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比丘尼羯磨经
作者:求那跋摩猜你喜欢的书
海国四说
十五卷。清梁廷楠(1796—1861)撰。梁廷楠字章冉,广东顺德人。副贡生,咸丰年间赐内阁中书,加侍读衔。通史学,善诗文,精音律,并颇注意研究西方国家政治情况。曾赞助林则徐、邓廷桢禁烟,支持广东反对英军入城的斗争。其《夷氛闻记》对鸦片战争情况有较真切记载。凡《耶苏教难入中国说》、《合省国说》、《兰仑偶说》、《粤道贡国说》四种。初刻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后经修订,复刊于咸丰年间。是中国近代早期的外国史地研究著作之一。
随园随笔
笔记,二十八卷,清袁枚撰,读书笔记的考据,卷一 诸经类 卷二 诸史类上 卷三 诸史类中 卷四 诸史类下 卷五 金石类 卷六 天时地志类 卷七 官职类上 卷八 官职类中 卷九 官职类下 卷十 科第类 卷十一 各解类 卷十二 典礼类上 卷十三 典礼类中 卷十四 典礼类下 卷十五 政条类 卷十六 称谓类 卷十七 辨讹类上 卷十八 辨讹类下 卷十九 存疑类等等。
上清太一帝君太丹隐书解胞十二结节图诀
《上清太一帝君太丹隐书解胞十二结节图诀》,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南北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书言存神佩符,开解体内十二胞胎结节之法。其内容文字与《洞真太一帝君太丹隐书洞真玄经》之后半部分(第38页以后)基本相同,但加入数十幅神真图像,疑为南北朝道士节取该经改编而成。
道门语要
念不出总持门,心要在腔子里。自古三教圣人,诀惟此而已矣。修道清静无为,随地随时皆是。不用习静观空,自然止其所止。从来道本天然,无有动静终始。人欲无事于心,必先无心于事。善恶都莫思量,有甚人欲天理。如镜之光无镜,来则应之而已。本来妙觉圆明,何事修己克己。犹目本自光明,难夹些微芥子。天地原自至宽,何恶亦何所喜。虽云有作有为,成始成终靡底。勉强亦归自然,妙入无为之理。道门语要刊成,聊序其事如此。
丽石的日记
短篇小说,庐隐著。《丽石的日记》是惊世骇俗之作。小说中的丽石是一名学生,也是一个要奋斗的女子。她要奋斗却又找不到出路,只能陷于烦闷之中。好不容易在同性朋友沅青身上找到一点精神安慰,不料沅青最终与她的表哥恋爱,结婚弃丽石而去,这对丽石是一个致命打击,最终她在“忧郁而死吧!忧郁而死吧!”的绝望哀叫中死去。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记述838—847年唐代社会状况的旅行记。圆仁著。原书久佚,有多种抄本传世,现存最早抄本为日本京都东寺观智院藏本。最早刊本为1907年日本国书刊行会排印本,此后又有多种印本。中国1936年出石印本。还有英、法、德、日等文字的译本。圆仁(794—864),俗姓壬生氏,生于日本下野国都贺郡(今木县),日本天台宗高僧。838年随遣唐使入唐,曾到扬州、五台山、长安等地,求法巡礼,学习法华显教和真言密教,历时9年又7月。死后获日本清和天皇赐予慈觉大师谥号。著作还有《金刚顶经疏》、《显扬大戒论》、《入唐求法目录》、《在唐送进录》等十余种。本书共4卷,约8万字。第1卷述西渡入唐、扬州开元寺受学、经山东北上准备西行情况;第2卷述由山东经河北至五台山的情况;第3卷述在五台山受学及西去长安情况;第4卷述会昌灭佛及离开长安归国情况。全书记述自838年到847年间作者历经今江苏、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等地区的见闻,涉及唐代社会政治、经济、宗教、文化及中日关系等各方面,诸如关于唐代宦官专权、牛李党争、地方行政、驿站交通、公文书简、风俗礼仪、地方粮价、佛教宗派、寺院法规、规模及经费开支、会昌灭佛等等,都有重要记述。内容丰富,文笔生动,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日本学者称本书为“东洋学界至宝”。它与玄奘的《大唐西域记》、《马可·波罗行记》一起,有“东方三大旅行记”之称,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