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旷

- 姓名:昙旷
- 别名:
- 性别:男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河西建康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昙旷,唐僧人。生于河西建康(在今甘肃张掖、酒泉之间)。出家后先在家乡学习大乘佛学,后到长安(今陕西西安)在西明寺专攻《大乘起信论》和《金刚般若经》。学成后回到河西,从事传教和著述。先在朔方(治今宁夏灵武西南)停留,撰有《金刚般若经旨赞》,后赴凉州,撰《大乘起信论广释》,再转甘州,著《大乘起信论略述》。至迟在宝应二载(763)到敦煌,为“傍求众义,开决疏文”,又撰写《大乘入道次第开决》、《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记》、《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决》。晚年抱病口述《大乘二十二问》,回答吐蕃赞普提出的有关大乘佛学的二十二个问题。在敦煌居留达二十多年,敦煌遗书中存有其佛学著作的多种写本。对大乘佛学在敦煌的流传有重要贡献。约卒于788 年之前。
猜你喜欢的书
夏目漱石浮世与病榻
本书所收录的《永日小品》为夏目漱石著名随笔集,每一篇都充满了作者独到细致的深刻观察,其风格直接影响了鲁迅的创作。其中《挂轴》《库莱格先生》二篇,是鲁迅最早翻译的夏目漱石作品,也是中国首次翻译的夏目漱石作品。《往事漫忆》则是夏目漱石身患大病之时,以病痛之身写下的生命纪录。其中既有琐末细事又有痛楚思考,是一份真实而严酷的生命文本。对于夏目漱石来说,疾病既是生死的考验,也是心灵的净化,其实与现代人的生命处境也息息相关。
天山飞侠
《天山飞侠》是一部武侠小说。由“现代武侠小说之王”还珠楼主创作。全书共三集九回,总计二十万字。1943年7月由北京新华书局出版一集,至1944年出版第三集。未完。1947年8月改名《冷魂峪》,由上海正气书局出版,改订上下二集,增为一三回。
归园田居
组诗。陶渊明作。收入《陶渊明集》。 陶渊明 (365—427),晋代诗人,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身于破落之家,《晋书》、《宋书》均谓其系东晋名将陶侃曾孙,后人亦有疑其说者。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因不满当时士族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决心去职归隐。诗文辞赋,具有多方面的文学成就。有《陶渊明集》行世。本组诗共5首,作于公元406年的春天和夏天,是陶诗的代表作。组诗的第1首叙述诗人归隐之后的生活和愉快心情。他把自己置身的官场比喻成“羁鸟”和“池鱼”,田园生活则是“旧林”和“故渊”。回到鸡犬相闻的田园,犹如出笼之鸟,无比畅快。诗人之所以这么愉快是因为归田园之后没有世俗的交往,也没有世俗的想法,“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第2首)在这样一种环境里,诗人亲自参加劳动,“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第3首),去山泽游娱,虽然偶尔也有“人生似幻化”(第4首)的感叹,但终归还是要比官场强得多,可以在这优美的环境里“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第5首),怡然自得。这组诗,可以说是前无古人之作。自陶渊明开始,诗人们才把田园生活当作歌咏的对象。唐代王维、孟浩然以及更后的咏田园诗人,无不受其影响。
三国杂事
二卷,宋唐庚撰。唐庚 (1071—1121),字子西,北宋眉州丹棱 (今属四川) 人。绍圣中举进士,调利州 (今四川广元县)负责狱讼,后迁郎中令,又拜为宗子博士,又由宰相张商英的推荐,提举京畿常平。政和元年 (1111),张商英罢相,唐庚亦坐贬,谪居惠州 (今河北磁县),后复官承义郎,提举上清太平宫,后卒于归蜀途中。通世务,工诗文,人称“小东坡”。著作有《眉山唐先生文集》、《三国杂事》等。《三国杂事》 一书杂论三国时期的事件,共写成三十六条,自序一篇,后人都编入唐庚的文集中。唐庚在论述三国时期诸事时,提出了他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如论诸葛亮宽待法正以及改元之事,论荀或争曹操九锡之事,都与一般人的论述不同。当然,书中也存在一些纰缪之处,但总体来看,他的议论可以采取的地方颇多。此书有单行本。还有《函海》本、《学海类编》本、《读书斋丛书》本、汪亮采刊 《眉山集》本。
菩提场庄严陀罗尼经
一卷,唐不空译。佛住广博大园,因毗钮达多婆罗门求子,为说陀罗尼,种值一切善根,能满一切意愿。
大自在天子因地经
一卷,赵宋施护译。佛,对目连等说大自在天子之往因。目犍连于大自在天宫乞食,大自在天先为天后赞佛功德,次以食施,兼语目连过去无数劫事。目连食竟,入定思惟,不能得知。舍利弗,大迦叶,亦不能知。共往问佛,佛乃说其往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