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照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水云村稿
元文别集。15卷。刘壎撰。《四库全书》曾据江西巡抚采进本编入别集类。刘壎文集另有《水云村泯稿》,但现在已无全本传世。《水云村稿》原目为20卷,但今存本仅15卷,佚去5卷。本集是刘壎裔孙刘凝收拾遗佚,重新编次而成。卷首无序言。卷1为赋,卷2为碑,卷3为记,卷4为传,卷5为序,卷6为赞,卷7为题跋,卷8为墓表志铭,卷9—10为启,卷11为书翰,卷12为祭文,卷13为杂著,卷14为公牍,卷15为表笺,卷16—20有录无文,所收都是青词、祝文。《四库全书总目》指出,所缺5卷“无关体要之作,其存佚无足为轻重,则虽阙犹不阙矣”。但某些在《隐居通议》中引称的得意之作也未收在《水云村稿》15卷里,可见刘壎的文章散佚者不在少数。《水云村泯稿》有元抄残本,存卷15、20—25、35—37等10卷,内容要比《水云村稿》丰富得多。但《水云村泯稿》另有1种不分卷的抄本,其中多有采自《隐居通议》中的文章,编辑比较草率。刘壎另有诗集《水云村吟稿》12卷。
医方考
中医方剂学著作。吴昆著。明万历十二年 (1584)著成。现最早版本为亮明斋万历十四年 (1586)刊本。1949年前约有7种版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据亮明斋本的排印本,李飞校注,1985年出版。6卷,约20万字。内收方700余首,除重复者及单方外,实收564方,按72种病症分门,合72门。每门之下收方剂若干首,均为明代以前及明代较常用之方剂。对每个方子,作者逐一 “揆之于经,酌以心见,订之于证,发其微义”。首先是根据古代医经所提出的理论以说明立方的根据,再考证方剂的意义及其所能治疗之病症,然后对所用药物在方中的位置及其治疗作用加以阐发,并考证古人对该方在变证中所做的加减变通。最后,还评述该方的历史及实际意义。本书对古代方剂的研究简明而深入,阐发透彻,诚如作者所自述:“考其方药,考其见证,考其名义,考其事迹,考其变通,考其得失,考其所以然之故,非徒苟然志方而已。”是较有影响的古代方剂学著作。清末学者杨惺吾所著《日本访书志》亦盛赞本书“疏明古方之所以然,非有心得者不及,此信医家之巨擘”。17世纪时,本书曾流传到日本,当时日本医家北山友松子著有《医方考绳愆》6卷,“绳愆”者,实际是论吴氏书中的失误,是从学术砥砺出发讨论的意见。因此,学者读《医方考》,同时再参考《医方考绳愆》,对照比较,将会取得更大收获。
国朝宝鉴
国朝宝鉴,朝鲜史书。记述李朝历代诸王政绩及史事。世宗年间(1418—1450)起拟定编撰计划,世祖年间(1455—1468)设修撰厅,专司其事,并完成太祖、太宗、世宗、文宗四部“宝鉴”。此后历代进行续撰。1908年(纯宗隆熙二年)成书。采编年体。共九十卷。书中所记历代君王政绩,名为来自各朝实录,实则为其歌功颂德,粉饰太平,故史料价值不高。
群书治要译注
一称《群书理要》。唐魏征、虞世南、褚遂良、萧德言等编。五十卷。书成于贞观五年(631)。太宗李世民欲览前代得失,因命辑录经史诸子有关治道政术者,纂成此编。叙自传说中的五帝至晋历代帝王兴衰事迹,旨在阐明兴邦治国要义。包括经书十卷,十二种;史书二十卷,八种;子书二十卷,四十七种。所本诸书多属唐初善本,有裨校勘。内收《晋书》二卷,为十八家晋史遗文,尤为珍贵。桓谭、崔寔、仲长统、袁准、蒋济、桓范政论,亦赖本书得存梗概。国内久无传本。今本系本日本宽政、天明、尾张诸本刊出,缺卷四、十三、二十共三卷。有《四部丛刊》本等。此为译注本。
长目电禅师语录
清光电说,悟本编。二卷。清代释光电 (生卒年不详)撰。光电,俗姓邓。楚之宝庆府新化县 (今属湖南省境内)人。因其眼睛毛长,故有 “长目”之号。光电所撰《长目光电禅师语录》一书,为语录体佛书。该语录详载了光电法师对法学的研习及其对释法心得的阐述。作此语录的目的,在于弘法惠及后学。尤其对于禅门修持,律戒的遵守,以及治学方法等的言录,多为全书精华所在。是借以了解光电禅师佛学思想及其生平事迹的参考资料。现见载版本有清康熙年间刻本,《贩书偶记续编》本。卷首收序;卷上收任弥陀寺——上堂;卷下收示众、机缘。颂古、杂偈、佛事、行状。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七册。
大乘宝要义论
凡十卷。作者不详。北宋法护、惟净等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系有关大乘教徒实践法门之经说集。初为归敬颂,次论人身难得、胜行难成、正法难闻,故劝人发菩提心,信奉正教。此外,并述及大悲、五种行、在家菩萨行、邪行正行、正法摄受、般若波罗蜜、方便、行愿、信解等法门。本书乃自七十种经典中,择要摘录百数十文而成者。