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如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郭沫若小说集
辑收郭沫若创作的全部小说,共41篇。所收作品,基本上按照写作时间或发表先后排序(其中历史小说10篇,为保存其独立完整,置于书末,未循此例)。郭沫若(1892-1978),中国现代杰出作家。四川乐山人。早年留学日本,“五四”前开始文学活动。曾参予“创造社”的创建。1921年出版诗集《女神》,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小说以浪漫抒情为特点,或追求幻美、张扬个性、人性;或描摹穷愁潦倒,抒泄愤世嫉俗的胸臆;或通过历史人物,借古讽今。抗战时期的小说,则以揭露国统区的腐败黑暗为主旨。在艺术风格上,善于运用意识流和精神分析等。
于清端公政书
清于成龙著,蔡方炳、诸匡鼎辑,八卷,康熙二十二年(1683)刊印,“清端”为著者卒后之谥号。本书辑著者于广西、四川、浙江、湖北、两江、安徽、直隶等地历任诸职时所作之禀谕、奏议、檄文、书信等各类政牍文书230余篇。全书依任职地分卷。卷一辑“罗城书”,内有条陈引盐利弊议等四篇;“合州书”,内有请复祀典详等五篇;“武昌书”,内有申徐道台请释无辜详、清理保甲谕等34篇及附录二篇。卷二、三、四辑“黄州书”,内有请禁健讼条议、晓谕止杀、禁止株连告谕、严戢衙蠹檄、简讼省刑檄等110篇;“八闽书”,内有上康亲王求罢䥷夫启等6篇。卷五辑“畿辅书”,内有请禁讦告以正名义疏、弭盗条约、严饬佐贰擅理词讼檄等44篇。卷六、七辑“两江书”,内有革秋审陋规檄、清理狱禁通行檄、弭盗安民条约等30篇。卷八辑“吟咏书”,为著者所作诗文。另附首集、外集、续集,内载于清端公传、御赐碑文等。全书所辑内容丰富,有关狱讼、法制者颇多。
眼科阐微
中医专著。马云从著。4卷。卷一20余篇,主要阐述眼病辨证施治的理论,并指出辨证与用药的注意点等;卷二专述老年眼病,后附方药,以供选用;卷三、四对详述时行眼证,常见内外障诸症,以及妇人小儿眼病的辨证与治疗等。内容丰富,有论有法有方。立论精辟、辨证详明,治法与方药多切合实用,是一本较好的眼科参考书。
难经悬解
医经著作。二卷。清·黄元御撰于1756年。作者认为古来注《难经》者虽代不乏人,但多疏漏而未能详尽,故以为“《难经》不可不解”。黄氏根据个人阅读《难经》的心得,对八十一难予以逐段注解,注文大多简要,诠释或以《内经》理论为基础,采集历代《难经》注家的学术观点加以综合。但真正发挥义蕴的见解并不多。现有清刻本及《黄氏医书三种》本等。
绛纱记
短篇小说。苏曼殊著。载1915年7月《甲寅》第一卷第七期。作于1915年,刊于同年《甲寅》杂志7月号。叙岭南书生薛梦珠的爱情故事。薛梦珠与同族谢翥之三女秋云相爱,秋云以绛纱裹以美玉相赠。时逢乱世,梦珠不辞而别,竟将秋云所赠之玉拿到市场拍卖,仅存绛纱留念,径去寺院剃发为僧,远赴南洋。回国后,见纱思人,怀念秋云。秋云家忽遭横祸,当地巨绅陈某欲强娶秋云不成,竟以谢家所藏康有为《新学伪经考》为证,诬陷谢家暗通新党。谢翥遭冤后,吞金自杀。秋云逃奔香港后忽从报上得知梦珠在星嘉坡(新加坡)云游消息,遂追踪寻找,遍访不得。后秋云终于在苏州城外一小寺内找到梦珠,见面时梦珠已坐化,从他衣襟间露出半角绛纱。秋云在悲恸中也遁入佛门为尼。作品通过这一曲折离奇的恋爱悲剧,反映清政府镇压维新派和政局动荡的某些侧面,又以虚构的“桃花源”式的理想境界来和黑暗时局相对立。小说结局凄婉感伤,使作品蒙上了一层浓重的灰暗色彩。
河东赋
辞赋名篇。西汉扬雄作。《汉书》见载。元延二年(前11)三月,成帝帅群臣,横渡黄河,行幸河东祭祀后土。“既祭,行游介山,回安邑,顾龙门,览盐池,登历观,陟西岳,以望八荒”(《汉书》扬雄“自序”)。天子追踪殷周之墟,遥思尧舜之风,雄以为“临川羡鱼,不如归而结网”。于是上《河东赋》以劝。此文可分为三段:开段为前引,写暮春谒神于河东,形容车驾旌旗之盛。中段述成帝追观先代遗迹:览介山,思晋文公及介子推;追慕大禹疏决龙门;登历观(山西永济县山名)而望舜之所耕。他将这些遗迹与远处战场陔下(项羽败处)南巢(夏桀败处)相较,认为这些地方均不如河东。于是天子乘翠龙,渡大河,登华山,该地祥云迎,甘雨降,天子遂叱风伯,呵雨师,大致斥令制风制雨。最后一段乃为对天子及汉代的歌功颂德,而这篇赋的结尾不带任何规谏之辞。扬雄自谓此文目的在于劝。然细绎全文,此赋表面上是对王朝汉德的颂扬,实际上寓讽谏于颂扬之中。姚鼐《古文辞类纂》评云:“《上林》之末有游乎六芝之囿及翱翔书圃之语。此文(《河东赋》)法之,借行游为喻,言以天道为车马,以六经为容,行乎帝王之途,何必巡望山川以为观览乎。”全文仿《楚辞》体,亦融合散体之字句。《汉书·扬雄传》所收录之四赋,《文选》仅此篇未录,其由盖因其体裁和文句不特出,此赋或非子云之佳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