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熙明

盛熙明
  • 姓名:盛熙明
  • 别名:
  • 性别:
  • 国籍: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盛熙明,生年不详,卒于至正二十三年(1363)以后。其先祖为曲鲜(即龟兹,今新疆库车县)人,后移居豫章(今江西南昌市)。史称其“清修谨饬,笃学多材。工翰墨,亦能通六国书”。以擅长书法而辟为奎章阁书史,预修《经世大典》。一生致力于书法艺术和书法理论的研究,至顺三年(1332)编著成《法书考》八卷。此书未完稿时,就曾上进朝廷,元文宗通览书稿,就下令珍藏禁中。文宗崩后,因奎章阁官员沙剌班于元统元年(1333)即至顺四年四月五日进呈元顺帝而名扬天下。因此,此书成书时间当在揭傒斯序中提到的至顺二年“稿未竟”的次年——至顺三年(1333)。《法书考》分书谱、字源、笔法、图识、形势、风神、工用等7类。主要研究汉字书法,并对梵文和蒙古新字(八思巴字)做了介绍。此书做精选古代书论时,条分缕析,编排整理也独具匠心,每卷的开始多为总论,出自盛熙明的手笔,这些书论反映了作者的书法观念。如卷三《笔法》:“夫书者,心之迹也。故有诸中而形诸外,得于心而应于手。然挥运之妙,必由神悟,而操执之要,尤为当务也。”卷五《形势》:“点画既工而后能结体,然布置有疏密,骨格有肥瘠,不可不察也。”卷六《风神》:“翰墨之妙,通于神眀。故必积学累功,心手相忘。当其挥运之际,自有成书于胸中,乃能精神融会,悉寓于书,或迟或速,动合规矩,变化无常而风神超逸。是非高明之资,孰克然耶。”此书旨在研究历代书法宗原,品评书法之精,而且运笔亦很精妙,实属难能可贵。书中有虞集、欧阳玄、揭傒斯等人撰写的序言,盛赞其研究成果。朱彝尊在《曝书亭集》卷四十三中,有《盛熙明法书考跋》,称“其文约,其旨该,不意九州之外,乃有此人云”。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卷五中评论说:“夫以西域人而工中国之书,已属难能,况又以其研究所及,著为成书,以诏当世,岂非空前盛业乎?”其他书论有《论天竺书》《论书》等行于世。今故宫博物院藏有他的行书作品《跋赵孟頫杂书三段卷》,行书四行,用笔挺劲,有晋人法,行距疏朗,气韵萧散古淡。

盛熙明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豆棚闲话

豆棚闲话

清代艾纳居士编的短篇小说集。所录说古谈今小说12则。由天空啸鹤作序,鸳湖紫髯狂客评,吴门百懒道人重订。198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张敏点校本。另有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本。作者的真实姓名及生平均不可考,只知他是个“胸藏万卷,口若悬河,下笔不休,拈义即透。凡诗集传奇,剞而脍炙天下者,亦无数矣”的饱学之士。本书是作者根据所见所闻创作的“销夏”之作(紫髯狂客,第12则总评“迩当盛夏,谋所以销之者,于是《豆棚闲话》不数日而成”),但是从小说内容看,并非“闲话”,全是有感而发。据作品所描写的社会景况看,作者可能目睹了清军入关后,为巩固政权对不屈服的汉人进行的残酷镇压。所以他“收燕芩鸡壅于药裹,化嘻笑怒骂为文章”,篇篇冷嘲热讽,虽“董帽薛戴,却好像生成”。足见作者胸中之郁闷。《范少伯水葬西施》中,作者将绝代姝丽西施,说成个村野庸妇。将那位足智多谋、与句践共患难的范蠡大夫,说成一个沽名钓誉,聚敛钱财的贪婪小人。本来功成身退,忠于爱情泛舟五湖的美丽传说,变成了杀人灭口、水葬西施的悲剧。《首阳山叔齐变节》更奇特。逊让居位,具有高风亮节的两兄弟,都演成“分道扬镳”叔齐弃兄下山,谋取功名。初读似有亵渎古人之感,然掩卷深思,世上那些假清高,真污浊的小人嘴脸跃然纸上。其他篇目有对宗教的揭露和鞭挞;有对官场的揶揄揭露,处处表现出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本书的结构尤令人称道。12则平话,各自成篇,而以在豆棚下谈天说地为牵系,串接成册,新颖别致,与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十日谈》异曲同工。

月屋漫稿

月屋漫稿

元诗别集。1卷。黄庚撰。《四库全书》曾据两淮盐政采进本编入别集类。卷首有元泰定四年(1327)自序。所收入诗篇是大致按体裁类编的,顺序是:古风、律诗、绝句。如果拿《月屋漫稿》与其他元人诗文集作比较,就会发现他与黄庚的另 一部诗集《月屋樵吟》、张观光的诗集《屏岩小稿》等书关系十分微妙。首先,它与《月屋樵吟》大同小异,《月屋樵吟》4卷是从近体到古体类编的,但如果把两书同类诗相比较,就会发现不但诗题基本一致,连在本类的顺序也是一样的,两书所收诗互有一些出入,总的看来,《月屋樵吟》比《月屋漫稿》存诗略多,但它们无疑是黄庚的同一诗集。其次,只要认真对照就会发现《月屋漫稿》与《屏岩小稿》内容完全一样,不但所收入的诗相同,编排顺序也并无二致。可以肯定,所谓张观光的《屏岩小稿》是1部伪书,全据《月屋漫稿》伪题而成。《四库全书总目》虽指出《月屋漫稿》中的《枕易》诗又见于《屏岩小稿》,但只认为是个别现象(诗篇目互见是古人诗集中较常见的),又误将《屏岩小稿》同时收入别集类。

杜诗详注

杜诗详注

唐诗别集。原书24卷,通行本25卷。杜甫撰;清人仇兆鳌注。又名《杜少陵集详注》。仇兆鳌字沧柱,晚号知几子,淅江鄞县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进士,官至吏部侍郎。自宋至清,注杜诗者号称千家,此书是作者在汇集各家的基础上,几经修改增补,前后用了20多年时间。作者在序中说:“臣于是集,矻矻穷年,先挈领提纲以疏其脉络,复广搜博征,以讨其典故,汰旧注之楦酿丛脞,辩新说之穿凿支离。夫亦据孔孟之论诗者以解杜,而非敢凭臆见为揣测也。”因此它的注释体例是,先于每首诗各分段解释文义,而后征引典故,注释非常详尽。书前有自序和新、旧《唐书》杜甫传,年谱,凡例。书后又附录逸诗、文,历代铭、序、记,诸家咏杜、论杜等,收集资料颇为丰富。此书堪称历代注杜诗的总结,为研究杜诗者提供了不少方便。其缺点则是注解失之烦琐冗沓,加之观点陈腐,因而有时解诗穿凿附会,迂腐无聊;所引典故,摭拾类书,未加检寻,不乏错舛。“然援据繁富,而无千家注杜伪撰故实之陋习,核其大局,可资考证者为多。”(《四库全书总目》)所以《四库全书》于众多清人注杜中只选此书收录。由于仇氏曾将此书进呈康熙皇帝,因此现存有恭楷缮写进呈本。刻本有康熙武林三余堂刻本和芸生堂刻本。1921年扫叶山房出翻印本。1930年商务印书馆出排印本,收入《国学基本丛书简编》和《万有文库》。1955年上海古籍刊行社据《万有文库》本纸型重印。1979年中华书局对原书作了重大整理校正,标点排印。书后附校勘记及篇目索引。

闲中今古录摘抄

闲中今古录摘抄

明黄溥撰《闲中今古录摘抄》是以杨呐的《元代农民战争史料》为蓝本的。生活在元末明初的杨呐亲历元亡明兴的朝代更替,目睹农民起义的反抗怒潮,其作品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

龙王兄弟经

龙王兄弟经

梵名Nandopa=nanda -na^ga-ra^ja-dhamana-su^t=ra 。全一卷。又作难龙王经、降龙王经。吴·支谦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本经凡八百余字,叙述目连尊者降伏难头、和难二恶龙,使归从佛教,受持五戒之事。

大乘智印经

大乘智印经

宋西夏沙门智吉祥等译,佛在迦兰陀林。入城乞食而还,眉间放光,劝诸大众安住如来所知境界。愍一切有情受差别相。乃入如来智印三昧,放光遍照,妙香庄严。释迦十方分身佛示同一身,各各入城乞食,至林中同入三昧。所有菩萨及他方佛,各遣菩萨与诸大众普集。诸声闻入定观察,不知如来所在。佛出三昧,震动世界。舍利弗请开导悟入?佛以离一切分别答之。舍利弗重问色身三昧?佛宣偈重答。因广劝修,大众获益得记。先独嘱文殊守护此经,次嘱弥勒。以七种发心,两番五种不退转法,答弥勒修习之问。五种覆障法,答弥勒不爱乐之问。又记王夫人,及修此法者,同生安乐国。又料简善根多少,以判信心差别,而勖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