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经

作者:钵颠阇利
瑜伽经

印度古代瑜伽派哲学的最早经典。作者钵颠阇利(约公元前二世纪)。现存《瑜伽经》由于其中包含着后来加入的成分,约在公元300至500年间定型。该《经》分为四品,由194个简短的经句组成。第一品主要论述了“心作用”和三昧的分类等问题,认为“瑜伽是对心作用的抑制”;第二品说明了造成痛苦的原因和进入三昧的基本方法,具体论述了“八支行法”的前五支(禁制、劝制、坐法、调息、制感);第三品论述了“八支行法”中的后三支(执持、静虑、等执)及神通力等问题;第四品据许多学者考证不是钵颠阇利所作,其主要内容是对神通力的五种来源(生得、药草、咒文、苦行、三昧)和解脱状态等的论述。此《经》出现后,印度自远古流传下来的瑜伽修持方法得到归纳和总结。印度后世有不少对它的注与复注,其中最重要的是毗耶舍的注释。

钵颠阇利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惜抱轩诗文集

惜抱轩诗文集

诗文别集。清姚鼐撰。二十六卷。文集16卷,诗集10卷,诗后集1卷,诗外集1卷。鼐字姬传、梦谷,号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历任山东、湖南乡试主考官、会试同考官。参与纂修《四库全书》。辞官后主持江南紫阳、钟山等书院。与方苞等为“桐城派”代表。有《古文辞类纂》、《惜抱轩文集》、《诗集》等。此集约十八万字,自定,皆为五十九岁之后所作。文集十六卷:论一卷,考一卷,序二卷,题跋一卷,书一卷,序二卷,策问一卷,传一卷,碑、志三卷,记、赋、祭文各一卷。收文凡三百二十一篇。所作多为书序、碑传之类文字。《赠钱献之序》、《仪郑堂记》可谓论学之代表作。治经,主于融会众说,不为墨守之学。为文从容雅澹。推尊程朱,间杂考据。主张文笔简洁平淡,文章须兼具义理、考据、词章,以神理、气味、格律、声色为作文大要。其说偏重义法,只期阐明立意之所在。山水小品颇清逸,《登泰山记》诸文尤为后人称道。于清代经学、文学影响颇大。有《四库全书》本,同治间省心阁刻本,又光绪、民国间《四部备要》本,《四部丛刊》本等。

墙东类稿

墙东类稿

元代诗文别集。20卷。陆文圭撰。原书久已亡佚不存,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自《永乐大典》中辑出陆文圭文300余篇,诗词600余首,重编为《墙东类稿》20卷。本集名为《墙东类稿》,显然是借用东汉王君公避世墙东之典,表示在乱世中隐于市井之意。卷首无序。卷1为经解、诏诰、表、笺,卷2为启,卷3为策问、策,卷4为策,卷5—6为序,卷7—8为记,卷9为传、碑、题跋,卷10为跋、铭、赞、文,卷11为说、赋,卷12—13为墓志铭,卷14为行状、家传、祭文,卷15为四言诗、五言古诗,卷16为七言古诗,卷17为五言律诗、五言长律,卷18为七言律诗,卷19为五、七言绝句,卷20为七言绝句、词。陆文圭的文名较著,但他的诗文都比较平淡,往往失于浅近,缺乏文彩。主要版本除《四库全书》本之外,尚有《常州先哲遗书》本。《常州先哲遗书》本《墙东类稿》在正文20卷之外,还有《补遗》1卷,是本集比较常见的版本。

龙虎还丹诀

龙虎还丹诀

《龙虎还丹诀》是唐代炼丹术的重要著作。唐代金陵子撰。金陵子的真实姓名不详。据陈国符考证,成书于武后垂拱二年(687)至玄宗开元末年间。《崇文总目》最早著录,《通志·艺文略》云4卷。明代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分上下二卷。较详尽地记述了唐代炼丹术的情况。作者除了对丹砂的来源、产地和品位等作了细致研究外,还记述了自丹砂中抽取汞的方法和“点丹阳法”(制砷白铜法)、“炼红银法”(提炼纯铜法)。反映了古代炼丹家对物质守恒原理、分解化合原理等问题的认识。

己亥杂诗

己亥杂诗

诗集。清龚自珍(1792—1841)撰。一卷。自珍有《定庵全集》已著录。是编收龚氏诗作七绝三百一十五首。道光十九年(1839),于支为己亥,作者此年自京师(今北京)辞官南归杭州,诗中杂记行程,兼述旧事,并有简单自注,作者已是跪年,其大半生经历、思想、著述、交游,皆可见诸于诗。深刻地反映作者不满当时的腐朽政治,清王朝统治者的昏庸堕落;而且也看到了人民的疾苦,表示出深切的同情和内疚;充滥着渴望变革现实的进步思想和要求抗击侵略、严禁鸦片的爱国精神。多有警句,脍炙人口,大多气势纵横,笔力遒劲。如“九州生气恃风雷”,“只筹一缆十夫多”,“不论盐铁不筹河”等诗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有当年作者自刻本。后收入《龚自珍全集》第十辑,一九五九年中华书局出版。

十诵比丘波罗提木叉戒本

十诵比丘波罗提木叉戒本

全一卷。姚秦鸠摩罗什译。又作十诵比丘波罗提木叉戒、十诵波罗提木叉戒本、十诵比丘戒本。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三册。为萨婆多部所传之比丘戒本。内容系随布萨说戒之仪例,列有四波罗夷法、十三僧伽婆尸沙法、二不定法、三十尼萨耆波夜提法、九十波夜提法、四波罗提提舍尼法、百十三众学法与七灭诤法,共二百六十三戒,卷末并载有过去七佛之略戒、流通偈。与广律之十诵律相比,其数目及顺序稍异。敦煌出土之藏卷中,有此戒本之古写本一卷,系西凉建初元年(405)所书写者,今藏于大英博物馆。法国学者伯希和(Paul, Pelliot)另于库车发现此戒本之梵文本,其后遂有梵本与罗什译本之比较翻译校订本之出版。

树提伽经

树提伽经

全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叙说佛世时长者树提伽往昔之因缘及布施之功德。又跋陀罗另译有别本,亦称树提伽经,一卷,亦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