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五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第十五xKi中华典藏网

大唐三藏义净奉 制译xKi中华典藏网

尔时佛告大王。当于尔时。散弹长者于十二年饥俭亢旱。供养千圣独觉。于时帝释助作功德。来降大雨者。大王。莫作异见。其散弹长者。即我身是。大王。我于过去。非唯以此布施而证菩提。勿作异见。由我正信。善根积集善根功德因缘故。更修无量福业。而证无上菩提。xKi中华典藏网

摄颂曰。xKi中华典藏网

马王仙作证  蛇命鸟王恩xKi中华典藏网

鹦鹉尾提诃  龟苏二商主xKi中华典藏网

佛言。复次大王。我求无上菩提故。利益摄受一切有情。大王谛听。于中阿笈摩僧祇得分药叉经中广说。我于尔时。作一马王。名婆罗诃。而为利益。化诸有情。xKi中华典藏网

复次大王。我求无上菩提故。摄受利益有情之事。大王谛听。乃至古昔。于婆罗痆斯。去城不远。有仙人住。心行慈愍。悲念有情。去彼不远有二农夫。耕垦种植。遂共相争。互为嗔斗。遂即相打。俱到仙所。并请为证。一人即往王边。以事白王。王即告曰。汝等相争。何人证见。白言。大王。我等二人争。是谁先过。仙人答。若依转轮王法。我为作证。若行别法。我不为证。王言如是。仙人答曰。此人嗔彼。彼人嗔此。彼既打此。此还打彼。王言若如是者。二俱合罚。仙人曰。我先有言。若依转轮王法断事。我以为证。汝若不依我不为证。时王白言。大仙。云何作转轮王法而断事耶。仙人答曰。大王。若转轮王法。除无益事。令住有益。其王告二人曰。汝去。更勿如是。佛告大王。尔时仙人以法作证者。勿作异见。即我身是。我于过去。虽作证见。依法为证。作真实证。由彼因缘。积集善根政信故。而证无上菩提。xKi中华典藏网

复次大王。又为求无上菩提故。摄受有情。菩萨尔时在不定聚。舍自身命。饶益一切有情。大王。乃往古昔。于一方处大丛林中。有师子王。于中居止。复有五百商人。经过险路。由语声故。有大蟒蛇。惊动睡觉。五百商人。悉被蟒蛇围绕。尔时商人甚大惊怕。发声号叫。求诸天神其师子王。闻此叫声来至。乃见蟒蛇围彼商人。去此不远。有少年象。尔时师子即往象边告言。此诸商人。今被蟒蛇围绕欲食。汝能舍命。救彼商人耶。其象答曰。欲遣如何。师子答曰。我须上汝头上。后脚捉头。以我双爪。打彼蛇脑。后之两足。入汝头中。汝当必死。我打蛇脑。蛇当定死。其蛇口吐毒气。我亦应死。象曰。且为利益拔济多人。宁顾身命。时师子王升象头上。掷身打彼蟒蛇。师子按足。象便命过。打彼蟒蛇。蛇亦即死。由蛇毒气。师子身亡。三个一时并皆舍报。诸商人等遂全身命。商人欲发。空中诸天告商人曰。此师子王。是贤劫菩萨。今为汝等。舍自身命。拔救诸人。汝等宜应供养菩萨。然后进发。时诸商人。即以种种供具。供养师子王身。绕已而去。佛告大王。尔时师子王者。勿作异观。即我身是。我于尔时。在傍生趣。能救五百商人。舍自身命。害彼毒蛇。由我慈心摄受有情。功德因缘。积集善根。正信力故。而证无上菩提。xKi中华典藏网

复次大王。乃往古昔。于一方处。有好丛林。然有菩萨。在不定聚。傍生之中。作共命鸟。一身两头。一名达摩。二名阿达摩。是时达摩食好甘果。后时阿达摩便食毒果。两俱闷乱。共相平论。一作邪愿。愿我所生之处。常共汝为恶友。能为损害。二者发愿。愿我生生之处。常行慈心。利益汝身。佛告大王。于汝意云何。尔时名达摩者。即我身是。其名阿达摩者。即提婆达多是。我为慈悲心故。由彼因缘。积集善根故。而证无上菩提。xKi中华典藏网

复次大王。乃往古昔。于一方处。有好流池。菩萨尔时于不定聚。作其鸟身。于五百鸟中。而为鸟王。其中有一老鸟。不能远求食饮。常食小鸟及诸鸟卵。徐劣而行。既食饱已一足而立。时诸小鸟。常被食啖。心大愁苦。共诣王边。作鸟语声。白言。鸟王。具说如前。愁悲苦恼。鸟王即为寻访斯事。是谁食啖诸鸟子等。菩萨虽在恶趣。心常无异如是访察。乃见老鸟诈劣徐行。在池岸边。翘足而立。于时鸟王菩萨。即便觉知是损害之者。而说颂曰。xKi中华典藏网

食啖诸鸟卵  并余小鸟等xKi中华典藏网

翘足一脚立  犹如持戒者xKi中华典藏网

徐徐而缩脚  微劣诈言谈xKi中华典藏网

曲项娇为斯  必是多奸诈xKi中华典藏网

尔时老鸟便作是念。今者鸟王既察知我。我今归依。鸟王告曰。汝可设计。勿令诸鸟知汝怨事。老鸟闻已速即逃去。于时众鸟安隐无忧。佛告大王。尔时鸟王者。莫作异见。即我身是。我为鸟王之时。由能慈摄一切有情。由彼因缘。积集善根正见力故。证得无上正等菩提。xKi中华典藏网

复次大王。乃往古昔。于一方所丛林之中。菩萨尔时在不定聚。作鹦鹉鸟。常解人语。然于彼时。婆罗痆斯有王。名曰梵德。正绍王位。以法化世。而有一鸟。欲害鹦鹉。鹦鹉飞投大王手中。告言大王。莫非法化世。时王见鸟来投手中。心生怜念。即于鹦鹉边。而受五戒。以法化世。敕群臣曰。今于一切鸟兽。以无畏施。佛告大王。莫作异见。尔时鹦鹉。解为人语者。见善根故。而证无上菩提。xKi中华典藏网

复次大王。乃往古昔。于婆罗痆斯。有梵德王。正绍王位。去此不远。有尾提诃国起逆。其梵德王。常欲伐彼不臣。其梵德王。兵众强盛。其尾提诃国。虽兵马驱胜。而常心行慈悲于梵德王。其梵德王。贪爱其国。兴举四兵。往击尾提诃国。其王闻梵德王四兵欲来。即令扫洒城邑。无诸瓦石。悬缯幡花。辨诸饮食。又敕诸臣等。令城内人民。出城预前二十五里。香花迎接。复作百种言词。赞美王德。其梵德王闻此事已。嗔心乃息。便作是念。既逆善言。不相违逆。今可回军。时尾提诃国群臣等赞梵德王曰。愿王过国。所有军众。广陈设会。尾提诃王说伽他曰。xKi中华典藏网

大王受忏摩  我当亲奉敬xKi中华典藏网

诸事随王作  幸赐为亲友xKi中华典藏网

尔时梵德王。复以伽他答曰。xKi中华典藏网

由忍得解脱  嗔心寂无起xKi中华典藏网

为一切能故  能胜一切人xKi中华典藏网

尔时二王。共为和合。其梵德王。即归本国。尾提诃国一切人民。皆悉无畏。佛告大王。尔时尾提国王者。莫作异见。即我身是。我为调伏其心。由彼积集正信善根故。而证无上菩提。xKi中华典藏网

复次大王。乃往古昔。菩萨尔时在不定聚。于大海中。作一龟王。复于后时。有五百商人。乘船入海。乃被海兽打破船舶。其龟取五百商人。置于背上。渡出海中。尔时商人皆悉安隐。全其身命。佛告大王。然于彼时。大龟王者。莫作异见。即我身是。为由慈摄有情。由彼因缘。正信积集善根故。而证无上菩提。xKi中华典藏网

复次大王。乃往古昔。时毗提诃国。有五百群臣。其中有二兄弟。最为大臣。兄名苏斯那。弟名斯那。其名斯那者。心常好觅人过。无利益心。其苏斯那者。于一切时常行利益。为由苏斯那常行利益故。其斯那既无利益。恼乱人民。城中众俱来白王。说彼所作无利益事。其王即令摈出境外。便往婆罗痆斯城。事梵德王。后于异时。其苏斯那。闻弟被摈出境。在婆罗痆斯梵德王所以为臣佐。即白毗提诃王言。今欲往彼婆罗痆斯看弟作其和顺之事。城中人众。皆生怪愕。其弟常于兄处。作无益事。其弟。王摈出国境。此兄尚于弟处能行饶益。共为和可。佛告大王。莫作异见。于彼时中。名苏斯那大臣者。即我身是。常为利益有情。由彼因缘。正信积集善根故。而证无上菩提。xKi中华典藏网

复次大王。乃往古昔。于一方所。有一大城。其城中有二商人居止。将五百乘车。载其宝货。行至旷野险路。具如中阿笈摩说。其一商人。已被药叉啖食。第二商主。平安得出旷野之中。佛告大王。其第二商主。平安得出旷野之险者。莫作异观。即我身是。为慈摄有情。由彼因缘。正信积集善根故。而证无上菩提。xKi中华典藏网

复次大王。乃往古昔。于一方所丛林之中。多饶河涧。花果滋茂。尔时菩萨在不定聚。作六牙象王。在其林内。其象王妻。名曰拔陀。于母象中。为最尊贵。是时象王出群。在于闲僻之处。有别雌象。端正悦意。诣象王处。共为私窃。既为夫妇。甚加怜爱。行住相随。意不相离。心相系著。时拔陀母象。便生嫉妒。即自思念。作何方计。便我当得杀六牙象王并彼母象。正住思惟。心大嫉妒。无计可得。遂便发愿。愿我生生之处。能害二人。作是愿已。于山顶上。投身而下。便即命终。生毗提国大夫人腹。而处其胎。十月满已诞生一女。众相具足。渐渐长大。嫁与邻国梵德大王。为第一夫人。由彼宿业。于六牙象等。生大嗔恨。然而夫人有宿命智。即白梵德王言。于彼方所。有六牙大象。我今要此象牙。愿王令取。于时王敕诸城。所有猎师。皆悉唤集。令取六牙大象。猎师集已。告曰。汝等往取象牙将来。时诸猎师。王既敕已。依命即去。其猎师大将告猎人曰。汝等并散。各归本业。我独自往取其象牙。是时大将即取祭祀之物。并著衣甲毒箭等物。造诣方所。见彼象王并及母象。二俱别住于闲静处。各离象群而住。见已远至遥望。尔时猎师。身被忍服。覆其弓箭。所有衣甲。藏在草中。欲为杀害。尔时母象遥见猎师。即告夫曰。我等速向余处。今有人来欲杀我等。象王曰。其人作何形貌。答曰。身被忍衣。外现慈相。若如是者。当须无畏。在袈裟中。无不善事此之幢相。覆盖之人。心住慈悲。当须无怖。勿生疑惑。如月无热。斯人亦如是。于时母象。及以象王。并无疑惑。随意游行。尔时猎师既得其便。即放毒箭。射彼象王。中于要处。母象告曰。如何乃言著袈裟人。无有害心。尔时象王以颂答曰。xKi中华典藏网

心非生过患  亦非衣所作xKi中华典藏网

此过由烦恼  由心离慈愍xKi中华典藏网

如金裹铜叶  入火铜性现xKi中华典藏网

患人虽不了  智者善能知xKi中华典藏网

弓箭人俱毒  咸由彼为恶xKi中华典藏网

袈裟本寂静  皆悉由心作xKi中华典藏网

尔时母象心生嗔恚。告其夫曰。xKi中华典藏网

我不违君语  如君今所说xKi中华典藏网

我欲碎斯人  节节令其断xKi中华典藏网

是时象王闻此语已。生如是念。作何医疗此烦恼事。若是菩萨妇。起怨害心者。此不应也。说伽他曰。xKi中华典藏网

如被多鬼所著心  见医即作非供养xKi中华典藏网

医人见彼常非恨  应生如是欢喜心xKi中华典藏网

尔时母象。闻其菩萨象王所说。默然而住。时诸群象诣象王处。便作是念。勿此母象损害猎师。若菩萨在傍生趣中。常行菩萨行。是时象王往猎师边。以人言音告猎师曰。汝莫怪畏。恐损猎师。象王以鼻。绕取猎师。抱在胸前。又令母象别向余处。然后告曰。丈夫。母象已去。汝若须我身上物者。任意取之。是时猎师心极怪愕。此乃是人。我非人也。我是人中象。汝是象中人。汝在傍生。有是情智。我居人类。反无斯慧。悲啼泣泪。菩萨问曰。为何啼泣。猎师答曰。汝已损我。时象王闻已。作是思惟。我现相救。不曾有损。复更思惟。不是雌象而来损耶。又问猎师曰。谁损汝耶。猎师答曰。象王。汝身有无量功德。无辜加害。即是损我。汝身被箭所伤。可有治疗。我心被射。愚痴无智。难可疗治。而说颂曰。xKi中华典藏网

我今观察象王行  功德广大犹如海xKi中华典藏网

起害之人犹发慈  此之菩萨心难得xKi中华典藏网

假说我今身是人  了无如是真智觉xKi中华典藏网

但有如斯嗔害毒  身空无有少功德xKi中华典藏网

庄严形貌似人身  不如生在傍生趣xKi中华典藏网

汝在傍生有人智  象王为最象中尊xKi中华典藏网

不言形貌即成人  不以傍生非是人xKi中华典藏网

若有人慈功德者  彼乃当知即是人xKi中华典藏网

尔时象王告曰不劳广说多言语。不用多述巧言辞。汝今云何箭射我。速说斯事令我知。猎师答曰。我奉王教。须汝身牙。缘此射之。象王告曰。仁所须者。幸时早取。菩萨为怀。无不舍者。任汝拔牙。将所利益。说伽陀曰。xKi中华典藏网

利益一切有情等  速离漂流生死海xKi中华典藏网

常证无上菩提智  唯愿早入涅槃城xKi中华典藏网

尔时猎师心生羞耻。告象王曰。我须汝牙。象王告曰。任意拔将。答曰。我不能拔。若令我拔。愿住慈悲。我方能拔。若其不住慈悲之心。正拔之时。手必堕落。象王告曰。若汝不能拔者。我自拔与象王曰。为我牙根入肉深远。当拔之时。白血流注。拔已欲与猎师。象王身色鲜白。如优昙钵花。血流遍身。如山雪覆。亦如裥文。xKi中华典藏网

尔时象王。自心睹见身相如是。恐有退转。欲坚其心。不令娆乱。由彼菩萨多习性故。而行其施。岂有退邪。至于死路。唯归佛陀。于彼时中。有种种异相。为空中诸天心得满足。便生喜悦。现希有事。然由象王作是苦行。空中有天。而说颂曰。xKi中华典藏网

我等诸天见  象王行苦行xKi中华典藏网

当正拔牙时  受于无量苦xKi中华典藏网

内心犹喜悦  必不退菩提xKi中华典藏网

别有一天。而问彼天曰。xKi中华典藏网

如此拔牙身受苦  云何能发趣菩提xKi中华典藏网

犹如地狱受苦人  必不能发慈悲意xKi中华典藏网

尔时象王拔牙已。默然而住。猎师念曰。云何拔牙。执持而住。欲生悔耶。不与我耶。于时象王观知彼意。即持优昙钵花白色六牙。引其前足。而以六牙欲舍与之。告曰。待住少时待住少时我今极痛。象王又作此念。受者现前。何须久住。如何不施。本为此牙欲杀于我。今既无牙。何虑余事。告猎师曰。汝应善听。说伽他曰。xKi中华典藏网

贤首汝应弃恶事  所持利剑弓箭物xKi中华典藏网

被此袈裟仁者衣  我今见此心欢悦xKi中华典藏网

或有施净受亦净  或有施净受不净xKi中华典藏网

我今观汝净应供  施者受者二俱净xKi中华典藏网

尔时象王。见彼被离欲衣。心自喜悦。即与六牙。告曰。xKi中华典藏网

若实毒箭射我身  不生少许嗔恨意xKi中华典藏网

此实愿速证菩提  当救轮回得解脱xKi中华典藏网

佛告大王。于意云何。彼时六牙大象王者。莫作异见。即我身是。我以慈悲苦行布施故。而由未证菩提。由彼因缘。正见积集善根。而证无上菩提。xKi中华典藏网

复次大王。我曾作兔。舍其身肉。布施与彼仙人之时。广说应知。xKi中华典藏网

复次大王。我于往昔。父母二俱无目。常以肩背负担。将行供养。经无量时。而由未证。广说应知。xKi中华典藏网

复次大王。我为利益诸有情故。大王谛听。世间邪见。而依俗法。父母将老。或令饥饿。溺在河中。或将入火烧身之事。言得生天。我设方法。并令禁断此非法事。广说应知。xKi中华典藏网

复次大王。更有无量因缘。并于那迦药叉经中广说。xKi中华典藏网

大王。菩萨在不定聚。作猕猴王。于五百猕猴中为尊贵。婆罗痆斯。被梵德王怕惧之时。我于尔时。舍自身命。救五百猕猴。广说应知。xKi中华典藏网

复次大王。菩萨在不定聚时。生于雉身。如雉本生经中广说。xKi中华典藏网

复次大王。菩萨在不定聚时。生在象中。如象本生经中广说。xKi中华典藏网

复次大王。菩萨在不定聚时。生在龙趣。名曰瞩波龙子。于龙本生经中广说。xKi中华典藏网

复次大王。菩萨在不定聚时。作鹅王身。如鹅本生经中广说。xKi中华典藏网

尔时胜光大王白佛言。大德世尊。于何时初发无上菩提之愿。佛告大王。乃往古昔。无量劫时。有王名曰光明。其光明王。有一象宝。身色鲜白。如优钵花。七支圆满。形貌端严。人所喜见。时王即敕调象之人。令调此象。堪乘之时。将来见我。其调象人。受王敕已。即将调教。既成就已。还诣王所。王即乘象。并调象人。王在后坐。出城游猎种种禽兽。然而象王闻母象气。寻香而走。王见象走其疾如风。告象师曰。xKi中华典藏网

我见虚空转  四方上下回xKi中华典藏网

山地如陶轮  树亦空中去xKi中华典藏网

象足不曾移  犹如腾空去xKi中华典藏网

观前山走来  后山无不动xKi中华典藏网

须勒象令住  极打令其怕xKi中华典藏网

象王既未调  死生今在即xKi中华典藏网

尔时调象师白王曰。xKi中华典藏网

我诵大仙所说咒  并以铁钩钩极打xKi中华典藏网

诵咒钩打唯加急  所用之法皆无益xKi中华典藏网

无索无钩能禁制  王知无物何能止xKi中华典藏网

贪欲入心无调者  欲在心中如掘钉xKi中华典藏网

此欲发时甚广大  无有能为止息者xKi中华典藏网

尔时调象师作种种法。不能止息。而令象回。又白王言。其象走困。愿王攀取树枝。放象随意即逢一树王及象师。攀枝而住。喻如从死而得再生。王告象师曰。汝不调此象成就。便即将来。与我乘骑。白王曰。我调成就。然为彼象闻雌象气。贪欲醉故。不受言教。其象虽去。思忆本处。至第七日。必还来到。所以者何。由见母象。共行欲已。思忆象坊。至第七日。其象还还来。时调象人速诣白王。王曰。汝教此象。未好成就。其人白王。我调象已。责曰。云何调伏。白言。请王验试。即知虚实。其调象人。即烧大铁丸。色赤如火。令象取食。象即诣前。欲取吞食。其教象人。复白王言。象若食之。象必不活。时王告象师曰。如斯调伏。当时为迷乱我。先白王。我但调伏其身。不能调心。王曰。汝颇见有能调心者。象师白王言。有。唯佛世尊能调身心。一切有情欲调其心。由不能调。而皆却退。有诸外道。修行苦行。贪欲丛林在心。而不能拔。亦有舍境。离欲贪处。而不坚持复还退失。阿素落等。及以天人。师子杂兽。龙蛇鸠鸽。乃至飞鹅杂类等。一切含识。皆被欲缚。无始已来。如轮回转。少年容貌。乃至于老。调伏其心。种种苦行。或有仙人。餐风食果。皆不调心。心虽无相。谁有天人能得自在。言大王者有大威力诸斗战中最能殊胜亦不调心。唯佛世尊无有贪欲心得自在。尔时大王闻佛世尊有精进力。广行惠施。修诸福业。即发无上菩提之愿。说伽他曰。xKi中华典藏网

修无量福求佛果  得成善逝自在尊xKi中华典藏网

若未能度彼岸者  我当誓度令至岸xKi中华典藏网

闻佛离欲发菩提  复行惠施正法化xKi中华典藏网

愿我当来得成佛  利益有情贪欲灭xKi中华典藏网

佛告大王于意云何。彼时名光明王者。岂异人乎。即我身是。我于尔时。初发无上菩提之意。xKi中华典藏网

尔时胜光王复白世尊曰。最初于谁行施得证无上菩提。佛告大王。乃往古昔无量劫时。有城名曰毗诃彼地。其城有一陶轮工师。有佛出世。号曰释迦牟尼。证无上正真等正觉。十号具足。亦有声闻弟子。名舍利弗。大目乾连。及侍者阿难陀。时释迦牟尼佛正真等正觉。共无量苾刍众。俱游行人间。至彼城中。尔时彼佛忽有风患。即告阿难陀曰。汝可往彼陶轮家乞酥油蜜浆。尔时阿难陀闻佛教敕。即往诣陶轮家。在门外立。白言长者。世尊患风强病。今须酥油蜜浆。时陶轮师。闻具寿阿难陀所说。即将酥油蜜等。长者共儿相随。俱往佛所。以酥蜜等遍涂佛身。温水沐浴。持沙糖水。奉上世尊。为疗病故。即得痊愈。尔时陶师长跪发愿。说伽他曰。xKi中华典藏网

我以苏蜜施如来  愿获广大功德利xKi中华典藏网

种族名号声闻众  悉如今日释迦尊xKi中华典藏网

善能调伏有情类  远离众苦归圆寂xKi中华典藏网

其陶轮子。亦发是言。愿我当来如佛侍者。佛告大王。我于尔时。初施释迦如来。得证无上菩提。其子者。即阿难陀是。王复问世尊曰。从初乃至成佛供养几许诸佛而证无上菩提。佛告大王。我从释迦如来最初阿僧企耶。乃至护世佛时以清净心。如是供养七万五千佛于尔许时供养不曾心异。唯求无上正等菩提。大王。第二僧企耶。我初供养燃灯佛乃至宝髻佛以清净心。如是供养七万六千佛。我虽经历多生。心无有异。常以清信供养诸佛。大王。第三阿僧企耶。初供养宝髻佛。乃至安隐佛。如是供养七万七千佛。如是又至迦摄波佛。我虽供养无有异心。常以净信。供养诸佛。为菩萨时如是供养。皆蒙诸佛为我受记。当证无上正等菩提。满我所愿。思求正觉。坚固释持。慈摄一切有情故。尔时胜光王闻佛说已。心大欢喜。顶礼双足。奉辞而去。xKi中华典藏网

时具寿阿难陀即以伽陀。请世尊曰。xKi中华典藏网

唯愿世间尊  为我分别说xKi中华典藏网

何处初发意  为求大菩提xKi中华典藏网

更愿无上士  为说本事缘xKi中华典藏网

曾供养几佛  复经几许时xKi中华典藏网

尔时世尊以颂答曰。xKi中华典藏网

无上两足尊  慈愍有情者xKi中华典藏网

于彼发菩提  誓度三有海xKi中华典藏网

闻佛心离欲  广说醉象缘xKi中华典藏网

厌离贪欲习  因发菩提心xKi中华典藏网

坚固发誓愿  惠施如河沙xKi中华典藏网

光明王世时  专求正觉等xKi中华典藏网

初见释迦佛  我作陶轮师xKi中华典藏网

酥油蜜浆等  最初为供养xKi中华典藏网

亦曾为上女  正信三宝尊xKi中华典藏网

我见憍陈佛  以灯油奉施xKi中华典藏网

无胜佛世时  我曾作三藏xKi中华典藏网

共大众相竞  恶骂僧为女xKi中华典藏网

由斯口恶业  变我身为女xKi中华典藏网

却回心净已  还变为丈夫xKi中华典藏网

乃往过去世  曾为王子时xKi中华典藏网

宝髻佛兄弟  我以灯明施xKi中华典藏网

三月曾供养  安隐佛世尊xKi中华典藏网

佛灭度之后  以舍利起塔xKi中华典藏网

曾作富长者  三月供养佛xKi中华典藏网

世尊灭度后  建塔九十肘xKi中华典藏网

后见有胜佛  梵志中为最xKi中华典藏网

举手合掌敬  供养人中尊xKi中华典藏网

昔时作梵志  书论悉明解xKi中华典藏网

我逢利益佛  施座奉如来xKi中华典藏网

往修苦行时  曾住仙人法xKi中华典藏网

见憍陈世尊  捉身欲山下xKi中华典藏网

我曾作仙人  遇逢乐见佛xKi中华典藏网

诸佛至居处  以根果供养xKi中华典藏网

往昔作仙人  见善眼世尊xKi中华典藏网

以著树皮衣  持施覆其身xKi中华典藏网

昔曾作人王  供养勒叉佛xKi中华典藏网

顿舍四兵众  求无上菩提xKi中华典藏网

从初释迦佛  至于护世佛xKi中华典藏网

七万五千佛  我皆尽供养xKi中华典藏网

此是一僧祇  如是行供养xKi中华典藏网

一心无异别  恒发菩提愿xKi中华典藏网

次见燃灯佛  多闻甚可爱xKi中华典藏网

以七青莲花  作梵志持供xKi中华典藏网

我曾作国王  见佛名有相xKi中华典藏网

于佛修行处  供养此如来xKi中华典藏网

我曾作国王  有佛名住修xKi中华典藏网

以妙色珍宝  音声而供养xKi中华典藏网

我曾作国王  佛号超师子xKi中华典藏网

我以宝幡盖  供养此如来xKi中华典藏网

我曾作国王  佛名安隐日xKi中华典藏网

王有一千城  皆令修供养xKi中华典藏网

我曾作国王  有佛名梵志xKi中华典藏网

以浴室香汤  依时沐浴佛xKi中华典藏网

我昔作国王  城中而供养xKi中华典藏网

三千梵志佛  及一尸弃佛xKi中华典藏网

我曾作长者  于财增城中xKi中华典藏网

供二十五佛  修行于梵行xKi中华典藏网

我曾作长者  于彼大城中xKi中华典藏网

供养尸弃佛  建立寺舍塔xKi中华典藏网

其寺供七佛  奉施珍宝具xKi中华典藏网

及以奴婢等  庄宅花园林xKi中华典藏网

曾作王信敬  于尸弃佛所xKi中华典藏网

复在彼城中  唯求正等觉xKi中华典藏网

昔曾作梵志  有佛名欢喜xKi中华典藏网

为求菩提故  以果先供养xKi中华典藏网

曾作长者时  有佛名善眼xKi中华典藏网

我以摩尼宝  供养此如来xKi中华典藏网

亦曾作商主  有佛名善生xKi中华典藏网

坐于菩提树  以饼先供养xKi中华典藏网

于千商人中  曾作千商主xKi中华典藏网

见佛坐菩提  号名善意佛xKi中华典藏网

香泥涂佛上  复以扇招凉xKi中华典藏网

佛边坐听法  闻法心开悟xKi中华典藏网

昔作商人主  有佛名释迦xKi中华典藏网

我以众宝花  以花散佛上xKi中华典藏网

昔作商人主  有佛名高登xKi中华典藏网

以幡花音乐  供养如是佛xKi中华典藏网

我曾作国王  有佛名最上xKi中华典藏网

超越诸有海  当施众车辂xKi中华典藏网

我曾作国王  有佛名最尊xKi中华典藏网

佛行百里内  地散诸妙花xKi中华典藏网

我于过去世  闻佛欲来过xKi中华典藏网

远将胜幡盖  并四兵围绕xKi中华典藏网

有佛欲渡河  我当作舡师xKi中华典藏网

见佛心欢喜  渡佛到彼岸xKi中华典藏网

我曾作商主  有佛名贤车xKi中华典藏网

为佛造桥梁  令佛安隐渡xKi中华典藏网

我曾作国王  有佛名大梵xKi中华典藏网

牛头香造寺  以供养于尊xKi中华典藏网

著僧伽胝衣  以覆如来上xKi中华典藏网

俭世檀香浴  降雨人归佛xKi中华典藏网

我曾作国王  有佛名净月xKi中华典藏网

国有多疾疫  供佛疫皆除xKi中华典藏网

我昔作王时  有佛名调帝xKi中华典藏网

请佛说妙法  为求菩提道xKi中华典藏网

我昔作王时  有佛名梵尊xKi中华典藏网

施佛僧伽胝  用覆如来上xKi中华典藏网

当时国中俭  我以旃檀汤xKi中华典藏网

沐浴如来体  丰乐人归佛xKi中华典藏网

我昔作王时  有佛名帝释xKi中华典藏网

其国有灾起  王发慈止息xKi中华典藏网

我昔作王时  供养调帝佛xKi中华典藏网

用诸百万宝  造食献如来xKi中华典藏网

昔为梵志信  见佛名悉达xKi中华典藏网

以百千颂赞  供养天人师xKi中华典藏网

昔为梵志时  佛名帝释幢xKi中华典藏网

合掌以正信  当来愿如佛xKi中华典藏网

始从燃灯佛  至于帝释幢xKi中华典藏网

七万六千佛  我皆尽供养xKi中华典藏网

满二阿僧祇  供养于诸佛xKi中华典藏网

不曾心有异  志愿菩提处xKi中华典藏网

第三阿僧祇  亦为王供养xKi中华典藏网

佛名安隐日  灭度而起塔xKi中华典藏网

我昔为国王  种种供养佛xKi中华典藏网

满足皆随意  起塔名法王xKi中华典藏网

昔为大商主  见佛名悉供xKi中华典藏网

我以众金花  散佛呈供养xKi中华典藏网

昔为商人时  见佛名宝髻xKi中华典藏网

为佛作金网  以覆大师上xKi中华典藏网

昔为商人时  佛名上莲花xKi中华典藏网

作银花供养  散布如来上xKi中华典藏网

昔为商人时  见佛名上称xKi中华典藏网

我以上妙室  供养于如来xKi中华典藏网

昔为大国王  佛号名胜论xKi中华典藏网

正证菩提日  我以四兵护xKi中华典藏网

昔为商人时  见佛名无垢xKi中华典藏网

造塔并浴室  及以燃灯明xKi中华典藏网

我昔作王时  见佛名合觉xKi中华典藏网

坐石而入定  音乐以供养xKi中华典藏网

昔为商人时  见佛名修行xKi中华典藏网

降怨度人众  扫地令佛过xKi中华典藏网

昔为商人时  闻佛名净住xKi中华典藏网

欲来造寺舍  园苑毗诃罗xKi中华典藏网

昔为大国王  有佛名相师xKi中华典藏网

摩尼宝供养  我时为菩萨xKi中华典藏网

昔为大国王  有佛名系都xKi中华典藏网

我造法王塔  缯幡以供养xKi中华典藏网

昔为大国王  有佛名舍重xKi中华典藏网

我以瓶杖施  起塔并设会xKi中华典藏网

我昔为商主  有佛名见义xKi中华典藏网

以金宝真珠  种种香供养xKi中华典藏网

我为大国王  佛名诸兵义xKi中华典藏网

佛游于人间  四兵迎供养xKi中华典藏网

我为大国王  佛名他利见xKi中华典藏网

欲入于城内  设乐香花供xKi中华典藏网

我昔为商主  有佛名底沙xKi中华典藏网

以诸茎木香  根香散供佛xKi中华典藏网

我昔曾为大仙人  见晨宿佛在宝龛xKi中华典藏网

但一伽他而赞佛  超过九劫修苦行xKi中华典藏网

昔为梵志名最上  见佛名曰毗婆尸xKi中华典藏网

两手持苣发菩提  欢喜布散如来上xKi中华典藏网

菩萨昔为商主时  见佛世尊名尸弃xKi中华典藏网

并有弟子声闻众  三月衣食而供给xKi中华典藏网

昔为商人深正信  于彼毗婆尸佛所xKi中华典藏网

并诸弟子声闻众  三月衣食而供给xKi中华典藏网

昔为商人深正信  佛名迦留村陀佛xKi中华典藏网

请佛家资尽布施  随佛出家持梵行xKi中华典藏网

昔为商人深正信  见佛迦耶迦牟尼xKi中华典藏网

先造立寺生恭敬  后乃方随佛出家xKi中华典藏网

昔为梵志名最胜  于两足尊迦叶佛xKi中华典藏网

由闻喜护所说语  乃得出家修净意xKi中华典藏网

菩萨昔作国王时  于弥勒仙修供养xKi中华典藏网

入定见我当作佛  时仙却来供养我xKi中华典藏网

从安隐佛至迦叶  供养七万七千佛xKi中华典藏网

一切如来皆奉侍  乃能数满三僧祇xKi中华典藏网

皆悉欢喜而供事  未曾少许心别异xKi中华典藏网

皆发无上菩提愿  为菩萨时供养佛xKi中华典藏网

一切示现而授记  对众咸言当作佛xKi中华典藏网

我先求愿皆满足  如先所愿今思忖xKi中华典藏网

此愿皆令得满足  彼佛世尊诸大德xKi中华典藏网

授我无上菩提记  我昔曾作尸毗王xKi中华典藏网

复为一切施主时  并及尾滥大王身xKi中华典藏网

舍身舍宝行檀度  昔为商主入大海xKi中华典藏网

持戒专求趣彼岸  能害自身令众乐xKi中华典藏网

皆令得度于苦海  往昔曾作仙人时xKi中华典藏网

常行忍辱波罗蜜  身体手足被支解xKi中华典藏网

由行忍辱心无退  如紧那罗本生说xKi中华典藏网

我曾欲竭于大海  以满精进波罗蜜xKi中华典藏网

皆由口业真实语  昔名药物大臣时xKi中华典藏网

牛出梵志共论义  当满般若波罗蜜xKi中华典藏网

诸天击鼓而助喜  昔为梵志名生然xKi中华典藏网

勤修胜禅波罗蜜  头上鸟生男女卵xKi中华典藏网

定中不起鸟能飞  修行满六波罗蜜xKi中华典藏网

慈心常有思念处  我广心求尊重愿xKi中华典藏网

发愿愿求皆满足  彼诸大德一切佛xKi中华典藏网

我皆供养天人师  三有苦海诸众生xKi中华典藏网

一切皆归涅槃路  我为菩萨修供养xKi中华典藏网

从彼光明王身后  乃至帝幢佛世尊xKi中华典藏网

度得一千俱胝众  况复成佛度无边xKi中华典藏网

世间之尊大导师  已度未度人天众xKi中华典藏网

我已置立桥船筏  坚固度于诸有情xKi中华典藏网

我若入于圆寂后  由能济度无边人xKi中华典藏网

诸有能修福德者  当来皆入涅槃城xKi中华典藏网

我若入于圆寂后  而能修集于佛事xKi中华典藏网

少许供养于形像  即得生天无量乐xKi中华典藏网

我若入于圆寂后  遗留法宝甘露味xKi中华典藏网

如若有情闻此者  皆能修习出离去xKi中华典藏网

已上诸佛名xKi中华典藏网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第十五xKi中华典藏网

xKi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