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中靖国续灯录
作者:惟白章节列表
升序↑- 建中靖国续灯录上帙目录[宋刻]
- 建中靖国续灯录中帙目录[宋铭]
- 建中靖国续灯录下帙目录[宋磻]
- 御制建中靖国续灯录序[宋刻]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一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二[宋刻]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三[宋刻]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四[宋刻]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五[宋刻]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六[宋刻]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七[宋刻]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八[宋刻]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九[宋刻]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十[宋刻]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十一[宋铭]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十二[宋铭]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十三[宋刻]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十四[宋铭]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十五[宋铭]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十六[宋铭]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十七[宋铭]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十八[宋铭]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十九[宋铭]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二十[宋铭]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二十一[宋磻]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二十二[宋磻]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二十三[宋磻]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二十四[宋磻]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二十五[宋磻]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二十六[宋磻]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二十七[宋磻]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二十八[宋磻]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二十九[宋磻]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三十[宋磻]
惟白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伊凡·伊凡诺维奇和伊凡·尼基福罗维奇吵架的故事
《伊凡·伊凡诺维奇和伊凡·尼基福罗维奇吵架的故事》是俄国作家果戈理创作的中篇小说,收录于小说集《密尔格拉得》。《伊凡·伊凡诺维奇和伊凡·尼基福罗维奇吵架的故事》以夸张的手法,辛辣嘲讽了两个“体面”的贵族绅士。他们原是莫逆之交,后因小事结下怨仇,打了一场长达10余年的无聊官司,直到双方死去。两个地主伊凡·伊凡诺维奇和伊凡·尼基福罗维奇既是邻居,又是挚友,彼此关心,相处融洽。有一天,伊凡·伊凡诺维奇看见邻居家女仆拿出一支步怆,很感兴趣。他来到邻居家,提出用一头棕色猪、两袋燕麦来换枪,但对方不肯,于是,两个伊凡就吵了起来,一个被骂成是“公鹅”;一个被比作是“傻子守锦袋”。从此,他们成了仇敌,双方都到法院控告,法官调停也无效。10年过去了,这场官司还没结束。小说深刻揭露、批判了地主空虚无聊,专横自私的丑行。
果园城记
现代短篇小说集。芦焚(师陀)著。上海出版公司1946年5月初版。书前有《序》1篇。内收短篇小说18篇:《果园城》、《葛天民》(均初载香港《星岛日报》)、《城主》(初载1940年1月《文学集林》)、《桃红》(初载香港《大公报》)、《刘爷列传》(初载1941年6月《文学集林》)、《贺文龙的文稿》、《颜料盒》(均初载香港《大公报》)、《傲骨》(初载《文学界》)、《阿嚏》(初载上海《正言报》)、《塔》(初载香港《大公报》)、《期待》(初载1942年1月15日《文艺杂志》创刊号)、《说书人》(初载1942年4月 15日《文艺杂志》第1卷第4期)、《灯》、《邮差先生》(均初载1942年7月15日《文艺杂志》第1卷第5期)、《狩猎》(初载1943年7月1日《万象》月刊第3卷第1期)、《孟安卿的堂兄弟》(初载1943年8月 1日《万象》月刊第3卷第2期)、《一吻》(初载1944年7月1日《万象》月刊第4卷第1期)、《三个小人物》(初载1946年2月 15日《文艺复兴》第1卷第2期)。1958年6月上海新文艺出版社重新排印,删去初版的《序》、《刘爷列传》和《孟安卿的堂兄弟》,增收《北门街的好汉》和《新版后记》。作者以哀婉的笔调描写一个小城的衰落和各种小人物的悲惨命运,“有意把这小城写成中国一切小城的代表”,“希望汇总起来,让人看见那个黑暗、痛苦、绝望、该咒诅的社会”(《<果园城记>新版后记》)。如《期待》中投身革命的徐大刚被枪杀多年,而他的老母亲盼他归来,天天在餐桌上为儿子放上一双筷子,念叨儿子的健康。作品描写孤苦无依的老人精神上的痛苦。《刘爷列传》等描写封建大家族的颓亡。《颜料盒》等描写妇女的悲惨命运。这些小说带有作者浓厚的怀旧情绪和哀伤的抒情讽刺笔调,有些作品哀凄动人,艺术上颇有特色。集中有些短篇小说类似速写,以一人一事构成篇章,反映出作家短篇小说创作的风格。
宋史[四库本]
四百九十六卷。元脱脱撰。脱脱,元代大臣,字大用。顺帝至元六年 (1340)发动政变,驱逐了伯颜,次年任丞相,恢复科举,治黄河,主修宋、辽、金三史。《宋史》修于顺帝至正三年到五年。是纪传体宋代史。首创《道学传》因成书仓促,北宋详细,南宋简略,多有缺漏。剪裁、考证的资料多,有的有目无文。该书保存了不少原始资料。有一定史料价值。明清以后对宋史改作、补充的也很多,成书的有柯维棋《宋史新编》,钱士升《南宋书》,陆心源的《宋史翼》等。《宋史》本纪四十七卷,志一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卷,列传二百五十五卷,共计四百九十六卷。这是二十四史中最庞大的一部史书。《宋史》是官修书,先后由脱脱,阿鲁图主持修撰,又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等人任总裁官,仅用了二年半的时间,是因为它是在纪、传、表、志已完备的基础上撰成的。《宋史》特点 “大旨以表章道学为宗,余事皆不甚措意”(《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钱大昕说“《宋史》最推崇道学,而尤以朱元晦 (熹)为宗。”《宋史》的记事起于宋太祖建隆元年 (960)赵匡胤称帝,迄于赵昺祥兴二年 (1279),共三百二十年历史。编修准备了五六十年,材料主要是删削宋国史,参考历朝实录及立传人的子孙家谱、行状等。《宋史》史料丰富,也有珍贵的史料,如《天文志》记载公元1054年6月10日,新星出于金斗座,经过一年又隐没不见了,是目前世界公认的第一颗超新星记录。在《天文》、《律历》、《五行》中也保存了许多天文、气象、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资料。
礼记识
《礼记识》是廖平读《礼记》所作识语,后彙集刊行。就《礼记》四十九篇加以批注,少则一二语,多则数十字,凡二卷。其中藉《礼记》阐发其大统小统、皇帝王伯、进化退化、法古俟后之説,尤重孔子微言大义。如《檀弓篇》曰:“此篇大抵爲微言派。孔子制礼垂法,弟子润色,可谓详矣。欲知圣作,所宜研究。”民国六年(一九一七)《国学荟编》第八、九、十期连载,民国七年(一九一八)成都存古书局刊行,收入《六译馆丛书》,兹据该本整理。
净土资粮全集
净土资粮全集,八卷,明庄广还辑并序及后序、募刻疏,全书六卷,前后集各一卷,有图,附中峯、西斋怀淨土诗,袾宏校正并序,陆光祖序,仇云凤序,庄芳林跋。嘉本沉广近直音略训并像赞佚失,今补录。收于《卍续藏》第108册中。全书分前集、净土往生章、净土起信章、净土誓愿章、净土斋戒章、净土日课章、净土兼禅章、后集等8卷,为古人辑录之初机入门书。书中所辑录各条之后,尚附作者之考证或按语,以利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华严)
八十华严。凡八十卷。唐代实叉难陀译。又称新华严、唐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册。总成七处,九会,三十九品。为六十华严之异译。兹将八十华严与六十华严之异同处,列表如左:八十华严之梵本,乃实叉难陀应武则天之请,从于阗国携入我国,自唐武则天证圣元年(695)三月,于遍空寺内始译,武后亲临译场,挥毫首题品名,至圣历二年(699)十月功毕,此即第二译。新译之八十华严比旧译之六十华严,文辞流畅,义理更周,故流通较盛。华严宗之主经即此八十华严。此外,本经之西藏译本,总成四十五品。其中,前四十四品相当于本经之前三十八品,第四十五品相当于本经第三十九入法界品。又西藏本之别译有第十一品、第三十二品等二品。上述西藏本之文句与本经出人之处不少。关于本经之注疏,有略疏刊定记十五卷(慧苑)、华严经疏三十卷(神秀)、华严经疏六十卷(澄观)、华严经纶贯一卷(复庵)、华严经纲要八十卷(德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