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论记
作者:遁伦章节列表
升序↑- 瑜伽论记卷第一(之上)(论本第一卷)
- 瑜伽论记卷第二(之上)(论本第四至第六卷)
- 瑜伽论记卷第三(之上)(论本第九至第十)
- 瑜伽论记卷第四(之上)(论本第十一至第十二卷)
- 瑜伽论记卷第五(之上)(论本第十三至第十五)
- 瑜伽论记卷第六(之上)(论本第二十至二十四)
- 瑜伽论记卷第七(之上)(论本第二十七至第二十八)
- 瑜伽论记卷第八(之上)(论本第三十三至三十五)
- 瑜伽论记卷第九(之上)(论本第三十六至第三十七)
- 瑜伽论记卷第十(之上)(论本第三十八至四十)
- 瑜伽论记卷第十一(之上)(论本第四十四至四十五)
- 瑜伽论记卷第十二(之上)(论本第四十八)
- 瑜伽论记卷第十三(之上)(论本第五十一至五十二)
- 瑜伽论记卷第十四(之上)(论本第五十三至五十四)
- 瑜伽论记卷第十五(之上)(论本第五十五)
- 瑜伽论记卷第十六(之上)(论本第五十七)
- 瑜伽论记卷第十七(之上)(论本第五十九至第六十二)
- 瑜伽论记卷第十八(之上)(论本第六十四至六十六)
- 瑜伽论记卷第十九(之上)(论本第七十至七十二)
- 瑜伽论记卷第二十(之上)(论本第七十四至七十五)
- 瑜伽论记卷第二十一(之上)(论本第七十八至七十九)
- 瑜伽论记卷第二十二(之上)(论本第八十二至八十五)
- 瑜伽论记卷第二十三(之上)(论本八十八至第九十)
- 瑜伽论记卷第二十四(之上)(论本第九十四至九十六)
遁伦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背影
散文集。朱自清著。1928年10开明书店出版。书前有作者的《序》。这是朱自清最著名的散文集,作者生前曾多次重版。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朱自清文集》中,《背影》一书收在第1册里。198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朱自清全集》第1卷中,也收入了该书。《背影》的《序》,作者曾以《论现代中国的小品文》为题,发表在《文学周报》第345期上,它是当时评论散文创作的重要论文。作者总结了新文学发生以来散文创作的成绩,以及发达的原因; 并结合自己的写作实践,归纳了创作散文的特点。《背影》中的文章,作于1925年至1928年间,这正是朱自清散文创作的巅峰时期,之后便转入“国学是我的职业”时期,作者主要精力,放在学术研究上,散文就写得少了。《背影》中的作品,多为作者的精品,是他散文的代表作,其中作为书名的那篇《背影》,更是现代散文的佳构。
龟巢稿
元代诗文别集。谢应芳撰。《四库全书》曾据编修汪如藻家藏本编入别集类。《龟巢稿》版本较多,而且卷数也不一致,有17卷、15卷、20卷、10卷等版本,另有选本《龟巢摘稿》3卷。以17卷本较常见,《四库全书》底本也是17卷本。17卷本卷首有张绅序。卷1为赋,卷2—5为诗(未类编),卷6为记,卷7为启,卷8为启、札、状、笺、表,卷9为序,卷10为疏,卷11为书,卷12为词,卷13为行状、志、铭、赞、箴,卷14为题跋、传、说、论、辨、文、杂著,卷15为祭文、哀辞,卷16—17又为诗。《四库全书总目》认为本集“编次颇为无绪,疑后人传写乱其旧第。抑或本为前集十二卷,后集五卷,一则先诗而后文,一则先文而后诗,传写误并为一集,故参错如是也。”但20卷本编次则较为合理。20卷本卷首为明洪武十二年(1379)余诠序,卢熊序。卷1为赋,卷2—10为诗,卷11为词,卷12为书,卷13为疏,卷14为序,卷15为记,卷16—17为启,卷18为题跋、说、杂著,卷19为行状、铭、赞、箴,卷20为祭文。近人傅增湘认为,20卷本可能是清初人重编之本。谢应芳的诗洁雅可诵,他的文章则多为应酬之作,缺乏特色。
小栖霞说稗
曲论。清平步青撰。一卷。步青一名庸,字景孙,号栋山,又号侣霞,别署三壶佚史,浙江山阴人。同治进士,授江西督粮道,曾署布政使、按察使。后引疾归隐。著有《群书斠识》等数十种。晚年自订所著书为《香雪崦丛书》。《说稗》考证戏曲故事来源三十七种,约二万四千字。所作文章基本上属于索隐派的研究方法,多有附会。有光绪间山阴乎氏刻《香雪崦丛书》本,一九五九年中国戏剧出版社《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九)》本。
白发赋
辞赋名篇。西晋左思作。《艺文类聚》见载。赋文以白发与主人对答的形式构成全篇。先是主人因早生白发影响功名而“将拔将镊”,白发辩解说,“值君年暮”,生来白发,拔之何罪?且桔柚“贵其素华”,愿君手下留情。主人不听,教训白发:自古年少早仕官,而己发白年衰身低微。
龟山先生语录
理学著作。北宋杨时著。4卷,后录2卷。系作者学生陈渊、罗从彦、胡大原等据其师在荆州、余杭等地的讲学内容整理记录而成。前4卷全录作者言论,后2卷为他人论赞。是书论学宗二程,主张通过正心诚意的内心修养来达到治国平天下之目的,即所谓“合内外之道”。认为对“至道”和“天理”的认识,非笔舌所能尽,唯有收视反听,使内心在从容静默的状态中进行仔细的体验方能得到。又认为人的本性因顺应天理,所以至善。对王安石新学,则力持排抵态度。有南宋吴坚刊本,《四部丛刊续编》据此影印。明清诸家所刊《龟山集》皆有《语录》4卷,唯无后录。
法华经指掌疏事义
法华经指掌疏事义,一卷,清通理述,宝德刊行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