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二十二问

作者:昙旷
大乘二十二问

亦称《大乘二十二问本》。佛教著述。唐昙旷撰。一卷。敦煌遗书藏本。尾题:“丁卯年(787)三月九日写毕,比丘法灯书。”罗列有关大小乘教理、教义、教史方面的问题共二十二个,诸如涅槃、三身、佛性、真如、空有、十地菩萨、三乘异同、部派分裂等等,然后以“谨对”答之。乃是昙旷为回答吐蕃赞普关于佛法之垂询而撰。解释深入浅出,是研究昙旷思想及吐蕃占领时期敦煌佛教状况的珍贵资料。第二十二问论部派分裂虽主要取材于《异部宗轮论》等著作,但也提供不少新材料,如部派的划分与律藏的关系、各部派的流布等,是研究后期部派的重要资料。研究者或认为《大乘二十二问》的出现与在桑耶寺举行的吐蕃僧诤有着内在的联系。本书中国历代大藏经未收。历代大藏经未收,敦煌出土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但录文有疏漏。1992年有巴宙校勘、录文、研究与英译。

猜你喜欢的书

圭峰集

圭峰集

诗文别集。二卷。元卢琦撰。圭峰是卢琦所居地,因以为集名。抄本或作《圭斋集》,误。徐火勃《笔精》说:“《圭峰集》岁久弗传,近岁惠安庄户部徵甫蒐而梓之,误入萨天锡诗六十馀首。”二卷本为元陈诚中所编,明神宗万历(1573—1620)初,朱一龙、董应举作序并刊刻。此本刻在庄本之前,但已多窜入他人作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详举其篇目,计五古中窜入陈旅诗一首,五古、七古、七律中共窜入萨都剌诗三十二首;《提要》并指出,集中窜入萨都剌《溪行中秋玩月》一篇,原自序称“余乃萨氏子”云云,显然为萨氏诗,此集竟改题为《儒有萨氏子》,序末又删去“至元丁丑仲秋书”一句,直是作伪,不属误收,“盖编辑之时,务盈卷帙,以夸蒐采之富,故真赝混淆如此也”。此解释尚待商榷,疑有别因。集中又载赋三篇、记六篇、志铭二篇、祭文一篇、启三篇、杂著九篇,则确为卢琦所作无疑。四库馆臣删去诗之妄录者,并其文录为二卷,末有附录。故二卷本系重编本,不是原本。陆氏《藏书志》有旧抄本七卷,并载有元顺帝至正二十六年丙午(1366)孙伯延序。

医学入门

医学入门

医学门径书。9卷。明·李梴编纂。作者为便于初学医者,决意写一部易学而实用的医学论著。因此他“寓目古今方论,论其要,括其词,发其隐而类编之,分注之”,历经四年,书成于1575年(万历3年)。书分内外集,自谓“医能知此内外门户,而后可以设法治病,不致徇蒙执方,夭枉人命,故题之曰《医学入门》”。全书以《医经小学》为蓝本,纂辑各家医书分类扩充,用歌赋形式为正文,以注文补充阐述。内容有医学略论、医家传略、经络、脏腑、诊法、针灸、本草、各科临证及急救方等,每类各有所宗。其中“历代名医姓氏”,载明代以前名医215人,具有医史价值。在诊法上除重视脉诊与望诊外,还强调了问诊的重要性,主张初学者必先学会问诊,列举了应询问的事项55项。本草二卷,按药性的寒凉温热及其效用,把九百余味药分为治风、治热、治湿、治燥、治寒、治疮、食治七门,每门又分几目,使众多的药味分类明晰,易懂易记。“习医规格”一节反映了作者的医学教育思想,论述了对习医者学习与医德修养上的要求,认为学医者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专科知识,并忠诚于自己的职守,但同时也存在较明显的理学佛学的思想影响。此书简要实用,流传较广,不但国内有多种刊本,而且有日本、朝鲜刊本,据《大南会典》记载,该书也传入越南。故《医学入门》是古代在医学普及和对外交流方面卓有贡献的一部名著。

卫济宝书

卫济宝书

外科著作。原书1卷,22篇。宋代作品,原撰人佚名,东轩居士增注,约撰于12世纪初。原书已佚,今本辑自《永乐大典》,分为2卷。上卷论述痈疽证形,列五发(癌、瘭、疽、痼、痈)图说及用药原则和内外治法(包括试疮溃法、长肉、溃脓、针治、骑竹马灸、灸恶疮法等),并载述一些外科器械之使用和制造。下卷为证治,载方40余首,包括丸、散、膏、丹、汤、药饼、药捻等多种剂型,治疗范围较广者,注明按证加减之法,并附乳痈、软疖证治。此书较好地体现了疡科辨证论治思想,对研究中医外科诊治有一定参考价值。《卫济宝书》之书名,最早见于《宋史·艺文志》,现存《四库全书》本、《当归草堂医学丛书》本等,建国后有影印本。

仙佛奇踪

仙佛奇踪

明洪应明(约1596年前后在世)撰。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著有《仙佛奇踪》四卷。《仙佛奇踪》是记佛老二家故事的书。前二卷记仙事,后二卷记佛事。首卷载老子至张三丰六十三人,名曰消遥墟。二卷附长生诠一卷。三卷载西竺佛祖自释迦牟尼至般若多罗十九人;中华佛祖自菩提达摩至船子和尚四十二人,名曰寂光境。四卷附无生诀一卷。仙与佛都配以画像。考知释家、道家自古分门,他们的著述著录也各自分部。《仙佛奇踪》兼采二氏,不偏属,也多荒怪之谈,所以归入小说家。有《喜咏轩丛书》本八卷,题《月旦堂仙佛奇踪》。

摩诃止观科节

摩诃止观科节

摩诃止观科节,一卷,唐法藏撰(总目录佚名),日本禅叡题记。

集诸经礼忏仪

集诸经礼忏仪

唐西崇福寺释智升撰,上卷共有六段,下卷约求生西方,明六时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