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法宗原
作者:普光猜你喜欢的书
浪语集
南宋哲学家薛季宣撰。凡三十五卷。诗赋十四卷,文二十一卷。季宣死后,学者皆服膺其学说,而其遗文却不见于世。其侄孙薛旦从其家中清理出若干,编为三十五卷刊行。季宣生平著述今多亡佚,其《中庸解》、《大学解》及《考正握奇经》尚存于集中。他宗程朱理学并兼重事功,提出“求经学之正,讲明时务本末利害”,以及“无为空言,无戾于行”(卷二十五)的实学思想。认为“财者,国用所出”,“利之所在”,应“先正其本”,若“为上有节,为下敦本,财用之出,庸有穷乎?”(卷二十九)提出“道非器可名,然不远物,则常存乎形器之内”(卷二十三)。人们通常所说的“知天”,并非“遗形器”而求之。认为“情生乎性,性本乎天。凡人之情乐得其欲,云情之发是皆原于天性者也”(卷二十七)。这就肯定了人的正当欲望,从而打破了理学家分人性为二的教条。还从“天道”与“人道”、“性”与“教”之关系中探求“本然”与“当然”之间的关系,“本然者未尝不著,由当然以即本然,则本然之性见矣”(卷二十九)。该书还对《中庸》、《大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河图》、《洛书》、《阴符经》、《古文老子》、《易林》等书进行详尽的考证,颇有新见。是研究宋代永嘉之学渊源、演变的重要著作。《四库全书》收录。另有《永嘉丛书》收录《艮斋先生薛常州浪语集》。
教育通论
舒新城著。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教育通论类著作的代表作之一,该书特重历史演化与中国教育实际问题,在叙说教育与各种教育活动的关系的同时,反映了当时中国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的一般成果。1927年初版,至1933年,已刊行12次。他着重阐发了尊重学生个性与注意社会生活的基础,把自由与合作精神结合起来,在向西方学习的同时,结合中国国情,创造新教育的学术观点。对于目前言必称西方的学风,本书可谓一付难得的清醒剂。
养真集
《养真集》是一部清代谈道说养真的书,托名隐士养真子撰,有白鬓老人王士端评点和序跋。其序云:“其书,由儒悟禅,就虚灵而养舍利;由禅证道,借般若而炼金丹。谈空则皆拈花面壁之真传,论道则无铅虎汞龙之假借。”“衲子朝夕玩味,不须十卷《楞严》;羽客行住遵循,何用五千道德。蓦直行去,省多少云水三千,便可坐洞天十二。”“以后寻真不用白云观里,从兹访道何须黄鹤楼头!”我们知道,得道岂有捷径,然而入门最好方便,读之可以静心,总可以有所感悟的。
粉妆楼全传
又题《续说唐志传》。清代白话长篇英雄传奇小说,八十回。托名罗贯中纂辑,首有竹溪山人序, 称得旧集,“谱而叙之”,竹溪山人实为本书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序署嘉庆十年(1805),今存嘉庆二年刊本,署十年有误,作者为乾隆、嘉庆间人可定。作品明显保留口头文学的特色, 所说“旧集”,当指说书人底本,在其基础上加以整理。传世版本颇多,存宝华楼、务本堂、翠筠山房、渔古山房、经文堂、文瑞堂、聚元堂、经元堂、文光堂、松林堂等刊本及爱日堂、金声堂等等。述唐开国元勋罗成之后罗增兵困边关,被奸相沈谦诬为投敌而满门抄斩。罗夫人及子罗灿、罗焜闻讯外逃得免。侯登潜入粉妆楼调戏罗焜未婚妻柏玉霜,玉霜自尽遇救,历尽艰险至镇江投亲,又被沈谦子廷芳骗入相府欲行非礼。
华严经疏
全一卷。作者不详。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本书为新译八十华严之注释书,然非八十华严全本之注释,以其间有跳漏者,故推测本书或系由残缺之片断整理而成者。
永嘉集
全称《禅宗永嘉集》,又称《永嘉禅集》、《永嘉禅宗集》、《玄觉永嘉集》。唐代永嘉玄觉撰,庆州刺史魏靖辑。玄觉早年学天台,参拜六祖慧能后改入禅门。本书即以天台止观之旨解释禅宗之禅,揭示禅定的用意及修行历程。全书共分十篇:慕道志仪、戒憍奢意、净修三业、奢摩他颂、毗婆舍那颂、优毕叉颂、三乘渐次、理事不二、劝友人书、发愿文。前三门为序分,次五门为正宗分、后二门为流通分,卷首有魏靖序。此书为融合天台宗、禅宗的最早文献,颇受后世重视。收入《龙藏》、《频伽藏》、《大正藏》、《中华大藏经》。注释书有宋行靖的《永嘉集注》二卷,明传灯的《永嘉禅宗集注》二卷、高丽僧己和的《永嘉集说谊》二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