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

作者:太虚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

太虚大师讲述,二十一年十二月在闽南佛学院。大乘法中有此一部,名题本生心地观经,就这经题一看,便知道经中的殊胜意义。大乘是从比喻上来显示佛法的。乘是车乘。大乘,这辆车乘大到何种程度?小的车乘,自己一个人开车,把自己一个运载到要去的地点罢了;这辆大车乘大极了。不是运载的‘人的多数’,而能运载的是‘无数的人’。所要运达的行程不是有数可纪录的,而将是到达到无限无边际的超世间的越空间深远的妙境中去的,这便是大乘。

猜你喜欢的书

清微三品经

清微三品经

《清微三品经》,全称《清微三品至道极玄参同妙典大乘度劫真经》。有吕洞宾《自序》,谓于壬午岁(康熙四十一年,1702)降于江夏涵三坛,“乃以予一家言,会合三教宗旨,阐演斯典,庸示后学”。黄诚恕《序》称,至甲申岁(康熙四十三年,1704),《三品经》演成。至壬辰岁(康熙五十一年,1712)刻版两份,一送武当山,一存涵三宫。将刻版送武当山,既有永久保存之考虑,亦有请道教宫观承认其刊刻经书的正统性之用意。

青囊秘诀

青囊秘诀

外科著作。清佚名撰,疑为清傅山撰。二卷。山有《傅青主女科》已著录。约撰于康熙年间。卷上列背痈论、肺痈论、无名肿毒论、对口疮论、脑疽论、囊痈论、臂痈论、乳痈论、肚痈论、恶疽论、疔疮论、唇疔论、鬓疽论;卷下列杨梅疮论、腰疽论、瘰疬论、顽疮论、脚疽论、痔漏论、大肠痈论、小肠痈论等。因稿本传抄,佚金创论、刑杖论、肝痈论、多骨疽论、擎疽论、物伤论、接骨论。每症先论后方,言之成理,持之有据。附方多编以歌诀,以利记诵。是书原由河南怀庆济源庙道张士学秘藏,几经秘传,雍正元年被王大德发现并抄录,其抄本长期珍藏于河南沁阳守拙堂,一九六二年觅得此本,由何高民校考,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辛弃疾词选

辛弃疾词选

收入了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传世名作数十篇,每首诗作均有详细的注释,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诗的内涵。该书收集量大,充分显示了辛弃疾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对全面了解辛弃疾的诗风及当时社会风貌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华严经心陀罗尼

华严经心陀罗尼

华严经心陀罗尼,一卷,唐实叉难陀译,有题记。

物不迁论辩解

物不迁论辩解

物不迁论辩解,一卷,明真界解并序,冯梦祯序,袾宏跋,达观跋。

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

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

佛教传记。唐冥祥撰。一卷。约成于唐垂拱四年(688)之后。全文约一万一千字,是以《慈恩传》为底本改写而成。其中所记玄奘事迹在《慈恩传》中都有原型,且叙事次序有许多相同,类似《慈恩传》“要钞”。所述玄奘的生平经历比《慈恩传》、道宣《大唐内典·玄奘传》等更为详细。见载于日本《大正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