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论疏
作者:吉藏
凡十卷(或作二十卷)。又作中论疏。唐代嘉祥大师吉藏着。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二册。本书系解释青目(梵Pin%gala ,三世纪顷)注释之中论(鸠摩罗什译),并继承僧朗、僧诠、法朗等三论宗之传统,发抒一己独特之见解而着成者。成书于隋大业四年(608)。书中首先说明僧睿(378~444?)之中论序,其次逐一详释二十七品。依作者观点而言,中道乃佛菩萨实践之道,其内容有世谛中道、真谛中道、非真非俗中道。此种三谛中道之说与历来之真俗二谛说可谓大异其趣,即谓世谛并非众生分别之境界,而系佛菩萨为济度众生之方便慧境;而真谛则为真实慧之境地,故说依二谛产生真实、方便二慧。此二慧有如佛菩萨之父母。本书引用多数经论,并言及当时之诸学说,例如根据涅槃经之思想以解释空之思想,此乃其他中论释书中所未见之特色。其注释书较著名者有日本三论宗大学者安澄(763~814)之中观论疏记一书。
章节列表
升序↑猜你喜欢的书
金火山
《金火山》(Le Volcan d’or)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写于1899~1900年;在儒勒·凡尔纳死后,该作品被米歇尔·凡尔纳改写后于1906年发表。而儒勒·凡尔纳的原稿一直到1989年才出版。蒙特利尔的两兄弟萨梅·斯吉姆和本·拉德尔从死去的舅舅那儿得到了一份遗产——一块在克朗代克的采金地,并得知有一家公司欲购买这块采金地。可当他们到达克朗代克首府道森城才得知,由于边境问题,采金地的交易还没有结果。于是,本决定先在采金地上进行开采。可正当开采卓有成效时,一场地震使他们失去了采金地和到手的黄金。在一次打猎中,萨梅救起了一个采金人。在这个采金人即将死去时,他将一份遗产——一座位于北冰洋岸边的金火山留给了母亲和本。为了金火山那唾手可得的黄金,两兄弟和采金地工头、在去道森城路上认识的向导、领航以及15名加拿大人一起上路了。当他们到达金火山时,却发现金火山一直冒着烟,却迟迟不喷发。于是本决定开一条通道把水引入金火山,诱使其喷发。
云庄集
宋代诗文别集。曾协撰。傅伯寿序此集云:其子曾炎“辑公之文为二十通,面以授伯寿”。根据刘禹锡序柳宗元集所称“一卷为一通”,则其集原当为20卷。明代焦竑《国史经籍志》即载此集20卷。但其作品传于世者仅《咏芭蕉》一诗见录于陈景沂《全芳备祖》。清代修《四库全书》自《永乐大典》辑其诗文重编为5卷,并以傅伯寿序置于卷端。此集前2卷为赋、诗、词,其余3卷为表、启、铭、辨、书、序、记、书后、行状等各体文章。傅伯寿序称“其古诗则兴寄渊邈、词旨超迈,多效选体为之。唐律则务造平淡,间出清新,比事赓韵,精诣妥帖。至表、笺、启则又繁约适中,铺陈有叙,摭古语而加剪截之功,造新语而遗斧凿之痕。他文一皆类是,盖深有文昭之遗风焉。”《四库全书总目》更明确指出,其诗“大抵源出苏轼、陈与义,故《同沈正卿作仇池石诗》用轼韵,《陈晞颜过零陵赠诗》亦用与义韵而绝不及他家,知其唱和讲求在二家旧格也。”
易纬乾元序制记
旧题东汉郑玄注。一卷。《四库全书》本。又称《乾元序制记》。为《易纬八种》之一。其书久佚,此书乃辑自《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列此书于“经部易类附录”,《提要》指出:“案《乾元序制记》,《后汉书注》‘七纬’名,并无其目。马氏《经籍考》始见一卷,陈振孙疑为后世术士附益之书。今考此篇首简,‘文王比隆兴始霸’云云,孔颖达《诗疏》引之,作《是类谋》;《疏》又引《坤灵图》‘法地之瑞’云云,今《坤灵图》亦无其文,而与此篇文义相合。又《隋书·王劭传》引《坤灵图》‘泰姓商名宫’之文,亦在此篇。至其所言风雨寒温消息之术,乃与《稽览图》相近。疑本古纬所无,而后人于各纬中分析以成此书者。晁公武谓其本出于李淑,当亦唐、宋间人所妄题耳。”
醒风流
作者隺市道人,又署隺市散人。据《康熙字典》引《字汇》,隺,俗用为鹤字; 又据书中第二回、第六回中,鹤字均作隺,则作者当是鹤市道人。其生平不详,仅知他除此书外,还写有《凤箫媒》一书。从书中行文用语看,可能是吴人。全书二十回。从其序言推断此书约写于康熙十一年间。小说写南宋才子梅傲雪与佳人冯闺英患难结合的故事。在情节构思上有模拟《好逑传》的痕迹。小说写梅傲雪无意中救了遭抢劫的冯闺英,被扭上公堂评理:冯闺英受到叔父逼迫,把身边的丫鬟充作小姐代己出嫁;梅傲雪和冯闺英在花烛之夜因涉私之嫌结婚而不同床,都明显的受到《好逑传》一书的影响。小说是当时才子佳人小说中不同流派发展竞争的产物。
苏辛词说
词论,顾随著,顾随先生一生留存下来的诗词论著仅有两部,一是《稼轩词说》,一是《东坡词说》。《稼轩词说》作于1943年夏,后因弟子吴小如之约,1947年始连载于天津《民国日报》,这期间,多在友朋、弟子间传看。《稼轩词说》为其诗词评论的经典之作,相比于理的阐释,顾随更倾向于情的流露。他的文风如小品,散澹纯朴,于或谐谑、或平易、或风致款款、或余音袅袅的评述中,字字生出光辉来。其文章“文笔华赡、金句密集”,得辛词之高义,间或夹杂《老子》《庄子》《诗经》《离骚》《史记》《六祖坛经》《世说新语》中的典故,及种种杂家之言、词话妙语,儒、道、禅、诗、词、文无一不通,引用信手拈来、浑然天成,其思想之凝练、学问之渊深令读者感佩。本书将顾随的《稼轩词说》和《东坡词说》合二为一,而顾随针对苏东坡和辛弃疾的词进行了见解独到的解说,说辛精警,令人振奋而激动,说苏深婉,令人叹喟而感怀,具有浓厚的独创特色与重要的代表意义,使本书文章篇篇珠玉,精义名言,络绎奔会,给读者带来极大的启迪与享受。
石屏诗集
宋诗别集。6卷。戴复古著。卷首有其父戴敏(号东皋子)诗10首。作为江湖派中成就较大的诗人,戴复古的作品题材比较广泛。其中,有浪迹江湖的恬谈生活的写照:“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阁岸斜。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江村晚眺》)也有“簦笠相随走路歧,一春不换旧征衣。雨行山崦黄泥坂,夜扣田家白板扉”(《夜宿田家》)的漂泊四方的凄苦心情的反映。最有价值的是忧国忧民之作,如《江阴浮远堂》:“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抒发了山河破碎的愤慨。在《织妇叹》中,以“春蚕成丝复成绢,养得夏蚕重剥茧。绢未脱轴拟输官,丝未落车图赎典。一春一夏为蚕忙,织妇布衣仍布裳。有布得着犹自可,今年无麻愁杀我”,写劳动人民的苦况,极似晚唐杜荀鹤体。此外,尚有部分仿乐府民歌的小诗,亦能取得以情动人的效果。这些都说明了作者诗歌思想内容的丰富性和艺术风格的多样性。戴复古还写了《论诗十绝》,探讨诗歌创作艺术,提出抒写性情,主张独创,强调作品的现实性和社会作用,对那些不关心国事,只抒写闲情逸致的诗人表示了不满,其见解高过一般四灵派和江湖派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