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山寂震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草阁诗集

草阁诗集

诗别集。元末明初李晔(别号草阁)著。六卷,附拾遗一卷、文集一卷。诗集是其友人胡伯宏、徐孟玑等人所辑,拾遗是其门生唐光祖所辑,文集仅录文四篇,似亦为唐光祖辑。卷首有宋濂序,卷末有残跋一则。本集一般还附有李晔子李辕的《筠谷诗集》一卷。主要版本有《四库全书》本。

荀子研究

荀子研究

本书通过对荀子文本的分析和姓氏的考订,对《荀子》一书的真伪进行了考证。进而,从荀子性说和儒家,荀子的心理学和道家,荀子的名学和墨家,荀子的天论和道家的天道、墨家的天志、阴阳家的五行,这些方面阐述了荀子思想的根源和特点。并且,在文中还广泛涉及了荀子对于其他诸子的研究和批判,体现出荀子思想作为后起思想的进步性。

正易心法

正易心法

旧题五代末宋初麻衣道者撰,陈抟受并消息。一卷。《津逮秘书》本。凡四十二章,每章四句,每句四言;各章后附训释文字。卷首《正易卦画》图,以对卦、反卦形式排列,得上经十八卦、下经十八卦,共三十六卦。书前小序云:“正易者,正谓卦画,若今经书正文也”;“每章四句者,心法也;训于其下,消息也。”马端临《文献通考》载李潜《序》,谓此书“得之庐山异人”(原注:或云许坚);又载张栻《跋》,亦信乃麻衣道者所述、陈抟所传。然朱熹曾细为考证,指出该书系戴师愈撰作,而托名于麻衣道者及陈抟(见《朱子语类》)。姚际恒《古今伪书考》云:“戴师愈伪作,乃朱所亲见,其说固自无疑。”《四库全书总目》将此书列入“子部术数类存目”,亦据朱熹之说断言:“是书之伪,审矣。”视书中内容,多取道家炼气养身之术发挥《易》义,间或杂以佛机、儒理,故可资窥探宋时道家《易》学特色之一斑。

法华略抄

法华略抄

法华略抄,一卷。日本 明一撰。编号二一八八。

佛果克勤禅师心要

佛果克勤禅师心要

佛果克勤禅师心要,四卷,宋克勤说,子文编,内题佛果圆悟真觉禅师心要,畧云圆悟心要,语要收于古尊宿语要三,语录见嘉汉惠函。全称佛果圜悟真觉禅师心要。又作圜悟心要、佛果克勤禅师心要、圜悟禅师心要。宋代僧圆悟克勤(1063~1135)撰,子文编,理宗嘉熙二年(1238)重刊。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册。系克勤向当时士大夫、居士、学人等,开示宗乘旨要之机缘语录。内容包括示华藏明首座、寄张宣抚相公,乃至示曾待制、示宗觉大师等,共计一四二项。

贤劫经

贤劫经

梵名Bhadrakalpika -su^tra 。凡八卷。又称■陀劫三昧经、贤劫定意经。梵文原典已佚,现存藏译本与汉译本等。汉译本乃西晋竺法护于永康元年(300,一说永平元年)译出,计二十四章。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内容叙述佛陀在祇园时,答覆喜王菩萨之请问,首先说诸种三昧(梵sama^dhi ,巴同,精神集中之最高境地)及其功德,次言八万四千大乘德目及佛陀之殊胜功德,又列举贤劫(现在住劫)期中所出现之千佛名称及所居之城邑、族姓、父母、弟子、寿量、三会之众数等,最后叙及传持本经之各种功德。然汉译本文字艰涩,阅读困难,故研读者少。此经于各种佛名经中,乃最早之汉译本,故保有最古之型态,译出后即受到相当之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