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白

惟白
  • 姓名:惟白
  • 俗姓: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惟白,宋代禅僧。生卒年不详,俗姓冉。静江(治今广西桂林)人。至法云寺参法秀禅师,嗣其法,为云门宗传人。继其师席,住法云寺。该寺与慧林寺、智海寺共为当时汴京(治今河南开封)三大禅宗丛林,由于此三大丛林的提倡,禅宗宗风大盛于世。惟白当时常入皇宫宣扬禅法,甚受哲宗、徽宗的推崇。建中靖国元年(1101)八月,编纂《建中靖国续灯录》三十卷进呈徽宗。徽宗为之撰序文,并敕许入藏。晚年移居明州(治今浙江宁波)天童寺,示寂于该寺。另著有《大藏经纲目指要录》八卷。(《嘉泰普灯录》卷五、《佛祖历代通载》卷一九)

猜你喜欢的书

墓畔回忆录

墓畔回忆录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作者死前两年完成的这部巨著,确是道出了他内心的真实。这真实的主题就是伤逝,叹人生短暂,哀时光易逝,用文字与手中的笔挣扎着反抗时间。把往昔留住,把现在留住,把未来留住,在追忆逝水年华中,我想重新爬上我的美好岁月的山坡……浪漫主义文学赞成者或反对者,回忆录之研究家或爱好者,传记文学之研究家或爱好者,死亡文化之研究家或厌恶者,大中学生……一个挣扎着反抗时间的老人,终于敌不过时光的流逝,完成从摇篮到墓地的长旅……大约七十岁的时候,他在圣马洛港外一座名叫格朗贝的孤岛上,为自己选定了一块墓地。十年后,他被安葬到这里,没有墓碑,没有铭文,没有装饰,只有无名方石一块,上面立着粗硕的十字架。孤独地,骄傲地,默默地面对大海……这坟墓的墓志铭很长,名字就叫《墓畔回忆录》,其中有这样的话:生命于我是不适合的,死亡于我也许更加相宜。(La vie me sied mal, la mort m"ira peut-être mieux.) 一种更文艺的翻译版本是:生不如意,但愿死后顺遂。

中国神话史

中国神话史

本书是袁珂先生阐述广义神话思想以解决神话研究考察对象范围问题的专著,是研究中国神话基础理论的一部开山之作。袁珂先生在数十年整理和研究中国神话的过程中,逐渐认为中国神话的范围要从狭隘的圈子里跳出来,扩大视野,才能见到中国神话的真正丰美。在本书中,他以广义神话思想为基本认识,引经据典,考察了中国神话在流传中的演变,和它对后世文学艺术的影响,以及历代神话整理者、研究者在整理、研究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是对中国神话发展形成整体概念的必读经典。

太上洞玄灵宝宣戒首悔众罪保护经

太上洞玄灵宝宣戒首悔众罪保护经

原三卷,今缺上卷,仅存二卷。传天师道首罪悔过之法。谓人身中常有司过之神,随时上下,告人善恶。罪过从百二十至三千六百分为十七等。按罪过轻重,给以惩罚。如百二十过则使人“多衰少利”。犯三千六百过则令人死亡。小过只报其身,大过殃及子孙。只有诚心悔罪改过,长期坚持,乃可转祸为福。或请道士设斋醮,诵升玄悔过之文,也能消灾免罪。收入《道藏》第203册。

破邪论

破邪论

明清之际黄宗羲著。凡一卷。全书分《从祀》《上帝》《魂魄》《地狱》《赋税》《科举》《骂先贤》等七篇。是一部批评时政积弊,反对世俗迷信的无神论著作。作者将社会上流行的愚昧、虚伪、妄说、神秘等种种迷信现象统称为“怪物”或“邪说”,并运用历史知识和自然知识一一予以揭露和鞭挞。抓住历来哲学家探讨“天人之际”的问题,进行穷究,指出:“因念天人之际,先儒有所未尽者,稍拈一一,名曰《破邪》。”以对天的探讨来破除邪说。认为邪说之乱,莫不由“尊天”,并斥纬书创五帝立五天之说,释氏之诸天之说,天主教抑佛崇天之说等皆为邪说。认为“天一而已,四时之寒暑温凉,总一气之升降为之。其主宰是气者,即昊天上帝也。”提出人之形体是由气成,人身有魂魄,魄之质也是气。“譬之于烛,其炷是形,其焰是魄,其光明是魂。”现收入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黄宗羲全集》。

梵网经菩萨戒初津

梵网经菩萨戒初津

梵网经菩萨戒初津,八卷,清书玉述并序。

不空罥索咒心经

不空罥索咒心经

唐南印度沙门菩提流志译,即《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之第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