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峰慧空

- 姓名:雪峰慧空
- 俗姓:陈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福州(今属福建)人
- 出生日期:1096
- 逝世日期:1158
- 民族族群:
雪峰慧空(1096~1158),一作惠空,号东山,俗姓陈,福州(今属福建)人。年十四出家,游学四方,历参圆悟、六祖,后至疏山。绍兴二十三年,住福州雪峰禅院,次年,退归东庵。二十八年卒,年六十三。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禅师法嗣。其著述现存《雪峰慧空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雪峰空和尚外集》,释觉性初刊于乾道六年,释惠然再刊于淳熙五年,今惟日本存有旧刻本,1980年台湾明文书局据以影印,收入《禅门逸书初编》。《全宋诗》卷一八四八至一八四九录其偈颂赞诗二卷,多为阐释禅宗经义之作。事迹见《东山慧禅师语录跋》、《五灯会元》卷一八。
福州雪峰东山慧空禅师,本郡陈氏子。十四圆顶,即游诸方。遍谒诸老,晚契悟于草堂。绍兴癸酉,开法雪峰。受请日,上堂曰:「俊快底点著便行,痴钝底推挽不动。便行则人人欢喜,不动则个个生嫌。山僧而今转此痴钝为俊快去也。」弹指一下,曰:「从前推挽不出而今出,从前有院不住而今住,从前嫌佛不做而今做,从前嫌法不说而今说。出不出、住不住即且置,敢问诸人做底是甚么佛?空王佛邪?然灯佛邪?释迦佛邪?弥勒佛邪?说底又是甚么法?根本法邪?无生法邪?世间法邪?出世间法邪?众中莫有道得底么?若道得,山僧出世事毕。如或未然,逢人不得错举。」喝一喝,下座。上堂,举云门示众云:「只这个带累杀人。」师曰:「云门寻常气宇如王,作恁么说话,大似贫恨一身多。山僧即不然,只这个快活杀人。何故?大雨方归屋里坐,业风吹又绕山行。然虽如是,也是乞儿见小利。且不伤物义一句作么生道?」上堂:「一拳拳倒黄鹤楼,一趯趯翻鹦鹉洲。有意气时添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俊哉俊哉!快活快活!一似十七八岁状元相似,谁管你天,谁管你地。心王不妄动,六国一时通。罢拈三尺剑,休弄一张弓。自在自在!快活快活!恰似七八十老人作宰相相似,风以时,雨以时,五谷植,万民安。」竖起拄杖曰:「大众,这两个并山僧拄杖子,共作得一个。衲僧到雪峰门下,但知随例餐锝子,也得三文买草鞋。」喝一喝,卓拄杖,下座。僧问:「和尚未见草堂时如何?」师曰:「江南有。」曰:「见后如何?」师曰:「江北无。」【摘自:五灯会元】
雪峰慧空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居易录
笔记。清王士禛撰。三十四卷。体例仿庞元英《文昌杂录》。其内容以考辨典籍、品评诗文、议论史事为主,兼记时事和异闻。《四库全书总目》云: “是书乃其康熙己巳官左副都御史以后,至辛巳官刑部尚书以前十三年中所记。”有康熙辛巳家刻渔洋全集本等。此书是他康熙二十八年(1689)官左副都御史以后至康熙四十年官刑部尚书以前13年中所记,共数百条,分为34卷。
易经
虽然家族秘史谜云满布让琵琶很迷惘,但童年毕竟是悠长而美好的。十八岁那年,她因为惹怒了父亲与后母,惊险地逃出那个囚禁她的豪宅,去投奔母亲与姑姑。原本母亲打算让琵琶去英国留学,却遇上了战争爆发,只好安排她去香港大学念书。此时琵琶才发现上海在拉扯着她的心,她爱上海,就像从前的人思念着自己的未婚夫! 求学时期的琵琶初尝团体生活的热闹,并结识了风趣的印度女子比比,但烽火很快地威胁到香港,学生们也开始过着战战兢兢的日子。琵琶备感流落异地的恐惧与无助,然而母亲非但没能给她半点依靠,反而更显疏离防备。 随着香港被日军占领,琵琶不得不中断学业,她和比比商量要一起回上海,她相信只有故乡能与自己的希望混融!为了拿到船票,琵琶必须发挥从小累积的世故与智慧,即使那要冒上生命的危险…… 接续《雷峰塔》的故事,《易经》描写女主角十八岁到二十二岁的遭遇,同样是以张爱玲自身的成长经历为背景。张爱玲曾在写给好友宋淇的信中提及:「《雷峰塔》因为是原书的前半部,里面的母亲和姑母是儿童的观点看来,太理想化,欠真实。」相形之下,《易经》则全以成人的角度来观察体会,也因此能将浩大的场面、繁杂的人物以及幽微的情绪,描写得更加挥洒自如,句句对白优雅中带着狠辣,把一个少女的沧桑与青春的生命力刻划得余韵无穷!
江苏省通志稿民政志
宣统元年(1909)始修,由江苏通志局主持,缪荃孙任总纂。民政志。历代史志无民政一门,宋徐氏天麟两汉会要始立民政一门,清龙氏文彬明会要因之,近代新疆志亦立民政一门。民为邦本,自宜专列,凡户口、徭役、自治、警察、保甲、团练、赈恤、救济、禁诫,如禁缠足、禁溺女、禁罂粟之类,皆备录之。乡镇有表,并以附焉。
春秋胡传考误
一卷。明袁仁撰。袁仁认为,胡安国由于激愤王安石之废《春秋》于学官,于是承皇帝之命而作传,其目的在匡时,故多借题发挥。虽然胡氏用意是好的,但却不合于经义。袁氏此书即专门驳正胡氏之失,其中如谓周月非冠夏时、盟宿非宿君与盟、宰渠伯纠宰非冢宰、伯非伯爵、首止序王世子于末非以示谦、晋卓子已立逾年,非独里克奉之为君、季姬之遇鄫子非爱女使自择婿、鼷鼠食牛角非三桓之应、吴子使季札非罪其让国、获麟而夸以箫韶河洛为传之陋等等,多中胡传之失。现存《学海类编》本、《学津讨原》本、《袁氏丛书》本。
梦东禅师遗集
清代释际醒撰。际醒,俗姓马,字彻悟,讷堂;别号梦东。丰润(今属河北省丰润县)人。际醒自幼通经史。皈依佛门后,遍历讲席闻法,博贯性相之学,尤精法华、三观、十乘之旨意。后专攻深研净土法门,成为禅门宗匠。际醒所撰的《梦东禅师遗集》一书,主要记载了他对净土法门研习所得,以及讲经论道,弘扬佛法的事迹等。该书对了解际醒佛学思想及生平事迹,以及净土信仰在清代的传播情况均有一定参考价值。现见载版本有清嘉庆庚子门人了亮等校刊本,以及 《贩书偶记》本。
菩萨璎珞经
十四卷,姚秦竺佛念译,一名现在报经。说种种大乘之法门。璎珞者,取菩萨以十德庄严其体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