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中靖国续灯录
作者:惟白章节列表
升序↑- 建中靖国续灯录上帙目录[宋刻]
- 建中靖国续灯录中帙目录[宋铭]
- 建中靖国续灯录下帙目录[宋磻]
- 御制建中靖国续灯录序[宋刻]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一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二[宋刻]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三[宋刻]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四[宋刻]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五[宋刻]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六[宋刻]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七[宋刻]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八[宋刻]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九[宋刻]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十[宋刻]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十一[宋铭]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十二[宋铭]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十三[宋刻]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十四[宋铭]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十五[宋铭]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十六[宋铭]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十七[宋铭]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十八[宋铭]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十九[宋铭]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二十[宋铭]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二十一[宋磻]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二十二[宋磻]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二十三[宋磻]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二十四[宋磻]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二十五[宋磻]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二十六[宋磻]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二十七[宋磻]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二十八[宋磻]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二十九[宋磻]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三十[宋磻]
惟白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科学与假设
法国马赫主义者彭加勒的著作。1902年出版。全书除导言外,共分四部分14章。第一部分论“数与量”,包括第一章数学推理的性质,第2章数学量与实验;第二部分论“空间”,包括第3章非欧几里得几何学,第4章空间与几何,第5章经验与几何;第三部分论“力”,包括第6章经典力学,第7章相对运动与绝对运动,第8章能与热力学;第四部分论“自然界”,包括第9章物理学中的假设,第10章近代物理学之理论,第11章概率计算,第12章光学与电学,第13章电动力学,第14章物质的究竟。 在这部著作中,彭加勒从算术和几何学,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等科学,来论证公约、假设以及感觉关系是衡量科学客观性的标准。在导言中说,假设在科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在数学及其相关的科学中,所谓假设就是指公约和定义。 彭加勒说,数和量并非存在于自然界中,它们是我们首创的;几何学的基本原理不是来自经验,而是一种公约;力学虽然比较直接依赖于经验,但还含有几何公设的公约性;物理学虽然同以上各门科学不同,但同样是假设在起作用。在这里彭加勒谈到概率计算,说明“在许多情况中,物理学家的地位有如赌博者,只盼望幸运”,就是说,“一切预见的事实只是大概的。一种预见无论如何稳固,我们决不能绝对确信它不致被实验所推翻”。而概率计算之有意义,在于它承认以一种假设或是常常略含任意性的公约为起点。
小逻辑
德国黑格尔著。《哲学全书》的第一部分。有时称为《哲学全书本逻辑学》(或称《小逻辑》),以示有别于他的两厚册的《逻辑学》(或称《大逻辑》)。该书原是黑格尔发给学生的讲课提纲。包括正文和说明两部分。黑格尔去世后,他的学生在编订全集时,附加学生听课笔记作为“附释”。1817年《哲学全书》出版第1版,1827年出第2版。第2版篇幅比第1版增加了一倍,而“小逻辑”增加88页,1830年出第3版,全书比第2版只增加65页,“小逻辑”部分比第2版增加8页。该书经黑格尔前后十多年的精心修改,最足以代表他的逻辑系统。该书比《大逻辑》篇幅少一半,内容精练,行文简明扼要,可以看成是《大逻辑》的提要和补充。比《大逻辑》增加了若干章节,如关于逻辑的性质和方法,关于思想对客观性的三种态度,以及概念的推论等。同时也删去一些部分。在该书所增加部分中,指出“逻辑学”是研究纯粹概念或理念的科学,只有纯粹概念才是唯一可以把握“绝对精神”或真理的方式。该书强调近代哲学最主要的兴趣,均在于说明思想与客观对立统一的性质。近代西方哲学史上关于这个问题有三种态度,第一种态度指康德以前的旧形而上学,第二种态度是指经验主义和批判哲学,第三种态度是指“直接知识”或“直观知识”。作者运用辩证的方法分析批判这三种态度的错误,并指出其根源。说明他们依据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把感性与理性、有限与无限、直接性与间接性完全割裂开来。用抽象的、片面的观点去看待对象,不懂得有限的知性思维与理性思维或思辨思维的区别,从而否定理性思维的作用,因而他们都无法真正把握对象。指出只有依靠理性思维,通过概念形式,才能把握无限的真理。该书分为三大部分:“存在论”、“本质论”和“概念论”。是黑格尔思辨哲学和辩证逻辑体系最精练、最概括的表述。其主要内容与《逻辑学》一书体系相同,参见《逻辑学》。
如意劫
1948年2月上海广艺书局出版。一册。该书为民国时期鸳鸯蝴蝶派作家冯玉奇所著。该作品为武侠题材,通过对书中主人公人物及经历的刻画与描写,劝忠劝孝,燃犀烛奸,实为寓意褒贬。小说主题深刻,立意深远,使人感到作者有一双洞察一切的眼光,非常值得一读。此书是其中的一部。附续集《鸳鸯宝带》。
梵网经顺朱
梵网经顺朱,二卷,清德玉顺朱并序,释经上下。
天一悦禅师语录
1卷,清大悦说,学愚录,有塔铭(依驹本印)。
丛林公论
全一卷。南宋者庵惠彬撰,宗慧作序,宋淳熙十六年(1189)刊定。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三册。系评论古今禅林之文事,乃有关释儒之随笔论集,凡七十余项,一万余言。禅籍志卷下谓本书之内容研究精密,识见高明,论点公允,且其序文亦堪称绝唱,唯书中所举先儒文词之得失,颇有不当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