载。小说描写边区人民经过土地革命,在共产党领导下,开展清除托匪汉奸的斗争。作品热情赞颂觉醒了的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把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称誉为中华民族复兴史的起点。作者以优美的抒情笔调,生动地描绘了西北高原粗犷的自然景色和边区人民的质朴心灵。
唐宋词选释
词选。俞平伯辑。此选旨在提供古典文学研究者参考资用,作法与一般普及性选本有所不同。选词面稍宽,想努力体现出词家的风格特色和词的发展途径。如同胡适《词选》,试图用词选来反映词史的进程。书分三卷,上卷唐五代词,选22家95首;中下卷宋词,入选53家164首。中卷题为“宋之一”,下卷题为“宋之二”,相当于北宋和南宋。之所以不分南北宋而分一二,因南渡词人在两宋之际,属前属后每每两可,不易恰当。编者对词史的见解及其选词之宗旨,具见书中《前言》。是书凡三易其稿,1962年初版,名为《唐宋词选》;197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印,易名为《唐宋词选释》。此书不仅注释语辞,亦时或扼要点明词人之作意与作法,颇有特色。
毗沙门仪轨
一卷,唐不空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