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亲闻记

作者:倓虚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亲闻记

湛山倓虚大师述,将释此经。必用五重玄义。依玄义能入妙理故。所谓五重玄义者。名体宗用教也。此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以法喻为名。无法为体。无住为宗。离相为用。熟酥味为教相。以名诠所宗之体。能趣体者为宗。宗之功能为用。判名体宗用之高深者。为教相。故释一切经论。五重玄义之需要。不可少也。且如般若之体。云何无法。诸法之元。以动为基。动必有声。

猜你喜欢的书

戏剧评论

戏剧评论

分为《中国戏剧评论》《外国戏剧评论》两篇,和收入了李健吾从事创作以来,对戏剧的一些研究性文章(未公开发表的有十几篇),这些文章都是选取1949年以前发表创作的。在编辑过程,作品按时间排序,尽量保持了作品原貌。这样既有利于系统研究李健吾先生的创作,也有利于研究现代汉语的发展流变。

九要论

九要论

《九要论》又名《岳武穆九要论》,是一篇武学经典,其包含九篇,有数理结构,内容包括一贯,二气,三节,四梢,五行,六合,七进,八身,九步。从其武学思想和所用术语来看,无疑是来自心意六合拳的理论体系,从与《九要论》合抄在一起的《心意要诀》和《交手法》这两部分来看,更是与心意六合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内容基本上都是出自《心意六合拳谱》,字句皆相同。那么,《九要论》与《心意六合拳谱》孰早孰晚,谁是谁的发展演变呢?心意拳谱的《六合十大要》已经系统整理了心意拳的内容,其十则为:一曰三节,二曰四梢,三曰五行,四曰身法,五曰步法,六曰手法、足法,七曰上法、进法,八曰顾法、开法、截法、追法,九曰三性调养法,十曰内劲法。《六合十大要》的体系不仅有理论的,也有技术的,每一篇都能够指导修习,互相之间没有联系,是各自独立的,这与《九要论》有本质的差别。

傲霜花

傲霜花

现代长篇小说。张恨水著。1947年上海百新书店初版。内收《自序》1篇。小说初载时原名《第二条路》,1941年初载于重庆、成都两地的《新民报晚刊》。作者在《自序》中说,这是一部叙述人生的书,将自己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所见所闻有关教育界的困苦情形,“摄取了一部分现象,来构成这部小说”,“替教育界人呼吁”。小说共48章。女主人公华傲霜是个老处女,职业是教师,受过高等教育,但情性孤傲。她热心于妇女运动,办妇女补习学校,曾说:“其实我并没有崇高的理想,只是从小在学校里念书,就养成了这么一个习惯,不甘寂寞,不肯承认男子对外,女子对内这个原则。不过我的交际手腕和我的理想,不能融合,往往在这二点上失败。”她抱独身主义,独处30多年后,才深觉没有男人不易生活,最后和留学生出身的老商人夏山青结合。华傲霜生活道路和人生看法的这个大转变,还由于教育界生活困苦的原因所造成。她教书无法糊口时,不得不弃教从商,与人合办合作社。她一向看不起经商,视商人为市侩。可是一旦生活不下去,自己也不得不经商时,才扭转了旧时的观念,改变了生活态度,最后同经商者结为伉俪。作者写来不无幽默感,但仍“不失正义感”(《自序》)。

炙毂子诗格

炙毂子诗格

唐代诗论著作。1卷。王叡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于集部文史类。王叡为晚唐人。在晚唐、五代的各种“诗格”中,本书所出较早,且较少芜杂琐碎之病。书中内容,先“论章句所起”,举例诗以证三、四、五、六、七、八、九言诗的肇端;次标诗的体式,共列三韵、连珠、侧声、六言、三五七言、一篇血脉条贯、玄律、背律、计调、双关、模写景象含蓄、两句一意、句病、句内叠韵等14体,每体均引诗为例,并附有简短解释。本书以初学写诗者为对象,理论价值不高。有《格致丛书》等本。

明世宗实录

明世宗实录

五百六十六卷。起正德十六年四月,讫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始修于隆庆元年(1567)四月,徐阶任总裁。神宗即位,改命张居正等续修。万历五年(1577年)八月修成。

十地义记

十地义记

十地义记,卷一,首缺,宝藏题记,编号二七五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