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陀洛迦山传
作者:盛熙明
佛教史志。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盛熙明撰。一卷。共分五部分:(1)自在功德品,引《观音三昧经》、《大悲经》、《楞严经》、《法华经》、《大悲心总持经》等,论述观世音菩萨的功德;(2)洞宇封城品,记述了普陀山的地理位置和名胜古迹;(3)应感祥瑞品,叙述了普陀山之为观音菩萨道场的由来;(4)兴建沿革品,记述普陀山历代寺院的情况;(5)附录,记述武林(西湖)西山天竺寺和蓟州雾灵山观音菩萨像的灵异。后载唐人作《观音大士赞》一篇和诗咏七首,系明慧瑄补编。本书元刻本不存,明天顺六年(1462)慧瑄重刻。民国初年商务印书馆按明刊本影印编入《宛委别藏》。亦见载于日本《大正藏》。
盛熙明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潜意识与生存
本书对荣格的生平及思想进行了梳理,将他一生研究的精华注入其中,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极富个人魅力并带有强烈宗教情怀的思想家。如果想了解荣格派的心理学,这本书是一部非常好的导读作品。在“自我与潜意识的关系”里,荣格对潜意识本身并没有太多的描述,直到面对个人的意象时,才了解到潜意识会产生变化。当对炼金术有了更深一层的接触之后,终于发现潜意识原来是一种过程,而且心灵的变化及其进展是决定于自我与潜意识的关系。
格致镜原
记载事物起源的一部类书。清陈元龙编。所谓“格致”,是取《礼记·大学》“格物致知”之义,就是穷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的意思。“镜原”是探索事物本源的意思。全书共100卷,分为:乾象、坤舆、身体、冠服、宫室、朝制、珍宝、燕赏器物、耕织器物、玩戏器物、居处器物、香奁器物等共30类;每类又分若干子目,如乾象类有天、日、月、星、风、雷、云、雨等十四目,各类共有八百八十六目。一般首先是总论,然后引古书,讲该字的字义和该物来源,下面列出有关材料。这部书注重考证饮食、布帛、文具、武备、日常器物以及花、木、鸟、兽、昆虫、水族等。这些记载事物的资料,大多录自原书,而且多据善本,所采经、史、杂记、野乘,都一一注明出处。内容丰富,体例完备,为研究古代文化史、科技史提供了重要资料。这部书在清代影响很大,据说当时几乎家家必备。
紫团丹经
古代内丹术书。宋紫团道人撰。一卷。作者力主通过内修,运炼精、气、神而成丹药,以益寿延年。全书分为《金丹秘诀》、《古仙秘方》、《偃月玄金篇序》、《神室炼养金丹》、《采红雪炼为阳丹》、《采取阴阳真丹》、《还丹证明诀》、《九还七返配类和合》、《红铅黑汞作丹头》、《偃月炉养丹火候》等十章。收入《道藏》第五八一册。
秦云撷英小谱
秦腔论著。清代严长明等著。成书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7篇。记述乾隆年间西安地区的秦腔活动。其中有14位艺人的传记,也有西安班社活动情况,更有艺人从艺经历和他们在艺术创造方面的不少宝贵经验。对花部的兴起及清中叶“花雅之争”中秦腔之所以能够战胜雅部昆曲,进而成为剧坛盟主,作了极为精辟的论述。涉及地方戏曲特别是秦腔艺术的许多重要理论问题,如秦腔四大声腔流派的形成与艺术特色,三十六班中剧团与艺人之间的流派争妍,秦腔历史,秦腔与昆曲的异同等。有叶德辉《双梅景音丛书》本。
观涛奇禅师语录
6卷,清 大奇说 兴舒等编。收住显孝等禅寺语录、拈古、颂古、法语、诗偈、赞、佛事。铭等。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六册。
比丘尼受戒录
律学著述。清弘赞述。一卷。先略述得戒缘由。后录得戒和尚、阿阇黎、二部(即僧部、尼部)僧名,并记自受戒年月日时,以识戒腊之尊卑。并附作法略仪,使初受具足戒之比丘尼,在熟读戒本时了解布萨、受衣、净施等诸作法之仪轨。见载于《嘉兴藏·又续藏》及日本《续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