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法集要经卷第六

观无畏尊者集cLA中华典藏网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cLA中华典藏网

  福非福业品第十三cLA中华典藏网

  所造作诸业  谓福及非福cLA中华典藏网

  能缚诸有情  定各招其报cLA中华典藏网

  愚夫心如鱼  依爱波而住cLA中华典藏网

  含笑造诸恶  悲啼而自受cLA中华典藏网

  昔同造诸罪  谓仆使营从cLA中华典藏网

  后受其苦报  彼则无相代cLA中华典藏网

  由亲眷朋属  和合造众罪cLA中华典藏网

  于他世相随  唯所作恶业cLA中华典藏网

  如花所至处  其香不舍离cLA中华典藏网

  善恶业亦然  在处常随逐cLA中华典藏网

  众生由自业  因果常相应cLA中华典藏网

  作善生诸天  而受殊胜乐cLA中华典藏网

  若恶业果报  则受极重苦cLA中华典藏网

  堕三恶趣中  彼苦无相似cLA中华典藏网

  谓由彼三业  造作遍三界cLA中华典藏网

  常起于三毒  则堕三恶道cLA中华典藏网

  诸愚夫异生  由因缘和合cLA中华典藏网

  流转三界中  皆随于自业cLA中华典藏网

  非自作他受  非他作我受cLA中华典藏网

  当知所造业  招报唯决定cLA中华典藏网

  业虽有众多  受处有其九cLA中华典藏网

  由彼互相资  成四十种恶cLA中华典藏网

  自造作一业  定受其一报cLA中华典藏网

  堕于险道中  则无其伴侣cLA中华典藏网

  或为他劝请  而造作恶业cLA中华典藏网

  后受苦报时  彼则不能救cLA中华典藏网

  业熟非初后  及此生他世cLA中华典藏网

  谓于此造作  或于余处受cLA中华典藏网

  由善恶业故  随轮回流转cLA中华典藏网

  为业风所吹  而招苦乐报cLA中华典藏网

  愚夫心散乱  于欲常乐著cLA中华典藏网

  无正慧拣择  诸恶则增长cLA中华典藏网

  彼著乐众生  为痴之所覆cLA中华典藏网

  恶报现其前  则堕黑暗处cLA中华典藏网

  由于佛正法  心不生欣乐cLA中华典藏网

  在彼地狱中  长时受其苦cLA中华典藏网

  从无始轮回  为业网缠缚cLA中华典藏网

  此灭彼复生  皆由心造作cLA中华典藏网

  或从天堕落  或地狱生天cLA中华典藏网

  或生于人中  或受饿鬼报cLA中华典藏网

  谓彼苦乐因  皆由己所造cLA中华典藏网

  各互相生起  非自在天作cLA中华典藏网

  轮回生死中  造无数恶业cLA中华典藏网

  唯佛当证知  余智不能了cLA中华典藏网

  若非法招善  此因为颠倒cLA中华典藏网

  当知所受果  皆与因相似cLA中华典藏网

  若因果相应  则顺于正理cLA中华典藏网

  是有为诸法  无不从缘起cLA中华典藏网

  未见无罪者  而趣于地狱cLA中华典藏网

  定由恶业故  则受其苦报cLA中华典藏网

  决定造诸恶  坚著而无悔cLA中华典藏网

  彼为业所缚  则堕于恶道cLA中华典藏网

  未见不善业  引生于乐果cLA中华典藏网

  唯佛真实言  示彼对治道cLA中华典藏网

  如因灯有光  如由业招报cLA中华典藏网

  诸有所作者  皆因缘生故cLA中华典藏网

  谓由彼彼因  各各果随转cLA中华典藏网

  善达如是相  则名真实见cLA中华典藏网

  非同自在天  无因而建立cLA中华典藏网

  诸法皆缘生  是如来所说cLA中华典藏网

  由无始轮回  业报常相似cLA中华典藏网

  非颠倒分别  从因缘而有cLA中华典藏网

  众生痴所迷  于爱欲无厌cLA中华典藏网

  若不了业报  何由获寂静cLA中华典藏网

  若人于佛教  不达道非道cLA中华典藏网

  由痴无正慧  常生于热恼cLA中华典藏网

  见他如意乐  彼乐从因生cLA中华典藏网

  诸法皆唯心  各各随自行cLA中华典藏网

  有为皆无常  如水泡非久cLA中华典藏网

  应当行善行  为二世饶益cLA中华典藏网

  睹世间业报  及诸天退堕cLA中华典藏网

  若乐放逸者  彼定无少乐cLA中华典藏网

  业索极修长  坚固而难脱cLA中华典藏网

  缠缚彼愚夫  去菩提则远cLA中华典藏网

  智慧如利剑  于彼能除断cLA中华典藏网

  离愚痴热恼  令至于彼岸cLA中华典藏网

  由业受彼果  随善恶相应cLA中华典藏网

  智者不暂忘  因果常决定cLA中华典藏网

  由因缘和合  生肢分骨锁cLA中华典藏网

  缠缚诸有情  轮回无解脱cLA中华典藏网

  由彼缠缚故  逼迫难堪任cLA中华典藏网

  当修解脱因  得尽诸苦际cLA中华典藏网

  彼业善钩名  复能牵众生cLA中华典藏网

  于在所生处  随业而受报cLA中华典藏网

  彼业果如轮  于三有旋转cLA中华典藏网

  当离诸过患  常修殊胜行cLA中华典藏网

  布施如净器  贮戒勤慧水cLA中华典藏网

  智者善持用  灭三有业火cLA中华典藏网

  若纵彼三业  三毒则随转cLA中华典藏网

  驰骋三界中  由痴三种行cLA中华典藏网

  一切诸众生  为苦所逼迫cLA中华典藏网

  皆随自作业  常依止而住cLA中华典藏网

  若无彼善因  何能有少乐cLA中华典藏网

  随业受彼报  如种生其果cLA中华典藏网

  又如阳春时  能滋荣卉木cLA中华典藏网

  彼果从因生  无因则不起cLA中华典藏网

  为业索所拘  百千生往返cLA中华典藏网

  如世间车轮  由机关而转cLA中华典藏网

  彼三毒坚牢  众生难出离cLA中华典藏网

  离贪等过患  则善超三有cLA中华典藏网

  若人庆快心  修彼殊胜行cLA中华典藏网

  以是因缘故  受庄严胜报cLA中华典藏网

  业如彼画师  善图诸形像cLA中华典藏网

  或天上人间  所画无不尽cLA中华典藏网

  彼画无数量  皆由业变化cLA中华典藏网

  不施众彩饰  亦无能见者cLA中华典藏网

  壁毁画亦无  毕竟皆散坏cLA中华典藏网

  此身虽灭谢  彼业则长在cLA中华典藏网

  众生痴所覆  为业所笼缚cLA中华典藏网

  无始生死中  如陶轮常转cLA中华典藏网

  如风日烟尘  于画则能损cLA中华典藏网

  彼所招业缘  未常而暂弃cLA中华典藏网

  当观察过去  所造诸不善cLA中华典藏网

  于在在处处  随作而自受cLA中华典藏网

  谓于上中下  诸微细恶业cLA中华典藏网

  能悉令解脱  是最上智者cLA中华典藏网

  又彼诸有情  造作善不善cLA中华典藏网

  于乐及非乐  决定当获得cLA中华典藏网

  若违背佛言  彼为愚痴者cLA中华典藏网

  于无量苦恼  长时无解脱cLA中华典藏网

  天人阿修罗  地狱鬼畜生cLA中华典藏网

  皆由彼业故  当随智慧行cLA中华典藏网

  由染慧分别  造无量恶业cLA中华典藏网

  各各往诸趣  受报悉知见cLA中华典藏网

  若人造善业  后得生人天cLA中华典藏网

  不善溺三涂  如俳优更服cLA中华典藏网

  业线极坚长  遍缚于三有cLA中华典藏网

  众生由自业  如辐依车辋cLA中华典藏网

  或生于天中  或沈于险难cLA中华典藏网

  轮回不暂停  随业而受报cLA中华典藏网

  有情生天中  皆从善业得cLA中华典藏网

  如妙色莲华  出清净池沼cLA中华典藏网

  若人造善业  决定非破坏cLA中华典藏网

  常生于胜处  感果得如意cLA中华典藏网

  愚夫不修因  而妄希乐报cLA中华典藏网

  譬如于沙中  求酥不可得cLA中华典藏网

  若修彼善因  则生于快乐cLA中华典藏网

  无因获报者  如离树求果cLA中华典藏网

  众生由业故  受报而无定cLA中华典藏网

  如掷沙空中  随风而飘堕cLA中华典藏网

  彼聚散因缘  苦乐亦复尔cLA中华典藏网

  皆由业所牵  于罪不应造cLA中华典藏网

  无边业种子  变化六道中cLA中华典藏网

  皆从心所生  是佛真实说cLA中华典藏网

  是心难调伏  乐造作诸业cLA中华典藏网

  如彩画众生  唯佛能知见cLA中华典藏网

  如一谷种子  能生百千万cLA中华典藏网

  是业网亦然  无能测量者cLA中华典藏网

  如线絷于禽  虽翔复能至cLA中华典藏网

  彼业拘众生  往返亦如是cLA中华典藏网

  愚夫无正见  不达罪福相cLA中华典藏网

  循环三有中  唯苦为己有cLA中华典藏网

  若了善恶业  则悟生灭法cLA中华典藏网

  斯为真实人  能到于彼岸cLA中华典藏网

  若离善知识  则亲近恶友cLA中华典藏网

  弃法贪世财  不信后苦果cLA中华典藏网

  由不了业报  则不知罪福cLA中华典藏网

  彼愚痴有情  长受于热恼cLA中华典藏网

  世智生我慢  常说无义言cLA中华典藏网

  不悟业因缘  常受轮回苦cLA中华典藏网

  如人久囚执  偶得其释放cLA中华典藏网

  彼亲眷朋属  喜乐相庆慰cLA中华典藏网

  犹处地狱中  业尽得解脱cLA中华典藏网

  由先善业力  得生于天上cLA中华典藏网

  受天中快乐  具无量庄严cLA中华典藏网

  于彼复修因  转生其胜处cLA中华典藏网

  彼若不修善  业尽即退堕cLA中华典藏网

  衰相现其前  如油尽灯灭cLA中华典藏网

  此灭彼复生  循环于三界cLA中华典藏网

  随业风所吹  何由能出离cLA中华典藏网

  若人智自在  则不著轮回cLA中华典藏网

  不为彼业绳  少分而缠缚cLA中华典藏网

  假使莲簳丝  积如须弥量cLA中华典藏网

  彼业索亦尔  无能缚智者cLA中华典藏网

  智者处轮回  如须弥不动cLA中华典藏网

  远离诸忧恼  解脱诸恐怖cLA中华典藏网

  如诸佛所见  因果常相似cLA中华典藏网

  若作业广大  彼报亦同等cLA中华典藏网

  数数造诸业  各各受其果cLA中华典藏网

  由如是造作  则为彼缠缚cLA中华典藏网

  若造善业故  定获彼胜报cLA中华典藏网

  色力命严身  为人之所敬cLA中华典藏网

  福业岂能久  倏尔若灯光cLA中华典藏网

  彼业报无差  皆随心造作cLA中华典藏网

  一切诸众生  业尽命必丧cLA中华典藏网

  身为火所烧  无有少安住cLA中华典藏网

  又彼诸众生  由心界差别cLA中华典藏网

  各造作诸业  为三有缠缚cLA中华典藏网

  世间喑哑人  由行不善道cLA中华典藏网

  彼希于乐报  如搅水求火cLA中华典藏网

  若无所作善  乐果则不生cLA中华典藏网

  常乐放逸者  决定无功德cLA中华典藏网

  为业索所牵  暗钝无知觉cLA中华典藏网

  彼索无能断  苦尽方解脱cLA中华典藏网

  众生由业故  于轮回往返cLA中华典藏网

  见此灭彼生  皆从因所得cLA中华典藏网

  愚夫著五欲  未尝生觉悟cLA中华典藏网

  由贪爱相资  何穷苦边际cLA中华典藏网

  愚夫无厌足  乐作诸欲乐cLA中华典藏网

  由彼无厌故  则自取衰灭cLA中华典藏网

  于现生福报  业尽乐亦亡cLA中华典藏网

  由多作放逸  临终始觉知cLA中华典藏网

  起无量分别  造彼种种业cLA中华典藏网

  各随业因缘  而受其果报cLA中华典藏网

  众生为业驱  或为业所招cLA中华典藏网

  或生于快乐  或招于苦报cLA中华典藏网

  若得生天中  受五欲妙乐cLA中华典藏网

  福尽而退堕  及此无能救cLA中华典藏网

  又彼轮回因  皆从虚妄起cLA中华典藏网

  佛以真实见  示解脱正道cLA中华典藏网

  昔修诸善业  戒定慧相应cLA中华典藏网

  此非轮回因  安住清净乐cLA中华典藏网

  是福报无尽  不应作放逸cLA中华典藏网

  当毕竟一心  增修殊胜行cLA中华典藏网

  若人具福报  当远诸不善cLA中华典藏网

  为善跻圣道  作恶招殃咎cLA中华典藏网

  若人作善行  勇悍无退屈cLA中华典藏网

  常获寂静乐  能趣菩提道cLA中华典藏网

  若人著放逸  乐作诸不善cLA中华典藏网

  彼福则随减  当堕于恶道cLA中华典藏网

  是业如秋千  皆从心变化cLA中华典藏网

  众生痴所诳  常依彼而转cLA中华典藏网

  生死其如轮  十二处如辐cLA中华典藏网

  旋转于世间  皆为心所使cLA中华典藏网

  由心造善业  引生于天中cLA中华典藏网

  为境界所迷  不思惟后苦cLA中华典藏网

  于乐及非乐  当审虑而行cLA中华典藏网

  苦乐业虽殊  皆从因缘起cLA中华典藏网

  世间无有乐  皆为业所牵cLA中华典藏网

  乐坏苦现前  由心而造作cLA中华典藏网

  众生由业风  吹至所生处cLA中华典藏网

  于彼生爱乐  则为业所拘cLA中华典藏网

  唯善不善业  后世常相逐cLA中华典藏网

  犹如采其花  彼香则随至cLA中华典藏网

  众生自业使  随生灭流转cLA中华典藏网

  譬若彼秋千  升坠无休息cLA中华典藏网

  于天人修罗  六趣而往返cLA中华典藏网

  为痴之所覆  不生真实见cLA中华典藏网

  又如世间轮  依手而旋转cLA中华典藏网

  彼为业所催  速疾无与等cLA中华典藏网

  由业之所缠  十二支和合cLA中华典藏网

  是名缘生轮  世间无知者cLA中华典藏网

  诸天痴所覆  常著于欲境cLA中华典藏网

  唯业果长存  彼乐无积聚cLA中华典藏网

  彼不知善业  如良药明灯cLA中华典藏网

  除暗获轻安  能为作归救cLA中华典藏网

  受难堪极苦  及种种怖畏cLA中华典藏网

  是业有大力  而不生疲劳cLA中华典藏网

  天灭生人中  人殁堕地狱cLA中华典藏网

  狱出作傍生  复堕于鬼趣cLA中华典藏网

  皆由彼业风  飘转而无定cLA中华典藏网

  彼愚痴众生  未尝生觉悟cLA中华典藏网

  众生乘业车  能行于三界cLA中华典藏网

  余乘则不然  速疾无相似cLA中华典藏网

  若所作清净  则受其福报cLA中华典藏网

  唯于彼现生  则知其自业cLA中华典藏网

  彼业如彩绘  皆从心所起cLA中华典藏网

  所画无不周  长时而不灭cLA中华典藏网

  谓广大福报  皆从业所生cLA中华典藏网

  福业若尽时  彼乐则散坏cLA中华典藏网

  于善若不废  彼乐则增长cLA中华典藏网

  是故于善因  展转常修作cLA中华典藏网

  于彼百千生  受形躯骨锁cLA中华典藏网

  为业之所缠  曾无安乐想cLA中华典藏网

  若造种种因  则受种种报cLA中华典藏网

  当于此生中  勤修诸善行cLA中华典藏网

  业画极工巧  皆依心造作cLA中华典藏网

  业尽果则亡  刹那不久住cLA中华典藏网

  唯自业为亲  于他何所得cLA中华典藏网

  善调伏其心  如理而安住cLA中华典藏网

  以业自庄严  则非余所作cLA中华典藏网

  于百生千生  而未曾暂舍cLA中华典藏网

  若了知生灭  及真实因果cLA中华典藏网

  则离诸罪垢  得至不灭处cLA中华典藏网

  所造作诸业  迂曲常相随cLA中华典藏网

  如辐依彼轮  于世间旋转cLA中华典藏网

  当以慧拣择  如理而修作cLA中华典藏网

  是为调御师  永脱诸烦恼cLA中华典藏网

  教示众生品第十四cLA中华典藏网

  谓贪恚痴垢  及老病死苦cLA中华典藏网

  此六如深冤  能损诸含识cLA中华典藏网

  又五境如贼  能劫功德财cLA中华典藏网

  初如彼亲朋  后则为冤害cLA中华典藏网

  由心生放逸  于欲境嚣驰cLA中华典藏网

  能令诸众生  趣地狱饿鬼cLA中华典藏网

  贪为其炽火  嗔则如彼冤cLA中华典藏网

  黑暗说为痴  是三皆可畏cLA中华典藏网

  谓三十六业  及彼四十行cLA中华典藏网

  九十八烦恼  周遍于三界cLA中华典藏网

  离十二因缘  一百八烦恼cLA中华典藏网

  善解法非法  常获无量乐cLA中华典藏网

  于十六现观  及彼十六空cLA中华典藏网

  了我法二相  是名为智者cLA中华典藏网

  善达道非道  及彼四究竟cLA中华典藏网

  解脱四瀑流  能灭诸罪垢cLA中华典藏网

  修习八圣道  出二种生死cLA中华典藏网

  显现彼十力  得证菩提果cLA中华典藏网

  明真俗二谛  及彼四念处cLA中华典藏网

  除三际无知  不为魔所伏cLA中华典藏网

  是五欲境界  初甘后则苦cLA中华典藏网

  令堕诸险难  是故常远离cLA中华典藏网

  以正智思惟  伏断诸烦恼cLA中华典藏网

  斯为具智人  世世常安隐cLA中华典藏网

  智能断诸惑  犹火焚干薪cLA中华典藏网

  正智若增明  令三宝显现cLA中华典藏网

  若乐智境界  常住寂静法cLA中华典藏网

  烦恼如毒蛇  则能害诸善cLA中华典藏网

  若具真实见  能利于自他cLA中华典藏网

  离老死过患  住最上寂静cLA中华典藏网

  若乐于轮回  常为彼缠缚cLA中华典藏网

  是烦恼冤贼  遍三有逼迫cLA中华典藏网

  若人知佛教  为众生演说cLA中华典藏网

  常修纯净行  得生于梵天cLA中华典藏网

  若厌离三毒  常供养诸佛cLA中华典藏网

  破坏彼轮回  如燃于槁木cLA中华典藏网

  若人知苦因  而不造诸罪cLA中华典藏网

  无量烦恼聚  于彼无能缚cLA中华典藏网

  智为胜光明  痴为极黑暗cLA中华典藏网

  若能善分别  此说为智者cLA中华典藏网

  若离痴过失  则无诸险难cLA中华典藏网

  为痴之所覆  何能得解脱cLA中华典藏网

  宁触于猛火  及毒蛇共处cLA中华典藏网

  善求寂灭乐  不应与痴俱cLA中华典藏网

  愚人无正智  如盲处黑暗cLA中华典藏网

  不怖畏轮回  常造非法行cLA中华典藏网

  众生为痴诳  常起于爱染cLA中华典藏网

  受世间贫穷  为衰老逼迫cLA中华典藏网

  由三世业果  从地狱生天cLA中华典藏网

  或天堕畜生  或受饿鬼报cLA中华典藏网

  众生由彼贪  随业往诸趣cLA中华典藏网

  复为痴罥拘  轮回三有海cLA中华典藏网

  无始造诸罪  受种种生死cLA中华典藏网

  由彼惯习故  曾不生疲倦cLA中华典藏网

  诸天为乐损  人世匮乏苦cLA中华典藏网

  地狱常烧然  傍生互相啖cLA中华典藏网

  饿鬼饥渴逼  皆由彼痴故cLA中华典藏网

  长处于轮回  何曾有少乐cLA中华典藏网

  愚痴著欲乐  由乐而受苦cLA中华典藏网

  不近善知识  无正法救护cLA中华典藏网

  若人具真实  常乐闻正法cLA中华典藏网

  修习诸禅定  彼则无忧苦cLA中华典藏网

  诸佛宣正法  如灯常照明cLA中华典藏网

  慈念诸众生  过如彼父母cLA中华典藏网

  众生由三因  造三种过失cLA中华典藏网

  循环三界中  三受常相逐cLA中华典藏网

  由三业所起  趣三恶险难cLA中华典藏网

  众生著乐故  驰骋于三有cLA中华典藏网

  若尊重三宝  当得三菩提cLA中华典藏网

  远离三种见  则不生诸苦cLA中华典藏网

  于彼昼夜中  三时常观察cLA中华典藏网

  谓彼老病死  三种过失藏cLA中华典藏网

  三业离邪思  善住三平等cLA中华典藏网

  不著于轮回  永离诸忧恼cLA中华典藏网

  于彼道非道  及空有等相cLA中华典藏网

  慈心善观察  当证无上道cLA中华典藏网

  是人意清净  不触诸染欲cLA中华典藏网

  永离诸垢浊  得解脱安乐cLA中华典藏网

  离三有贪求  常生于正念cLA中华典藏网

  是人于正道  决定无退转cLA中华典藏网

  众生痴所蔽  于智不通达cLA中华典藏网

  起无量贪爱  常为苦缠缚cLA中华典藏网

  懈怠无惭愧  习近恶知识cLA中华典藏网

  为地狱种子  智者善防护cLA中华典藏网

  由彼无惭愧  常造作众罪cLA中华典藏网

  后堕于险道  徒生于悔恼cLA中华典藏网

  起憍慢嗔恚  嫉妒并覆恼cLA中华典藏网

  愚痴无信根  何能生善道cLA中华典藏网

  嗜酒复贪财  起邪见妄语cLA中华典藏网

  常行碜毒因  定招地狱报cLA中华典藏网

  邪见障诸善  不应起少分cLA中华典藏网

  如是愚痴人  自投险恶道cLA中华典藏网

  谓起邪见者  非因而计因cLA中华典藏网

  彼为自欺诳  沉沦无出期cLA中华典藏网

  若人著邪见  徒修其苦行cLA中华典藏网

  诳惑于他人  愚痴生我慢cLA中华典藏网

  由愚痴黑暗  溺生死大海cLA中华典藏网

  是人无正因  以苦欲舍苦cLA中华典藏网

  随彼外道说  炙身求出离cLA中华典藏网

  智者令炙心  则能烧诸惑cLA中华典藏网

  若具修正智  能破诸烦恼cLA中华典藏网

  是名真丈夫  得离诸苦际cLA中华典藏网

  乐著世名闻  而互相谄赞cLA中华典藏网

  彼清净菩提  非邪见所得cLA中华典藏网

  于善不勤修  心常生掉举cLA中华典藏网

  贪著利养故  舍离彼净戒cLA中华典藏网

  乐著于酒味  好侵于外色cLA中华典藏网

  杀害诸众生  由此堕地狱cLA中华典藏网

  亲近恶知识  起邪见两舌cLA中华典藏网

  不获诸威仪  三业多毁犯cLA中华典藏网

  由我慢无明  所说无真实cLA中华典藏网

  于此世佗生  何能得快乐cLA中华典藏网

  为众苦沉溺  此灭彼复生cLA中华典藏网

  如诸佛所说  皆由无明行cLA中华典藏网

  若人起我慢  邪慢增上慢cLA中华典藏网

  此为苦根本  毕竟常远离cLA中华典藏网

  乐造作诸恶  无初中后善cLA中华典藏网

  随彼无明流  入生死大海cLA中华典藏网

  若人具胜智  善息除烦恼cLA中华典藏网

  能解一切缚  得至不灭处cLA中华典藏网

  由修胜智故  则能断诸惑cLA中华典藏网

  此说烦恼缚  由智得解脱cLA中华典藏网

  诸烦恼如薪  智火烧永尽cLA中华典藏网

  若乐欲境界  何能离缠缚cLA中华典藏网

  五欲为重瘴  能覆于智眼cLA中华典藏网

  常令诸众生  坏说法正道cLA中华典藏网

  于善说法者  当一心谛听cLA中华典藏网

  是人为法将  能敌诸魔军cLA中华典藏网

  谓于四颠倒  及世间八法cLA中华典藏网

  自不生正慧  则为彼欺诳cLA中华典藏网

  五欲如迅流  漂沦难出离cLA中华典藏网

  当以智舡筏  于彼能超越cLA中华典藏网

  由彼愚痴心  常乐著诸欲cLA中华典藏网

  轮回五趣中  何能得解脱cLA中华典藏网

  不如理作意  如火常炽然cLA中华典藏网

  若如理而行  如甘露除热cLA中华典藏网

  谓积集无明  从久远生起cLA中华典藏网

  以一智明灯  破灭令不现cLA中华典藏网

  若人具正智  则能趣涅槃cLA中华典藏网

  无智纵贪痴  则生于懈怠cLA中华典藏网

  若具智光明  坏三毒黑暗cLA中华典藏网

  是故当一心  持戒修净智cLA中华典藏网

  常以大智火  焚烧诸惑薪cLA中华典藏网

  若无此善根  为三毒所损cLA中华典藏网

  众生萦痼疾  偃卧命将终cLA中华典藏网

  痴迷无所依  眷属徒悲恼cLA中华典藏网

  由多作放逸  常乐愚痴行cLA中华典藏网

  为无量恶因  受众苦逼迫cLA中华典藏网

  是三毒过患  损恼诸众生cLA中华典藏网

  若正智相应  于彼悉除遣cLA中华典藏网

  当知彼智火  能焚烦恼山cLA中华典藏网

  惑业既无余  常栖寂静乐cLA中华典藏网

  说罪品第十五cLA中华典藏网

  谓由彼作意  常造诸罪恶cLA中华典藏网

  愚痴不了知  徒生于后悔cLA中华典藏网

  众生造诸罪  皆受于苦报cLA中华典藏网

  是故当远离  常求于乐果cLA中华典藏网

  初虽作少罪  后则堕险道cLA中华典藏网

  由痴覆彼心  出已而复造cLA中华典藏网

  小罪不防护  皆为地狱因cLA中华典藏网

  譬如微少火  能烧于山林cLA中华典藏网

  由罪生恶趣  受极重苦恼cLA中华典藏网

  彼于己如冤  何能得寂静cLA中华典藏网

  若人造诸罪  则无有少乐cLA中华典藏网

  若乐求乐者  当修诸善行cLA中华典藏网

  作善称善哉  造恶皆轻毁cLA中华典藏网

  修福乃为难  于罪何容易cLA中华典藏网

  若见造非法  生劣心随喜cLA中华典藏网

  由彼无智故  受苦复过是cLA中华典藏网

  若人造众罪  积集诸果报cLA中华典藏网

  是苦难堪任  于恶不应作cLA中华典藏网

  由造众恶故  定受其恶报cLA中华典藏网

  是故当远离  不作则无咎cLA中华典藏网

  若不怖诸罪  则习近恶友cLA中华典藏网

  由自造作故  感果非佗受cLA中华典藏网

  行善招善果  作恶受恶报cLA中华典藏网

  若造众罪者  于善则无有cLA中华典藏网

  若人著邪见  展转生诸罪cLA中华典藏网

  虽刀杖火坑  无与彼相似cLA中华典藏网

  若人离众恶  常修于善行cLA中华典藏网

  身语意清净  去菩提不远cLA中华典藏网

  若乐造诸恶  受极重苦恼cLA中华典藏网

  非由造恶故  而能得乐果cLA中华典藏网

  若乐修诸善  得最上快乐cLA中华典藏网

  此善非苦因  无颠倒受者cLA中华典藏网

  从无始劫来  作善得乐报cLA中华典藏网

  若造彼恶因  定获于苦果cLA中华典藏网

  为善亲良朋  造罪近恶友cLA中华典藏网

  憎嫉贤善人  彼则堕恶道cLA中华典藏网

  心若乐修善  则远诸罪恶cLA中华典藏网

  是人于菩提  如掌中不远cLA中华典藏网

  谓于所修作  初中后皆善cLA中华典藏网

  能生于乐报  舍此则不然cLA中华典藏网

  是故远诸罪  令善常相续cLA中华典藏网

  能离彼恶者  常获于快乐cLA中华典藏网

  无始生死中  数数受诸罪cLA中华典藏网

  愚夫痴所使  而不生疲厌cLA中华典藏网

  著欲造诸恶  不知后苦果cLA中华典藏网

  暂生于适悦  长时受苦恼cLA中华典藏网

  乐作诸罪者  世间共轻鄙cLA中华典藏网

  是故离诸恶  于善无令废cLA中华典藏网

  无益非究竟  受最上苦恼cLA中华典藏网

  是故彼智者  于罪常远离cLA中华典藏网

  若人具慈心  则不造诸罪cLA中华典藏网

  为恶自招殃  不作则不受cLA中华典藏网

  常造诸罪恶  依邪师邪教cLA中华典藏网

  若离彼二种  善住真实道cLA中华典藏网

  愚夫不觉知  乐造诸恶行cLA中华典藏网

  若离彼过失  常生于胜处cLA中华典藏网

  若乐作众罪  定为业所牵cLA中华典藏网

  不怖后轮回  于人身难得cLA中华典藏网

  若人怖诸罪  多乐作诸善cLA中华典藏网

  彼能趣菩提  得最上妙乐cLA中华典藏网

  若能离诸过  能修诸善业cLA中华典藏网

  是人于世间  获第一福报cLA中华典藏网

  善降伏诸根  为世所尊重cLA中华典藏网

  尽此一报身  得生于天中cLA中华典藏网

  若人鲜福德  无初中后善cLA中华典藏网

  罪恶常增长  则堕于地狱cLA中华典藏网

  若造作众罪  自招其恶果cLA中华典藏网

  作善如所见  定受于乐报cLA中华典藏网

  由不善种子  后生于险难cLA中华典藏网

  如昔所作业  因果皆相似cLA中华典藏网

  众生堕恶趣  皆由罪所召cLA中华典藏网

  如鱼吞彼钩  无因而得免cLA中华典藏网

  罪为苦之根  毕竟当除断cLA中华典藏网

  众生常染习  如具随不净cLA中华典藏网

  常习当爱乐  能破诸恶业cLA中华典藏网

  譬如压胡麻  华坏香不散cLA中华典藏网

  常乐著五欲  散乱无安忍cLA中华典藏网

  懈怠虚妄言  彼则定无善cLA中华典藏网

  若造众恶者  如长夜黑暗cLA中华典藏网

  若安住善法  如旭日出现cLA中华典藏网

  若人无嫉妒  此为善净行cLA中华典藏网

  愚痴作众罪  彼则常忿怒cLA中华典藏网

  如舡载少物  所至则能浮cLA中华典藏网

  众生罪若轻  则免沈诸恶cLA中华典藏网

  远离恶知识  常获诸快乐cLA中华典藏网

  于彼若随顺  则受诸险难cLA中华典藏网

  善了知业报  离微细毁犯cLA中华典藏网

  是人不著罪  如空泥不染cLA中华典藏网

  未闻者令闻  闻已能忆念cLA中华典藏网

  恶趣尚生天  何况具智者cLA中华典藏网

    诸法集要经卷第六cLA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