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峰体宗宁禅师语录

作者:开福道宁
云峰体宗宁禅师语录

《云峰体宗宁禅师语录》由明末临济宗僧道宁(号体宗)著述。道宁俗姓汪,歙溪人,其禅学历程丰富,先于崇果寺执浴时因诵《金刚经》而有所悟,后祝发蒋山,依雪窦老良禅师,又遍历丛林参访名宿,最终于白莲闻五祖小参时顿彻法源 。该语录成书过程波折,道宁不喜记录刊行,在其寂灭后十余年,经华岩法弟德玉、青城法侄彻生等人努力才得以刊印流传。书中内容为道宁禅师住持泸州方山云峰禅寺等期间的上堂法语、问答机缘等,展现了他对禅法的深刻见解与独特教学方式,是研究明末临济宗禅学思想、禅法传承以及当时佛教在西南地区发展状况的重要资料,对了解禅宗思想演变和地域传播具有较高价值 。

开福道宁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乐府杂录

乐府杂录

又名《琵琶录》。笔记。一卷。唐段安节撰。安节临淄邹平(今山东淄博)人。生卒及字号不详。段成式子,温庭筠之婿。乾宁中为国子司业,仕至吏部郎中,沂王傅。通晓音律,能自度曲(《新唐书·段成式传)》。为补崔令钦《教坊记》之不足,而作是书。约成于唐末。录有乐部九则,歌舞、俳优三则,乐器十三则,乐曲十一则,傀儡戏一则。举凡唐代乐部管理制度、宫廷与民间乐曲、舞蹈、乐器之源流及艺伎小传均有记载。末附《别乐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今图已亡,但对唐代燕乐研究,弥足珍贵。有《有山阁丛书》钱熙祚校本,《说郛》本,《古今说海》本等。今被收入一九五九年中国戏剧出版社《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

钱塘遗事

钱塘遗事

笔记。元刘一清撰。十卷。大抵杂采旁证宋人说部之书而成。此书记南宋一代之事,涉及宋末军国大政的诸多内容。成书年代不详。刘一清,浙江临安(今杭州)人。生平事迹不详。该书虽以钱塘为名,而实记南宋一代之事,是一部叙述南宋政治、军事、田赋、文教,乃至贤奸进退等逸事的著述。高、孝、光、宁四朝所载颇略,理、度以后叙录最详。大抵杂采宋人说部而成,与《鹤林玉露》、《齐东野语》、《古杭杂记》等书互有出入,时有详略异同。但亦往往录其原文。元人之语,尽杂采旧文,合为一帙,故内外之词不能画一。其所采录原书,今多不存。清乾隆间刻本收入《说郛》中。

孟子

孟子

文集。战国孟轲及其弟子撰。十四卷。轲字子舆,战国邹邑(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后人子思门人。历游诸国,曾任齐宣王客卿。晚年退居讲学,与弟子著书。《孟子》所录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思想学说、个性修养。基本思想是继孔子,排杨、墨,主张力行仁政,恢复井田,省刑薄赋,停止攻战。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严君子小人之分、劳心劳力之别。从人性善出发,重视主观精神作用。多以对话形式论辩明理,由《论语》的语录体发展为长篇巨制。气势磅礴,感情奔放。常以排比句法增强逻辑推理色彩,雄辩有力。惯用比喻,形象鲜明。善设机关,引人人彀,步步紧逼,波澜壮阔。赵注释句,保存汉人旧说。疏解释赵注。朱熹以为疏为邵武士人作,《四库全书总目》亦疑非出孙爽之手,有《十三经注疏》本。南宋朱熹《孟子集注》、清焦循《孟子正义》均可参考。

序听迷诗所经

序听迷诗所经

景教早期译经。敦煌原本初归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梵文教授高楠顺次郎藏,羽田亨最早研究此经,并著录刊布,见《内藤博士还历祝贺支那学论丛》(1926)。1931年,此经由日本东方文化学院京都研究所影印出版。现卷存一百七十行,首行题“序听迷诗所经一卷”,卷末完好,羽田氏疑有后续而被切割他鬻。全卷计二千八百余字,概述基督教义,多借佛家术语。行文艰涩,错字甚多。学者多疑其为唐贞观九年(635)到达长安的景教传教师阿罗本等所译。

观总相论颂

观总相论颂

观总相论颂(十一偈)陈那菩萨造 唐大荐福寺沙门释义净译

孛经抄

孛经抄

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译,佛住祇园,有孙陀利女之谤,至第八日,卑先匿王察知其情,佛乃为说往昔行菩萨道时,其名曰孛,身为国师,受四臣及夫人谤,久后方明,今复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