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宗教学

作者:圣严
比较宗教学

《比较宗教学》堪称宗教圣典。圣严法师以其学通古今、演绎东西,倾力将欧亚古文明国度所衍生成熟的宗教派别,与原始宗教,依源流、内涵、经典分论;同时又作一统合论述巨细靡遗。分立:原始宗教、未开化民族的宗教、古代民族的宗教、印度的宗教、中国的宗教、少数人的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及佛教十章、四十五节、二百四十七篇,其工程之浩繁,难以尽数,是为人类文明史中之最重要的文化资产之一。

猜你喜欢的书

李中梓医案

李中梓医案

又名《里中医案》。医案。明李中梓撰。一卷。中梓有《内经知要》已著录。此系其门诊医案,初未刊行,后由李延昰收入《脉诀汇辨》刊行。不分门类,共收载临证医案五十余则,多为内科杂病之疑难证治脉案。叙案清晰,始末详明。李氏精通脉诊,以脉参证,辨治精细灵活。收载医案虽然不多,其学术思想从中亦有体现。有康熙五年(1666)李氏自刊 《脉诀汇辨》 本,康熙六十一年刻本。

保命歌括

保命歌括

方书。全名《万氏家传保命歌括》。35卷。明万全(密斋)著。撰年不详。此书有方有论。分为中风、中寒、伤寒、中暑、湿病、内伤病、瘟病、气病等34门。每门先论后方,其论阐释每证病因、脉证、治则,先以七言歌诀总括,续为释文。释文或引述前人学术,或抒发作者独到之见,言简意明,便于诵记。论后附方,多为古今名方,每方著主治、药物、用法等。卷末“摄生辑略”,辑录摄生、却病、延年方论。又“医案略”,录医案22则。收入《万密斋医学全书》。1986年由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点校本。

她怅望着祖国的天野

她怅望着祖国的天野

张资平著。发表于1921年《创造季刊》创刊号。写一个旅日华侨与日妇所生的混血儿秋儿的悲惨遭遇。秋儿的母亲在丈夫死后带着女儿嫁给村中的一个老牧师。因不堪后父虐待,秋儿离家出走,在东京郊外某工厂当女工时被理事奸污,后沦为妓女。不久,又受留日学生H的欺骗,同居一月即遭抛弃。那时她已被警署注意,不能再继续卖淫,只得在寂寞的渔村里时刻怅惘地思慕着她出生的祖国。秋儿心地纯正、善良,对恋人一片痴心。作者通过她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弱者的同情和爱国的情思。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义苑疏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义苑疏

亦称《一乘教义分齐章义苑疏》、《华严五教章义苑疏》、《五教章义苑疏》、《华严义苑疏》、《义苑疏》等。佛典注疏。宋道亭述。十卷。为唐法藏《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的第一部注疏书。书前有杨杰的《序》,后有《义苑后序》,作于北宋元祐五年(1090)。先分段引原文,后以“释曰”为题注解。侧重从“心”与“境”的关系上立论,解释《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所阐述的“海印三昧”。认为“良由此心具足实德,不动一处,能显万境”。作为认识主体的“心”与所显示的客观对象“万境”没有区别,所以“境智不分,譬如大海,虽入众流,同一盐味,虽能现影,亦不变异”,由此总论华严教理。此书对后出的《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的各种注疏书影响较大。师会批评此书大多依据澄观、宗密之说,没有依据智俨、法藏主要著作的释文。此书于南宋嘉定二年(1209),由净源募刻。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究竟一乘宝性论

究竟一乘宝性论

梵名Ratnagotra -vibha^go Maha^ya^nottaratantra-s/a^stra (分别宝性之大乘最胜要义论)。凡四卷。后魏勒那摩提译。又称宝性分别一乘增上论。略称宝性论。本书论述如来藏自性清净之教义。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共分十一品。一九五○年,乔思敦(H.Johnston)与却吐里(T. Chowdhury)共同出版此论之梵语原典。汉译传统上认为作者为坚慧(梵Sa^ramati ),藏文系统则以本论为弥勒(梵Maitreya )所作。又经录中有说本论为菩提流支所译者,或说有二译,菩提流支译本为阙本。自本论所引用之丰富经典中,可知初期之如来藏思想,故为了解印度如来藏说发展之宝贵资料。其成立年代、与佛性论之前后关系及作者等,迄今尚无定论。

钵兰那赊嚩哩大陀罗尼经

钵兰那赊嚩哩大陀罗尼经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除恶魔鬼神,及消除灾害疾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