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峰慧空禅师语录

作者:雪峰慧空
雪峰慧空禅师语录

全一卷。又作《福州雪峰东山和尚语录》、《东山慧空禅师语录》、《东山和尚语录》、《雪峰空和尚语录》、《东山雪峰空和尚语录》。宋代雪峰慧空撰,门人慧弼编,孝宗淳熙五年(1178)刊行。又作福州雪峰东山和尚语录、东山慧空禅师语录、东山和尚语录、雪峰空和尚语录、东山雪峰空和尚语录。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册。辑录秀峰辞众上堂语、入院升座语、上堂、小参、秉炬、法语、拈古、颂古、真赞、偈语等,卷末附录与鼓山书中一段语、顶相赞,以及罗湖野录中有关慧空之记载。于宋淳熙五年(1178)刊行,后收入《续藏经》。

雪峰慧空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司空表圣文集

司空表圣文集

十卷。唐司空图撰。司空图字表圣,号知非子、忍辱居士,河中虞乡(今属山西省)人。咸通进士,官至知制诰、中书舍人,诗人、诗歌理论家。因世乱退隐,专力写作,不问世事,隐居中条山王官谷。综观一生,尽管徘徊于出处之间,但他的用世和忠君思想是比较明显的。留下的作品不多,诗歌创作的地位也不算十分突出,然而他的诗歌主张却有其独到之处,对后来,特别是清代讲究诗歌风格、意境和含蓄一派,影响相当深刻。著有《司空表圣诗集》、《诗品》。司空图在文学创作上推崇王维、韦应物的山水诗,贬斥元稹、白居易的“新乐府”,追求蕴藉之美。其诗调多低沉,对偶工整,写景真切。《司空表圣文集》又名《一鸣集》,为唐文别集。其文尚有唐代旧格,无五季猥杂之习。司空图奉敕为人,词多诫饬,足见其刚正之气。又集内解县新城碑为王重荣所作,河中生词碑为其弟重盈所作。宋祁于是认为重荣父子雅重司空图,尝为作碑。今考其文,也是奉敕所为。陈继儒《太平清话》载,忍辱居士墨竹笔名,此集无载。此编前后八卷,皆题为杂著。五卷、六卷独题曰碑。其它各卷,也有碑文,比较烦琐。旧本和今本相吻合。司空图的艺术思想是处于唐王朝极度衰乱中产生的消极悲观思想在美学观上的派生。其主要功绩就在于诗论,主张诗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后人总称为“韵味说”。其《自序》说:“及遭乱窜伏,又顾无有忧天下而访于我者,曷自见平生之志哉?因捃拾诗笔,残缺之几,乃以中条别业一鸣,以目其前集,庶警子孙耳。”说明司空图曾亲自编辑过其集。但原稿早散佚。后世所见是其子司空荷所辑,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著录三十卷,并记:“集自为序,以《濯缨亭一鸣》总名其集,子荷别为集后记。”《四库全书》据马裕家藏本收录,题谓《司空表圣文集》十卷,即《唐志》所谓《一鸣集》。明、清各藏家均以旧抄本著录,均出于宋刻本。

太上清静元洞真文玉字妙经

太上清静元洞真文玉字妙经

太上清净元洞真文玉字妙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出于南北朝隋唐道士之手。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经由九段玉诀及一首韵文组成,其内容为解释「真文玉字」,即解释符文。书中仅存注解而无符文,注解文辞亦颇隐讳。大旨教人译读和书写符字之法。又教人呼念神仙魔鬼之名,以除凶灾。

太上洞神三皇仪

太上洞神三皇仪

太上洞神三皇仪。撰人不详,约出原南北朝。言传授洞神三皇经及契券科仪。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大渊忍尔《三皇文より洞神经へ—道藏成立史论其一》(《史学杂志》68—2) 认为本仪出自唐或唐后,但保留很多古代原形。述授三皇经券契之科仪。包括三皇经14卷目录。

元代野史

元代野史

元之先世,本号蒙古,其国在女真之北,以奇渥温三字为姓。有始祖母曰阿兰氏,寡居在极北沙漠。屡有光明耀腹,后一乳而生三子。季子曰孛端义儿,魁梧奇伟,沉毅寡言。其后子孙蕃盛,不相统属。传至九世孙,曰也速该,兴师攻塔塔儿部,大获全胜,擒其部长铁木真以归。也速该适生一子,遂以铁木真名之,志武功也。铁木真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灭西夏四十余国,雄长一方,遂称帝于斡难河,号曰成吉思可汗,是为太祖。由太祖、太宗、定宗、宪宗,四传而至宪宗母弟,曰奇渥温忽必烈承位,是为世祖,改元至元。及至元八年,正宋度宗咸淳七年,始改蒙古,国号曰元。

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

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

太平天国诰谕之一。太平天国运动领袖杨秀清(约1820~1856)、萧朝贵(约1820~1852)于1852年(太平天国壬子二年)在永安联合颁布。后收入《太平天国文选》。该诰谕突出反满民族革命,历数清王朝对汉族人民的剥削与奴役,“凡有水旱,略不怜恤,坐视其饿莩流离,暴露如莽。”“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削民脂膏。士女皆哭泣道路,是欲我中国人之贫穷也。官以贿得,刑以钱免,富儿当权,豪杰绝望。”满汉官僚地主勾结,把人民逼入绝境。“凡有起义兴复中国者,动诬以谋反大逆,夷其九族。”太平天国“创建义旗,扫除妖孽,廓清中夏,”推翻清朝。汉族人民应当速拜上帝,共击清军,“务期肃清胡氛,同享太平之乐。”该诰谕是太平天国的重要政治纲领之一,对于激励人民群众的反清起义起了很大的作用。

诸经要抄

诸经要抄

诸经要抄,一卷,首尾缺,二八一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