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升序↑- 大佛顶首楞严经圆通疏序
- 楞严经圆通疏序
- 大佛顶首楞严经圆通疏序
- 圆通疏引用并曾所经目古今书疏
- 圆通疏凡例(八条)
- 大佛顶首楞严经会解叙
- 会解所引教禅诸师名目(年代未详姑据所闻而刻)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一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二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三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四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五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六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七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八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九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十
- 劝持叙
猜你喜欢的书
卡拉马佐夫兄弟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长篇小说,通常也被认为是作者文学生涯的巅峰之作。《卡拉马佐夫兄弟》最初在《俄罗斯信使》杂志上连载了将近两年(自1879年第1期至1880年第11期),并于1881年出版了第一个单行本。描写旧俄时期外省地主卡拉马佐夫一家,因金钱和情欲引起冲突而酿成仇杀的悲剧。老卡拉马佐夫与长子德米特里争夺美貌的格鲁申卡。一天夜里,德米特里疑心父亲与格鲁申卡幽会,翻墙潜至父亲的房前,逃跑时被管家拦住,他用铜杵把管家击倒在地。这时,私生子斯米尔佳科夫趁机杀死老卡拉马佐夫。德米特里涉嫌入狱。德米特里原已同卡捷琳娜订婚,后又爱上了格鲁申卡;可是弟弟伊凡却迷恋卡捷琳娜。而伊凡玩世不恭,斯米尔佳科夫杀死老卡拉马佐夫,正是信奉伊凡哲学的结果。后来,法庭错判德米特里服苦役;伊凡内咎自责,神经错乱;斯米尔佳科夫也因精神崩溃而自杀;只有三子阿辽沙离家出走,用基督的博爱去拯救世上“迷途”的灵魂。
铁庐集
三卷。《外集》二卷。《后录》一卷。清潘天成 (1654—1727)撰。潘天成,字锡畴,江苏溧阳人。后移居安徽桐城,为安庆府学生。据《溧阳志》载,其幼与父母避仇相失。年十五,乞食行求,遇于江西界,百计迎归。佣贩以养,备极艰苦。以其间读书讲业,竟为积学。年七十四,汔穷饿以死。可称笃志苦行之士。潘夫成虽出自寒门,终身贫贱,而天性真执,人品高洁,类古所谓独行者。其精神坚苦,足以自传其文。故身没嗣绝,而人至今重之。特录其集,俾天下晓知。是集为其门人许重炎所编,冠以小传、年谱。是集卷一为《默斋训言》,潘天成述其师汤之锜语;卷二为《杂著》,是潘天成诗文;卷三为《语录》,许重炎与蒋师、韩记、潘天成语。外集卷一为《庵训言》,潘天成记其师梅文鼎语;卷二为《杂著》,亦潘天成遗文补刊;后录一卷,则其墓记之类。潘天成其学源出姚江,以养心为体,以经世为用。其诗文皆抒所欲言,不甚入格。该书有《四库全书》本。
画筌
画论。 清代笪重光。一卷。 约1670年。 用骈体文写成,辞藻华美,近如歌诀。凡四千数百言, 原是一气呵成。所论多为山水画法, 认为画应“抒高隐之幽情,发书卷之雅韵”,而“从来笔墨之探奇, 必系山川之写照, 善师者化工, 不善师者抚缣素”,笔墨与山水的情调须保持一致,“山川之气本静,笔躁急则静气不生,林泉之姿本幽, 墨粗疏则幽姿顿减”。凡山之位置高下起伏,水之出入纡曲流止, 以及树、石、船、桥、亭、屋之点缀,与乎皴、擦、点、染诸法等都有精到论述。现代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评论云:“是篇荟萃历代画论, 聚集百家画法, 撷其精华,汰其糟粕,千锤百炼,字斟句酌, 不特诸法俱备, 而精微奥妙,不偏不倚,毫无门户之见,堪称艺苑南针, 画道宝筏。其为骈句,盖沿袭《山水松石格》、《山水诀》之遗规,可谓后来居上, 为一千多年来, 山水画之总结,怕笪氏个人无甚发明耳。”
孔子改制考
康有为所撰关于变法维新的重要理论著作。1892年(光绪十八年)在弟子陈千秋、梁启超等协助下开始编著,1898年正式刊行。共二十一卷。书中阐发“托古改制”理论。宣称《六经》皆孔子所作,是孔子假托古圣先王言行,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改革主张,把孔子塑造成托古改制的“素王”。认为孔子改制的精义主要反映在《春秋》一书中,而《公羊传》则是阐释《春秋》的典籍。作者从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需要出发,附会公羊学派的“据乱、升平、太平”三世说,解释历史发展趋势。认为“据乱世”即西方君主专制时代,“升平世”即君民共主时代,“太平世”即民主共和时代。这一划分并不科学,但确认历史不断进化发展,强调当时中国应由“据乱世”通过改革进入“升平世”,冲破了顽固派“敬天法祖”和“祖宗之法不可变”的反动思想,为维新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影响甚大。顽固派攻击该书“灭圣经”、“乱成宪”,要求清政府将该书毁版。
宏远谟斋家塾程课条录
八岁入塾读小学书宜先读《孝经》所以端小学之本也。《小学》内篇四前三篇述虞、夏、商、周圣贤之言后一篇摭虞、夏、商、周圣贤之行。外篇二又以纪汉以来贤人之嘉言善行所以广其言实其行为观摩则效之验也。其于古今入德之门固已本末赅备而所恃为坊表者即因是为权舆。
彭德怀速写
丁玲撰。最初发表于1937年2月3日《新中华报·新中华副刊》第6期。这篇速写通过转述青年政治委员的话,抓住人物富有特征部分的描述及与老百姓的亲密关系,表现了彭德怀在战士中的崇高威望,对下级的真诚相待,同群众的水乳交融,刻划了红军高级指挥员的形象。全文以人物为中心,在粗线条的勾勒中显示出人物的肖像和神态,语言简洁,凝炼集中,堪称人物速写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