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高僧传
作者:觉训
残本二卷。高丽僧觉训撰于一二一五年。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册。内容记载有关朝鲜高僧之事迹。全篇之组织不详,现存本唯最初之二卷,卷一标‘流通一之一’、卷二标‘流通一之二’。卷一首附流通篇总叙(论曰),次为同卷之目次,共列举顺道、亡名、义渊、昙始、摩罗难陀、阿道(附载黑胡子、元表、玄彰传)、法空、法云等诸师之名,次揭出诸师之传。卷二初列举觉德(附载明观)、智明(附载昙育)、圆光、安含(附载胡僧、汉僧、昙和、安和)、阿离耶跋摩、慧业、慧轮、玄恪(附载玄照、亡名二人)、玄游(附载僧哲)、玄大等诸师之名,次记载以上诸师之传。各传末尾多附‘赞曰’。可知其编制系模仿我国梁高僧传之形式。又卷二末阿离耶跋摩以下诸人系转载唐代义净之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为朝鲜最古之官撰僧传。
觉训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襄毅文集
十五卷。明韩雍撰。韩雍,字永熙,江苏吴县人。正统七年(1442)进士,除御史,擢广东副使,进右佥都御史,总督两广。成化十一年(1475),以贪欲纵酒被劾落职。正德间,谥襄毅。事迹具《明史》本传。其诗作诗味不浓,无甚佳作。著有《苑洛集》。是集凡十五卷。明自正统以后,正德以前,金华、青田流风渐远,而茶陵、震泽犹未奋兴。数十年间,惟相沿台阁之体,渐就庸肤。韩雍当其时,虽威行两广,以武略雄一世,不屑以雕章绘句为工。而英多磊落之气,时时发见于文章。故虽未变体裁,而时饶风骨。其杂文亦高视阔步,气象迥殊。韩愈所谓独得雄直气者,殆于近之。朱彝尊《明诗集》但称韩雍有集而不著集名。所录韩雍诗一篇,又非佳作。其《赐游西苑记》、《日下旧闻》均不载。《静志居诗话》绝无一字及韩雍。殆未见其集。是集收入 《四库全书》。
羊毛瘟证论
又名《瘟证羊毛论》、《羊毛温论》。温病类著作。清随霖撰。未分卷。随霖字万宁,上元(今属江苏江宁)人。长于温症。随氏认为羊毛瘟属于伏气温病,虽较少见,但病情易于变化,易致误诊,遂撰此书。成于乾隆六十年(1795)。书中主论羊毛瘟的病因证治,论述简要,切于实用。为此证较早的专著。现有乾隆六十年孳善堂镌本,一九三六至一九三九年大东书局铅印《中国医学大成》本。
犹及篇
明代文言轶事小说集。 一卷。《千顷堂书目》题明杨名撰,入子部小说类,无卷数。今存有《盐邑志林》本,一卷,题明朱元弼撰,卷首有朱所作“引”。《丛书集成初编》本据《盐邑志林》本影印。朱元弼“引”称:“往予时有《犹及编》出入自随,所载俱盛德事。非真知灼见者不与也,不戒而为好事者持去,遂不复置于今且廿年。”后来他因“俗日益改”而复置此自随,“月书一事,不令有缺,或闻或见,或忆旧所闻见,足备鉴戒者,庶几警醒不自沉废云。”由此观之,朱原有《犹及编》已失,而此书成于万历乙巳(一六○五)年,是后来所记的“亦盛德事”,未知其原有《犹及编》是其自撰,还是杨名所撰。篇中琐记时事,多为孝子烈女等。也有少许录自《读书镜》等其他书。共约四十来则,每则百字上下,都无标题而相杂列,其中写人述事不乏生动者。《嘉善人陆某》则,写一青年“少有才貌”,跟其父“御史中丞某”在京读书,但是却“与邻邸女相窥”。久不能成奸,就请其馆师出主意,师让他“祷于城隍之神”。结果城隍神夜入中丞之梦,问明陆某是他的儿子,就把其子阴籍中的“某科状元”的记录一笔勾去,改罚“孤贫一世”,而对那个不配为人师表的馆师,则“命左右速抽其肠”。中丞半夜惊醒,馆僮奔告馆师腹痛难忍而死,而其子后来“终身行乞于市,无所归”。这个故事,是用一种迷信的方法进行说教,有警世意味。《叶春华》则写一海宁卫军人,父早死,事母至孝,每日朝出暮归,晴樵雨渔,以供其母酒肉。其母性暴且多怒,酒食稍差即怒叱之,罚其跪以待食,达旦不命之起。邻人教他不必如此,他说“恐伤母志”,劝他娶妻,他说“恐不能事吾母”。最终得到县令的表彰。 《沈某妻宋氏》则,写一贫女宋氏,从小丧母,从姑而生,长大婚嫁沈某。一日其姑病,请巫医,久而未愈,巫医拒之曰: “除是割股,或可疗也”。宋氏遂待夫出, 自割股投入药内进姑食,姑疾愈乃起。此事后闻于邑云云。以上两则写至孝之人,也具劝世意味,但如此孝法,不免带有矫枉过正之嫌,有着明显的儒家说教的痕迹。
墨学十论
陈柱著,商务印书馆,1928年6月出版。 本书是作者分题讲解《墨子》的成果,共有十论:《墨子之大略》、《墨子之经学》、《墨子之体例》、《墨子之教育主旨》、《墨子之政治学说》、《墨子之文学》、《墨子与诸子之异同》、《诸子墨论述评》、《历代墨学述评》。 关于墨子之大略,作者指出,墨子唯一之主义在于“兼爱”,由此出发,墨子主张非攻、尚同、明天志、节俭、节用、非乐、节葬、非儒、非命、明鬼、尚贤、贵修身。为使论明清晰,有《经》及《经说》诸篇。为使天下人尽信而不攻战,必须寻究守御之法,故有《备城门》、《备高临》诸篇。这也就是《墨子》书诸篇的条理。
千手观音造次第法仪轨
千手观音造次第法仪轨,一卷,唐善无畏译,日本慈忍题记,快道题记,略云千手观音法仪轨。
金刚顶瑜伽青颈大悲王观自在念诵仪轨
一卷,唐金刚智译。说青颈观音之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