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长讲会式
作者:最澄猜你喜欢的书
戴东原集
十二卷。《札记》一卷。《年谱》一卷。清戴震撰。戴震字东原,安徽休宁人。思想家、学者。乾隆二十七年(1762)举人。曾师事婺源江永。乾隆三十八年 (1773) 奉诏任 《四库全书》纂修官。第二年,特命与会试被录取者一起廷对,授翰林院庶吉士。在馆五年,劳累而逝。戴震通晓天文、历算、史地、训诂、音韵、考据,为一代大师。其人一生著述宏富,其中《孟子字义疏证》是平生得意之作,思想精髓尽粹于此。另著有《声韵考》、《声类表》、《方言疏证》等。后人将其平生著作悉编入《戴氏遗书》中。此文集所收戴震考据文章涉及《诗经》、《尚书》、《周易》、《尔雅》诸论,及天文、地理、术学诸学科,包括其散篇论著、论学书信、及序跋等。戴震文集原有《戴氏遗书》十卷,乾隆五十七年(1792)由其弟子段玉裁重排刊印,改名为《戴东原集》,增为十二卷,即所谓“经韵楼”本。此集卷首有段玉裁序,并附段玉裁著《戴东原先生年谱》、《复校札记》。此书有宣统二年(1910) 刻本,1957年四川人民出版社据宣统原版重印。1980年,中华书局以 《经韵楼本》为底本,整理出版 《戴震文集》。
读禅阅世
天才诗人、著名小说家、散文家、翻译家苏曼殊经典名篇结集,著名学者章太炎、陈独秀高度评价苏曼殊并对其推崇备至。苏曼殊文学艺术造诣极高,与弘一大师李叔同并称“南社二僧”,诗人柳亚子盛赞其为“灵界诗翁”“千秋绝笔”!《读禅阅世》收录他大部分作品,他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日文、英文、梵文,可谓多才多艺,在诗歌、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
三十六计
不分卷,无年代和作者可考。共分六套,每套六计,共三十六计。第一套战胜计,有“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第二套敌战计,有“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第三套攻战计,有“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姑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第四套混战计,有“釜底抽薪”、“混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第五套并战计,有“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 第六套败战计, 有“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前三套是处于优势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之计。各计解语有不少是用阴阳燮理,推演成为兵法的刚柔、奇正、进退以及攻守的变化。解语之后设的按语多引证宋代以前的战例和孙子、吴起、尉缭子等兵家的精辟语句。既集中了古代兵家的奇谋方略,也集中了封建割据的尔虞我诈、掠夺兼并一类落后、反动的东西。它不能正确地阐明战争的实质问题,只局限于计谋的推演与施用上。
方泉诗集
诗别集。南宋周文璞(约1216年前后在世)撰。四卷。文璞字晋仙,号方泉,又号野斋、山楹,阳谷(今属山东)人。为江湖派诗人之一。此集系据《永乐大典》辑出,收赋凡六篇,诗二百四十九首。有怀古、纪游、咏物、抒怀诸作。抒发甘愿寂寞清苦,不逐名利之心情,风格自然,平易、流利,颇近姜夔。有《四库全书》本,《汲古阁影抄南宋八十家小传》为三卷本,题名《方泉先生诗集》。又《两宋名贤小集》本。
金陵被陷记
署名野渡子, 《金陵被陷记》是目击者写的文章,记叙了一些太平军战斗情况和太一平天国首都的止灯台、经济状况,尽管作者站在反动的立场上,以曲笔叙事,但因其身经目击一,绘声绘色,还是有一些资针价值的。从对太平军攻克南京、镇江之战斗经过的记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太平军将领如何运用战争艺术和清军的腐败不堪,可以看到太平军的群众工作和人民群众对获得解放`的渴望。
庄子补正
校补《庄子》一书的著作。刘文典 著。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原有商务印书馆 1947年版,10卷。此次重版不再分卷,按原篇目次 序排印。补正之文五万余言,大抵驳正旧文。原文有 字义不明者,经补正而贯通。原文有文字脱佚者,经 拾补后可正句读之误。有的传写浸讹,误以注解入正 文,经补正剔除注文,使经义复显。有的原文本可通, 旧解亦平实无误,而疏者或生异说,经补出脱字后, 益见旧解之长。有的原文本无异解,经补正后,别出 新意,可备一说。其考订精审,质而能该;其所制断, 殊多至理。原商务印书馆版有陈寅恪序,此次重版增作者自序、张德光的《庄子补正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