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卷第一百之十四

五台山清凉国师澄观疏钞 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论 闽鼓山私淑比丘道霈纂要ark中华典藏网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七)ark中华典藏网

○第二咨问。ark中华典藏网

尔时善财童子。合掌恭敬。重白弥勒菩萨摩诃萨言。大圣。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ark中华典藏网

而我未知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云何修菩萨道。ark中华典藏网

大圣。一切如来授尊者记。一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一生当得无上菩提。则已超越一切菩萨所住处。则已出过一切菩萨离生位。则已圆满一切波罗蜜。则已深入一切诸忍门。则已具足一切菩萨地。则已游戏一切解脱门。则已成就一切三昧法。则已通达一切菩萨行。则已证得一切陀罗尼辩才。则已於一切菩萨自在中而得自在。则已积集一切菩萨助道法。则已游戏智慧方便。则已出生大神通智。则已成就一切学处。则已圆满一切妙行。则已满足一切大愿。则已领受一切佛所记。则已了知一切诸乘门。则已堪受一切如来所护念。则已能摄一切佛菩提。则已能持一切佛法藏。则已能持一切诸佛菩萨秘密藏。则已能於一切菩萨众中为上首。则已能为破烦恼魔军大勇将。则已能作出生死旷野大导师。则已能作治诸惑重病大医王。则已能於一切众生中为最胜。则已能於一切世主中得自在。则已能於一切圣人中最第一。则已能於一切声闻独觉中最增上。则已能於生死海中为船师。则已能布调伏一切众生网。则已能观一切众生根。则已能摄一切众生界。则已能守护一切菩萨众。则已能谈议一切菩萨事。则已能往诣一切如来所。则已能住止一切如来会。则已能现身一切众生前。则已能於一切世法无所染。则已能超越一切魔境界。则已能安住一切佛境界。则已能到一切菩萨无碍境。则已能精勤供养一切佛。则已与一切诸佛法同体性。已系妙法缯。已受佛灌顶。已住一切智。已能普生一切佛法。已能速践一切智位。ark中华典藏网

大圣。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云何修菩萨道。随所修学。疾得具足一切佛法。悉能度脱所念众生。普能成满所发大愿。普能究竟所起诸行。普能安慰一切天人。不负自身。不断三宝。不虚一切佛菩萨种。能持一切诸佛法眼。如是等事。愿皆为说。ark中华典藏网

【疏】於中二。先自陈发心。後而我未知下。正问法要。於中三。初标所问。次大圣一切如来下。叹慈氏有能答之德。即以此德亦为问端。初总。後别。别有五十句。皆因圆果满德。三大圣菩萨下。结问请说。兼显问意。(已上第二见敬咨问竟。)ark中华典藏网

○第三称叹授法。於中二。先称叹。後授法。前中二。先为大众赞叹善财。即是叹人。後为善财赞菩提心。即是赞法。前中亦二。先指人示众。ark中华典藏网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观察一切道场众会。指示善财而作是言。诸仁者。汝等见此长者子。今於我所。问菩萨行诸功德不。ark中华典藏网

○後正赞其德。於中四。一明求友精勤。二明所乘广大。三明具德无缺。四明速证超权。今初。ark中华典藏网

诸仁者。此长者子。勇猛精进。志乐无杂。深心坚固。恒不退转。具胜希望。如救头然。无有厌足。乐善知识亲近供养。处处寻求承事请法。ark中华典藏网

诸仁者。此长者子。曩於福城受文殊教。展转南行求善知识。经由一百一十善知识已。然後而来至於我所。未曾暂起一念疲懈。ark中华典藏网

【疏】於中二。先总显精勤。後诸仁者下。别示精勤之相。谓一时之勤。犹未可叹。自始暨末。一念无懈。故为可称。言一百一十善知识者。古有多释。一云。理应具有。但文脱漏。ark中华典藏网

贤首云。前後诸友。总五十四位。分出德生有德为二。则五十五人。各有自分。胜进。故有一百一十。若依此解。则违此已言。既云经百一十已。方至弥勒。弥勒等三。非百一十之数明矣。ark中华典藏网

有云减数十耳。实唯一百八人。谓此前除徧友。但五十一人。各具主伴。成百二人。徧友指示众艺。虽非主友。而示伴友。为一百三。更加无厌足王处空天。瞿波处无忧德神。摩耶处莲华法德身众神。及妙华光明神。守护法堂善眼罗叉。合前总有百八。以空天等相问答故。得在友数。非前主友称名指示。故非主友。但名伴友。若尔。则违下余城之言。下自释云。前至童子童女已。经一百一十。今更後文殊所。故云余也。谓若此为百八。加於慈氏。尚始百九。并後文殊。方正一十。何有余耶。ark中华典藏网

若会通者。三释皆得一种。取前。更加不动处觉悟菩萨。如来使天。足成一百一十。则余义亦成。以彼二圣。亦教善财。故得为伴友。其余已之言。但是译者之意。故晋经无有已字。则通取前後。於义无妨。ark中华典藏网

然下复云。百一十城。又云。过百一十由旬。皆言百一十者。有所表故。谓除佛位。取其证入十地等觉为百一十。一中具十故。亦显位位十十相融。设有三贤。亦唯具十。若合等觉属十地胜进。则开十信为一。故进退行布。及与圆融。皆顺百一十言。何必克定前後。(【钞】若会通下。疏为会释。总会三释。从後倒会。然下复云下。二会藏和尚意。取一百一十表法为妙。设有三贤者。十地一一摄三位故。一位尚得总摄於十。况三贤望地。类例相似。摄之善成。故十地中。各修一度。十行之位亦各一度。十住之位。初是发心。後是灌顶。十地之位。初证发心。後亦灌顶而受位故。依开等觉。合信属住。若合等觉。即开十信。开信是退。开等觉是进。要令十一。成百一十。其第一师义。设经来未尽者。亦百一十。)ark中华典藏网

○第二明所乘广大。ark中华典藏网

诸仁者。此长者子甚为难有。趣向大乘。乘於大慧。发大勇猛。擐大悲甲。以大慈心救护众生。起大精进波罗蜜行。作大商主。护诸众生。为大法船。度诸有海。住於大道。集大法宝。修诸广大助道之法。ark中华典藏网

如是之人。难可得闻。难可得见。难得亲近。同居共行。ark中华典藏网

何以故。此长者子发心救护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解脱诸苦。超诸恶趣。离诸险难。破无明闇。出生死野。息诸趣轮。度魔境界。不着世法。出欲淤泥。断贪鞅。解见缚。坏想宅。绝迷道。摧慢幢。拔惑箭。撤睡盖。裂爱网。灭无明。度有流。离谄幻。净心垢。断痴惑。出生死。ark中华典藏网

诸仁者。此长者子。为被四流漂汩者造大法船。为被见泥没溺者立大法桥。为被痴闇昏迷者然大智灯。为行生死旷野者开示圣道。为婴烦恼重病者调和法药。为遭生老死苦者。饮以甘露令其安隐。为入贪恚痴火者。沃以定水使得清凉。多忧恼者慰喻使安。系有狱者晓诲令出。入见网者开以智剑。住界城者示诸脱门。在险难者导安隐处。惧结贼者与无畏法。堕恶趣者授慈悲手。拘害蕴者示涅盘城。界蛇所缠解以圣道。着於六处空聚落者。以智慧光引之令出。住邪济者令入正济。近恶友者示其善友。乐凡法者诲以圣法。着生死者。令其趣入一切智城。ark中华典藏网

诸仁者。此长者子恒以此行救护众生。发菩提心未尝休息。求大乘道曾无懈倦。饮诸法水不生厌足。恒勤积集助道之行。常乐清净一切法门。修菩萨行。不舍精进。成满诸愿。善行方便。见善知识情无厌足。事善知识身无疲懈。闻善知识所有教诲。常乐顺行未曾违逆。ark中华典藏网

【疏】於中三。初总叹希奇。二如是之人下。别明难遇。於中二。先标举。後何以下。徵释。释意云。悲济深广故。即开前总中救护众生。於中二。先明总护一切。後为被四流下。约类别明。汩者。流急之貌。言界城者。即十八界。一一根境识中。别别解脱故。言界蛇者。即地等四界。六处空聚。痴闇无人。不以智光引之。必为尘贼所劫。三诸仁者此长者子恒以下。总结所作。ark中华典藏网

○第三明具德无缺。ark中华典藏网

诸仁者。若有众生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为希有。若发心已。又能如是精进方便集诸佛法。倍为希有。又能如是求菩萨道。又能如是净菩萨行。又能如是事善知识。又能如是如救头然。又能如是顺知识教。又能如是坚固修行。又能如是集菩提分。又能如是不求一切名闻利养。又能如是不舍菩萨纯一之心。又能如是不乐家宅。不着欲乐。不恋父母亲戚知识。但乐追求菩萨伴侣。又能如是不顾身命。唯愿勤修一切智道。应知展转。倍更难得。ark中华典藏网

【疏】有十三句。有一在己。已为希有。况有二三。乃至全具。故云展转难有。又复後後。难於前前。故云展转。ark中华典藏网

○第四明速证超权。ark中华典藏网

诸仁者。余诸菩萨。经於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劫。乃能满足菩萨愿行。乃能亲近诸佛菩提。此长者子於一生内。则能净佛刹。则能化众生。则能以智慧深入法界。则能成就诸波罗蜜。则能增广一切诸行。则能圆满一切大愿。则能超出一切魔业。则能承事一切善友。则能清净诸菩萨道。则能具足普贤诸行。ark中华典藏网

【疏】速证超权。以依实教修行故。谓即凡身一生。亦解行生。故千年之鸟。不及朝生之凤。普贤生位。互融摄故。依实修者。悉皆能尔。胡不勉旃。(【钞】谓即凡身一生者。约圆融说。亦是解行一生。约行布说。故千年之鸟下。成第一凡身一生之义。依实修者下。通伏难。恐有问言。约法圆融。是则可尔。岂得实有凡身。一生而得成办。故为此通。非独善财。行者即得。余如发心功德品。)文有十句。初二总明具诸位行。三入十住。四五入十行。六入回向。又上四句。亦皆十地行。又上四义。义含通别。下四句。通诸地位。(先为大众叹善财竟。)ark中华典藏网

○第二为善财叹菩提心。文分二别。初结前生後。後告善财下。正叹。於中四。初标叹发心。二汝获善利下。叹其发心之器成益。三何以下。广举菩提心德释成。四善男子菩提心者成就如是下。结释所属。ark中华典藏网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如是称叹善财童子种种功德。令无量百千众生发菩提心已。ark中华典藏网

告善财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为饶益一切世间。汝为救护一切众生。汝为勤求一切佛法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汝获善利。汝善得人身。汝善住寿命。汝善值如来出现。汝善见文殊师利大善知识。汝身是善器。为诸善根之所润泽。汝为白法之所资持。所有解欲悉已清净。已为诸佛共所护念。已为善友共所摄受。ark中华典藏网

【疏】前二可知。ark中华典藏网

○三广举菩提心中。先徵意云。所以叹善哉获善利者何耶。释意云。菩提心具德故。文有二百二十一句。皆通三种发心。顿具诸位功德。且分为二。初一百一十八句。明菩提心徧该诸地。後得无畏药下一百三句。明菩提心顿具诸位功德。又前多明信成就。及解行发心。後段多明证位发心。故文多云得。又前段明菩提心殊胜功德。高齐佛果。後段喻菩提心自在功德。广多无量。今初段中分二。先别明。後总结。前中文通横竖。横则一一发心。皆具诸句之德。竖则别配诸位发心。以从菩萨种性。至於究竟。不出三种发心。故光统配十二住。今初别明。ark中华典藏网

何以故。善男子。菩提心者。犹如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菩提心者.犹如良田。能长众生白净法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大地。能持一切诸世间故。ark中华典藏网

【疏】初三句。即种性住。故云如种。如田地。皆是种生之义。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净水。能洗一切烦恼垢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大风。普於世间无所碍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盛火。能烧一切诸见薪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净日。普照一切诸世间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盛月。诸白净法悉圆满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明灯。能放种种法光明故。ark中华典藏网

【疏】二如净水下六句。明胜解行住中之益。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净目。普见一切安危处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大道。普令得入大智城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正济。令其得离诸邪法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大车。普能运载诸菩萨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门户。开示一切菩萨行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宫殿。安住修习三昧法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园苑。於中游戏受法乐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舍宅。安隐一切诸众生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则为所归。利益一切诸世间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则为所依。诸菩萨行所依处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慈父。训导一切诸菩萨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慈母。生长一切诸菩萨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乳母。养育一切诸菩萨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善友。成益一切诸菩萨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君主。胜出一切二乘人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帝王。一切愿中得自在故。ark中华典藏网

【疏】三净目下十六句。极喜增上住。皆初地中义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大海。一切功德悉入中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如须弥山。於诸众生心平等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如铁围山。摄持一切诸世间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雪山。长养一切智慧药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香山。出生一切功德香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虚空。诸妙功德广无边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莲华。不染一切世间法故。ark中华典藏网

【疏】四如大海下七句。戒增上住。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如调慧象。其心善顺不犷[仁-二+戾]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如良善马。远离一切诸恶性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如调御师。守护大乘一切法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良药。能治一切烦恼病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坑穽。陷没一切诸恶法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金刚。悉能穿彻一切法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香箧。能贮一切功德香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妙华。一切世间所乐见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如白栴檀。除众欲热使清凉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如黑沈香。能熏法界悉周徧故。ark中华典藏网

【疏】五调慧象下十句。增上心住。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如善见药王。能破一切烦恼病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如毗笈摩药。能拔一切诸惑箭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帝释。一切主中最为尊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如毗沙门。能断一切贫穷苦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如功德天。一切功德所庄严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如庄严具。庄严一切诸菩萨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如劫烧火。能烧一切诸有为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如无生根药。长养一切诸佛法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龙珠。能消一切烦恼毒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如水清珠。能清一切烦恼浊故。ark中华典藏网

【疏】六善见药下十句。觉分相应增上慧住。中云毗笈摩者。此云普去。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如如意珠。周给一切诸贫乏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如功德瓶。满足一切众生心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如如意树。能雨一切庄严具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如鹅羽衣。不受一切生死垢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如白[叠*毛]线。从本已来性清净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如快利犂。能治一切众生田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如那罗延。能摧一切我见敌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快箭。能破一切诸苦的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利矛。能穿一切烦恼甲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坚甲。能护一切如理心故。ark中华典藏网

【疏】七如意珠下十句。诸谛相应增上住。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利刀。能斩一切烦恼首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利剑。能断一切憍慢铠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如勇将幢。能伏一切诸魔军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利锯。能截一切无明树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利斧。能伐一切诸苦树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兵仗。能防一切诸苦难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善手。防护一切诸度身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好足。安立一切诸功德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眼药。灭除一切无明翳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钳镊。能拔一切身见刺故。ark中华典藏网

【疏】八利刀下十句。明缘起流转止息相应增上住。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卧具。息除生死诸劳苦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如善知识。能解一切生死缚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如好珍财。能除一切贫穷事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如大导师。善知菩萨出要道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伏藏。出功德财无匮乏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涌泉。生智慧水无穷尽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明镜。普现一切法门像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莲华。不染一切诸罪垢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大河。流引一切度摄法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如大龙王。能雨一切妙法雨故。ark中华典藏网

【疏】九卧具下十句。明无相有功用住。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命根。任持菩萨大悲身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甘露。能令安住不死界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大网。普摄一切诸众生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索。摄取一切所应化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钩饵。出有渊中所居者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如阿伽陀药。能令无病永安隐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如除毒药。悉能消歇贪爱毒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如善持呪。能除一切颠倒毒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疾风。能卷一切诸障雾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如大宝洲。出生一切觉分宝故。ark中华典藏网

【疏】十命根下十句。明无相无功用住。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如好种性。出生一切白净法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住宅。诸功德法所依处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市肆。菩萨商人贸易处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如链金药。能治一切烦恼垢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好蜜。圆满一切功德味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正道。令诸菩萨入智城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好器。能持一切白净法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时雨。能灭一切烦恼尘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则为住处。一切菩萨所住处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则为寿行。不取声闻解脱果故。ark中华典藏网

【疏】十一好种性下十句。明无碍解住。言寿行者。梵本云。则为磁石。不吸声闻解脱果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如净瑠璃。自性明洁无诸垢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如帝青宝。出过世间二乘智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如更漏鼓。觉诸众生烦恼睡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如清净水。性本澄洁无垢浊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如阎浮金。映夺一切有为善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如大山王。超出一切诸世间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则为所归。不拒一切诸来者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则为义利。能除一切衰恼事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则为妙宝。能令一切心欢喜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如大施会。充满一切众生心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则为尊胜。诸众生心无与等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犹如伏藏。能摄一切诸佛法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如因陀罗网。能伏烦恼阿修罗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如婆楼那风。能动一切所应化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如因陀罗火。能烧一切诸惑习故。ark中华典藏网

菩提心者.如佛支提。一切世间应供养故。ark中华典藏网

【疏】十二净琉璃下十六句。明最上菩萨住。梵本云。因陀罗网。网取烦恼阿修罗故。婆楼那风。此云迅猛风也。其中文义。皆与彼位相应。恐繁不属。故始於种子。终於惑习。明竖义彰矣。然断习等。推功归本。由初发心。则横具诸德。於理明矣。ark中华典藏网

○後总结。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菩提心者.成就如是无量功德。举要言之。应知悉与一切佛法诸功德等。何以故。因菩提心.出生一切诸菩萨行。三世如来从菩提心而出生故。是故善男子。若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则已出生无量功德。普能摄取一切智道。ark中华典藏网

【疏】功成由於始篑。故初心具於诸德。况复初後圆融。(初一百一十八句。明菩提心徧该诸地竟。)ark中华典藏网

○第二一百三句。明菩提心自在功德。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无畏药。离五恐怖。何等为五。所谓火不能烧。毒不能中。刀不能伤。水不能漂。烟不能熏。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得一切智菩提心药。贪火不烧。瞋毒不中。惑刀不伤。有流不漂。诸觉观烟不能熏害。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解脱药。终无横难。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得菩提心解脱智药。永离一切生死横难。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有人持摩诃应伽药。毒蛇闻气即皆远去。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持菩提心大应伽药。一切烦恼诸恶毒蛇。闻其气者悉皆散灭。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有人持无胜药。一切怨敌无能胜者。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持菩提心无能胜药。悉能降伏一切魔军。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有人持毗笈摩药。能令毒箭自然堕落。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持菩提心毗笈摩药。令贪恚痴诸邪见箭。自然堕落。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有人持善见药。能除一切所有诸病。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持菩提心善见药王。悉除一切诸烦恼病。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如有药树名珊陀那。有取其皮以涂疮者。疮即除愈。然其树皮随取随生。终不可尽。菩萨摩诃萨从菩提心生一切智树。亦复如是。若有得见而生信者。烦恼业疮悉得消灭。一切智树。初无所损。ark中华典藏网

【疏】文中各有喻合。说听之人。所见深远。故所引喻。多非凡境。亦显不共菩提心故。虽通横竖。且竖分五段。初善男子譬如得无畏药下有七句。摄十住德。觉心自性。离恶觉等故。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如有乐树名无生根。以其力故。增长一切阎浮提树。菩萨摩诃萨菩提心树亦复如是。以其力故。增长一切学与无学及诸菩萨所有善法。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有药名阿蓝婆。若用涂身。身之与心咸有堪能。菩萨摩诃萨得菩提心阿蓝婆药亦复如是。令其身心增长善法。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念力药。凡所闻事忆持不忘。菩萨摩诃萨得菩提心念力妙药。悉能闻持一切佛法皆无忘失。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有药名大莲华。其有服者住寿一劫。菩萨摩诃萨服菩提心大莲华药亦复如是。於无数劫寿命自在。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有人执翳形药。人与非人悉不能见。菩萨摩诃萨执菩提心翳形妙药。一切诸魔不能得见。ark中华典藏网

善界子。如海有珠名普集众宝。此珠若在。假使劫火焚烧世间。能令此海减於一滴无有是处。菩萨摩诃萨菩提心珠亦复如是。住於菩萨大愿海中。若常忆持不令退失。能坏菩萨一善根者。终无是处。若退其心。一切善法即皆散灭。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如有摩尼名大光明。有以此珠璎珞身者。映蔽一切宝庄严具。所有光明悉皆不现。菩萨摩诃萨菩提心宝亦复如是。璎珞其身。映蔽一切二乘心宝诸庄严具.悉无光彩。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如水清珠能清浊水。菩萨摩诃萨菩提心珠亦复如是。能清一切烦恼垢浊。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住水宝。系其身上。入大海中不为水害。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得菩提心住水妙宝。入於一切生死海中终不沈没。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龙宝珠。持入龙宫。一切龙蛇不能为害。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得菩提心大龙宝珠。入欲界中。烦恼龙蛇不能为害。ark中华典藏网

【疏】二无生根下十喻。摄十行德。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帝释着摩尼冠。映蔽一切诸余天众。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着菩提心大愿宝冠。超过一切三界众生。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如意珠。灭除一切贫穷之苦。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得菩提心如意宝珠。远离一切邪命怖畏。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日精珠。持向日光而生於火。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得菩提心智日宝珠。持向智光而生智火。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月精珠。持向月光而生於水。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得菩提心月精宝珠。持此心珠鉴回向光而生一切善根愿水。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龙王。首戴如意摩尼宝冠。远离一切怨敌怖畏。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着菩提心大悲宝冠。远离一切恶道诸难。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如有宝珠。名一切世间庄严藏。若有得者。令其所欲悉得充满。而此宝珠无所损减。菩提心宝亦复如是。若有得者。令其所愿悉得满足。而菩提心无有损减。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如转轮王有摩尼宝。置於宫中。放大光明.破一切暗。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以菩提心大摩尼宝住於欲界.放大智光。悉破诸趣无明黑暗。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帝青大摩尼宝。若有为此光明所触。即同其色。菩萨摩诃萨菩提心宝亦复如是。观察诸法回向善根。靡不即同菩提心色。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如瑠璃宝。於百千岁处不净中。不为臭秽之所染着。性本净故。菩萨摩诃萨菩提心宝亦复如是。於百千劫住欲界中。不为欲界过患所染。犹如法界性清净故。ark中华典藏网

【疏】三帝释着摩尼下九句。摄十回向德。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有宝名净光明。悉能映蔽一切宝色。菩萨摩诃萨菩提心宝亦复如是。悉能映蔽一切凡夫二乘功德。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有宝名为火焰。悉能除灭一切暗冥。菩萨摩诃萨菩提心宝亦复如是。能灭一切无知闇冥。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海中有无价宝。商人采得.船载入城。诸余摩尼百千万种。光色价直。无与等者。菩提心宝亦复如是。住於生死大海之中。菩萨摩诃萨乘大愿船。深心相续。载之来入解脱城中。二乘功德无能及者。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如有宝珠名自在王。处阎浮洲。去日月轮四万由旬。日月宫中所有庄严。其珠影现悉皆具足。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净功德宝亦复如是。住生死中照法界空。佛智日月一切功德悉於中现。ark中华典藏网

【疏】四有宝名净光明下。六十喻。摄十地德。即分为十。初四摄初地德。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如有宝珠名自在王。日月光明所照之处。一切财宝衣服等物。所有价直悉不能及。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自在王宝亦复如是。一切智光所照之处。三世所有天人二乘漏无漏善一切功德皆不能及。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海中有宝名曰海藏。普现海中诸庄严事。菩萨摩诃萨菩提心宝亦复如是。普能显现一切智海诸庄严事。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天上阎浮檀金。唯除心王大摩尼宝。余无及者。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阎浮檀金亦复如是。除一切智心王大宝。余无及者。ark中华典藏网

【疏】二如自在王下三喻。摄二地德。持戒头陀等净功德故。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有人善调龙法。於诸龙中而得自在。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得菩提心善调龙法。於诸一切烦恼龙中而得自在。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勇士被执铠仗。一切怨敌无能降伏。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被执菩提大心铠仗。一切业惑诸恶怨敌无能屈伏。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天上黑栴檀香。若烧一铢。其香普熏小千世界。三千世界满中珍宝所有价直皆不能及。菩萨摩诃萨菩提心香亦复如是。一念功德普熏法界。声闻缘觉一切功德皆所不及。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如白栴檀。若以涂身。悉能除灭一切热恼。令其身心普得清凉。菩萨摩诃萨菩提心香亦复如是。能除一切虚妄分别贪恚痴等诸惑热恼。令其具足智慧清凉。ark中华典藏网

【疏】三善调龙法下四喻。摄三地德。入诸禅定。离惑热等故。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如须弥山。若有近者即同其色。菩萨摩诃萨菩提心山亦复如是。若有近者。悉得同其一切智色。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波利质多罗树。其皮香气。阎浮提中若婆师迦.瞻卜迦.若苏摩那.如是等华所有香气皆不能及。菩萨摩诃萨菩提心树亦复如是。所发大愿功德之香。一切二乘无漏戒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诸功德香。悉不能及。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波利质多罗树。虽未开华。应知即是无量诸华出生之处。菩萨摩诃萨菩提心树亦复如是。虽未开发一切智华。应知即是无数天人众菩提华所生之处。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波利质多罗华.一日熏衣。瞻卜迦华.婆利师华.苏摩那华.虽千岁熏亦不能及。菩萨摩诃萨菩提心华亦复如是。一生所熏诸功德香。普彻十方一切佛所。一切二乘无漏功德。百千劫熏所不能及。ark中华典藏网

【疏】四须弥山下四喻。摄四地德。同一切智焰。得无漏故。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如海岛中生椰子树。根茎枝叶及以华果。一切众生恒取受用无时暂歇。菩萨摩诃萨菩提心树亦复如是。始从发起悲愿之心。乃至成佛。正法住世。常时利益一切世间无有间歇。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如有药汁名诃宅迦。人或得之。以其一两。变千两铜悉成真金。非千两铜能变此药。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以菩提心回向智药。普变一切业惑等法。悉使成於一切智相。非业惑等能变其心。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小火。随所焚烧其焰转炽。菩萨摩诃萨菩提心火亦复如是。随所攀缘智焰增长。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一灯然百千灯。其本一灯无减无尽。菩萨摩诃萨菩提心灯亦复如是。普然三世诸佛智灯。而其心灯无减无尽。ark中华典藏网

【疏】五椰子树下四喻。摄五地德。利人不染俗故。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一灯入於闇室。百千年闇悉能破尽。菩萨摩诃萨菩提心灯亦复如是。入於众生心室之内。百千万亿不可说劫诸业烦恼种种闇障悉能除尽。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灯炷。随其大小而发光明。若益膏油明终不绝。菩萨摩诃萨菩提心灯亦复如是。大愿为炷光照法界。益大悲油。教化众生。庄严国土。施作佛事。无有休息。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他化自在天王。冠阎浮檀真金天冠。欲界天子诸庄严具皆不能及。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冠菩提心大愿天冠。一切凡夫二乘功德皆不能及。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如师子王哮吼之时。师子儿闻皆增勇健。余兽闻之即皆窜伏。佛师子王菩提心吼。应知亦尔。诸菩萨闻增长功德。有所得者闻皆退散。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有人以师子筋而为乐弦。其音既奏。余弦悉绝。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以如来师子波罗蜜身菩提心筋为法乐弦。其音既奏。一切五欲及以二乘诸功德弦。悉皆断灭。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有人以牛羊等种种诸乳。假使积集盈於大海。以师子乳一滴投中。悉皆变坏.直过无碍。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以如来师子菩提心乳。着无量劫业烦恼乳大海之中。悉令坏灭.直过无碍。终不住於二乘解脱。ark中华典藏网

【疏】六一灯下六喻。摄六地德。般若现前。顿破闇故。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迦陵频伽鸟。在卵[谷-禾+卵]中有大势力。一切诸鸟所不能及。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於生死[谷-禾+卵]发菩提心。所有大悲功德势力。声闻缘觉无能及者。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如金翅鸟王子初始生时。目则明利。飞则劲捷。一切诸鸟虽久成长。无能及者。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发菩提心为佛王子。智慧清净。大悲勇猛。一切二乘虽百千劫久修道行所不能及。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如有壮夫手执利矛。刺坚密甲直过无碍。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执菩提心銛利快矛。刺诸邪见随眠密甲。悉能穿彻无有障碍。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摩诃那伽大力勇士。若奋威怒。於其额上必生疮疱。疮若未合。阎浮提中一切人民无能制伏。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若起大悲。必定发於菩提之心。心未舍来。一切世间魔及魔民不能为害。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射师有诸弟子。虽未惯习其师技艺。然其智慧方便善巧。余一切人所不能及。菩萨摩诃萨初始发心亦复如是。虽未惯习一切智行。然其所有愿智解欲。一切世间凡夫二乘悉不能及。ark中华典藏网

【疏】七迦陵频伽下五喻。摄七地德。善入方便。得自在故。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如人学射。先安其足。後习其法。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欲学如来一切智道。先当安住菩提之心。然後修行一切佛法。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幻师将作幻事。先当起意忆持幻法。然後所作悉得成就。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将起一切诸佛菩萨神通幻事。先当起意发菩提心。然後一切悉得成就。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幻术无色现色。菩萨摩诃萨菩提心相亦复如是。虽无有色不可覩见。然能普於十方法界示现种种功德庄严。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猫狸。才见於鼠。鼠即入穴。不敢复出。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亦复如是。暂以慧眼观诸惑业。皆即窜匿.不复出生。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有人。着阎浮金庄严之具。映蔽一切皆如聚墨。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着菩提心庄严之具。映蔽一切凡夫二乘功德庄严悉无光色。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如好磁石。少分之力即能吸坏诸铁钩锁。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亦复如是。若起一念。悉能坏灭一切见欲无明钩锁。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如有磁石。铁若见之。即皆散去无留住者。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亦复如是。诸业烦恼二乘解脱若暂见之。即皆散灭亦无住者。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有人善入大海。一切水族无能为害。假使入於摩竭鱼口。亦不为彼之所吞噬。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发菩提心。入生死海。诸业烦恼不能为害。假使入於声闻缘觉实际法中。亦不为其之所留难。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有人饮甘露浆。一切诸物不能为害。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饮菩提心甘露法浆。不堕声闻辟支佛地。以具广大悲愿力故。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安缮那药以涂其目。虽行人间人所不见。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得菩提心安缮那药。能以方便入魔境界。一切众魔所不能见。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有人依附於王。不畏余人。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依菩提心大势力王。不畏障盖恶道之难。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有人住於水中不畏火焚。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住菩提心善根水中。不畏二乘解脱智火。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有人依倚猛将。即不怖畏一切怨敌。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依菩提心勇猛大将。不畏一切恶行怨敌。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如释天王执金刚杵。摧伏一切阿修罗众。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持菩提心金刚之杵。摧伏一切诸魔外道。ark中华典藏网

【疏】八如人学射下十四喻。摄八地德。无功发心。能灭相惑等故。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有人服延龄药。长得充健。不老不瘦。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服菩提心延龄之药。於无数劫修菩萨行。心无疲厌.亦无染着。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有人调和药汁。必当先取好清净水。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欲修菩萨一切行愿。先当发起菩提之心。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如人护身先护命根。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护持佛法。亦当先护菩提之心。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有人命根若断。不能利益父母宗亲。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舍菩提心不能利益一切众生。不能成就诸佛功德。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大海无能坏者。菩提心海亦复如是。诸业烦恼二乘之心所不能坏。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日光。星宿光明不能映蔽。菩提心日亦复如是。一切二乘无漏智光所不能蔽。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如王子初生。即为大臣之所尊重。以种性自在故。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於佛法中发菩提心。即为耆宿久修梵行声闻缘觉所共尊重。以大悲自在故。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王子。年虽幼稚。一切大臣皆悉敬礼。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虽初发心修菩萨行。二乘耆旧皆应敬礼。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王子。虽於一切臣佐之中未得自在。已具王相。不与一切诸臣佐等。以生处尊胜故。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虽於一切业烦恼中未得自在。然已具足菩提之相。不与一切二乘齐等。以种性第一故。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清净摩尼妙宝。眼有翳故见为不净。菩萨摩诃萨菩提心宝亦复如是。无智不信。谓为不净。ark中华典藏网

【疏】九服延龄药下十喻。摄九地德。延寿益生等故。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有药为呪所持。若有众生见闻同住。一切诸病皆得消灭。菩萨摩诃萨菩提心药亦复如是。一切善根智慧方便。菩萨愿智共所摄持。若有众生见闻同住忆念之者。诸烦恼病悉得除灭。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有人常持甘露。其身毕竟不变不坏。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若常忆持菩提心甘露。令愿智身毕竟不坏。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如机关木人。若无有楔。身即离散。不能运动。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无菩提心。行即分散。不能成就一切佛法。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如转轮王有沈香宝名曰象藏。若烧此香。王四种兵悉腾虚空。菩萨摩诃萨菩提心香亦复如是。若发此意。即令菩萨一切善根永出三界。行如来智无为空中。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金刚。唯从金刚处及金处生。非余宝处生。菩萨摩诃萨菩提心金刚亦复如是。唯从大悲救护众生金刚处。一切智智殊胜境界金处而生。非余众生善根处生。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有树名曰无根。不从根生。而枝叶华果悉皆繁茂。菩萨摩诃萨菩提心树亦复如是。无根可得。而能长养一切智智神通大愿。枝叶华果。扶疏荫映。普覆世间。ark中华典藏网

【疏】十譬如有药为咒所持下六喻。摄十地德。深除惑习。成一切佛法故。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金刚。非劣恶器及以破器所能容持。唯除全具上妙之器。菩提心金刚亦复如是。非下劣众生悭嫉破戒懈怠妄念无智器中所能容持。亦非退失殊胜志愿散乱恶觉众生器中所能容持。唯除菩萨深心宝器。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金刚能穿众宝。菩提心金刚亦复如是。悉能穿彻一切法宝。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金刚能坏众山。菩提心金刚亦复如是。悉能摧坏诸邪见山。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金刚虽破不全。一切众宝犹不能及。菩提心金刚亦复如是。虽复志劣少有亏损。犹胜一切二乘功德。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金刚虽有损缺。犹能除灭一切贫穷。菩提心金刚亦复如是。虽有损缺不进诸行。犹能舍离一切生死。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如少金刚。悉能毁坏一切诸物。菩提心金刚亦复如是。入少境界。即破一切无知诸惑。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金刚。非凡人所得。菩提心金刚亦复如是。非劣意众生之所能得。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金刚。不识宝人不知其能。不得其用。菩提心金刚亦复如是。不知法人不了其能。不得其用。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金刚无能消灭。菩提心金刚亦复如是。一切诸法无能消灭。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如金刚杵。诸大力人皆不能持。唯除有大那罗延力。菩提之心亦复如是。一切二乘皆不能持。唯除菩萨广大因缘坚固善力。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金刚。一切诸物无能坏者。而能普坏一切诸物。然其体性无所损减。菩提之心亦复如是。普於三世无数劫中。教化众生修行苦行。声闻缘觉所不能者咸能作之。然其毕竟无有疲厌。亦无损坏。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金刚余不能持。唯金刚地之所能持。菩提之心亦复如是。声闻缘觉皆不能持。唯除趣向萨婆若者。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如金刚器无有瑕缺。用盛於水永不渗漏而入於地。菩提心金刚器亦复如是。盛善根水永不渗漏令入诸趣。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如金刚际能持大地。不令坠没。菩提之心亦复如是。能持菩萨一切行愿。不令坠没入於三界。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金刚。久处水中不烂不湿。菩提之心亦复如是。於一切劫处在生死业惑水中无坏无变。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金刚。一切诸火不能烧然。不能令热。菩提之心亦复如是。一切生死诸烦恼火。不能烧然不能令热。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譬如三千世界之中金刚座上。能持诸佛坐於道场。降伏诸魔成等正觉。非是余座之所能持。菩提心座亦复如是。能持菩萨一切愿行诸波罗蜜。诸忍诸地。回向受记。修习菩提助道之法。供养诸佛闻法受行。一切余心所不能持。ark中华典藏网

【疏】五金刚非劣恶器下十七喻。摄等觉位功德。以金刚智。终成菩提故。其间梵语。具如音义。(【钞】以金刚智者。既始从种性。终至金刚菩提之智。竖配理明。初心顿具诸位功德。正顺经宗。故毗卢遮那品云。一切功德。皆在最初菩提心中住。即其义也。)(後一百三句明菩提心顿具诸位功德竟。)ark中华典藏网

○第四结释所属。ark中华典藏网

善男子。菩提心者。成就如是无量无边。乃至不可说不可说殊胜功德。若有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则获如是胜功德法。是故善男子。汝获善利。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求菩萨行。已得如是大功德故。ark中华典藏网

【疏】谓上来多德。释获善利之言故。(二为善财叹菩提心竟。)(称叹授法中先称叹竟。)ark中华典藏网

【论】尔时善财童子合掌恭敬已下。至此卷末。明善财申己己发大菩提心。慈氏为赞菩提心善根功力不思议分。意明一切神通道力。菩萨万行。皆以菩提心为根本。灭生死。截苦流。净八万四千烦恼门。显成一切智海。皆以菩提心为根本。如文广叹。以菩提心无依无住。无有体性生灭可得。如是现前。烦恼自净。智海便现。由智现故。种种方便。神通万行。以智能成。由菩提心无依故。智亦无依。以智无依故。一切所作。皆无作者依住可得。以此生死业亡。唯智自在。大悲万行。从智而生。智体无依。万行如化。利生如幻。神通道力。如空中月。普现众水。智体不去。众生心水不来。随自业净。与智同体。随净浅深。现智各异。非此非彼。若欲见十方诸佛如来智海。但自净十二有支业缘。佛智现尔。但求他胜境。自法便隐。不及知法。一一自己功成。不损功程。不违圣旨。如善财一一善友所。具其五位方便加行菩萨之法。不着他法。不着自心。无所依住。但令其心广大。以方便三昧。饶益广多。令一切众生皆得离苦。又令自心。至究竟实法。亦令众生皆悉同得十方诸佛一切菩萨诸法利众生诸行。乃至一众生法不知不了。不名为智满之佛。不名摩诃萨。ark中华典藏网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卷第一百之十四ark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